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境法师:安住身心 身心安住


   日期:2021/11/9 13: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2000/07/15玅境长老宣讲于法云寺佛学院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这是两句话。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约因说的,「身心安住」是约果说的,由因而果,是这样意思。这里一共是分四段来讲这个题目,第一段是「释题」。

一、释题

云何名安住、安住义云何?

这是提出来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也就是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约名说,「安住」这个名是什么意思?「安住义」,约名所诠的义来提出问题,安住的道理是什么?这是问题,下面就回答。

彼身无危险,心亦无忧恼。身心得调适,安住义如是。

名也就是如是。我们的身体,行住坐卧也都是很平安的,没有危险,内心在行住坐卧的时候,也没有忧愁苦恼,身体也好、内心也好,都是调适的,都是安乐自在的,「安住义」就是这样子。

身心的安住也就是安乐住,这是任何人都希望这样子,任何人都不希望身心不安乐住,那么这就表示身心不安乐的时候是特别多,安乐的时候比较少,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够安乐住。

刚才解释的这是按照一般的情形说,叫做安乐住。下面就是约深一层来说。

不受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取于梦幻。胜义安乐住,佛子应善学。

这是约佛法的深义来解释安乐住。怎么样才能安乐住呢?这样子才可以。

「不受一切法」这句话,「受」就是接受、领纳,叫做受;现在说「不受」,我们不接受一切法。接受、不接受这件事,当然我们从浅一层来解释,我送给你一个面包,你不接受,或者我接受了,这叫受和不受。现在这里面不是这样意思。就是你内心里面一动就是受了,就是接受了。这个地方是非常微细的,非常微细的境界。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来解释这个「不受」的话,譬如说是我欢喜吃饺子,人家就赞叹这个饺子怎么怎么好;我们只是这样听,然后我们就流口水了。流口水这个地方来反省自己,就是自己并不是明显的想要吃饺子,但是流口水了,就表示你愿意吃饺子。「愿意吃饺子」这一念分别心是很微细的,微细到我们自己都不是明显的知道;这可见「受」这个字是很微细的。

我们在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时候也讲到这里,譬如说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有苦、乐、忧、喜、舍,有这五种受。我们通常的人,我感觉到苦,感觉到痛苦,感觉到快乐,苦、乐,感觉到忧愁,感觉到喜乐,感觉到舍,有这五种的差别。这五种差别,苦乐是约前五识来说;忧喜约第六识说,第六识里面的苦恼就是忧,那么乐就是喜了;舍,就是不忧不喜、不苦不乐,那叫做舍,舍也是受。有这五种受。我们欲界的人这五种受都是具足的,但是若色界天上的人就有差别了。

初禅天的人他没有忧,没有忧的原因就是没有欲了,有欲则有忧,没有欲所以没有忧,还是有苦。到第二禅天的人,没有忧也没有苦,但是有喜、乐、舍都有。第三禅天的时候没有喜,就是没有喜,还有乐、还有舍。到四禅天的时候,没有乐,但是有舍受,有舍的感觉。无色界天的人还是有舍受。到灭尽定的时候,舍受也没有了。那么这可知道,灭尽定的时候是不受一切法的。

受一切法的时候,就有苦。我们说受乐受的时候不苦,其实受乐受也有苦。我们不愿意受苦,要追求乐,追求乐也很苦。如果你没有追求到,还是苦;追求到以后,要保护这个乐也很苦;若失掉了是更苦,所以乐里面也有苦。所以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舍受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那不应该说是苦,也不是!因为这个舍受它不停留在那里,在时间上它一直地向前进。一直向前进,不是遇见苦受,就是遇见乐受,遇见苦受是苦,遇见乐受也是苦,所以深一层来说,所有的受都是苦;若不受的时候就没有苦了,是这样意思。

「不受一切法」这件事,本来我们刚才说,你给我面包,我不要,那么就是不受。但是若深一层说,你这个「不要」也是受,所以很难说不受的,很难达到不受的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不受的境界呢?「本性无分别」,你若能通达这个道理,经过修止观成就了,你就能不受一切法了。那么这是「不受一切法」的一个方法。

「本性无分别」这句话怎么讲呢?「本性」这句话指过去说,是一切法的过去。譬如这个房子,这个房子已经造好二十年了,在二十年前没有这个房子,那就是房子的本性。在本性的时候,没有这个房子的形相。我们看见这个房子的时候,这个房子有多高、有多大,它的空间是怎么情形,有多少窗户、有多少门,能容纳多少人,是做禅堂的、是做讲堂的、是做寮房的,有种种的分别。但是在本性那里都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么多的分别,所以叫做「本性」。这是一个解释。「本性无分别」。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已经造好了的房子,它已经出现了它的体相用,我们看见它的时候,我们有分别,是有这分别,那么怎么能说「本性无分别」呢?我们若是学习《中观论》的时候,我们也还是通达它无分别,就是它的自性是不可得的,就是房子的自性不可得。这个「自性不可得」怎么讲呢?这个房子是由因缘有的,房子自己不能有。房子一定是要有投资的人,有建筑公司,要有建筑师画图则,政府批准了,然后开工了以后把这个房子造好了,这叫做因缘有。这个是因缘有。如果说不需要因缘这个房子就有了,那叫做自性有。如果说是没有因缘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空地,没有房子,那么叫自性空。在自性空上看,没有房子,所以也是无分别。在自性空上看,没有这个房子各式各样的分别,也是没有的,所以「本性无分别」,可以这么讲。

我们,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我们不学习佛法的时候,不修学止观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在表面上活动,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若是你学习佛法了的时候,而你又能够修禅的时候,你就观察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你心在那里停下来的时候,无分别,就没有这个房子各式各样相貌的分别。你遇见了一个人的时候,观察这个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因为人也是因缘有,但是自性是空的;在自性空上看,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受想行识,一切都没有。我们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分别,在色受想行识上分别,是有分别;在自性空上,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你就没有分别。你观察它自性空,就能远离一切分别;远离一切分别,就不受一切法了,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个解释。「本性空」是约过去说,「自性空」是约现在说。

