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法谈婚姻—如何建立良好家风(生命、家庭、事业定位)


   日期:2011/5/21 1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白衣草屋居士按语以下的开示用颜色圈起来的文字,是希望大家多点注意留心看,细心体会,慢慢感悟。感恩大家,愿家家和谐,人人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福慧圆满,信愿念佛,尽此一报身,共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子女的定位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来自父母,所以来到世间就要以孝为先。人没有孝就经常让父母生烦恼,让父母不满意。亏了孝道,生命就没有依靠。人来到世间,第一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是从父母那里来的。未来自己也要成为父母,懂得做子女的本分了,才懂得做父母的本分。

孝顺分有理孝、事孝、心孝。理孝是理解老人;事孝是照顾好老人;心孝是不看父母的过,懂得感恩父母。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位了,那么你就是天下的大孝子。

人没有明白到,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全部分。身体有问题,很多是对母亲不孝造成的;如果是思维有障碍,做什么事容易忘记了,很多是对父亲不孝造成的。不孝父亲,你的后代也不讲道理;不孝母亲,后代就什么事都不愿意做。

父母的好坏是我们心中的分别。你认为父母好,父母就好了;你认为父母不行,父母就不行了。而且,你认为父母不行,那你也不行了。因为你是父母生的,你说父母不行了,你还行吗?你讲父母好,你就是好人了;你讲父母不好,你就不是好人了。如果你讲父母是魔了,你就是魔子魔孙;你讲父母是佛了,你就是佛子。

作为子女,你能比父母强,是父母有德让你超过父母。如果你比父母强了,就认为父母不行,那你这一代就缺德了,以后你的子女就不行了。所以人要知父母的恩德,感父母的恩德,然后原谅父母的过,为父母补漏,这就是报恩。什么算是为父母补漏呢?父母做不到的事情,你把它做好;父母该做却不愿做的事情,你一样把它做好。这就叫为父母补漏!

 

 

            婚姻的定位

 

家庭婚姻很重要,但是现在的人缺少家庭伦常道德教育,不知道结婚做什么。

生命在家庭建立,以爱立家。于夫妻之间,叫做恩情,也叫做恩爱,不是简单的情爱。

家庭婚姻,是继承父母的恩爱,重点是为了繁衍后代,以此来报答父母和老祖宗的恩。过去儒家的思想说富贵双成,富是富有,贵是有后,而且后代一代超一代才是贵。

恩情,是于生命来讲;情爱,是于生活来讲。夫妻应该重在生命的传承,为了后代而成为夫妻。现在青年人开口闭口讲情爱,那是单方面于生活来讲。

家庭的好坏,跟家庭婚姻非常有关。男女婚姻,就是重在为了给家庭留下人根,给社会留下人才,而成家立业。如果没有这种概念,这个家庭绝对不好。没有这个概念,表示你们的婚姻是互相成为讨债鬼,互相成为冤亲债主了。

不少人喜欢算命,但是世间上很多的算命先生,第一没有修养,第二没有明白因果,第三不通透缘分,结果他们不是成全一个家庭,反而是捣乱一个家庭。

婚姻是生命的正报,兄弟姐妹朋友是生命的依报。但是于伦常来讲,父母是子女的正报,夫妻之间是依报。于夫妻来讲,夫妻之间是正报,子女是依报。没有弄明白这个原理,你们去相信世间上的算命先生,不但不会给你们带来好处,还会给你们带来家庭的灾难。

婚姻是继承父母的恩德,它的缘份是生命的善根福德因缘,缘分不是随便产生的。当生小孩以后,夫妻已经成为正报。小孩是夫妻生命的希望,所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小孩的前途。如果哪一对夫妻,单方面考虑个人的事情,没有把小孩作为夫妻正报的希望,这样的男女家庭,畜生都不如。生命,不要把它当做玩具来用!把它当玩具了,每天都有矛盾。

夫妻的缘份不是随便有的,缘份是珍贵、稀有、难得的!怎么样算是缘份呢?就是同甘苦共患难。如果单方面于情感来讲,那就变成可有可无。夫妻必定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人人毕竟有优点和缺点,既然是正报的缘份,应该只有看好处,不要看缺点。互相感恩过日子,不要互相挑毛病过日子!互相挑毛病,这个家庭是地狱的家庭;互相感恩,就是天堂的家庭!

