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日期:2021/6/2 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一、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

诸佛出世,无非为了引导众生回邪向正、回小向大、回缚向脱的大事因缘,引导众生趣入佛乘。诸佛所说的法门都是适应众生不同时代、不同根性、不同习尚、不同因缘而有千差万别的修学方法,这一切法门可说都是菩萨的修学历程、成佛的菩提正道。

尽管修学佛法的方法千差万别,统摄一切学佛的法门却只有三大纲要: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这学佛的三要门是与人的三特胜: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以及佛的三德:大智慧、大慈悲、大雄力互为因缘、互为因果的。菩萨广修六度万行,遍学一切法门,这一切法门不外修福修慧。修福修慧就是依这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三句来修学的。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依此而修,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启发信心,引生智慧,长养慈悲的学佛三要,就是菩萨事业的主要内容。

学佛三要就是《大般若经》所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之意。《大般若经》着重广明菩萨的学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意念。

1.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就是无上菩提。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修学者的心与无上菩提相应,发心求证无上菩提,也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信愿。信(saddha)是信三宝、信四谛。初学大乘法,首先要发起信心,例如念佛(菩萨)、礼拜佛(菩萨)、赞佛(菩萨)、随喜(mudita)、供养、忏悔、劝请等,都是摄导初学、长养信心的善巧方便。信愿能庄严净土或往生他方净土,信为一切功德母,想学佛成佛,必须深信佛身佛土功德,发愿积集功德。没有信,一切佛法的功德不生,有了坚固的信心,就会有强烈的愿欲,也一定会有实行善法的精进。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心清净,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净信生起时,内心清净,能断一切疑惑,成就一切佛法功德。真正有信心的人,内心是充满法喜的,不像未学佛前,内心充满恐怖、忧虑、烦恼。

2.大悲为上首:大悲是慈悲喜舍。慈(metta)是给予一切众生福乐。悲(karuna)是拔脱众生一切痛苦,喜(mudita)是见人行善、见人离苦得乐,深生欢喜。舍(upekkha)是对于慈悲喜三者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僧。有了慈悲喜舍的福德智慧,才算菩萨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法从慈悲而发挥出来。慈悲是佛菩萨的心髓,菩萨的一举手、一投足,无非是慈悲的流露。菩萨是以众生的需要为行动的方针,与乐拔苦是慈悲的内容。嫉妒成性,仇恨在心,私情过重,绝对不能引发无私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萨不但要有慈悲心,也要有喜舍心,必须是慈悲喜舍的总合,才是真正的菩萨心,才是大悲。

从缘起的相关性来说:世间的一切都不是独立独存的,而是相依相成的缘起法,在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现实存在中,彼此是互为关系的存在。这种缘起的人生观,是互助的人生观,是无我的人生观,是知恩报恩的人生观,是慈悲为本的人生观。人不能离社会而生存,人际之间、众生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彼此密切相关,依于共同意识而有亲切的关爱、而有与乐拔苦的慈悲心行。从生死的三世流转来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过着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曾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妇儿女,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王)恩、三宝恩。这种从自他的辗转关系到一切众生为命运同体的共同意识,引发了利乐一切众生(慈),求济一切众生(悲)的报恩心行。可见慈悲是人心映现缘起法则而流露出来的关切同情。

从缘起的平等性来说:从缘起的重重关系而深入到底,就通达一切法的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了达法性一如的缘起法时,不再单单是相依相成的关切,而是进一步无二无别的平等。在平等一如的心境中,自然发生同体大悲。若有众生在苦迫中,或有众生迷妄而未成佛,就等于是自己的苦迫,等于自身功德的不圆满。

一切众生,特别是人类,不但由于缘起性的相依共存而引发共同意识的仁慈,而且直觉对众生、对人类的苦乐有共同感,无论对于自他都有倾向于同一根源的直觉与渴仰平等的和同。慈悲只是人心契合于事理真相——缘起法的自然流露,大乘法中,慈悲利济众生的心行,能尽未来际而永无休止,原因在此。

