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日期:2020/11/11 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我们心灵中有四位善知识,它们随时等待着我们的邀请。但是,我们同时也有五位恶知识,它们随时准备跳出来阻碍我们,它们从不休息(见第六章)。问题在于我们从不尽心尽力去克服恶知识,也不全心全力长养善知识。长养心灵的善知识,是一件自然而且明智的事情。然而人们的心灵,却缺乏明辨善、恶知识的能力。

我们的善知识,就是四梵行:慈爱(loving kindness)、悲心(compassion)、随喜(joy with others)与平静(equanimity)。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心中找寻到这四位善知识。当我们发现自己心中缺少这些善知识,就该知道这是一种缺憾,并开始为它们的加入而努力。

慈爱

文字是危险的,它们能够带来一种常恒不变的幻象。我们从小就以文字灌输知识,但是,它们充其量只不过是观念而已,不是真实的。想象一条河流:“河流”这个词并不能表达出流水的真实,“河流”这个字眼是静态的,而流动才是河流的属性特征。“慈爱”也是相同,除非从心里流露出,否则慈爱是不存在的。字面上的慈爱是无意义,不值一提的。字面上的“慈爱”并没有任何意义,如同字面上的“河流”只是一种描述,人们必须透过经验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河流。如果你告诉小孩子“河流”这个词,他不会明白你在说什么。不管这孩子是否认识字。但只要把他的手放在水里,让他感觉到水的流动,那么这孩子就会知道河流是什么了。

慈爱也是相同,词语本身是无意义的。只有当你从内心感觉到慈爱的流动,才会知道佛陀在这么多经典中说法的内容。也只有我们理性与感性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生命才能够圆满。如果一个人只凭着感性的心灵来生活,就会流于情绪化而容易犯错。情绪化意味着对每件事物都起反应,而那是没有用的。理性的心灵本身就是公正,人们可以借由理性来理解每件事物的内容。然而,如果一个人只善于理解,他可能会有高超的智力,但是感性的心灵却毫无成长。可知理性与感性的心灵,二者必须相辅相成。一个人除了能善于理解之外,还要能善用自己的情绪,如此就能带来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感觉。

“慈爱”或“爱”--无论字面上对你是否有意义--并不是一种与亲密爱人相处而产生的情绪,或是因为与家人小孩同聚一堂,或是因为有一位非常值得爱的人。这种“爱”也与功利主义或是本能反应完全无关。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流露出慈爱。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很困难,大多数人都做得到。爱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多么困难,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数人也都做得到。但是这些都不是“慈爱”的实义。

佛陀谈到有关慈爱的意义时,他提到慈爱必须是对一切众生等无差别的心怀。他在《慈悲经》第八章中提到慈爱的极致,正如同母亲疼爱她唯一的孩子一般。你们之中有孩子的就能明了疼爱孩子的感觉,也就能了解这其中的差异。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们抱持着怎样的态度,而对于别人又有着怎样的感觉呢?这件事情,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厘清。除非你愿意不断地净化自己,直到视一切众生如同己出一般,否则就无法真正了解慈爱以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你看见一个小孩从脚踏车上跌下来,正坐在那儿哭泣,你会很自然地将他扶起来,并且安慰他。这就是慈爱,而且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从我们内心对所有人都生起同样的感情,何况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那么可爱,连我们自己也并非全然地可爱--只有阿罗汉才是。既然连我们自己也不是全然地可爱,我们凭什么要求别人呢?又为什么要对人产生关爱以及厌恶的差异呢?我们会因为不认同某人的行为而对他产生厌恶。没有人永远是对的,包括在座的每一位。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都曾在生命的旅程中犯错。即使我不了解你们的生活,至少我可以确定自己的确如此。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避免犯错,凭什么要求别人表现得完美无缺呢?