家庭婚姻,不是谁专门为谁服务,而是互相尊重,互相照顾,互相成全,互相付出。

真爱,就没有个人的条件和成见;博爱,就不管人;实爱,就不要怀疑。在家庭,一旦有怀疑的心,就埋下了矛盾的根本,成为矛盾的导火索。所以,恩爱要建立在互相信任上。

如何真正达到良好的尊重呢?女方嫁到男方的家,要把家公家婆当做自己亲生父母来善待。反过来,男方也要经常去关心女方的父母。如果老人需要什么,家公家婆应该由女方去面对,女方的父母应该由男方去面对。成家立业,是为了互相照顾,重点就是要照顾到双方的老人,要双方的老人心生欢喜,千万不要成为对方的讨债鬼。

家庭教育比社会教育更重要!因为做人的基础在家庭,成人之道在社会。做人的基础不明白,成人之道就很难了。家庭教育就是重于做人的基础,社会的教育就是成人之道。

后代好不好,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做得好,后代就是一代超一代。如果哪个家庭没有家庭教育,表示这个家庭是无德的家庭,没有家风的家庭。有家庭教育,才有家风。现在很多青少年犯罪,完全归根于家庭教育不好。

有后代,首先要愿望自己的后代,成为耀祖荣宗的后代,然后愿望后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更愿望后代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

想要后代好,就要依靠家庭教育。所以,家庭的老祖宗和父母,为了让后代成为人才,要建立良好的形象:第一,要有道德修养的形象;第二,常常讲爱心的语言;第三,要会讲感恩的语言。

道德是生命的灵魂,爱心是生命的营养,感恩是生命的能量!人的健康,也跟这方面有关。

什么叫做“道德是生命的灵魂”呢?灵魂就是人的智慧!没有道德修养的家庭,这个家庭没有灵魂了!有德压众恶,无德鬼当家!

 

 

 

         如何建立良好家风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良好的家风,这个家庭绝对是悲哀的。

夫妻相处,不讲地位,不讲身份,权利平等,唯有礼仪不一样。夫妻之间,必须没有架子,没有谁比谁高,绝对平等。如果在家庭里面,特别在夫妻之间,抬高架子,这个家庭矛盾特别严重,结果抬得越高摔得越重。

不管是普通的平民,还是高级知识分子、高官或者大老板,家庭的问题都不少,这就是缺少家庭的修养。特别是有些权位较高的,在家庭比身份,你比我高,我比你更高。在家庭,一定要把架子放在地平线上。为什么要放在地平线上?一者是表达平等,二者得到安全。如果你比我放得低,我比你放得更加低,就是良好的家风了。

这个放低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家庭所有的问题揽在自己身上。比如丈夫说这是自己的责任,妻子也说是自己的责任,这样就没有矛盾了。如果丈夫说是妻子造成的,妻子又讲是丈夫造成的,最后就打架了嘛。

好家庭必定有孝顺的传承。如果作为父母,自己都不懂得孝顺老人,那么到你的小孩也不懂得孝顺你,最后就一代比一代坏,生下来的全部都是冤亲债主。因为对小孩的教育不是用语言来教,父母要做孝顺的形象给后代看,让后代懂得传承下去。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做,你的后代能做出来吗?这是家风的传承。

作为父母,对后代的教育,有一种是于理上的教育,有一种是用形象来影响

第一,于理上,就是于道德上,懂得尊重人人,更要教育后代明白辈份。明白辈份了,人才能守本分,然后才不过分。如果没有明白辈分,那自然不知道本分是怎么样,就容易常常过分了。辈份是道,明白守本分是德,这就叫做道德教育。

第二,作为父母,一定要用爱心来关心后代,用良好的形象来影响后代。不能用打骂的手段来教育后代。为什么不能打小孩呢?我们的生命是后代的全部分,后代的生命也是我们的全部分,后代不好,你用打骂的方式教育,你没有想到,什么样的锅头就有什么样的锅盖,你为什么不懂得先打自己呢?后代不好就是我们自己没有修养造成的。对后代,应该怎么想?他们即是耀祖荣宗的后代,又是社会的人才,我们是为社会留下好人根。

第三,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小孩面前经常感恩老人,才能引导后代懂得感恩感恩的层次有两个:父母要感恩老人,做良好的形象给自己的后代看;反过来老祖宗也要引导后生感恩自己的父母。如果老祖宗专门对后代讲他父母的坏话,这样的老祖宗叫做败家的老祖宗,讲得难听就是缺德。

为什么做媳妇的一定要代自己的丈夫孝顺公婆?因为你成为媳妇,是来继承这一家,来圆满这一家,你孝顺公婆以后,你才有依靠。依靠在哪里呢?如果你丈夫行为不良了,那么家公家婆会站在媳妇这一边。如果你的丈夫去包二奶了,再加上你平时不孝顺公婆,那公婆就会对你丈夫讲:“换,换,快一点!”