慈悲心,人所共有,只是不能扩充而已。“虎为百兽王,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残忍(himsa)的老虎尚且如此,所以慈悲心的修习,重在怎样扩充净化狭隘自私(pema)、杂染浊混的情爱情见。

长养慈悲有三个方法:

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怨亲平等,别人犯错不妨想想他生性并非如此,只是受了物欲的诱惑、邪见(micchaditthi)的鼓舞,由于烦恼驱迫才不得自在。对方为非作歹、愚昧无知,应怜悯他、容恕他、救济他。

③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可以消除我见,增进慈悲。了达生死涅槃都是如幻(maya)如化,也就不会像凡夫(anariya)恋着生死、住于执着了。缘起的假名众生毕竟空,仅有如幻假名的我、法,而毕竟空中不碍众生。惟有大乘的无缘慈,才是通达我、法毕竟空,悲智平等、悲智融贯的实证。慈悲是利他的动力,损己利他的布施,节己和众的持戒,制己恕他的安忍,都是慈悲心的表现。

3.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是般若慧,是不住一切相(lakkhana)的真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性空般若智慧,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

一般宗教特重信仰或仁爱心行的表现,佛教异于其他宗教的殊胜处,在于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出世(lokut-tara)法,是超胜世间(1oka)一切宗教学术的法门。佛法甚深如海,而主要行门,不外信愿、慈悲、智慧,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圆备的修持,才能达到圆满的境地。

声闻乘依戒修定,依定修慧,发慧而得解脱,真正导致解脱的是智慧。大乘法门以六波罗蜜为总纲,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广集一切福德资粮,依禅定修得般若波罗蜜多(pannaparamita)的般若智慧,才能成就大乘果证,断尽所有生死烦恼。所以大乘经典中,常常赞说:于无量劫中遍修无边法门,不如一顷刻间于般若波罗蜜多经典、四句偈等,如实思惟、受持奉行。可见,无论大乘法、声闻法,要了生死、断烦恼、证真理,都必须依藉般若智慧之力来完成。

修得禅定,并不就能发慧,而是依定力为基础,于定心修习观慧(vipassana),如此止观双运,才能引发不共世间的如实般若智慧。外道也能获得或深或浅的定境,就是不能如同佛教圣者一样,发智慧、断烦恼、了生死,只有慧学才能直接通达佛法深奥之处。

佛、菩萨、独觉、声闻四圣,皆依智慧成圣,不离觉慧,只是大觉小觉而已:佛陀(正遍知、世间解)义译为觉者,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觉了万有诸法的实相,而佛所证得的究竟果德,称作无上正等正觉,无论从名号或果德来看,佛都以觉慧为中心。菩萨义译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辟支佛译为独觉或缘觉。声闻是闻佛声教而觉悟。

觉慧是在悲智理性的统一中,引发出来的如实智慧。初修为观,观行成就为慧,到达圆满的果证时,般若转名萨婆若(一切智)或菩提(bodhi觉),以信心启发智慧,更以智慧助长信心,达到信智一如。慈悲越广大时,智慧越深入,智慧越深入时,慈悲越广大,真正的智慧是悲智交融。七地菩萨定慧平等,才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把心安住于无生无灭的道理上,忍是认可的意思。这时,深入无生,是不会退失大乘了。这时,真实智慧现前,证得法性深理,理智平等。这时,真实智慧与其它功德相应,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这时,自证化他,以智慧为先导,以无边的方便善巧化度众生。

二、生得慧、加行慧、无漏慧

详细来说,智慧有三种:1.生得慧2.加行慧3.无漏慧。

1.生得慧:是与生俱来的慧性,生来就有抉择是非可否的智慧,例如听闻佛法、披阅钻研、对佛法的了解、甚至能说空说有、说心说性、高论佛果圣德这种能知能解的慧力。

2.加行慧:是慧学全部修程的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的有漏(烦恼)慧,是到达现证无漏慧应修的加行,这加行慧即闻思修三慧:

①闻慧(suta-maya panna):依闻所成就的慧,是通过内心清净心念而引发的特殊智慧。闻慧成就即正见具足、信根成就。由于多闻熏习,就可信得深切而起正见,具备不计利害得失、勇往直前、永无退转的坚决信念。