所谓慈爱有三种程度。最基本的慈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意”。我们对于彼此都有善意,这是人们相处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彼此之间缺乏善意,就无法共聚一堂禅修--因为当大家都在静静地禅坐,我们会站起来走动、制造噪音而妨碍他人。假如人群之间缺乏善意,就没有国家能够存在。你曾经想过,我们是多么地仰赖彼此吗?我们仰赖邮差送信,仰赖蔬果商和稻农提供我们食物,仰赖政府分派每家每户自来水。我们也同时仰赖着邻居的善意,因为在生命中大多数时间里,善意是最为重要的需求,当善意遭到毁坏,人们就会面临混乱。

进一步的慈爱,我们称之为“友谊”。我们只对特定的一群人感觉友好,包括我们的朋友、邻居、我们认识的人或是帮助过我们的人。友谊更为接近慈爱,却还不是真正的慈爱。虽然友谊能够让我们心中有爱,并且让人们彼此相爱。然而,其中潜藏着真爱的敌人--情爱。虽然我们认为情爱是正当的,也让情爱含藏于我们与朋友、同伴之间,含藏于对我们有帮助以及与我们相处过的人之间。如此的含藏却会制造憎恨,我们不会憎恨我们不爱恋的人,而会憎恨那些使我们的爱失落的人。这是一种恐惧,而且我们只会恐惧所憎恨的事物。因此,纯净的爱就不复存在了。这种含藏使得爱不再纯净,也不再知足,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完全令它满意。这是在每个家庭里面都会发生的事情,这也就是人们对情爱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

人们对家庭的爱,可以作为培养慈爱的苗圃。在此苗圃中,人们能培养慈爱使它成长,并将慈爱散播得更远。只有家庭幸福美满,才表示有正确发展的慈爱。否则家庭会成为情绪爆发的温床--事实上常常如此--情绪就像盖着盖子沸腾的茶壶一般,随时会爆发。人们心中真正的慈爱,必须经由家庭的爱来培养,但是不是只有“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女儿”、“我的儿子”、“我的叔父”、“我的姑妈”、“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所有问题都是由“我”和“我的”所造成的。除非我们能超越而转变成无条件的爱,否则家庭的爱就不能发扬到极致,只能用来支持自我的存活而已。然而存活是自然的,并不需要人为的努力。无论有没有原子弹轰炸,我们终究会死去。死亡是我们大家唯一的共同目的地,在那里我们将会相见。

其实,友谊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就是依附。我们依附于朋友,不想失去朋友。我们对朋友好,所以他们也对我们真心相待。如果他们不以真诚对待我们,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该再交这位朋友。我们的付出也希望朋友回报以友谊、照顾和关心。这样就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我的付出,要获得等值的回报。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以至于从不深思这个现象的存在。这般的行为,不只是发生在朋友之间,也发生在亲爱的人之间。如果他们不以同等的爱回报,我们会觉得失落、凄凉和沮丧。万一他们离开了,那么就似乎是失去了爱。像这样的爱,只能含藏在少数人的身上,这不是很荒谬吗?

与爱共舞

爱是无法含藏在人身上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包着骨头,以及由三十二个部分组成的皮囊(见第六章)罢了!爱怎么可能含藏在里面呢?然而,所有著名的悲剧都是因此而起。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飘》等,都是描述因为有人远离,而令他人了无生趣,最后因死亡而分离。其实不管是因为死亡、改变心意或感情变质,人们的分离都是必然的。无论他们应不应该,这都不能算是问题。爱如何能够含藏在这么一两个人的身上呢?

爱是含藏在感觉里。如果一个人尚未借由家庭而将爱扩大延伸,就必然会因为某种理由失去他人的爱而受到伤害。家庭之爱的主要目的,在于令人知道爱的感觉,然后与爱共舞。

要做到与爱共舞,不是单靠这十天的禅修课程,也不是只要赞叹这部《慈悲经》就能够做到的。理性或是感性的心灵可不像灯泡一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它们需要用耐性和决心,进行有系统的训练。

心灵之所以需要接受训练,是因为心灵天生就同时包含有爱和恨,所以无法保持慈爱的感觉。心灵中包含着恶念、排斥、怨恨和恐怖,当然还有爱。但是,除非我们减少恨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延伸我们的爱,否则,是无法体会到,流露着慈爱的心中所生起的祥和感觉。

只要心中有爱--为众生无条件的爱--就能真正地安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反应,仰赖自己,完全地信赖而没有疑虑。如此地训练,直到心中不再生起任何怨恨与愤怒。这是培养心中慈爱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成果。