当女婿的为什么要去孝顺岳父岳母?你孝顺了,如果你妻子有外遇,岳父岳母就站在你一边了,他们会说:“你这个女儿如果不听话你就不要进这个家。”这样是不是依靠啊?

过去有人说:出家人不管红尘事。这次我给你们讲一年的定位,又偏偏讲红尘的事,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禅宗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学佛,目的就是学到佛的智慧,有智慧以后,才能懂得怎么做人;我们学佛,就是要学到佛的觉悟,人有觉悟了,就能圆满家庭,圆满事业,圆满生活。

有这样的定位就有家风,没有这样的定位永远没有家风。没有家风,就是一个可悲的家庭,也是一个遭殃的家庭。因为党中央号召构建和谐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家庭不和睦也会引起社会不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要从我家做起。愿望新的一年里面,家家和谐,社会安祥,世界和平!

 

 

 

正确对待缘分

 

人世间,相遇即有缘,而且我们都喜欢善缘,不喜欢恶缘。但是,虽然人人都有这种观念,却都在违背这种观念。善缘不会无缘无故地遇到,恶缘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遇到。

有智慧的人面对各种缘分,不管是哪方面都可以接受;有觉悟的人,还能把恶缘变成新的善缘来。所以佛教有一句话:“一切唯心造”。

  在“一切唯心造”里面有三个元素,就是慈悲的元素、智慧的元素和觉悟的元素。慈悲就能随缘;智慧就能尊重;觉悟就能改良。没有慈悲,随缘不了;没有智慧就看不惯,就埋怨,不能尊重人;没有觉悟自己就被对方改变,有觉悟就可以改变对方。

在家庭作为子女,违背父亲的缘分,容易引起智慧的障碍;违背母亲的缘分,容易造成身体的障碍;违背老祖宗的缘分,容易使人变成颠颠倒倒;违背天地的缘分,就成为短命鬼;违背师长的缘分,一生就很辛苦。

  违背父亲为什么就没有智慧呢?因为父亲是阳火,主明理的。违背了,人就不明理了,所以就没有智慧了。违背了母亲,为什么身体会有问题呢?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母亲的,违背了母亲身体就有问题了。在这里顺便给大家说,父亲是生命的灵魂,母亲是生命的身体。

为什么违背了天地就是短命鬼呢?天地给我们氧吧养命,你违背天地了,不但自己短命,还可能造成合家人都短命。

为什么违背了师长,一生很辛苦呢?因为师长负责智慧的传播、技术的传播、知识的传播。你违背了师长,你还有智慧、知识和技术吗?所以你一生就辛苦了。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师长,还有社会的师长。学佛人的师长有很多:启蒙师长、皈命师长、依止师长、传法师长、得戒师长。学佛人第一珍贵的师长,不管出家在家,都是启蒙你闻到佛法的启蒙老师;第二是皈命老师,就是我们常说的皈依师;皈命老师不一定有法传给你,那么你另外有老师传法,那就是传法师;还有,你皈依师父出家以后,不在师父的身边,又去跟另外的和尚修学,那就叫做依止师;你学佛受戒了,证明得戒的老师叫做得戒师。这些都是缘分。

我今天为什么讲缘分呢?因为我们人往往都是违背缘分。比如很多人有障碍的时候,都问:“我很老实啊,我没有伤害谁啊,为什么还有障碍?”昨天有一个干部来找我谈家庭问题,我说:“你甘愿同你的丈夫结婚,却偏偏对家公家婆不好,连半句话都不说,而且家公家婆有病的时候,你始终不靠近,不去看望。结果生的儿子怎么样呢?就不会说话,有多动症了。”

我今天讲的,就是要让你们懂得:生命在家庭建立,违背了家庭的缘分,命就不安了。没有缘就不成为家庭嘛。我们违背了缘,就是违背自己的生命。如果自己的命稍微旺一点,自己没有受到果报,就容易转移到后代去。

所以一想到佛陀,有时候我也流泪。这种流泪并不是悲哀,我是感动的,因为感受到他老人家所讲的道理实实在在是在救度人类。如果我们能依教奉行,就会得到好处;没有依教奉行,违背了,那就自己承受果报了。

  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哪里,都是以人为本。人与人有缘分了,就要以知恩、感恩、报恩为本!

