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日居士谈学佛:学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日期:2011/4/23 14: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的青年,发了菩提心,志愿宏大,然面对现实条件,理想难以实现,于是便苦恼、灰心,精神不振。这种状况,多由其理想脱离现实所致。

  有的青年立志尽快证果,乃至即身成佛,得大神通大自在,乃走南闯北,到处拜访名师,看看这个太俗,那个一般,奔走数年,难得一个能服膺的师父,今天参参禅,明天念念佛,后天又修修气功,结果一事无成,证果成佛遥遥无期,于是锐气大减,烦闷不安。不知修道成佛,乃长久之事,虽然精进增上,可超越多劫,但菩萨发心,须得有奋斗三大阿僧祗劫的恒心与韧性。诸佛菩萨,莫不精勤多劫,方成道果。只要发心真正,尽力修学,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踏实修去,自然会修一时得一时受用,积一分功德,功德圆满,自然水到渠成。现前若真能念念无所住著,念念尽心尽力弘法利生,当下即与佛菩萨的化身无异。实际上,就是成了佛,也不过是‘得无所得’,更大更好地利益济度众生而已。一定要执个证果成佛,则这证果成佛之念,即成了妄念烦恼,系缚自心不得安然。

  至于神通妙用,虽为一种弘法度人的方便,但非佛法及弘法度人的根本。佛法以般若为根,见性为本,弘法度人,以智慧、慈悲、精进的道德力量感化人为最有效。不光明心见性,伏断烦恼,具感化人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即使修得神通,人家也只会把你当作个异人怪物看待,即如当今的一些特异功能者,只不过被试验研究而已,甚而被利用作窃取情报和赢利的工具。具备了般若和感人的人格、道德,能兼具神通固然好,即使不具神通,也可以大弘佛法。历代高僧,多数都不是靠神通弘法。如前辈太虚、印光、弘一等大师,未曾标榜神通,而亦功德巍巍,至今尚为人钦敬,泽惠甚深。太虚大师在这方面的示范尤具启发意义:他年轻时阅经开悟,坐禅中天眼、宿命、他心等神通皆偶尔发现,显然具证果发通的根器,他自信沿个人修定慧的路子走下去,小乘圣果、神通即身可证。但他观察中国佛教现状,不走那条路,而发大心修大行,立志改革佛教,办僧伽教育,组佛教团体,编刊物,写文章,宣扬人间佛教,呕心沥血,操劳奔走,神通虽然未能证到,但他所作弘法利生的功德,对佛教和社会的有益贡献,我看要比一个证到六通三明的自了汉大得多,其进道成佛的速度,也必然要比只顾自己修行证果者快,这可谓大乘道修行的榜样。

  在今天,作太虚大师那样的大修行,我看无论出家在家,都具条件,而且条件相当好。弘法事业在不断发展,佛教人才奇缺,不愁无用武之地。讲经说法、办佛刊、写文章、教育僧伽、管理寺庙,都是大修行,都急需人才。只要你有道心,通佛法,有才干,就是坐在家里不动,也会有人来请你去做事。即使没有足够时间坐禅习定,在做事中,照样能够修行,何况做弘法利生之事,本身便是修行。若急于修定发通、即身成佛,便不大现实了。修定发通证果,须具备多种资粮:精通教理、见地真正、遇明师、得外护、身体好、业障除等诸缘,缺一不可。有接近证果的根器,具足诸缘,闭关修定慧三五年、一二十年,证到见道、发五通,是有可能的。过去汉藏两地,这样修的人不少,但其中能证果发通者,为数亦不多。今天的青年僧俗,多数不具闭关修定、克期取证的资粮,非分妄想,徒增烦恼。若真欲即生取证,我看还是先老老实实在生活中修大乘渐道,积集资粮,自己创造克期取证的条件。只要发心真正,资粮具足,自不难得克期取证的因缘。不具资粮,就是走到深山里去修苦行,盲修瞎炼,弄不好便会著魔。

  有的青年僧尼,初出家时道心甚好,出家后见寺院里修学和生活条件不理想,也有你是他非,僧尼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有时还受人嘲谑欺侮,又不大甘心还俗,于是萎靡不振,懒散度日,给社会人士留下不好的印象。不知寺院的修学条件,比起一般在家人还是要好得多,即此出家因缘,亦非易得,应极珍惜,精勤修学。寺院中也有社会上的各种是非,是正常现象,自古即然。修行的关键,全在自心,自己不去惹是生非,是非不会来找你,自己常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则虽处是非丛中,亦可不受是非的干扰。至于受社会人士尊重与否,全看自己有无学识、智慧、道德、修行,自己修行好了,德能服人,智慧度人,你就是不走出寺院,社会人士也会到寺院里来亲近恭敬你。没有实德实学,就算政府封你个活佛,也没多少人会买这个账。社会人士对佛教不理解,对僧尼不尊重,责任在僧尼居士不善弘法,应以此为助缘、动力,发大心修行弘法,令世人能普沾法益,敬信三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日居士谈学佛       理想)(五明学佛网:佛日居士谈学佛       理想)  

 陈兵教授: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宽运法师:燃点心灵之光──理想与愿望的实现 

 常照法师:步上崇高理想的人生 

 法藏法师:僧团的理想 

 万行法师:如何忠于自己的理想 

 《求金榜题名疏》助我女儿如愿考上理想高中! 

 净土法门法师:想找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你错了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求金榜题名疏让我女儿如愿考入理想高中 

 广钦老和尚:遇到事情,总想要使它比较完美、比较理想,这就 

 达真堪布:如果我们能树立这样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一种窍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