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非常厌恶的人,更是需要培养心中的爱,这正是我们学习改变内心的好机会。因此,我们被迫去面对某位大多数人都厌恶的人,更应该感谢有这么好的机会。当我们面对那个人的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涌上心头,比如嫌恶、憎恨、忿怒,以及为我们的负面情绪辩护使之合理化等等。当所有的负面情绪生起,正是要学习如何去爱的时候,这是培养慈爱的最佳时机。

最可惜的是,有如此好的机会却不能善加运用。如果目前你的生活中,并没有令你厌恶的人可以用来学习,那么,就以每一个人为学习目标。每一位众生,无论他们是谁、做什么工作或是有何种信仰,都是学习慈爱的目标。也无所谓他们说些什么,是否对你感兴趣或者是否存有慈爱之心,那都不重要,唯一重要而必须时刻牢记的是自己的心。“我是否能够变得有爱心、包容心,我是否可以没有忿怒、没有怨恨。若能如此,那么在佛法的路上,我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佛法除了要了解之外,还要能够品味佛法,在佛法中生活。

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处理自己对于他人的反应。因为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繁,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如果有人紧闭双唇不发一语,慈爱是无法在此情况下成长的,而只会培养出怨恨、压抑、烦恼以及对人、事、物的漠不关心。这些对于我们的心灵净化,是毫无助益的。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全心全意的关怀,才能获致对自己全然的信赖和心安的成果。

佛陀曾说,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当获得十一种利益。前三种利益是: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假如有人不易入睡,可以确信的是他必定缺少慈爱之心,安眠药无法解决的问题,慈爱可以办到。因为有慈心,在潜意识中不会起烦恼,所以也就没有恶梦和梦魇。以慈心入睡,必定也以慈心苏醒,因此,每天都能保持对众生的慈爱之心。

在睡之前,以“功过格”反躬自省是有用处的。可以只在心里反省,如果愿意的话,当然也可以记录下来。在“功过格”上写上:“今天有多少次感觉到自己对别人流露出慈爱?”另外又写上:“今天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有多少次感觉到自己有忿怒、伤害、怨恨、排斥、恐怖和焦虑?”然后总计二者功过,如果过多于功就要想办法改进。一位成功的商人每天都会结算赢亏,如果发现消费者并不怎么捧场,很明显地,他的营销策略必定要有所调整。

这是一种技术,不是天性的缺憾或能力,而是借由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直到完全净化的一项技术。不是因为其他的人很可爱,事实上也不是;如果是的话,他们早就上生到天界里,不会降生到这里来了。人界,是从须弥山底算起,共三十一界的第五界。既然我们人界,只是三十一界中的倒数第五名,那么,你还能期望什么?

生活是全人的教育课程

在人界里,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这也是人界的目的。整个人界,正是用来长久指导全人教育之学府。不是为了求安乐,也不是为了求富贵和财产;不是为了要成名,也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想象。生活仅仅只是一门全人的教育课程,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即“心灵的成长与培养”。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课程了。正如在花园之中,当杂草围住了美丽的玫瑰花丛,夺走了所有的养分,使得玫瑰无法开花,也就没有人能够享受玫瑰花的美丽和芬芳,最后玫瑰花丛将会因杂草而荒芜。心灵也是一样,滋生于心灵的爱,就如同玫瑰花丛。如果我们不除去杂草,最后终将使慈爱如同玫瑰丛一般荒芜。所谓杂草,就是指忿怒以及所有相关的负面情绪。

大多数人,都在寻找爱他们的人。有些人找到了少数可以彼此相爱的人,但是不幸地,有些人却找不到,他们因此而愁苦、怨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苦楚对我们是有助益的。如果我们本身是仁慈的,就会有无数的人围绕在身旁,因为每个人都想要得到爱。有人爱我们,并不保证我们就得到了爱;当他们沉浸在爱之中,我们可能完全没有感觉,顶多只会因为有人发觉我们是可爱的而感到满足。这是另外一种的“我执”,使“自我”更为膨胀。而慈爱众生,会令“我执”渐渐消磨。

只要我们爱的范围能更扩大,能包容更多的人,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爱。所谓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公式,但是很少人能够如此看待。每个人都在寻找更多爱他们的人。这是没有用的,是很荒谬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是有这么多的荒谬!