另外一个解释呢,我们的心遇见一切法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分别——这个人是高是低,是白是黑,是肥是瘦,各式各样的分别。但是所分别的境界上,没有高低、肥瘦、好丑的事情,所分别的事情上。你说这个人是高,高是你内心的分别,在高的本身是没有高这句话的。说这个人是很丑陋的,在那个人的本身上没有丑陋这件事,是我们分别的。这一切的分别是我们心里面的事,不是所分别的境界上有这件事的,所以「所分别无故」。我们所分别的事情都是内心里面的事,我们心里面这样作如是观、作如是想,才有这个分别。在那件事的本身是没有这件事的,所以这也是无分别。

「本性无分别」,为什么本性无分别?我们所分别的这一切的事情,在本性上是没有的,在自性空上也是没有的,在所分别的境界上也没有。当然这件事,是要我们学习经论,学习经论的时候,我们再能够常常静坐,作如是观,你才能够知道「所分别无故」。若说是你不学习佛法,也不知道这件事;你学习佛法,你不修止观,也不行。虽然学习了很多的佛法,你不静坐、不修禅的时候,你还是原来的旧家风。还是「你为什么要骂我?」还是作这个虚妄分别。那你就是受一切法,你就有苦,苦、乐、忧、喜、舍的这些受,总而言之就是有苦受。现在说是「不受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你就身心安乐住了。这是「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

在《摄大乘论》上有这一个颂:「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就是这个颂。这个颂的意思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什么问题?这个「本性无分别」,自性空也无分别,所分别的境界上也是无分别,本来就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应该得解脱了。本来就是无分别嘛,我们应该是解脱的,为什么我们没能解脱呢?我们还是苦苦恼恼的呢?为什么这样呢?「无分别智无」,因为你没有无分别的智慧。你没有这个智慧的时候,你就不能够见到本性空,不能见到自性空,你不能见到一切的所分别的境界上没有所分别,你不能见到这里。不能见到这里,你就要分别;要分别,你就有受,有受就有苦,你就不能安乐住了,就是这样意思。

「无取于梦幻」,这个地方又有一个意思。一切的因缘生法,我们简单的说,它有两个相貌。一个说是本性空,或者说是自性空,或者一切名言安立的分别境界都是空的,这是一个相貌。第二个相貌,虽然说空也还是有,因缘生法──你不能否认这件事,是有这件事。有这件事,但是不像我们分别的那样子。我们分别的时候,认为是真实的。我们认为真实有一个房子、有一层楼,真实有个大莲花,真实有条蛇、有老虎,都认为是真实的。但是若是你通达本性空的时候,同时也会知道这些因缘生法是假的、是虚妄的。虚妄的情形「如梦」,如梦中境,像做梦的时候里面的境界。

这个梦中境,最容易知道是空,我也常说过,譬如做梦的时候有人请我吃饭,吃得很香、吃得很饱;但没有吃的时候,肚子是饿的;有人请我吃饭我肚子很饱,等到梦醒了的时候肚子还是空的,并没有饱啊!但是做梦的时候是真实吃到饭了,若醒了梦的时候知道,那是做梦的时候的虚妄分别,那个饱是你的虚妄分别。你看见那个饭好吃,是你的虚妄分别;你做梦看见老虎,那个老虎是没有的,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不能说没有老虎,但是就是假的、都是虚妄的,所以「如梦」,这件事还是要承认的,要承认。如果真实是完全是空的,佛不会来到世间教化众生,佛不会做这件事,因为根本没有众生嘛,一切法都是空的,佛来度众生做什么呢?所以还是有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为它迷惑了,佛才来度化我们。所以要承认一切法还是如幻有的,是如梦,如梦中境,如梦里面的境界;如镜中像;如幻,就是幻术所变的──这一桶水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是那个幻术师一伸手,从水里面拿出一条鱼来,鱼还会动,那是幻术所变,像真的似的,实在不是,是假的。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我们要观察一切法是本性空,同时也要思惟一切法是如幻有,要这样子。这样子就使令我们的心,我们时常这样观察,我们时常的这样学习,我们的执着心逐渐逐渐地就消除了,就不执着一切法是本性有,不执着一切法是自性有,不执着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有,也认为都是如幻如化有。这样子我们执着是真实有,这个执着也没有了;不是本性空的执着也没有了,叫做「无取于梦幻」。包括前面这个本性空,我们都不执着了;不执着了,就是不受一切法。

「胜义安乐住,佛子应善学」,这叫做「胜义安乐住」,就是最究竟圆满的安乐住。不是我们平常所谓说:身无危险就是安,心无忧恼就是乐。不是!这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认为那是安乐住,其实那个安乐住是靠不住的。我今天是身无危险,但是明天靠不住;我今天心里没有忧恼,但是明天不一定,随时会忧恼,随时会有危险。若是我们「不受一切法」,达到了「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取于梦幻」,这时候是安乐住。就在危险里面,还是安乐住。

我昨天曾经说过,不要说是修学佛法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就是初开始悟入圣道的时候,譬如说是得了初果须陀洹,这个人不怕死,死亡的事情他不恐怖,他不恐怖,就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没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总是恐怖,为什么有恐怖呢?就是有我,执着有我,执着有我就有恐怖,就有恐怖的。一直地要希望我能够安全;我们一般的人,我们一般的老百姓,也是,希望我们生活很安定、安全。乃至到有身分、有地位的,国家的领导人,他的心情和我们也是一样,一直地希望安全,「我做总统做得很安定,没有人能打倒我」,都是求安全的。为什么?就是有执着,就是有个我的执着,有我的执着、有我所的执着,希望能够安乐住。但是你若有执着,是不可能安乐住的,总是心里不安。但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要达到这个程度——「不受一切法」,「无取于梦幻」——这时候是究竟的安乐住,「胜义安乐住」,这是最究竟的境界、最殊胜的境界,这是安乐住的。

「佛子应善学」,我们做佛教徒的人应该好好学习这个安乐住,学习这个安乐住的。不是说是「我有一百万的军队保护我的安全!」那个军队不能保护你的安全的;说「我有核子弹!」核子弹也不能保护你的安全;「飞弹的防卫!」飞弹不能防卫你的安全,不能保护的,不能保护安全。只有我们内心里面有无分别的戒定慧,有清净的无漏的戒定慧,这时候是安全的。

这一段文是解释题,就是简略地解释这个题。下面我们再多说一点。

二、假名安乐住

年少壮无病,广积集珍财,恩爱勿别离,寿命得长存。如是如是事,世人所爱敬。

世人所认为安乐住是什么样呢?年纪轻、身体健康、没有病,安乐住,这是我的安乐住。「广积集珍财」,在学校里要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在社会上大展身手,积集了很多的财富,这是安乐住。「恩爱勿别离」,恩爱的境界,我的父母,这是我的恩爱的境界,我的兄弟姊妹、夫妻、儿女、好朋友,这都是恩爱的境界;恩爱的境界永久的恩爱,不要分开,这是安乐住。「寿命得长存」,最后我还要长寿,长寿来享受这些安乐。这是我们的安乐住,我们就希望这个;我看,世间人就是希望这些事情吧!