②思慧(cinta maya panna):以闻慧为基础,进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别、抉择诸法的甚深法性与因缘果报等事相,使有更深湛的体认了悟,但仍然未与定心相应,仍是散心观。八正道中,先是正见、正思惟,然后才有正语、正业、正命,这就是说,有了正思惟的思想成就,无论动身发语乃至经济生活等等的一切,就能纳入佛法正轨,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起的圆满戒德。净戒可长养慈悲,也惟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净戒,也由于净戒引发深切悲愿才能悲智交融。佛教制戒,在于消极的防非止恶,积极的利生济世,即自利与利他。自利可以压制烦恼不生,得到身心清净。利他是见到众生苦恼,不忍再加损害,先是实行不损他的善行,继而发为利乐饶益有情的悲行,是大乘悲心的成就。因此,布施、忍辱、精进等大乘功行,都与净戒俱起。

③修慧(bhavana-maya panna):本着闻思所成智慧,止观双运而引发智慧。修所成慧是与定相应,不依文言章旬而观于法义,修慧依智不依识,必须观察一切法无法毕竟空寂,才可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识是有漏(烦恼)有取(执取)的,是以我、我所为本的妄想分别。智具有勘破我执、遣除邪见的功能。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能够降伏自心烦恼而引发现证无漏智慧。修慧成就时,具足正定,是定成就。

3.无漏慧:加行慧尚未到达真正的实证阶段,从修慧再不断努力上进,经过定慧相应、止观双运、更深彻的简择观照,就可引发无漏慧,无漏慧又名现证慧。漏即烦恼,由此无漏慧而断烦恼、证真理,才是慧学的目标所在。学佛是要修证清净身心,体悟真理,了断一切烦恼的,有了般若智慧的正智,自然就能身口意三业清净,举止如法。学佛不是仅仅为了要成为一位佛教的学者而已。

菩萨的智慧有般若与方便两种。般若是自证空性,方便是方便化他,两者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胜用。般若就像根本智,证毕竟空性,再起方便后得智、通达缘起、严净佛土、成就有情,如此渐渐转进渐合,到真俗圆融,二智并观,就是佛陀最究竟圆满的中道智。智慧与方便二者相互依成,相互摄导,福慧双修,发挥离缚解脱的殊胜妙用。

所以在证得法空性后,还须不断熏修,将所悟真理,证验于诸法事相。透过真理了达世俗,真俗圆融无碍,生活与理性彼此相应,即世间而出世间,世与出世无碍。

一个人在未得佛慧,甚至未学佛前就多闻博学,对世间有助弘扬佛法、有利社会民生的知识学问多多明了通达,一旦归信佛教有所证悟时,即能说法无碍,化度无量众生,这种法施最有意义。努力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教化,是功德无量的,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于与人同乐、为人拔苦的同情,是无条件的施与,不是为了自身的名闻利养,不是为了果报或现生功利。菩萨当于五明处学: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这五明都是有助弘扬佛法,有利社会民生的学问。世间学无碍出世的佛学,而是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慧学(panna sikkha)先是知因果、知善恶、知有前生后世、知有沉沦生死凡夫(anariya),知有超出三界的圣者(ariya)等等,信解这些才算具有世间正见的世俗慧。进一步,知道生死由烦恼贪爱(tanha)而来,烦恼的根本在无明(avijja),无明就是对于诸法实相——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三法印的不如实知,因为不如实知,所以引起种种执着(upadana),由执着引起一切不合理不正确的错误行为。这无明为本的妄执主要是无常执常(nicca),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无乐执乐。众生有了这种颠倒妄执(upadana),引生种种非法行为,造下无边恶业(akusala kamma),感受无边生死苦果。所以慧学的另一方面就是契悟三法印(ti-lakkhana),在世间一切有为法中,如。实(yatha-bhuta)体证(abhigama)念念生灭的无常性、众缘和合的无我性、了达一切虚妄不实的寂灭性,能彻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证得清净解脱的涅槃(nibbana)。我们之所以滞留世间颠倒生死,根源就在不能如实证信三法印。透过无常、苦、空、无我的观慧而悟入寂灭就是证人甚深法性。二乘的观境只是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观,而菩萨行者不但观察自我身心,并且对身心以外的尘尘刹刹、无尽世界、一切事事物物,无不遍观。