必先自爱才能爱人

佛陀所说十一种利益接下来是:天护、人爱。如果将慈爱之心向外延伸,众生会受到我们的吸引,不会因我们而产生恐惧。我们之所以慈爱众生,并非因为心中有所求,或是众生有所求,也不是因为他们值得去爱,而是因为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心灵知道有“爱”。就好像是进行算术练习一般,如果一组数字放在你面前,你会将这些数字一个一个往上加。如果想知道这些数字的总和,除了将这些数字加起来,你还有别种方法吗?你的思想已经被训练定型了。如果心灵也训练成型,那么无论如何,慈爱之心都将无限延伸。

何谓“天护”?天人是属于天界的众生,是护法的天神,他们将会保护用心慈爱一切众生的人。人们时常会遇到反对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污蔑你,而你却以慈爱回报,难道他们不会认为你是懦夫,而且想要利用你吗?”如果真是这样--这相当有可能,因为人们倾向于如此--那是他们自己造恶业,不是吗?对于修行慈心的人,是不会有损失的。那么,怎样才会造成慈心的减损呢?验证慈心修行的一个方式就是--明知道某人在利用你,还是检视自己心中是存有抱怨,还是依然能够慈爱此人,并以慈心相待。这也是我们检视自己是否行于正道的一种方式。当然,慈爱是要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一个贪图利益的人,是缺少慈爱的。如果以为修行慈心会成为懦夫,这真是一种谬见!因为慈爱带给人的是力量,而非懦弱!一个心中满是慈爱的人,因为不再有任何事物能够动摇他的心,他会感到祥和、平安与完全的自在。慈爱使人充满力量而不是怯懦。但是,人们常因误解了慈爱,而掺入了情感。情感所造成的依赖会令人怯懦;如果人们心中的慈爱得到完整的培养,就能够如磐石一样坚固。借着自我的净化,人们可以获致完整的保护。

“心专”也是修行慈心十一种利益的一种。这也就是每次禅坐之前,都要先发出慈心的理由。如果没有宽容、诚心和慈心这三个基础,心灵是无法专注的,有如撑起禅修之鼎的三大支柱。慈爱,一种由心中浮现的感觉,是心灵专注之绝对重要因素,因为慈爱可以创造心灵的和平与宁静。如果缺少慈爱,可以借由每次禅坐开始时的慈心修行,来增长自己心灵的慈爱。

人必先自爱才能爱人,但是自爱并不意味着放逸,并非总是欲求美好舒适,容不下身旁的一只蚊子,或贪求自己喜爱的食物。那是放逸而不是爱,是愚蠢的。母亲对孩子的慈爱,常是深含着智慧的。如果一位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孩子与母亲都将要为此付出相当的代价。但是,如果这位母亲懂得真爱,就不会纵容她的孩子。她将会用爱和智慧,带领她的孩子成长,并且--用她的爱--以身作则,做一个好榜样,这是我们必须要自己完成的事。因为我们爱惜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要求自己的行为受到某些规则的约束。也是因为爱惜自己,大家才会来此参加禅修课程,而且用心静坐。

每个人盼望在禅坐中有“专注”的成就,那么就必须建立在心中的慈爱之上,同时也建立在不断的练习之中。但是,即使疏于练习,只要保持慈爱之心,也有助于心灵的专注。

形容一个人“容光焕发”,是表示从脸上散发出愉悦的光泽,这是市面上所有化妆品都比不上的美容功效。真正的庄严就是如此,而且也是得来世庄严果报的因。年轻的人,即使没有内涵,或许也可能有庄严的外貌。但是,真正的庄严,必须要借由行为的观察而得知。佛陀所以让众生仰慕,就只是借由沿着街道步行,让众生们仅仅见上一面,也能令大众跟随他并且成为他的弟子,所以他会让众生仰慕。以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为例,年少的罗睺罗,以拥有如同佛陀庄严的外貌而自傲,佛陀得知后,立即责备他说:“对于所有的外貌,都应该如是观照:所有形貌非我,非我所,无有实际。”