「如是如是事,世人所爱敬」,前面说这四句话,这些事情,世间人都欢喜这些事,就是欢喜这样子。其实这些事情是靠不住的,没有办法靠得住的。

我们看历史上,我认为我们佛教徒应该读一读历史,历史上的事情能警觉我们,对我们能够警觉。我们一般说,人与人之间,我们看那个唐太宗是个很好的皇帝,他的大儿子叫「干」【按:唐太子李承干】,大儿子──他封他为太子,最后呢,他把他的大儿子贬为庶民。因为他大儿子要造反,要打倒他父亲;父亲和儿子还有这个问题。夫妻也有问题,夫妻同样也是有问题,当然可能……,我认为有智慧的人,父母和儿女大家都有智慧,没有这个问题;夫妻都有智慧,也没有问题。如果智慧有问题的时候,你说「我和这些人是好朋友!」随时会变成敌人,会变成敌人的,随时靠不住的。世间上的人也是有人有智慧,但是有智慧也不是决定的。说现在他有智慧,过几天又会胡涂了,没有智慧了。说是他现在胡涂,但是遇见佛法的时候又可能开智慧的;过几天不知道什么因缘,「我不信佛了」,又胡涂了。这个智慧、胡涂都不是决定的,就是靠不住。只有你要常能修学佛法,得无生法忍以后,再不退转了,他那个智能逐渐是高,逐渐增长,一直到佛圆满,而不会退,不会失坏的。

《法华经》的〈譬喻品〉,说是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失火了,里面有很多人物在里面住,这个房子失火就不能住,要往外跑,只有一个门!才能跑!只有这个门,只有一个门,不是很多门。我们这个房子现在有三个门。但是《法华经.譬喻品》那个火宅只有一个门,这一个门是什么?就是佛法。佛法才能使令我们从火宅里跑出去,没有第二个门。当然这种话说起来,其它的宗教就不高兴了;佛教是门,我们也是门。其实不是,只有佛法是门;因为佛法有般若波罗蜜,你才能得解脱的,不然是不能得解脱的。

「世人所爱敬」,认为这是安乐住,实在这不是安乐住。因为什么这不是安乐住呢?「年少壮无病,广积集珍财,恩爱勿别离」,就算是满你愿,恩爱不别离,寿命真是长存,长存能存多少?能存多少年?就算满你愿了,长存了,还是不能安乐住的。因为什么呢?

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乐住不可得。

「以有烦恼故」,因为你内心里有烦恼,有贪瞋痴的烦恼。父子本来是——父亲也爱儿女,儿女也爱父母,应该没有问题吧;因为父亲也有贪瞋痴,儿女也有贪瞋痴,利害冲突、不同的时候就是冤家。「以有烦恼故」,你认为的那个安乐住都会变,就变成苦恼了。「有诸罪业故」,说是这个人有智慧,父母、儿女、兄弟姊妹、夫妻,大家都有智慧,没有冲突。有智慧的人能化解一切矛盾,就是没有冲突。夫妻也的确是恩爱的,父母也是恩爱的,兄弟姊妹大家都好,都是心情快乐,没有问题。但是不行,「有诸罪业故」,你过去生你造过罪,今生这个罪业发生作用的时候,还是不能安乐住,就有问题。你现在有智慧,你做不得主的,「有诸罪业故」,有罪业就不行,罪业使令你会苦恼。

我也想讲个故事,但是我想不要讲故事,下面讲不完,不要讲故事。「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我们现在这一生,你说你「年少壮无病」,老到来了,你的病来了、死亡来了,都没有用了。「年少壮无病」这件事也没有了;「广积集珍财」到时候也没有作用了;「恩爱勿别离」,非别离不可了;「寿命得长存」,死亡到来了,就是要结束了,不可能长存的嘛!

「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乐住不可得」,「年少壮无病」不行、不可能,「广积集珍财」也不行,「恩爱勿别离,寿命得长存」完全不可以,都破坏了。

所以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乐住,实在是乐住不可得,没有乐住好得的,都被这些事情破坏了。所以我们认为安乐住,那是假名的安乐住,不是真实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安乐住呢?这是第三段。

三、真实安乐住

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栽培慈愍心,安住清净戒。

这是修学真实的安乐住的开始,应该这样做才可以。

第一个就是「学习贤圣戒」,那么就是优婆塞、优婆夷这五戒,或者是八关斋戒,或者十善戒;出了家,有沙弥戒、沙弥尼戒,还有正学女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圣人也是安住在这个戒里面,贤人也是安住在这里面。我们不是贤、也不是圣,我们学习──向贤人、圣人学习这个戒;学习这个戒,我们就安住在戒法上,不犯戒,这就是开始安乐住。

「远离恶不善」,我们不要做错误事情,有罪过的事情不要做。当然这个地方也是有问题: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事、什么是罪恶的事情?也不是太明白的。要学习佛法然后才能知道,知道这件事是有罪的、这件事是无罪的,不然我们不知道。

刚才我和几位居士说到一件事,当然那件事和这里说的相合不相合,各位想一想看能不能合得上。我在一九六七年尾到日本去,到日本去,我到街头上去,到那个店铺里面去买东西,但是我手里没有日币,我就拿着美钞向他买,他不要美钞,「我要日币!」就是这件事。若是我们今天到广州去,或者到中国其它地方,我们若拿美金他是拒绝吗?「我要人民币,我不要美金!」有这样的人吗?那么这表示什么事情?这表示什么?这表示日本人……,我们姑妄言之,日本人对于自己国家的钱币有信心,也就是对国家有信心。「我不要,我不要自己国家的钱币,我要美钞、我要港币!」那表示什么意思?他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你要问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什么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那个国家的政府要负责这件事。而老百姓自己有智慧,也是有智慧的。人家的人民有这样智慧,我们国家的人民智慧不够。