总之,学佛的三大事,就是起信心,生正智,长大悲的三德,这三德的修持必须平衡发展,不可偏重。这学佛、学菩萨的三大宗要,超胜一切,含容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发心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要从菩萨心行去修学,才能成佛。菩萨心行是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是三者完整的协调,不是顾此失彼。

发心学佛,因众生根性不同,修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方便,例如:贪行人从慈悲门入,瞋行人从智慧门入,痴行人从信愿门入,然而,却也不能永远滞留在这样的阶段而产生不良的后果。《大涅槃经》与《大毗婆沙论》都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而有智无悲,有悲无智,也根本不成菩萨行。就是悲智双修,若悲愿不足而急求智证、求解脱,也是堕落小乘。若悲心深切而智慧不足,也要成为败坏菩萨而退堕凡外。必须信愿、慈悲、智慧三事齐行,才能互助互成。

三、二道五菩提

学佛三要的信愿、慈悲、智慧三事不可偏缺,然而在修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进修次第。进修的历程,经论说得很多,大体可分为二道五菩提:二道是般若道,方便道。五菩提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菩提是觉悟佛道的正智,就是般若智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般若道是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性空离相。方便道是彻悟法性无相后,进人修行,一直到悟证佛果,这一阶段主要是菩萨的方便度生。

1.发心菩提:是立菩提愿,以般若扶大悲愿,重愿。发菩提信愿是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anuttara sammasambodhi citta)。

2.伏心菩提:是修悲济行,以般若导六度万行,重行。是菩萨于发心后,依信愿去修慈悲利他的菩萨行,在六度中修集一切福德、智慧,渐渐降伏烦恼,渐渐与性空慧相应。

3.明心菩提:是住性空见,以般若悟证如实义,重证。是折伏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除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

以上三种菩提是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个阶段,属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尚未圆满,须继续修行。

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来说,是证悟。而望后方便道来说,是发心、发胜义菩提心,这是圣者的信愿,是经由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净化,达到信智合一、信智平等的菩萨信愿。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了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槃的清净菩提心,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无生法忍的道理上。

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心识相,没有青黄赤白各种分别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念就是。发心菩提的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伏心菩提的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明心菩提的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

4.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法忍后,从此渐渐庄严国土、成熟众生,渐渐出离三界,往究竟圆满的目标前进。

5.究竟菩提:是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觉)。

这二道五菩提也可以总合为三:①发心菩提是发心;②伏心、明心、出到三菩提是修行,从悲行到智行,又从智行到悲行;③究竟菩提是证果。这二道五菩提是凡夫到达佛果的过程,是有漏杂染、意欲本位的凡夫从凡夫地起信愿,经慈悲而入圣智(圣者的信愿),又依此菩萨清净的信愿,经慈悲广行的熏行,智慧的融合,圆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菩提,到达智慧、慈悲、信愿三佛德的究竟圆满。由此证明,智慧、慈悲、信愿就是凡夫发心学菩萨行,以至成佛的三大心要。

中国佛教一般所修的法门,例如念佛、吃素(放生)、诵经,是菩萨行的胜方便,学佛学菩萨行,必须从这些妙方便中,认清目的:我们是为了策发信愿而念佛,长养慈悲而吃素,引生智慧而诵经。要从念佛中,策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精进。要从吃素放生中,长养慈悲、去做种种有益人世的福利事业。要从诵经中,进一步研究义理,引发智慧。以这些初方便奠定菩萨学的初基,迈向无边的、深广的佛法才对。

总而言之,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就是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着重在学习一切菩萨行。