修行慈心的十一种利益还有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狂,即不会被毒药、兵器及水火盗贼所伤害。现代人的战争虽不用弓箭,但还是使用枪支和棍棒,火和毒药仍然是向敌方进攻的武器。这不意味着修行慈心就会所。小狮子说他是王,向无敌,而是表示充满慈爱的人,通常不会置身于该种境地。而且,即使身处其中,他们的心也不受影响。或许他们的财产会受到损失,他们的心却不会。当一个人心中不再有恨意,他也就没有敌人了。

最后一项利益是“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我们都要死亡,死亡的那一刻非常的重要,因为,那也是再生的时刻,事实上那正是我们的生日。每个人都将死亡当作是伤心事而充满着哀愁。如果能够以清晰的意识和无量的慈爱来体验死亡,那么死亡就会是一个美好的生日。对阿罗汉而言,这些全部都是真实的。我们习惯性的思惟模式会延续到生命的终点,死亡的片刻。习惯性的思惟模式是无法在转瞬间改变的,如果人们心中充满慈爱,就能够心思清明、没有恐惧,心中唯有祥和与平静。因为,死亡正是另一段全新生命旅程的开始,所以要以正面的态度面对死亡的片刻。

能够在心中涵养慈爱,对于我们自己有莫大的益处。曾经有人说得很对:“这是一次自我的旅程。”确实如此。只要存有我执,我们的任何旅程都是自我的旅程,但是,至少这旅程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旅程所朝向的终极目标就是“无我”,因为心中的慈爱越多,我执就越少。我执去除得越多,心中流露出的慈爱也就越多。当人们将慈爱带入心中,自我就必须靠边站。这是对众人都有益处的课程,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因为,唯有自己才能够带领自己得到解脱,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学习独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欢迎所有旅途上的伙伴,因为旅程上这辆车很大,而车上的乘客却不多。

悲心

“悲心”是我们的第二位善知识。残酷是悲心的远敌,而怜悯则是近敌。怜悯之所以称为近敌,是因为怜悯与悲心非常相似却又不同,因而算是一个敌人。当我们为他人的苦难感到难过的时候,就会产生怜悯之情。然而,悲心却是共同承担他人苦难的勇气。英文的悲心“compassion”中,字头“com”表示参与,字尾“passion”指强烈的情绪。悲心是一种同理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

当人们真正了解,自我之中存在着苦与不知足,而且又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悲心就会因此出现。否则人们仍然会活在幻想之中,幻想着自己必定会万事如意,只有别人才会倒霉不已。如果能够清楚地看见自己内心所有不知足的思绪在不断快速地转变,包括喜欢和厌恶、遗憾和怨恨、恐惧、烦恼和紧张,就会知道自己与他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不相同。因此,当他人面临困难的时候,就能体会出那个人的感受,因为我们知道,那也将是属于自己的问题。

悲心是慈爱最佳的出发点。如果唤醒了自我对他人的真情,深刻体会他人遭遇的困难情形,设想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那么,就不再会觉得事不关己,而能够对他人产生慈爱。

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无须去区分人们与其所遭遇的事情之间的差异。通常我们只会对与自己较为亲近的人产生悲心,他们可能与我们属于相同的团体、宗教、国家或是邻里或相同的俱乐部,无论是什么相同,反正就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有些事我们称之为“我的事情”,这就是造成“分别心”的原因。分别心隔阂了我们彼此,无论走到哪里,这种分别心都一直存在,这也造成了人世间所有的争执。

有恐惧就不会有悲心

人们彼此之间的隔阂,是基于“我执”。这个“我”,就是我们一直不断保护以及防卫的“我”。“我”会感受到威胁,这个人们所不甚了解的“我”,竟然会时常感受到威胁。人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我”是谁,所知道的只是伴随着恐惧、对于“我”的威胁。而有恐惧就不会有悲心,因为恐惧是建立在憎恨上。我们只会对不喜爱的事物产生恐惧,对喜爱的事物是不会有恐惧的。心中的恐惧越多,悲心就越少。恐惧也总是建立在自我的观念上。阿罗汉就是完全没有了恐惧,悟道者心中是不会存在恐惧的。对悟道者而言,体悟到万法本身无有实际,因而无所得也无所失,就无所谓恐惧了。越多的自我,就有越多的恐惧,恐惧黑暗、恐惧小偷、恐惧恶劣天气、恐惧未来等等。恐惧总是建立在保护这属于幻想的“我”之上,我们越想要保护这个“我”,就越不能拥有悲心。