说我们佛教徒,我们如果不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就没有佛法的智慧;你没有佛法的智慧,你说你是佛教徒?你可以说吗?「我是佛教徒的代表!」你敢说这句话啊?所以是智慧的问题。这件事是善事吗?这件事是恶事吗?你知道吗?佛教徒,我们能学习戒,但是你还是要学习佛法的,学习经律论,我们若开智慧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喔!这是有罪过的事情。」

我说一个小事情,我再说一个小事情。我给你,或是你给我,你从台湾或者从什么地方寄给我一本书,还有一封信放在这个书里面就寄来了。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问题?有一年,这个人现在不在,谢冰滢在旧金山,她借我一本书,她还给我,同时也给我一封信,她不放在书里,单独另外寄。另外寄一封信,这个书单独寄来,书和信不放在一块儿。那这是什么意思?有人给我寄书,信放在书里,另外没有寄信来,这件事有什么意思?当然是,我把这个信就夹在书里一同寄给我,我就省掉了邮票,就不需要花那个邮票钱了;我若另外寄,就要另外花邮票钱。寄书当然也要有邮费,若寄信也要有邮费。

这件事我在想,如果我们要持戒的话,「学习贤圣戒」,持戒的话;我看邮政局他也没有提到这件事,他也没有规定这件事,但是若按照道理说呢,你寄信是另外一个信纸,你就放在书里面寄来,你就向政府偷这个邮票了,你就犯盗戒了。你省那个邮票钱,你就是犯盗戒了。如果你单独寄,那就是合法的,你没有犯盗戒。我不知道各位同学你们学习戒,这件事怎么观察?这些事情都是要学习,从学习中才能知道这件事。

说「我不学……」,有的人愿意静坐、愿意学习佛法,有的人愿意静坐而不学习佛法,有的人学习佛法而不静坐,也有的人也不学习静坐、也不学习佛法。我对人说「我是佛教徒。」这是四句。你不学习佛法,你知道什么呢?你能有什么?你什么也不知道。佛法里面的宝,佛法里面那些财富,你完全得不到,完全得不到的。

所以这一个地方若有个寺庙,就是香火庙,功德无量,都有无量功德。因为你供了佛像了,有人到那儿去磕头了,这就是栽培善根。若是你在这里弘扬佛法,使令这个地区的人在这里开大智能,功德有多大?所以发心造庙,功德是很大的。当然我再说一句话,你能够帮助成立一个佛学院,你的功德还是更大!因为大家在这里学习佛法,他将来学习好了,他有这个能力去弘扬佛法,他的功德都有你一份,都有你一份的。所以这上面说:「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这里包括学习佛法在内,不然这个事你做不到的。

「克己勿纵肆」,说我学习戒,我不要杀盗淫妄,我远离恶不善,有的时候明知道不对,还是做不得主,还要做错事,那怎么办呢?「克己勿纵肆」,你要降伏自己,不要放纵自己,要这样做才可以。「制心勿恚害」,要制伏自己的瞋心,不要烦恼,不要轻易烦恼,要制伏自己的心,不要烦恼。要用理智观察问题,不要说「你骂我,我就不高兴。」不应该这样子。骂我可能骂得有道理,你还是应该接受的。就是骂得不合道理也不在乎,也不要在乎这件事。若是「你骂我,我不高兴,我不来了!」那就是另有问题了。所以我想这件事,「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应该这样子。

「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自己不欢喜的事情,你不要这样子来对付那个人。别人骂我,我不欢喜,我也不要骂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对我说谎话,我不高兴,那我也不要对别人说谎话。别人对我说谎话,我不高兴,但是我同样的欺骗别人,那合道理吗?这不合道理。所以你若这样想呢,「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若这样想,就能够对于你「学习贤圣戒,远离恶不善,克己勿纵肆,制心勿恚害」,这件事就容易做到。你就这样想,「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他人」,你持戒就容易一点。

「栽培慈愍心,安住清净戒」,常常安住自己,安住在慈愍心。这个慈愍心很重要,「我们大乘佛法重视慈悲!」这句话是对的,实在所有的佛教徒应该栽培慈愍心。说是一个蚂蚁,我不要碰到牠,不要把牠弄死了,因为牠也欢喜生存;我们从这里开始栽培慈愍心。说我对我的父母恭敬、供养、爱护,别人的父母我也爱护,从这里栽培慈愍心。这个「慈」,慈能与乐,就是欢喜别人身心安乐,欢喜别人得到如意的事情,这就叫做慈心。「悲」,悲愍是什么意思?就欢喜别人不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别人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情他,那就是悲愍心。你若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你持戒也容易持戒,那么你就不容易杀嘛,你就不会杀了,不会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一切物了,也不会盗,杀、盗、淫、妄都清净了。说是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用「栽培慈愍心」的智慧,「安住清净戒」,这也是一个身心安乐住的开始,从这里开始。

奢摩他调心,灭除于散乱,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

前面就是用这样的正忆念,如理作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个智慧,加上「栽培慈愍心」来「安住清净戒」,也能使令我们远离过失、能增长功德,但是还有事情办不到。虽然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栽培慈愍心」,我们还是有些事情做不到。说我不生贪心,但是有可爱的境界来了,这个贪心就是来了;有些不高兴的事情,心里面就忿怒;这个贪瞋不容易调伏,那怎么办呢?佛告诉我们:「奢摩他调心,灭除于散乱,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就是用奢摩他、用毘婆舍那的方法来调心,这件事就办到了。

「奢摩他」翻到中国话是止,就是修定。用止的方法来调这个心,调者转也,我这个心里面……;现在说「灭除于散乱」,我们心里面就是愿意东想西想,是非常自由的,什么都想;现在呢,我们用奢摩他的方法来转变这个散乱,叫这个散乱不散乱,灭除这个散乱。当然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关于这件事说得详细,很详细的说。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说得很详细,就关于静坐这件事,怎么样使令心不乱,叫它寂静住,那上面说得很详细的。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这本书,还有《摩诃止观》这些书,还有《小止观》、《六妙门》这些书,也都说到这些事情。要多读这些书,你就会掌握到奢摩他的方法、和毘婆舍那的方法。这里我们不详细说了。