 

 

生日感言

 

五十七年前的今天,是我生命有缘份来到世间的日子,也是我母亲的苦难日。感恩我的父母,没有我母亲忍痛受苦,就没有我的生命。

一个人能闻到佛法,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不亏孝道,来到世间才有意思。我本身闻法的时间不算早也不算晚,但是感觉到自己亏了孝道,所以常常心里面感觉对不起父母。另外,在成家立业以后,也没有真正成为有爱心的父母,所以家庭教育也没有做得很好。虽然在早年,我们的家庭教育可以说非常良好,但是自己毕竟没有按照老人的要求去把自己做好,这是严重的亏了孝道。

在我闻法以后,得到的第一部经是《地藏经》。当时候也没有体会到《地藏经》是教育我们孝敬父母,所以我根本没有把《地藏经》念一念。在我母亲过世以后,本来我发心念49天,结果一天也念不成,因为一打开经本就打瞌睡。后来出家以后又发心为父母念《地藏经》,还是念不下去。最后才反省,要不就是我亏了孝道,要不就是我曾经轻慢了《地藏经》。我就认认真真地对《地藏经》忏悔,由于忏悔心诚,才第一次有缘分把《地藏经》连续念了3遍。念完泪流不止,心里非常激动。

我们要明白到,释迦牟尼佛是为了报父母的恩德,在忉利天宣扬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更加要明白到,地藏王菩萨的精神不可思议。地藏王菩萨生生世世孝敬父母,虽然父母都有罪过,但是地藏王菩萨始终没有把父母的过错来埋怨,他始终感恩父母的恩德,原谅父母的过。正因为他孝顺父母,原谅父母的过,所以他诚求佛祖,想了解父母舍报以后投生何处。结果知道父母堕在地狱里面,他非常伤心,摔倒在地,把全身的骨头都摔碎了。正因为他孝顺诚心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佛菩萨,所以佛菩萨才告诉他父母所在,然后又指导他如何去救度父母。最后他依佛菩萨的指导,真正救度了父母。

从地藏王菩萨的精神里面,我终于明白了:真正要度一切众生,就要原谅众生的过。他原谅父母的过,又感恩父母的恩德,所以他才能诚心地救度父母脱离苦海。

地藏王菩萨在家的时候,虽然孝顺父母也很到位,但是他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才出家的。出家是真正报答父母的恩德。所以地藏王菩萨信仰的层次是非常高的,他是一心要找到让父母永远不再受苦受难,永远离苦得乐的方法。而他出家以后,才找到了报答父母恩的方法,才真正救度了父母。如果他不出家,还是用民间普通的方法,那么父母永远永远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从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来看,他能舍去个人的利益,去报答父母的恩德。而且他为了报答生生世世的父母,消除自己心中看不惯一切的罪过,在佛前面发了一个愿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让他心中永远能原谅一切众生的过。因为光能原谅自己的父母,不能原谅其他众生的过,表示自己有私心。他用孝敬父母的行为,感化了十方一切众生。

《地藏经》这部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报答父母恩而说的法,证明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一个大孝子。

佛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以皇太子的身份创立的教,不是普通平民创立的。他能舍王位、舍江山去求道,悟道以后创立佛教,成为佛教的导师、创始人。

信仰的层次高低和得到的果报缘分非常有关。信仰哪一个层次,就有哪一个层次的缘分。如果信仰乞丐,就有乞丐的缘分。但是乞丐还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他能帮助我们办什么事呢?如果他能帮助人人,他已经不在乞丐的位置了。

今天我非常感恩大家为我的生日来到这里,但是我愿望从今以后,你们过生日不要落俗套,社会上那些方法都是把父母忘记了。把父母忘记以后,很多人做事都不顺。能念一部到三部的《地藏经》,才算你们真正的过生日。一定要以孝顺父母为重,因为生命来到世间是为报恩而来。有报恩,才真正有享受。

