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佛陀


   日期:2021/5/31 16: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要义

佛陀

(Buddha)

佛教的创始者——佛陀,姓乔达摩,名悉达多(Sid-dhattha Gotama),公元前6世纪(623B.C.—543B.C.)①(①此为根据斯里兰卡的说法,亦为学术界争论后,大多数人的认定。佛教纪元是从佛陀涅槃之日计算,不同于基督纪元。)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Suddhodana)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罗希尼河(Rohini)的迦毗罗城(Kapila)②(②今尼泊尔境内。)治理释迦族(Sakva)的国家,实行仁政。母后摩耶夫人(Maya)依当时习俗,回娘家分娩途中,在兰毗尼园(Lumbini)生下悉达多之后,第七天去世。悉达多太子是由姨母波阇波提(Pra-japati)抚养长大的,16岁与同龄、美貌忠诚的堂妹耶输陀罗(Yasodhara)公主完婚。在十三年的幸福婚姻中,悉达多太子在皇宫里享受了人世间(loka)随心所欲的荣华富贵③(③《增支部》第1卷第3、4经。)。

之后,由于越是与宫墙外的世界接触,他越相信世间缺少真正的快乐(matgala)。在人世间的现实生活里,人们离不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人们往往被愤怒、忧虑、贪婪、怨恨、不安、紧张、顽固、悲伤困扰。人们由于污秽的心念、内心的欲火、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失调,生活充满了痛苦不如意。悉达多太子认识到五欲之乐的虚幻短暂,认识到众生浮沉世间执着物欲、色欲、贪欲、爱取的罪恶,认识到离欲才能安稳,更由于对众生痛苦的无限悲悯,他决心舍去一切,舍离世俗生活出家,以更自由、更不受干扰的精神集中,寻求可以究竟解脱世间一切苦难的大道。①(①《中阿含·柔软经》)

就在29岁那年,风华正茂,他毅然放弃具有权力财富的王储地位,别离了娇妻和刚出世不久的爱子罗睺罗(Rahula),带着驭者车匿(Chandara),骑着白马犍步(kan-thaka)离开王城出空做沙门(samana)。乔达摩·悉达多的舍弃所有一争,不是逃避现实,不是吝啬对家庭、对父母妻子的热爱,而是更爱觉悟之道。那是一种勘破家庭自我私欲及占有的染着,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利益众生的在爱。

在穿过阿那姆河之后,他剃除了发须,脱去华丽的衣饰,交给车匿带回王宫。从此,从尊贵到平凡,除了一只饭钵和一身仅能裹体的袈裟之外,他已一无所有,为了真理与自由,踏上了历史性的旅程。

当时,印度的宗教流行定乐和苦行。他们认为:自我欲乐的放纵可以除瞋恨(vyapada),而自我严厉的苦行可以去除贪爱(tanha)。乔达摩·悉达多参访了许多名师,其中,曾经追随着名的阿罗罗迦罗摩(Arada-kalama)修定(samathabhavana),至第七定的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空界禅。以及追随优陀伽罗摩子(Uudaka Ramaputra)修到更进一层的禅定,即第八定的非想非非想处(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界禅。

这些仅仅导致意识思惟(abhoga)经验玄妙的、较高或最高境界的、暂时禅定的定乐状态,并不能断除潜伏内心深处的根本烦恼。这种全神专注的禅定技巧,内心仍有紧张存在,这种压抑任何经验(如贪瞋等)不让他们生起(samudaya),存有对自我的执取(upadana)爱着,根本无法灭苦(dukkha)。这与悉达多希望追求彻底灭除贪欲(kamacchanda)苦恼(upayaso)的目标,相去甚远。

于是,他转换另一种修行方式,试图以非常自我节制的苦行,来灭除(nirodha)贪爱、净化心灵、摆脱苦恼。他走到摩揭陀国(Magadha),在迦耶城(Gaya)旁的尼连禅河(Nairanjana)的苦行林(Uruvilva),锻炼最严格的苦行与禁食。这使他精疲力尽,瘦骨如柴,血液干涸,濒临死亡。“我修苦行,遵守严格戒律,其严格的程度,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人。我肢体瘦弱,如同清瘦枯萎的芦杆。”①[①《中部》第361经。]他彻底认识到:体能是开发精神智能的重要条件,自我折磨的极端苦修,只是枉费心机,只是削弱人的智能、疲倦人的精神,不能使人达到心灵真正的清净(visudhi),不能使人从身心的枷锁中获得真正的解脱自由(vimutti)。