「勤习勿懈怠」,当然这件事呢,就是不容易,应该说是不容易。因为我们久远以来心里面乱,成了习惯了,你忽然间叫它不要乱,这是很难的。很难的呢,「勤习勿懈怠」,你精进地来学习这件事,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放松,我今天也静坐、明天也静坐、后天也静坐,常时的学习呢,「得定不为难」,得到禅定也不是难的事情,也不是困难的事情。

我现在又有个妄想,我还是把这个妄想说出来。我也感觉到这个广大的社会,不管是全世界各地方都是一样,有才华的人也是很多,那个聪明智慧都是很好的,他们如果学习佛法,学习奢摩他、学习毘婆舍那,应该都会成功的,应该都会成功。但是他们把那个宝贵的精神、时间,不欢喜学习奢摩他、毘婆舍那,学习什么呢?就学习去……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学习得到一个满意的色声香味触,就在这上活动。到最后一无所得,什么也都没得到,一口气不来就走了,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样子。所以若是站在佛法的态度来说,这些有才华的人,精英之士,他用他的宝贵的精神,这个宝贵的精神就用在没有用的事情上面,到最后一无所得就走了。

当然每一个人——有才华的人,他心里面他都认为前途有很多好事等着他,他很有希望地向前冲。有才华的人认为那些笨的人都能成功,何况我有才华呢?都是认为很有希望,很快乐的在那里奋斗,都是感觉「我一下子就拿到了」,都是那样子。但是我们在佛法上看,拿到了也好、没拿到也好,到最后一无所得,什么都没有成就。但是我们佛教徒,佛教徒来到佛法里面学习,静坐的时候感觉心里面乱,「唉呀!这件事办不好,我不坐了」,走了。社会上的人他感觉那件事很困难,他也努力地去做,一定要成功,他会这样。而我们佛教徒,「唉呀!很困难,算了,我不干了!」这是不合道理的。社会上的人认为不能成功,「我非成功不可!」他有这样心情。我们佛教徒,「唉呀!太难,算了算了,我不坐了!」这个事,我看有点不一样,有点不一样的。所以是「勤习勿懈怠,得定不为难」,不是太困难的,只要你掌握到正确的方法,又肯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的。

毘婆舍那观,诸行何有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毘婆舍那观」,「毘婆舍那」是外国话,翻到中国话是观,就是观察思惟的意思。前面的「奢摩他」是止,就是使令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明静而住。这个「毘婆舍那观」就是思惟观察,这个是动;前面那个止是静,有静也有动。所以修行这件事,究竟是心里面分别、是不分别呢?修行这件事也是分别,也要不分别;不分别也要分别。而这个不分别就是奢摩他的止,分别就是毘婆舍那观,这是属于智慧。

「诸行何有我」,怎么样观察呢?就是修这无我观,修无我观。我们为什么要修无我观呢?说是你修行的方法,你怎么知道它是正确的?你这个修行方法,你用什么理由说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认为我们佛教徒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来。你这样子用功修行,是对吗?你这样修行是对吗?是错的?是不错的?你怎么知道它是不错?你怎么知道它是错呢?你应该提出这个问题。

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佛教徒是想要得涅槃,涅槃为上首,一切佛、一切阿罗汉、一切辟支佛都在涅槃那个地方;他们成功了,都在涅槃那个安乐处,在那里,我现在学习佛法也要到那个地方去。那么这是涅槃,就是清净的缘起。说是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这是染污的缘起,就是生死的缘起。生死的缘起是怎么回事?就是认为有我,执着有一个我。我们通常的人,我们也没有学习哲学,社会上做医生、做律师,只是在社会上做这些事情,没有去思惟这件事,我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我也并不知道;只是日常习惯上说:「这是我,我瘦了,我胖了」,就是这样子。但是在印度其它的宗教,他不是这样子,他是观察这个身体里面有一个我,是有体性的;在色受想行识之外,有一个真常不变的我,这个是我的体性。有我论者,应该是色、受、想、行、识、我,应该是六个。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认为没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识,只是五个,没有那个六。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加上我就是七个了;释迦牟尼佛说没有我,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没有那个我的,是这样意思。

我们凡夫没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也好,日常的语言、日常做事也是「我」,也是常常这样讲。那么这个我有什么问题呢?要保护这个我,你不可以伤害这个我。保护这个我就是爱,爱这个我,要保护,这是爱,爱就是贪;你若伤害这个我,你就是我的敌人了,我要恨,我要杀害你,就是贪、瞋;执着有我,不明白道理,那就是贪瞋痴。所以从这里就会分别出来种种的问题,所以生死缘起就是这样子来的。现在你想要改变,改变你的生活态度,那就是要无我;无我的时候,就不贪、不瞋、不痴了。我这简单的说就是这样子。

所以为什么要修无我观?因为执着有我,这是个生死的缘起;一切苦恼的根本,从执我开始的。所以现在我们要身心安乐住,要从无我才能够身心安乐住,要观察无我观。这样说呢,修无我观是正确的,因为它不是生死缘起,它反生死缘起的。所以修无我观,这个修行的方法是对的,是这样意思。

「诸行何有我」,「诸行」,简单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这五个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所以都叫做「行」,是这样意思。另外「行」这个字是什么呢?实在这个「行」就是心,就是我们的分别心;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在动,所以叫做「诸行」。「诸行」实在就是心行,就是你的分别心,一切一切都是心,都是内心的分别,这里边没有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没有。「诸行何有我」,那里有我呢?修这无我观,这个地方应该多说,现在我们不要多说,就说到这里。

「如梦幻泡影」,这个诸行一切的境界都「如梦」中境,「如幻」术所变的境界。「如泡」,下雨的时候,地面上起那个泡,你若注意的时候,那个泡很迅速地起来又灭了,起来又灭了,「如泡」。「如影」,那个树,太阳一照这个树就出来一个影,那个影和树相似,但是那个影不是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是树。这表示世间上一切的境界都是不真实的,这样观察、这样思惟。

