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礼旭老师:什么是善?


   日期:2020/8/28 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善?
  蔡礼旭老师
  什么是善?我们想要积德修善,首先要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善,否则会善恶不分。如果我们善恶不分,境界一现前,就很可能误入歧途。现在许多家长很烦恼,怕孩子被带坏,其实烦恼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坏处。如果每天都烦恼,细胞受到影响而发生病变,身体状况就会变差。所以,必须赶快帮助孩子增强明辨善恶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一生走得顺畅,不至于被人误导。
  对于善,中国有一本着名的家训《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很完整。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的家训,不只利益了他的家庭,还利益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大家可以用心去看。一个人学问能否成就,绝不取决于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主动学习,立身行道。解行相应,学问才能提升起来。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扭之瓜不甜。圣贤已领我们进门,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已经拿在手上,接下来的修行要靠自己主动。
  什么是善?了凡先生说:“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辨善看存心。打人、骂人是不是善?对人都是九十度鞠躬,有时候还一百二十度,这样是不是善?善有标準,《弟子规》是非常好的标準。另外,还要看他做事的存心是什么,这是对善最根本的判断,从存心可以判断是真善还是假善。
  假如一个人对人毕恭毕敬地鞠躬,但他只对上司,对下属就很不客气,可见他那个鞠躬有目的,是为了攀龙附凤,是为了自己的升迁,这个存心是利益自己,是自私自利,所以纵使鞠躬也是假的,也是恶。看人不能只看一个点,要看线、看面,看他对任何人是否都是真心的。
  打人、骂人,一般人都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一巴掌打下去有把握将对方打醒,不打就是不对。“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亲人犯错的时候,你如果不规劝他,不仅他错了,你也错了,因为你没尽到本分。所以,在“朋友”一伦中,我曾经举过一个好朋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过生日被我骂了半个小时。被骂完的隔天,他居然打电话给我说:“我三十多年来接到最好的礼物,就是昨天你骂我。”而我们也从这个例子体会到,一个人的福分在哪里?“福在受谏”。能接受别人的劝诫,这个人有大福。心量大,能宽容,能广纳谏言就能避开人生许多的危险,我知道这位朋友对我很信任,只要一棒就能把他打醒。所以,当你是为了对方着想的时候,这个存心就是善。
  我们看事情要从根本看,而根本就在你的存心。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出来的?心。行为就是心的反射,我们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延伸,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是利益他人,心行如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