极端的纵欲与极端的禁欲,这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都不是正道,都不彻底,不能由此正觉人生的实相②[②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亦即宇宙人生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法、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不能真正去除贪爱(raga)、瞋恨(dosa)、愚痴(moha),不能免于执着(upadana)和痛苦(dukkha),不能获得宁静开放的心灵,确实与悟道解脱无缘。

既然没有人可以传授满足他所希求的真理之道,他终于放弃了传统两极端的修炼方法而另辟蹊径。他依着自己的决心(adhitthana)和智慧(panna),潜入自己的内心,不再向外寻求帮助。

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洗净身上的污垢,接受一位名为修舍佉(Sujata)牧羊女供养的热乳粥滋养身心,停止了禁食的苦行。由于恢复了正常的饮食,衰弱的身体因而恢复了健康。这时,与悉达多同在林中苦行的憍陈如等五位出家人,以为悉达多已经堕落,便离他而去。

“比丘们!出家人对二种极端不应有,何等为二?即极端纵欲与自我抑制之极端苦行。此二极端均无益处,均无法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之涅槃,必须克服此种极端修习中道。”①[①《毗奈耶》第1卷及《相应部》第5卷。]

在摩揭陀国菩提伽耶的一颗菩提树下,他结跏趺坐,发出坚强的誓愿:“即使筋骨断裂,血肉枯干,若不证道,不离此座。”②[②巴利文《经集·精勤经》。]

孤单的悉达多相信自己的清明和力量,运用正念和正知、智力和悲力,精进地禅修出入息(anapana)的内观(vipassana),持续不断地觉知(satipatthana)当下周遭、身心一切的生灭现象,依次进入初禅至四禅,获得绝对的一心不乱(samadhi),观照觉知万法的实相。由于他的内心洁净、宁静安详、无贪无染、柔和警醒,他的意识直指意念前世,以宿命智(pube-nivasanussatinana)忆念起过去世(第一世、第二世、第一百世、第一万世……)各种身世在众多世界的消亡演变。以天眼神通,观见各类众生依其行为业力(kamma),生死轮回于各类善趣恶趣生生灭灭的苦乐演变。①[ ①《中部》第1品第36经《摩诃萨遮经》。]他以慧眼看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业力和轮回的作用,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不断地从一个生命形态轮转到另一个生命形态。他详细忆念了前生的生活方式,直指灭尽贪(lobha)、有(bhava)、邪见(miccha-ditthi)、无明(avijja)、烦恼(gotrabhu)的悟解(asavakkhayanana)。

就在一个特别的夜晚,他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②[②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条件的因缘而生起的,众缘合成的万事万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就是无分别的般若智慧,就是中道义。]如实(yatha-hata)觉悟到四圣谛:此是苦,此是苦的生起(苦的原因),此是苦的灭除(涅槃),此是灭苦之道(八正道)。此是烦恼(有漏),此是烦恼的生起(烦恼的原因),此是烦恼的灭除(涅槃寂静),此是灭除烦恼之道(八正道)。由于体证四圣谛,他彻底断除了无明烦恼,“轮回(samsara)已断,圣身已证,所作皆办,更无后生。”③ [③《中部》第36经。]

苦战终于结束,乔达摩·悉达多在35岁那年的12月8日黎明,当他仰望晨星时,他的内心光辉灿烂、豁然开悟成佛。他就是后来被佛教僧侣信众称颂的无上正等正觉(anuttam-sammasambodhi)者或不由他觉者的佛陀。“应该了解的都已了解,应该做的都已完成,应该弃除的烦恼都已弃除(patinissagga),所以我被称为佛陀。”①[①巴利文《经集》。]从此,乔达摩?悉达多就以佛陀(Buddha)、如来(Tathagata)、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等名称闻名于世②[②巴利文《律藏大品》第1品。佛有十种的称号:

(1)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

(2)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3)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4)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以及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具足;

(5)善逝:自在入于涅槃;

(6)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

(7)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

(8)调御丈夫:能调御修行正道的大丈夫;

(9)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

(10)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释尊的正觉,是从三大阿僧只劫③[③阿僧只华译为无央数,劫是计算时代的名称。阿僧只劫即多到没有数目可计算的时代。]的慈悲利他中得来的。在此证悟解脱之前,他多生多劫不惜财物身命为利益众生而施舍(dana),他持戒(sila)、忍辱(khanti)、精进(viriya)、禅修(bhavana),不但重智证,也重悲济。他由己及人而推及世间,彻悟自他心物的中道(hiri),在深彻的慧照中,充满了同情的慈悲。

佛陀是人,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他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个独特杰出的人。佛陀光明磊落,散发强烈的人性尊严,他没有任何人或神的帮助,他是悲智双运的体现者。佛陀以纯净的心,自我觉悟而圆成佛道,这是一个人以坚强的意志勇气,克服了一切自私心理、一切障碍以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佛陀出在人间,即人成佛,是净化人性而达到正觉解脱的。佛陀是人,与人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这父母所生身是佛陀的生身。佛陀有超胜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觉缘起法性而解脱的,这是佛陀的法身。“如来就是法身,是真理的具体化,已成为真理,由人转变成真理。”①[①《长阿含》。]释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由于即人成佛,而佛性是人性的净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释尊证觉缘起法身而成佛,佛弟子若正觉缘起法,也能证得法身。“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②[②《中阿含》卷7。],甚深微妙法是从悟入缘起而显现出来的。法身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践而定,佛法的不断流行,是有不断的勤行者,才能使法身常在人间而不灭。

经典中,我们看到一位可亲可敬、智慧圆满、慈悲无碍的佛陀,他的一生因追求真理、觉悟真理、奉献真理而究竟完美。他是传授人类解脱大法的无上师,又是医治人生痛苦的大医王。在他身上,人类看到离苦得乐的希望,找到圆满觉悟的大道。然而获证菩提(bodhi),仍需人们自身的努力。

释尊体悟的人生真谛与实践的轨则八正道,在当时印度流行祭祀生天与苦行解脱的思潮中,格格不入。释尊成道后,经过五十七日的思考,过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以适应时代文明、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事真理的传布工作。①(①释尊体证的诸法实相,本是远离名言,不能假藉言说说明的,但释尊不说,世界即无法,所以释尊只得以言说,相似相近地把它说出来。释尊假藉语文的说明来显示诸法实相的理体,这语文的显示,虽不就是实相的本身,但众生可从这语文的显示中去领会它。释尊体证诸法实相,解脱生死苦轮,而无边的众生仍然沉迷在生死烦恼的深渊,释尊为了悲悯众生,才将自己证悟的实相妙法宣说出来,释尊的说法,纯粹是从悲心激发,利益众生。)

首先,他想对曾经跟随他苦修六年、而且有恩于他的老同修——憍陈如等五位苦行者说法,于是前往他们居住的波罗奈(Baranasi)附近的鹿野苑(Mrgadava)教化他们。他们讥嫌佛陀的受食糜乳,怀疑佛陀的正觉,原想不理佛陀,但在听到佛陀说法之后,即得清净无染的法眼(dham-macakkhu)①(①法眼能清楚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五眼是:

(1)肉眼:凡夫的眼,遇昏暗或阻碍就不能见:

(2)天眼: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

(3)慧眼: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

(4)法眼:菩萨的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

(5)佛眼: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觉悟了缘生缘灭的道理,成为佛陀最初的弟子。而在此阐释四圣谛法的《转*轮经》②(②《中部》第1品。)(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是佛陀所讲的第一部经。这五位弟子分别是憍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男和阿说示。

之后,佛陀又到王舍城(Rajagrha)教化频婆娑罗王(Bimbisara),并以此地做为说法的根据地,致力于救度众生。后来,以舍利弗(Sariputm)及目犍连(Maudgalyayana)二大弟子为首的二千多个弟子,敬仰佛陀,也皈依(sarana)了佛陀。