「如露亦如电」,像那个露水,就是早晨起来,你看那树叶上有一滴一滴水,那叫露;太阳一起来,那个露水没有了,这是无常的意思。「亦如电」,像阴天,下雨的时候虚空那个闪电,即生即灭,这表示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剎那生灭变化的,都不是坚固不可破坏的。你要作如是观,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增长智慧。

一个很明显的,我昨天曾经说过,譬如说现在你若能修无常观,修这个「亦如电」,就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你在奢摩他里修观的时候,作如是观的时候,就会发生智慧。发生什么智慧呢?譬如现在有人来赞叹你,赞叹你,心里就欢喜了,「唉呀!这个人对我好,他赞叹我。」但是你若修无常观的时候,修如电观的时候,就感觉那一剎那那个人在赞叹我,第二剎那那个人就不是赞叹我的了,第二剎那的人就不是第一剎那的人了。你若修这个如电观,就会有这样的观察。所以他来赞叹你,或者他毁辱你,也是这样作如是观,那就不同了。若我们没有这样修观的时候,你这个人骂我,过了几十年了,「喔!你这个人你多少年前骂我」,还是这么想;但是若修无常观,那一剎那早已经过去了,不是这个人了,我们就会觉悟到这里。

所以,修这个如电观、如露观、修如梦观、如幻、如泡、如影,这是六如,要这样观察。

法性本空寂,违从俱寂灭。

前面修无我观,下面是修法空观;但是先观察一切法不真实,如梦是不真实,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都是不真实。由不真实再进一步,就观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法性本空寂」,一切法本来都是空无所有的。

我刚才在「本性无分别」那里曾经说了一段。这个呢,我们佛教徒也应该努力地去学习「法性本空寂」的道理。一般的,我们说这个是无常的、剎那生灭的,这还比较容易懂。但是观一切法,我看见这真实是有嘛,那么观察是空的、是没有,这比较难,比较是难的。但是在我们学习《中观论》,或者是《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它就是在说这个「法性本空寂」的道理。《金刚般若经》也是,也是说明这个道理的;「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就是诸法本空寂,「法性本空寂」,就是这样意思。你能这样观察的时候,也自然就是没有烦恼,也就是不受一切法了,自然是这样子。

但是这段文呢,不是一开始就观察「法性本空寂」;一开始先观察无我观,然后再观察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再进一步观察「法性本空寂」,是有一个次第的,这样观察。

「违从俱寂灭」,你不随顺我也好、你随顺我也好,令我满意也好、令我不满意也好,都是毕竟空寂的。你令我满意,我心里也不感觉到欢喜;你令我不满意,我心里面也不忿怒;你心不动了。「违从俱寂灭」,都是空寂的,所以心里面不动,就是不受一切法的意思。下面举一个例子。

如李广射虎,知石则不入,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实性不可得;

李广这个人是汉武帝的时候一个将军,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一个将军。他有一次,就是大白天,看见草里面有一条虎卧在那里;他这个人,他不是佛教徒,他赶紧拿起弓箭就射。一射呢,但是看牠不动,那么他到那一看,是个石头,不是虎,可是这个箭是射到石头里面去了。这时候他心里面感觉到奇怪,这个石头怎么能射进去呢?那么他又再射,射了多少次,射不进去了。这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件事,不是佛教徒造谣,编出来的故事,不是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就应该觉悟到「法性本空寂」,应该觉悟到这个道理。就是你心里面认为是虎,这个虎牠是肉长的,肉是个柔软的东西,所以你射就能射进去。等到你认为是石头的时候,你就认为石头不是肉,是特别坚硬的,那时候你再射,射不进去了。一个射进去,一个射不进去,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是石头也是内心的分别,认为是老虎也是你内心的分别,是这样的。说是石头,是你内心的分别,你就射不进去;射不进去,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是老虎,能射进去,也是你内心的分别。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另外没有虎,也没有石头的;也没有石头、也没有老虎。所以,法性本来是空无所有的,不是真实的。说那个人在骂我,那个骂也是本性空寂的;我们认为是骂,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是这样意思。所以从这里能觉悟到「法性本空寂」,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有这件事。

我们再多说几句。我们众生有多少种类,六道里面我们是人,人的这一类;蛇、老虎、兔子,那是畜生世界的一类;另外还有鬼的世界、有地狱的世界、有天的世界,这是一类一类的。在佛法里面讲,这都是我们的业力所变现的;我们造这个业力,造这个业了,这个业若成熟了的话,它发生作用的时候就出现这个境界。譬如说我们现在是人,我们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后,就变成一条蛇的时候,人的世界没有了,就是蛇的世界了。为什么变成蛇的世界?就是你的业力。忽然间,人死了以后还跑到地狱里面去了,地狱里面实在什么也没有。为什么有了地狱呢?就是你业力的变现。你若没有这个业力的时候,没有地狱。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是人的业力发生作用,也可能我们内心里面有地狱的业力,但是那个业力没有发生作用,我们就是没有地狱,地狱的这些形相不显现出来。我们人的业力显现出来,就是人的境界显现出来,都是不真实的。若是我们这个业力结束了,这个境界就没有了;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内心的分别。

但是,这里面另外有一点不同呢,就是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人,有我的境界,也有你的境界,大家都是人,有一点类似;同是人,这个业力就有一点类似,就变现出来这个境界,都是不真实的。如果若是真实的话,那可是有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是这个人死掉了的话,他的业力所变现的境界应该继续存在的,如果是真实的话。但事实上不是。他的业力,这个人死掉了,他人的业力结束了,他变现的一切境界都没有了,都不同了,所以都是假的、都是毕竟空的。

为什么出现这个境界呢?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内心为什么这样分别?与业力有关系,这业力影响你的识。所以十二缘起里面,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识是以行为缘而有识的。你这分别心,是由业为因缘才出现这个分别。说我现在是个男人,就是你的业力变成这么一个境界,你就有男人的思想。如果死掉了,你的业力会变成女人的话,前生你是男人,今生你的业力变成女人,你就做女人的思想,业力使令你的心要这样分别。但是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佛法这个大智慧,你若重新的如理作意,就能改变一切的虚妄分别,就重新的变化了,就不同了。