当然,悲心可能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我们能假装有悲心--大部分人非常擅长假装。有一次,一位驯象师的儿子,名为裴撒(Pessa),来拜访佛陀说:“于大象,我了无疑惑,我了解大象想做什么,就真的会去实行,大象们的意图我能了解,只要掌握了大象的意图,它们就会听从我的指挥。但是对于人,我有许多疑惑,人们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佛陀回答说:“你说得没错,因为象群居住在世间的丛林,但是人们却身处在内心的丛林里。”人们说的是一回事,想的和做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最糟糕的是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总是认为事情应该怎么做,会认为这是民俗、习惯或传统,但是我们却不彻底地检视我们的思想、说法或行为。

只有当我们一丝不苟地检视自己,或许我们就能够了解佛陀教导的内容。对于我们每一位的问题,佛陀都有相当深入的说法。表面上看起来我们都有不同的外貌,而且好像也是有不同的观念和想法。表面上在人们之间似乎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根本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出生,而且我们都是追寻着相同的事物,想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我们都武断地认为,在人们之间有所差异,这全部都是建立在“自我”的观念之上。

每位懂得思考的人,都会遗憾在国际间没有真正和平的事实。每个人都想要世界和平,然而这显然从未发生过,在这个世纪内,各地始终都存在着战争。每个国家都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来建构巨大的防卫系统。只要他国稍有不友善的举动,或是稍有侵犯领空海域的迹象,防卫系统就会摇身一变而成为攻击系统。这种行为常被合理化评论为:“我们是为了保卫所有的国民,为了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裁军仅仅只是一种希望和祈愿,不可能成为事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裁军要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否则真正的裁军将无法实现。

大体而言,防卫和攻击的戏码,常常在我们身上上演,我们常常为了自我的假象而进行防护。如果有人斜眼瞪我们,对我们不够重视、不够珍爱,甚至于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的防卫系统就摇身一变而成为攻击系统。合理的说法是我们必须防护这个自我,“国家”就是“我”,所要保护的国民就是“自我”。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我防护,所有的国家当然也就如此防卫。除非每个人从自己开始改变,否则不能期望这个世界会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从自己内心做起,为世界和平尽一份心力。只要我们将自我去除,和平才可能实现,而自我的去除,必须要一丝不苟地审视我们的内心世界。

解脱不是知识,而是感受

给念头一个称谓,也是达成此目标的方法之一。借此人们终会发现,自己将心思浪费在何种废物上。如此,则对于个人本身,以及理想才华的宏伟抱负就会减少。这是从另一种观点来看待禅坐。

坦然面对自己的另一面,就是承认自己无法处理负面的情绪。承认自己总是在追寻感官的欲乐,才有可能稍微地去除少许的自我。唯有如此,悲心才有可能生起--真实的悲心,不只是字面上而已。嘴巴说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朗朗上口,连六岁的小朋友都能够背诵《慈悲经》。这些话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如果只是说说而已,能有什么作用呢?就算一直重复读诵,这些文字也不可能带给我们一丝感觉。感觉就在我们生活的周遭,这就是了解自己的感觉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相信自己依着思想而活,事实却不然。虽然先有感觉,不过反应随后就到,接着思考的过程为反应辩护。

因此,了解我们的感觉,是极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不去感受,又如何能知道慈爱或悲心的真义呢?如果我们不去感受,或许我们能够大致上知道一点点,但是如何能够落实为实际行动呢?“解脱”不是“知识”,而是“感觉”。每个人都感觉到有“我”,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每个人更是感觉到,名字是专属于这特别的“我”。人能感觉到有“我”,因此,为了要成就“无我”,也必须要感受“无我”。

