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一章 绪说


   日期:2021/8/6 2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一章 绪 说

唯识是佛教中许多派别的一派。佛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人生的苦痛。但是人是宇宙的一部份,所以要解决人生的苦痛,必须要先研究宇宙之所以成立,与人生之所以存在,再进而求人生与宇宙的关系,如是方可以得到彻底解决人生苦痛的方法。这三重初步工作的情形,当然是极复杂的;所以观察的起点,名词意义上的认识,各有种种不同。所以在同一佛教同一目的之中而有许多不同的派别了。这唯识宗的名词,简略的可以使我们了解他对于宇宙同人生的解释。「唯」是单独的意思,「识」是分别的意思。这个名词的解释就是说:宇宙同人生,全是分别的现相。他说宇宙之间,空无所有,只是有一种能力存在。由这种能力运动的结果,便幻生出无尽的时分、方分,种种宇宙人生来了。这种能力便叫作「识」。

 研究唯识第一要注意的,便是「唯识」的意义与「唯心」、「唯物」以及其他的一切哲学都不同。因为其他哲学都是有对象的;而唯识的学理是「绝待」的。所说这分别的能力不是这能力对于「心」或「物」上加以分别,或是「有所分别」与「有能分别」。这分别就是这能力本能的活动。就是它分别它自己。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动作以及我自己的心意,全是这能力分别的幻象而不是本来的根源。

佛教的派别,大要有二种:就是「大乘。①」与「小乘」。

㈠小乘:目的浅、范围狭、行为简;所以叫作「小乘」。

㈡大乘:目的深远、范围广大、行为普遍;所以叫作「大乘」

大乘之中,又大要分为两宗:

①「性宗」:「性宗」注重在「义」。性宗说名字是虚假的,而义 是真实的。譬如人呼牛应牛,呼马应马。牛马的名是假立的。纵然应牛应马,而人的行为确立不变,不能改易的。

②「相宗」;「相宗」注重在「名」。相宗说名字是代表一种固定 的意义。我是人,决对不能应牛应马。如若应牛应马,则世间一切理法都混乱,而佛教也无从成立,修学的人也无从入门了。所以相宗特别注重名句;而研究相宗的必须精熟「因明」。

【注 释】

①乘:是车乘的意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周叔迦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周叔迦居士)  

 周叔迦居士:论佛教徒的修养 

 周叔迦居士:焰口与密教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四章 禅、净土、密、律宗与唯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三章 天台宗、贤首宗与唯识哲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二章 真谛的唯识哲学观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一章 佛果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章 三学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九章 十地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八章 六度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七章 正行唯识和预备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六章 烦恼障同所知障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五章 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