「如李广射虎,知石则不入」,就是你认为是石头的时候,你射不进去;因为你执着那个是石头,它很坚固。不是那个石头令你射不进去,是你执着石头那个执着令你射不进去。说是那个虎,认为牠是柔软,令你射进去,也不是,是你的分别心令你射进去的。因为牠那个柔软是你心的分别,是心的分别的境界。所以「知石则不入」。「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所以从这个事例,从李广射虎这件事,所以知道世间上一切的行相都是内心的虚妄分别。

我们可能想:是大乘佛法这样讲,小乘佛法没有这样讲——你可能会这样想。其实不是,小乘佛法也这么说。小乘佛法里面讲,在《大毘婆沙论》上有一句话:「鹿游于野,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它是四句话:「鸟归虚空,鹿游于野,法归分别,真人归灭。」「法归分别」怎么讲?就是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内心的分别,那么这句话就是唯识的思想,你不能说是唯识不是佛说的,不可以这么说的。

「故知彼诸行,虚妄分别有」,就是内心的虚妄分别而有的。「实性不可得」,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那件事情的实性是没有的,那件事没有真实性的。

应作如是观。

我们修「诸行何有我」,修法空观,同时也……;「诸行何有我」是修我空观;这一段文是修法空观,应该作这样观察。

止观勤修习,逮得自在力,超越于假名,

「止观勤修习,逮得自在力」,我们修止、修观,不要懈怠,要精进地用功修习。「逮得自在力」,止得自在、观也得自在的时候,「超越于假名」。得自在力的时候,就是这个境界出现的时候,你观察它是空的,那就是空的。我们初开始修止观心里不自在,我要我的心安住不动,它偏要动,你说了不算,你不能做主的;观察一切法空,偏要执着是有;自己和自己矛盾,初开始修行不行,它不自在。成功的时候,观察是空的就是空的。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常常静坐,有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没有了,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这件事在我们没有静坐的人,「你说这身体没有了,这话是妄语嘛;大家都有身体,怎么能说身体没有呢?」但是你真实静坐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就感觉身体没有了,有这个感觉。当然这个是感觉,而不是智慧;现在是观一切法空是智慧,这智慧和感觉还不同,还不同的。

所以「逮得自在力,超越于假名」,得到自在的时候,世间上一切的……。「假名」是什么?就是人说话,一切的文章、文句都是假名,说话也是假名,说话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假名字;不会受这些假名字的动摇。你赞叹他,他心里也不欢喜;你不赞叹他,他心里也没有不高兴,这就是超越了假名字了。

最上舍现前,无扰乱怀喜,真实安乐住。

达到这个自在力,超越一切假名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对于一切境界都不执着了,最殊胜的舍的境界现前了。舍的境界,就是一切境界都不现前了,也就是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现了。「最上舍现前」,不是苦乐忧喜舍的舍,和那个不同。

「无扰乱怀喜,真实安乐住」,这时候的一切境界,苦乐忧喜舍的境界都不能来扰乱你了;你在一切的境界里面,一切境界不能扰乱你,那你内心里面有大喜乐的境界。「真实安乐住」,这个时候心里面真实是安乐住了,而不是虚妄的。

下面「结赞」。

四、结赞

金刚不坏身,不动如须弥,大悲利有情,同归无上觉。

「金刚不坏身」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身体不是金刚,很容易就有病了,要去找医生,也可能看好了,也可能还没看好,就是这么一个苦恼的境界,这个不是金刚。若我们,像前面学习贤圣戒,还学习奢摩他、学习毘婆舍那成功了的时候,有无漏的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不可破坏的,那就是「金刚不坏身」。那个身体逐渐地逐渐地到佛的境界圆满,就是圆满报身,叫「金刚不坏身」。

「不动如须弥」,须弥山,世界上最高的一个山;八风不动,四面八方来的风,你不能飘动须弥山的。你得到「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世间上一切境界不能动摇他,不能动摇他的。「大悲利有情」,这个时候的大悲心能普度一切众生。「同归无上觉」,和一切众生大家都得圣道,得无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

这个时候这位圣者,他的大智慧光明普照无量众生、无量的世界。「寿命无数劫」,他的寿命不可以时间来计算的;没有老病死了。

惑业苦皆遣,常清净自在。

「惑业苦皆遣」,原来在凡夫的时候迷惑,造种种的罪业、受种种的苦,这个时候完全都排遣出去了。「常清净自在」,他的身口意常是清净的、是自在的。

圆满无量德,安乐解脱者。

「圆满无量德」,无量的功德都圆满了。「安乐解脱者」,这个时候是一个安乐,得大安乐、得大自在,解脱一切惑业苦的一个圣人。那么这时候是身心安乐住,而不同于凡夫的苦恼了。

这里边有些地方应该多讲一点,但是我很对不住,我不能讲太多,就讲到这里。

我们是到八点就停下来,还有几分钟,或者我们再延长一刻钟,各位如果有问题,我们准备一刻钟的讨论时间。

问:师父刚刚说有个故事要讲没有讲。

答:要讲故事啊?我讲了李广的故事了。我看这个故事也是可以讲,但是我想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们提出来讨论,这个故事我们再有因缘再讲,好吗?

问:师父慈悲!那我先开始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刚才师父讲第一段的时候,有个「胜义安乐住」,那「胜义」好像师父有提到是究竟?

答:对,究竟的境界。

问:那假如我们照字面来解释的话,这个「胜义」是不是能说是殊胜的义利,可不可以这样解释?

答:可以。但是经论上现成的解释,「义」当个境界讲,殊「胜」指圣人的智慧说;殊胜的智慧的境界,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佛菩萨的胜智所缘之境,所以是胜义,就是殊胜智慧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是安乐住,是这样意思。

问:另外好像以前师父有讲过好几遍,就是义利跟利益有不同?义利跟利益是不一样的。

答:是的。

问:能不能再请师父再解释一下,利益跟义利有什么不一样?