声闻(sutavant)圣贤持戒、爱物、教化众生,与凡夫的自私自利完全不同,却过分着重自心烦恼的调伏,忽略了积极的利他。

大乘(mahayana)行者并非不重视自己身心的调治(自利),只是着重利他,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利他的统一。众生受无量苦,菩萨起无量悲行,所以大乘道是以大悲为上首,然而发心利他并不忽略自己身心的调治,否则未能自度,焉能度人。如若不解不行,既无智慧,又无能力,怎能利他。所以为了要度一切众生,一定要广学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六波罗蜜(paramita)。由于出发于悲心,所以深山修禅、结夏掩关,也都是为了造就救度众生的能力。菩萨为众生、为人群服务,作种种事业,说种种法门,任劳任怨,舍己为人,是直接的利他。菩萨修禅定、学经法等等是间接的利他。菩萨的一切是为了利他,所以对身内的、身外的一切,不作一己私有,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得到优越的果报,也愿与大众共享其利。功德回向众生,便是大乘利他精神的表现。

菩萨的自利,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相应,从利他中去完成。随分随力的小事,也一样是自利利他的实践。譬如在一块空地植树栽花,不是为儿孙打算,不是为自己徒弟着想,只因花可供人欣赏,枝叶可以供人乘凉,果实可供人摘食或作药、作建材就去栽植它。存着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自利利他,同时成就,就是趣向佛果。

中国佛教,一向重玄理、重证悟、重死后往生,尤其唐宋以后,山林气息格外浓厚,这与老年的心境,特别契合。对于了生死,青年人不太容易领会,青年的血气旺,志气强,意欲如海浪奔腾澎湃,不太能警觉到生死这回事,若是专以了生死为教,是不易获得青年的信受的。然而,学菩萨法,着重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发心普利一切众生,就与青年的心境相似。中国虽称大乘教区,行持却偏重急急的了生死、求禅悟,结果青年与佛教愈隔愈远。反之,锡兰、泰国、缅甸等国家被称为小乘教区,青年人都学佛法,他们不是开始就学了生死,而是归依三宝,深信因果,增进向上。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摄化青年为主。了生死当然还是佛法的一大要事,但修学大乘,要以利他为先,适应广大的青年群,让更多的青年众发心学佛,才是发扬大乘的真正目标。大乘佛法中的文殊、善财、常啼菩萨,都是现青年身,发广大心,大勇猛、大精进、学不厌,教不倦,他们自身现青年相,也欢喜摄引青年学佛。人间佛教要重视培养青年人的信心,培养青年人发心修菩萨行。

大乘菩萨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是出世又入世。大乘法中,在家菩萨占绝大多数,在家菩萨通常在大城市、人烟稠密的地方弘法利生。《华严经·入法界品》、《维摩诘经》、《菩萨本生谈》都显着记载在家菩萨在社会上现身说法的种种情形,大乘菩萨的伟大,全从人世精神中表达出来。惟有大乘法以出世心作入世事,同时从入世法中,摄化众生趣向出世,这样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任何人都可渐次修学,上求佛道。

中国从前天下不太平时,可以到深山辟土开荒,维持生活,佛法也因而延续。像山西的五台山,陕西的终南山,每逢乱世,出家人都前往避乱专修。现代情形不同了,城市山林渐无差别,隐入深山遁世修行的可能,已今非昔比。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佛与弟子们就经常游化人间。佛法是人类的佛法,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论都市乡村,菩萨行者就应到处去传播法音,去作种种利人的事业,在不离世事、不离众生的情况下,净化自己,觉悟自己。

中国佛教的崇尚山林,受了印度佛教中,一部分苦行瑜伽僧的影响,又与老庄的隐退思想互相融合,二千年的中国佛教才与人间的关系不够紧密。现在,正是恢复佛教真精神,让佛法深入人间的时候了。

自利的断烦恼、了生死,依团体的力量更为容易。学佛者进入佛教团体,过着规律的生活,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一切都不能违反大众共守的制度,因为佛教的集体生活是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的,这也是中国禅宗能陶贤铸圣,延续中国佛教一千年寿命的主要原因。

佛教的集团,不只在生活中一起上殿过堂就算了,而是在共同生活中引导大众走向正常向上的境地,人人向上,和乐共处,养成光风霁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净化自己,健全佛教,发扬正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陈燕珠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陈燕珠居士)  

 陈燕珠居士:善念带来乐果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结语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四圣谛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三法印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中道的佛教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切莫误解佛教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