父王净饭王,养母摩诃波阇波提、以及妻子耶输陀罗为首的释迦族,皆皈依佛陀,成为佛弟子。其他陆续有更多人都成为佛陀的信徒。

从为憍陈如等五位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的那天起,佛陀教导了各种阶层的男女,一视同仁、不存丝毫分别之心。信徒之中,有国王、佃农、婆罗门、贱民、巨富、乞丐、圣徒、盗贼……。佛陀不承认社会上的阶级之分,他讲的道,对准备了解并实行的一切男女,全部公开。

如此,佛陀的传道旅行继续了45年之久,这时他已80高龄了。有一天,当他由王舍城赴舍卫城(Sravasti)的途中,在毗舍离(Vaisali)染病,到达波婆(Pava)时,接受铁匠纯陀(Canda)供养的食物而中毒,病情恶化,但仍忍耐痛苦走到拘尸那揭罗城(Kusinagara)。佛陀走向城外沙罗(sala)树林,在沙罗双树之间,头北面南侧卧,恳切为弟子作最后的教诲,希望弟子从今以后,将佛法辗转宣行,使法身常住不灭。就在80岁的二月十五日中夜,结束了一代教化。

释迦牟尼佛经过45年辛勤地弘法利生,他只教导一件事:苦和苦的止息。在佛陀体证的教法中,并没有永恒(dhuva)的自我,没有上帝创造的灵魂或人的灵魂。佛法的修持(bhavana)是把身心当作不断生灭(uppada vaya)变化的现象来观照明觉(sampajanna)。

释尊成佛后的游化人间,以微妙的法音到处转*轮,他苦口婆心召唤觉悟痛苦中的众生。他教化人类的事实,明白说明释尊出家的真意,不外乎大慈大悲、慈悲为本的佛心。

释尊本着自觉的达摩(法dhamma),适应当时、当地、当机者的性格、智能、希求,加以正确的教导,佛法才流行于人间。释尊的教导,不只言教,还有身教。释尊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世,一切的语默动静、来去出入,都以智慧为前导,都与实相(yatha-hbuta)相应。

从达摩(法)而有释尊的自证化他,因佛的化证而有僧伽的内修外弘。释尊时代,佛(Buddha)、法(Dhamma)、僧(Sangha)的三宝(Ti-Ratana)住世,是人间佛教的本源,后代佛教的扩展与延续都由此而来。

释尊灭后的第一年夏天,尊者摩诃迦叶发起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召开结集圣典的大会。结集的方式是推出精通法、律的智者诵出法(dhamma)、律(vinaya),经大众共同审定,然后加以编集。原始结集的圣典,分为经(sut-ta)与律(vinaya)即定慧修持的义理与戒行,类似现存的《杂阿含经》、《戒经》与《杂跋渠》。

佛灭百年后,佛教的东方系与西方系为了戒行的见地不同,又在毗舍离召开第二次结集大会。经典以《杂阿含经》、《相应修多罗》为本,加入佛及弟子的遗言景行,依经文的长短分为《中部》、《长部》,又依增一法,编集为《增一部》。这三部加上原有的相应(杂)教,总名为《四部阿含经》。

第二次结集以后,东西方日见对立,东方系成为大众部,西方系成为上座部(Theravada)。上座部佛教在阿育王的大力护持下,逐渐形成体系完整、传播广远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僧团(sangha)的组织、教理的研究、佛法的实践(asevitabba)来说,都比较传统,早在公元前1世纪,经典就以文字记载下来,以后虽有增减,但基本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风貌,为佛教保存了一部完整的部派佛教根本大典。

佛教虽分上座部与大众部,或称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两者仍有共同点:

①以释迦牟尼佛为导师(kalyana-mitta);

②尊崇四圣谛(ariya sacca);

③实践八正道(ariya atthangika magga);

④以十二因缘(paticcasamuppada)为基本教义;

⑤反对有超自然的造物者缔造世界、统治世界;

⑥接受诸行无常(anicca)、诸法无我(anatta)、涅槃寂静三法印(ti-lakkhata)及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三学。

在印度1500年的佛教史中,也可以看出有三期的演变:

①初期佛教以出家的声闻僧为中心:释迦牟尼佛自身、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等都现出家相。他们随缘度日,少事少业,灭除烦恼,林野风致,现出清净自在的精神。这初期的佛教是以此出家众的解脱为中心。

在家弟子如给孤独长者、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以及文臣武将、农工商贾、男女老幼都重布施持戒也修定,也能了生死,却不是住持佛教的地位,而是外围的信众。

最外层的是鬼、神,如天、人、阿修罗、乾闼婆、夜叉等,他们偶而也参加法会,却是处于不关重要的地位,佛陀总是劝说他们,不要因自己贪欲暴劣的愤怒而害人害世。

这初期的佛教,以天、人(在家)、声闻(出家)三类为佛教的重心。

②佛灭后五百年,即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以人(天)菩萨为中心:这时期,处于佛教中心的佛与弟子都现在家相,例如文殊、观音、普贤、维摩诘、善财、常啼等菩萨,可说都是在家的。大乘的佛陀为毗卢遮那佛,也是有发髻、戴头冠、身着璎珞庄严的在家相。这以在家为中心的佛菩萨,表现了大悲、大智、大行、大愿的特征,重六波罗蜜、四摄①(①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等法门。

这一期的佛教,从出家移人在家,从人而移向天,是适应当时崇奉天神(deva)的在家婆罗门(brahmana)而发扬起来的。天的倾向发达起来,天神的地位显着起来,所以这是佛教的人间化,也是天化,已经不如初期佛教的朴素,多少曲应了世间的俗习,倾向于唯心及个人的伟大。

③第三期的佛教,约佛灭后1000年,以天(菩萨)为中心:这与初期佛教相比,一切情况可说本末倒置。处于中心的佛菩萨相,现的是夜叉罗刹相,奇形怪状,使人见了惊慌。有的头上安头、手多、武器多。项间或悬着一颗颗贯穿起来的骷髅头,脚下踏着凶恶相的鬼神,而且在极度凶怒的情况下,又男女扭成一堆。这个时期,那些现在家慈和菩萨相的,移到外围。现出家解脱相的,更在最外围,毫无地位。这种境况,从密宗曼陀罗中可以完全看出。由于天神(特别是欲界的、低级的天神)为佛教的中心,所以一切神教的仪式修法,应有尽有的化为佛法的方便法门。

当今,我们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以人为中心,所以应当摄取印度初、中二期佛教人菩萨的慈悲智慧,从悲起智,而不应取后期佛教的天菩萨法。传到中国汉地的佛法,唐代还是印度后期佛教的开始,所以还不像传于西藏地区的完全天化(天菩萨法)。中国汉地所传的佛教,天神化本来不深,也许声闻的倾向还要浓厚些。人间佛教提倡纯粹的人菩萨法,是由人发菩提心,以悲智普济一切有情,直趣无上正等菩提的。

印度外道重定,佛法的特质重慧。要了生死,必得灭除妄想(vitakka),断尽烦恼,空去我执。依佛法说,内心的妄想分别、痛苦烦恼,是由于不能正见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而来,若是仅以心力将妄想降伏,也只能离去一部分烦恼得定而已,根本烦恼仍然潜在。要得真解脱,必须将生死的根本——我见断除,必须以般若智慧观察(vimamsa)体悟(adhigama)世间万事万物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空sunnata)的实相,才能根本解决根本烦恼。

通常一般人误会学佛的真义,认为学佛必须出家(pabbajja),所以一味模仿出家的行径,以为这是惟一的修学方法。其实释尊时代的在家弟子中,如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质多长者、梨师达多大将,以及一般士农工商,其中证果的很多。学佛不一定要出家,重要的是正信正解,戒定慧三无漏学。在家弟子,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正信佛法僧三宝,不耽着色、声、香、味、触五欲的享乐,白天国事家事照常的工作,做人间正事,有空或晚间修习慈悲喜舍定,或作无常、无我观,引发真智,如此必能由正戒发正定、得正慧而了生死,得究竟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陈燕珠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陈燕珠居士)  

 陈燕珠居士:善念带来乐果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结语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四圣谛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三法印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中道的佛教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切莫误解佛教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