悲心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它不需要特别的理由或条件,悲心可以是完全无条件的。悲心的生起,不必等待特别场合的出现,比如有人心情陷入悲剧般的情节,或者是身体病痛带来剧苦。如果我们必须等待某些场合才能唤醒内心的悲心,那么悲心就如同是一个开关,而且可能关的时候远比开的时候多,这样就不算是拥有悲心。真正的悲心--如同慈爱的心--因为体会到众生都在受苦,所以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悲心。悲心隐含于佛陀所教导的四圣谛的苦谛之中。无人能够幸免于苦,因为生活--存在--本身就是苦。这并非意味着悲剧,而是表示世间所有事情,都包含着冲突、刺激和无止境的欲求更多、欲求保有或欲求转变。除了阿罗汉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放不下一切贪欲。因此,悲心是要随时保持,而不是只有当悲剧降临在人们身上的时候才唤醒。

这种为求利益众生的感觉,是达成去除“自我”的唯一可能。人们普遍存有的自私,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因为每个人都一样地自私,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为他人着想。如果真有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必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而受到拥戴。因为由内心流露出的慈爱和悲心,能够为众生与乐拔苦,化解人世间的忧愁和荒谬。然而,绝大多数人们都缺乏慈爱和悲心,因此在他们心中,真正的快乐也就几乎不存在。心中的慈爱和悲心,是所有真实快乐的根源,因为二者能够去除“自我”。任何人只要还有一点点自私,就无法拥有快乐,因为自我的贪欲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我们永远无法了结所有的问题,总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当我们抱持着随缘的心态,就能引导自己的心念,去战胜所有的欲望。此时,每位众生都是主角,不但能够认清普遍性的苦,也能了解属于自己的苦楚并没有特别之处,此二者只是全体存在的一部分。因此,就会生起为自己也为众生的无量悲心,而决定得到度脱一切苦厄的力量。

随喜

这四位善知识中,接下来的一位是与人同乐,或称为“随喜”。随喜的远敌,是很容易辨识的嫉妒,而近敌则是虚情假意。举例来说,如果某人拥有一些贵重的财宝,而不得不赞美一下。但是,虽然说些祝贺的话,却没有什么感情;或者更坏的是口头上祝贺,暗地里却完全相反。比如说:“为什么我总是遇不到这种好事?为什么别人总是那么幸运?”

随喜是沮丧的解毒剂。凡是因沮丧而受苦的人,他的苦楚其实是来自于缺少与人同乐的涵养,也就是缺少随喜。人生在世总是无法事事称心如意,但是如果抱持着随喜的态度,快乐就俯拾皆得。

随喜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要称赞别人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总是不情愿地说:“没错,他是能力很强,只不过……”所以对于能力强过自己的人,我们常常赞美不到几句,就立刻数落一番。但是,世界上能力比我们强的人非常多,有人很会唱歌,有人很会作画、跳舞、翻译、赚钱,而另外有人对于清心寡欲很在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因此随喜就能够让自己随时都有喜悦的机会。

随喜也是一种善业。有一次我到了一个小村庄,这村庄的寺庙挂着一个很特别的钟。每当村庄里的任何人获得了美好的财富,他们就会去敲响这个钟;如果农作物丰收,或有人嫁女儿,或是从医院痊愈回来,或谈成了一笔好生意,或屋顶重新整修等等,无论什么事都经由钟声将喜悦带给众人。当钟响起的时候,每个人都走出来朝着那钟的方向说:“敲得好,敲得好。”敲钟的这位村民将喜悦分享给村民,是造就一种善业。而听闻钟声生随喜心的村民,也是造就一种善业。

大多数的村庄、乡镇和城市,都没有为了这种目的而设置特别的钟,我们必须敲响自己的钟。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必须牢记佛陀的教诲,并且如实地信受奉行,这是极为重要的。不只是在特殊场合或发生悲剧的时候才必须牢记佛陀的教诲,正因为佛法带领我们拥有快乐和平的生活,因此必须随时牢记。佛陀曾说:“苦及苦的解脱是我的唯一教法。”佛陀许下了重大的承诺,而且他也达成这个承诺,就是他所教导的--苦的解脱。除非我们记得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自我,并且努力克服自我,否则我们很容易遗忘佛陀的教导。必须将佛陀的教诲深入内心、永志不忘,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

平静

这四位善知识中的最后一位,就是所有情感中最极致的表现:平静,心如止水。焦虑不安是它的远敌,冷漠则是它的近敌。平静和冷漠,一般人总是混淆不清。冷漠是一种心态,比如说:“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我或者是我家人的身上,我不必去关心,也不想要了解,我可不想自寻烦恼。”冷漠带有无情和排斥的含意,完全没有爱的成分,当然也没有慈爱。我们一心只想要保护自己,因此对周遭就变得漠不关心。

