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日期:2023/7/31 1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沙门释成观撰注

「八识」:众生之一心,以佛智观之,可析为八识,这八识即是心的主体(又称为心王) ,这是依各识所在的位置与作用而区分。八识即: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或本识,即第八识) 、末那识(即第七识、又称第七意识,亦或简称为「意」、「意识」) 、意识(第六识,又称第六意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五者又称为前五识) 。前五识加第六识,又常合称为「前六识」。前六识加上末那识,又常称为「前七识」或「七转识」。

「规矩」:表示法则、轨迹、行相之定理。亦即,本颂是叙游这八种识的行相,或运作的轨迹以及法则,以这些识的运作有其一定的原则,故称之为(识规矩颂义贯「规矩」。因此,「八识规矩」,亦即是:八识运作的法则或定义。

「颂」:又称偈颂,通常为四个句子组成的韵文,类似汉诗中的「绝句」或英国及波斯的四行诗( Quatrain )

,是为佛经中说法的一个方式。梵文称为「伽陀」

( Gatha)

,分为两种:

㈩重颂——梵文「祇夜J

( Geya)

,即佛在讲完经时,常在散文(长行)的最后,再附上一个偈颂,把前文的大义再以韵文叙游一遍,以方便弟子们受持,因颂文较短、字句整齐、又有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故易于受持,且印象深刻。法华经中每一品多有重颂(祇夜)。

㈣孤起颂——梵文即是「伽陀」。有说伽陀不一定是四句为一颂,有的是二句、四句、六句、八句等,句数不定,然而多牛是四句为一颂。此种颂文并非跟在长行之后,而是佛、菩萨在说法一开始时即先诵出颂文。而在颂文之后,有时说法者或造颂者并加上「长行」 (散文)来解释这篇颂文之义,这么一来,此颂文加上长行便成为一篇最正式而完整的「论」,例如瑜伽师地论、中观论、显扬圣教论等都是如此。然而有时造颂之论主,并未作长行的论文来解释颂文,因此便成为奂正的「孤起颂」了,例如本颂(八识规矩、唯识三十颂等。本颂共含十二颂,每颂四句,总其四十八句。

「三藏法师」:「三藏」,一切佛典分为三大部门称为:经藏、律藏、论藏。F藏」,宝藏之义。F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教人)称为法师;亦即,以佛法自修、教他之出家众,称为法师。F三藏法师」者,即通达经律论三藏之法师。

「玄奘」—唐初人,公历602-664,留学印度十九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二三三九卷,为佛教最重要之译经师之一 ,亦是中国法相宗开启之人。 (附及,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是作者吴承恩杜撰的,完全与事实不符。须知西游记是一部讽刺及毁谤佛法的小说,不是弘扬佛法的小说,因为书中将三藏法师描游成一个脓包、听信谗言、欺压忠良的人(常听信猪八戒的小话而整孙悟空);又将「悟了空理」的人比作猴子、「受持八戒」之人比作猪;故西游记实是一部谤法、谤侩之书:佛教中人不应以为它是宣扬佛法的著作,更勿以「三藏取经」之扮相,作为倡导或充实法会「节目」之资。)

「造颂」:即颂文的作者,亦即是论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成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成观法师)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后记—护法破魔分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三、修行魔障与对治法门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二、地藏本尊十观法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目次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九、二种无我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八、无为法(六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七、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六、色法(十一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