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一、禅的宗旨


   日期:2023/8/22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学的生命智慧

龚隽   
 
    时间:2011年4月30日上午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龚隽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九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龚隽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禅学的生命智慧》。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禅学正在成为佛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广东又是禅学研究的一个重镇,新兴的国恩寺、韶关的南华寺、广州的光孝寺、乳源的云门寺、肇庆的梅庵、怀集的六祖禅院,四会的六祖寺,这些地方都留下过六祖慧能的踪迹。
    在今天这一讲中,龚隽教授将告诉我们禅学的宗旨是什么,禅学的传承如何从拈花微笑到西天二十八祖,又如何从东土六祖到一花五叶,就是禅学的五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他还将告诉我们中国禅门的七大旨趣,包括禅修和观心,怎么习禅和读经,坐禅和念佛,什么是平常心,什么叫做“游戏三昧”,一会大家都可以领略到他的精彩演讲。
    龚隽教授是“60后”,上海华东师大哲学硕士,他是武汉大学的学士以及哲学系的博士,1993年到了广东,在华师大,2002年到了中大。他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中大的博士生导师,在南方的禅学和佛学领域,我认为他是一个灵魂性的人物。人大、复旦、南京大学、中国人大、四川大学、中大对中国禅学与佛学的研究都很具代表性,其中南京大学比较擅长于佛学的理论,人大偏向于传统的佛学史,川大偏向于佛学与心理,中大是以龚隽教授为代表,他擅长于学术的国际交流,利用国际的资源来推动中国佛教的研究和发展。
    龚隽教授在治学方面,我的评价是庄重严肃,不苟言笑,他用浅显的和蔼做深深的学问。我们可以慢慢听讲,有请龚隽教授!
    
    龚隽:首先感谢“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给我这个演讲机会。平时我比较多的是在大学,或者在一些比较小型的学术会议上来讲禅学,偶尔也会应一些朋友的邀请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交换一些对佛教,特别是中国佛教以及禅宗史的一些看法。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主要是关于禅宗的话题。禅宗这个名字,只要大家对佛教、对中国佛教有一点兴趣,或者对整个中国文化有一点兴趣的人都会耳熟能详。我今天主要把禅宗和生命的智慧,以及当中关于人生的教义,这方面的东西讲得多一些。
    
    一、禅的宗旨
    
    禅宗的宗旨一般来讲,有几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直指心性,见性成佛。这几句话讲出来很简单,其实要真正理解又好像不太简单,以前有一个学者就说过禅宗的宗旨看起来很平常,但在平常当中有深邃。禅宗讲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个“教”有人说是指佛教的经典,也有人讲是佛教的仪式。在中国,禅宗和一般佛教中的其他宗派确实有很大不同,至少从形式上讲有不同。
    禅宗特别强调心法。禅宗认为佛教真正的精髓是怎样将其融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对人的本心做一番洗心革面。所以,禅宗对于外在的宗教仪式、形式,甚至很多佛教的经典,都认为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义的。所以,禅是教之外另外传的,不是一定要读教理、教义。禅宗认为,真正的经教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你的心里,要找到你心里的传统本性。这是禅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立文字。所以,实际上真正的禅是没办法讲的,我们在这里讲禅学,也是一件有点荒谬,有点悖论的事情。本来禅是不能讲,但我们又在这里花上一定的时间去讲禅,这本身就和禅的精神有点相违背。这个讲座只是让我们通过语言去了解一下禅宗背后的精神是什么,但是禅宗绝对不是可以用语言很清楚地、很明确去定义的一些东西。
    学术界有一个很著名的公案,胡适与日本非常出名的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有一场争论,话题是关于禅学史可不可以研究。胡适是一个单纯的学者,一个历史学家,他不相信佛教讲的那一套生命价值,他认为科学昌明之后,宗教都是胡说八道,要把宗教打翻掉。而铃木大拙是一个现代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个禅师,他与胡适在当时就如何研究禅宗有过很激烈的争论。铃木大拙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其实我们两个在这里讨论禅宗,都是要挨棒喝的。禅学实际上是不立文字的,我们在这里讨论也是要挨棒喝的。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可以从一个基本的思想来体会禅宗背后的精神。
    禅的宗旨是以心传心,直指心性。禅宗所有的佛法精神,都归在我们的自心上,在每个人的心里。所以,禅宗认为你要真正了解禅,了解佛法,必须静下来倾听内在心灵的声音。那么以心传心,从现在学术讨论来看似乎有点神秘主义,禅宗认为禅法是师徒之间的心法传承,即所谓的“传心印”。比如从释迦牟尼佛到摩柯迦叶,从达摩到六祖慧能,一直到后来的花开五叶,都是一代一代靠心法传承下来的。禅宗互相认可的标准是看你有没有一个真正得到心法的师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禅宗系谱。譬如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寺庙,说自己是临济宗的多少多少代,或者是曹洞宗多少多少代,这个多少代,就是表明了是这个法门的传承。但这个传承并不是说,我读华严经就是华严宗的传统,我读法华经就是天台宗的传承,禅宗传承讲究的是心灵之间的感应沟通和传递。所以从现代人的角度,或者西方人的角度来看,禅宗有点神秘主义的色彩。心怎么传?而且传了几千年。所以,禅宗对于佛教的那些经典并不反对,但认为那些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禅宗认为真正的佛法精神是直指心性,直接指往我们的本心,如果能看见自己的本心,那你就是佛了。所以从禅宗的角度看,佛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佛实际上什么时候都有。佛也不像基督教那样人格上只有一个上帝,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见到我们自己的本心,或者是佛学上说的佛性,那么你就成就了。因此禅宗基本的精神都是从这个方面来展开的,禅宗可以说是佛教中最讲究心法,它解释任何的经典,也是从心法上理解的,不一定单一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龚隽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龚隽教授)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7.游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6.平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5.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4.坐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2.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1.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二、禅的传承 

 龚隽教授: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 

 龚隽教授:僧肇思想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