但是,心如止水则是以智慧为根基,建立在对万法变动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无常的全然领悟之上。无论发生任何事,无论事情有什么发展,终究有了结的一天,因此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重要的。穿越无常的“死亡之门”,其实只是一道没有征兆的门,不值得大家如此地重视。除了解脱,全宇宙再也没有任何事有如此确切的重要性。所以,“平静”是来自于对万法变动不居的观察力:无论是喜、是悲,都不会因此而得意忘形,或是消极失落。这不过是一种现象而已,我们现在也只是一个寿命大约六十、七十或八十岁的人类,有什么值得我们成天钻营追逐的呢?如此钻营能得到什么?如此追逐又将往何处?一切都只是现象。

我不与世间诤

自我保护,是我们无法获得真实平静的唯一理由。我们害怕“我”可能置身于某种危险之中,有某些事情正威胁着我,因此造成了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总是缺少安全感。每个人尽力寻找的安全感,其实只是个神话、幻影,安全感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将死亡,每件事物也都将毁坏。我们所钟爱的每一个人都将会死亡、衰老、生病、消失或者是变心,这些事都令我们没有安全感。我们之所以缺乏平静,常常是受到我们不悦事物的牵动,而造成了一种幻觉,似乎生命因此不再有意义了。这就是潜藏内心的自我保护。不过世间并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带给我们生命永远的安全感,因为生命仅仅是一种假象。

比起心如止水,平静则需要更多的决心。决心虽然有用,但是决心通常是因为受到压力而起,我们都倾向于压抑心中强烈的情绪。压抑对我们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情绪终究会爆发出来。当我们以一种方式来压抑,会发现情绪有着不同的发泄管道。无论任何情况,压抑还可能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或许在某种特殊情形下的压抑,不会令我们起烦恼,但是这种情形是少见的。

平静需要观照力。完全地养成了心灵的平静,就是七觉支中的“定觉支”。完全的平静,是悟道者所特有的尊荣。然而,除非我们现在开始练习,否则如何能够向前迈进而有所成长呢?

借着禅坐,我们才能够开始看见念头的流动,了解思绪如何的变化无常。有谁能够记得十分钟前所想的事情,还是记得上次或是再上次的禅坐内容?没有人办得到。我们留不住任何念头,也留不住任何事物,所有事物都成了回忆。就算是我们有一栋三十年的老房子,或是一位三十年的老朋友,也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永远地拥有他们。不过,因为与他们相处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看起来就好像是永久的。但是在禅坐中,我们能够很轻易地观察到念头的生生灭灭,从不停留。因此,对于事物的变迁和湮灭,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万法只是不断地生生灭灭。

人类的存在也只是一种现象。只要呼吸不断、脉搏不停,念头和感觉会时刻转变,身体的机能随着时间而衰退--我们人类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当一切都停下来的时候,我们拥有的只是一具躯壳。没有了生灭,我们将不再生死流转。然而,我们却试着要让生灭永不停歇,试着将生灭视为真实。“这个人是我,我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这就是我。我拥有一个名字,而且有些人与财物也是属于我所有。我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宣扬我的观点直到大家都知道。”这些念头都在逐渐灌输自己一种永恒的错觉。然而所谓的人,就是经历着不断的改变,直到最终变成了一具躯壳,然后重新再来一次。

为了显现出平静,必须以观照力为基础,并且也要能够包容。假如缺少了包容,就会心存抗拒,苦受因此而产生。相对于包容的是抗拒和创伤。如果有人抵挡物体的冲撞,就会使得身体受到伤害。如果顺势推去,就一点也不会造成痛苦。包容万物成就了我们内心的平静,而平静使得内心拥有真正的平安。

这四种情绪的表现--四种梵行--给内心带来了平安。如果能够将与这四位善知识的感情培养到某种程度,我们就会感到平安、祥和与自在。因为我们已然了解这世界本身,充满了苦难和贪婪,因而内心再也不随着世界而起舞。佛陀曾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这就是平静安然的最佳写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