答:这个「义利」,我们头几天讲《瑜伽师地论》里面也讲过了。「义」是福报的境界叫义,智慧的境界叫做利;世间的福慧是义,出世间的福慧叫利,也可以这么讲;或者说是,大慈悲是义,大智慧是利。悲、智,福、慧,世间、出世间,这么来解释这个义利。

这个「义利」,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常是这么用,义和利这么用。我们后来的人写出来文章,也有时候这样用。但是我们通常又说利益,利益可以单说,可以单独的解释。譬如说是我们得到福报了,做什么功德,将来得到什么福报,那么是得到利益了,也可以单说。或者是你读《金刚经》的时候开智慧了,得到利益,可以单说。这个「利」对你有「益」,对你有什么什么好处,也可以这么讲。或者是利益,利是因,益是果,约因果也可以解释。当然这地方,它不会单独的用利益两个字,前面应该还有一句话,那么也要相合;你解释的时候不能矛盾,让它相合就可以了,可以这么解释。

问:谢谢师父。

师:阿弥陀佛!

问:我每一次跟小孩子讲轮回,他都说「我不信!我上辈子的事我怎么不记得。」我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师父讲为什么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师父可不可以把这个再简单的讲一下。我因为记了半天,我看我自己记的东西好像不对。因为这样的话,我假如回去的话,这个不信的人,他们不信因果的人就说:「我怎么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常常用这句话来反驳我。师父可不可以再讲一下,简单的讲一下,我可以容易记下来。

答:在《大毘婆沙论》上解释这件事,为什么人不能记忆前生的事情?他说出来一个理由,就是这个有情(我们说人),这个人在出胎的时候,因为门那个地方狭小,他这个头从那里出来的时候,头被动了。那个头从那里出来的时候,被挤得…他那个脑受到动,摇动了,所以过去的事情就记不住了。这是一个解释。《大毘婆沙论》是这么解释的,这是一个解释。

这是第一个解释,还有第二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就是前生的福德智慧的栽培不够,所以他的记忆力不行,记忆力前生的事情不能记住。若是你的福德的智慧栽培得强,譬如说这个人前生是静坐的,前生常常静坐,常常静坐的时候,当然这里面也有问题。譬如说他若是得到色界定,静坐的人得了色界定,他就不在人间了,他就到天上去了,到了色界天了。若是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就是欲界顶天,若得到其它的一般的……,天台智者大师解释那个,有粗住、有细住。欲界定分两种,粗住和细住。若能够心里面有多少寂静的功夫,那他就是到了欲界的空居天,而不是地面上了,不是在地面。而天上的人,天上的女人不怀孕,所以天上的人都是化生,不像我们人间的人是胎生。天上的人化生,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自己前生怎么回事,都知道。那么为什么他们能这样?他们的福德大,天上的人的福德比我们人间的人大,所以他们天上的人不经过住胎、出胎的这件事,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他前生怎么回事。我们人间的人福德的智慧不如天,所以就是不知道前生的事情。但是也有的人间的人,前生也栽培多少福德,但是没生天,来到人间,也有知道前生的事情。但这种人少,不是很多。所以,不知道前生的事情。若是我们肯学习佛法、肯多静坐,若是得了神通就知道,你就能知道前生怎么回事,知道自己前生怎么回事情,就会知道的。我就讲到这里,这么解释好吧!所以若是剖腹,他还是不知道前生的,也可以解释了,也可以解释。也是,不知道前生。

我们若是多做善事,不要造罪,那么福德智慧就会大一点;福德智慧大一点,你修行也容易有成就,也容易成就的。但是我们从《大毘婆沙论》,这个书应该读,那个说到很多的事情。他说到一件事,譬如说那个狗,或说是那个猪,或者是那个狼、那个狐狸,牠们多数有神通,有点宿命通,也可能有一点他心通,牠们知道前生的事情,也有可能会知道未来的事情,这些畜生的世界有这个事情的。我们人就是比较少,多数不知道。虽然有神通,但是牠还是狗,牠还是羊、还是猪,这果报困住牠,牠不能解脱,还是很苦恼的世界。那个老虎,牠也是的,也是有一点神通的。

问:是不是这样说:地震的时候动物先跑?

答:是。

问:这不是开玩笑的,很多研究地震的人都知道,地震以前动物先知道。

答:先知道喔,是的。所以我们从《大毘婆沙论》,当然它不是大乘经论,但是它有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若阅读的时候,就会知道很多事情。

我讲这个「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讲的是有一点……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讲得深了一点,是不是?

问:师父,我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师:阿弥陀佛!

问:关于因果的问题。通常我们讲说得果报有好几种,一种是异熟果,一种是等流果,一种是增上果,当然还有几种。那我的问题是说,假如是现世报的话,这种的果报属于是那一种果?

答:现世报也可以说士夫果,也可以说是增上果,看是什么报。

问:通常我们讲增上果好像是属于依报,属于这个环境方面的?

答:是的。我们可能会得到财富,得到财富要说是增上果也是可以。譬如说现在有个阿罗汉,你供养他,那么你得到现报;得到现报,有可能会得到财富,也可能是这样子。那么这叫什么果?不能说是异熟果,也可以说是异熟果吗?或者说是增上果,也可以说是士夫果,也可以说是……,不能说是异熟果。

问:像我们今天拜忏的话,假如拜得好的话,重罪轻报,

答:是。

问:本来要下到三恶道,说不定就头痛,或者怎么就过去了。

答:是的。

问:那是现世报,对不对?那这是什么果?

答:那个说是增上果也可以,说士夫果也可以,就是人为的努力,你肯努力也会得这个果报,也可以这么讲吧。

问:谢谢师父。

师:有五种果,一共是五种果,有离系果、异熟果、增上果、士夫果,还有什么果?

生:等流果。

师:等流果,还有一个等流果。那么说这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等流果也可以?

师:说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那师父刚刚讲的「士熟」果是那两个字?

师:异熟果,士夫果。

生:怎么写那两个字?

师:士就士农工商的「士」,大丈夫的「夫」,士夫果。譬如说这个匠人他造一个桌子,造一个书桌,那么这个桌子就是士夫果。或者工程师造出来一个房子,那么这叫士夫果。但是由财产的所有人来说,也可以说是他的增上果。在工程师来说,是士夫果;在所有权的那个人来说,也可以说是增上果。

生:那有的时候可以说是等流果。

师:也可以说是等流果。对!

生:就不是异熟果,异熟果不能。

师:不能说是异熟果,异熟果指身体说的。

生:对。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