如果小孩不会念《地藏经》怎么办?父母可以帮他念,因为没有老祖宗就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就没有后代。生日念《地藏经》就是报父母的恩德,比其他时间念更加功德无量。因为你们在生日念《地藏经》报恩,那父母就感动了,天地也感动了,佛菩萨都感动了。再者,如果父母能为小孩生日念《地藏经》,我可以为你们保证,你们这个小孩将来长大就会成为孝顺的人,后代一代超一代。

今天晚上感恩我的父母,也感恩大家的功德。用我的感恩心和大家结缘,留给你们宝贵的法宝。我的心愿是整体观,愿望家家的后代成为大孝的后代。谢谢大家!

 

 

 

三、事业定位

 

 

           人好事业就好

 

命不存在就没有家,没有家的时候,事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事业是为家而做,事业是为生命而创造。我们中国的儒家早已有一句话:“家和万事兴”。现在很多人颠倒了,为了事业不要家,为了事业不要父母,为了事业不要老婆,为了事业不要子女。那是颠倒的人生了。

事业需要人的福德和人的福报。如果人没有健康,能做事吗?假如人没有智慧,懂得决策吗?我记得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它的内涵是什么?“谋事在人”是福德,“成事在天”是福报。

本来我们中国是没有“智慧”这个词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才有“智慧”的说法。一般我们都是说“聪明、伶俐”。人的聪明是先天的;人的智慧是后天的。聪明是来自老祖宗和父母的功德,智慧是来自后天的修养。学佛如同充电一样,你这个电瓶充电进去,然后才可以照亮十方;没有充电,你这个电瓶是没有用的,变成垃圾桶了。

各种事业当中,有一种是传统事业,就是指家里老祖宗传下来的事业。我曾经为了这件事,去全国各地考察了很多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大户人家,发现他们都有良好的家风,然后才有传统的事业。

在古代,人们非常尊敬的两种职业,一者是教师,二者是医师。除了这两种以外,就是家庭传统的技术。现在技术是遍布全世界,什么技术都有。人要有良好的技术来养命。

世间有个原理:主观和客观同步存在。你主观定位好了,客观不管怎么来,你能不改变就是智慧了;你一改变,即使你定位也对,你被客观改变主观了,结果还是败了。如果你永远不改变,随便客观怎么来,于佛教叫做如如不动,你就成功了。

一个人要做事业必定建立好哪方面?建立良好的目标,建立良好的方案。方案里面又有五个部分:时间观念、环境观念、用人观念、运作模式和达标标准。前三个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经常讲的定位,就是人的方向;人有方向就有目标,人有目标就有终点。目标有了,那么你要有方案;有方案以后,要落实;落实以后,要运作。

职业道德很重要。我讲过,做事成功或失败都和人的福德福报非常有关。有人于福报上成功,有人于福德上成功,最好是福德福报两者圆满。

我们经常讲人才要“有德有能”。也可以说“能”就是人的智慧,“德”就是人的耐心。你决策非常好,如果耐心不够等于没有智慧了。决策对路是聪明人,耐心到位是智慧人。这是靠福德成功的人。

靠福报做事业的人,怎么成功呢?因为他福报大,他就缘分大。缘分大了,就有很多人来帮助。但是福报大的人往往是依赖人,好像是别人来帮他创业一样。我这几年在广东,见到很多的老板,都是靠福报做事。他们仅仅懂得创业,其他所有的计划、方案、措施都是打工仔帮制定,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一旦发生事情了,一败就败到底,很难再抬起头来。

所以这几年我曾经有机会在广东一带讲过职业道德,挽救了不少企业,使他们从倒闭的边缘,回到兴旺发达的道路来。我没有搞过企业,但是我一进到一个公司,自然懂得你这个公司缺少什么,是哪方面做得不对,你能按照我去做,你的企业可能就兴旺起来了。

但是你们广东包括香港一带,非常迷信在风水上。我一进到哪一家,特别是香港,动不动就开口问:“我家的风水好不好啊?”我讲的职业道德是什么风水?是良心的风水。事业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败。佛教伟大的觉悟:三千大千世界,以人为本。所以我给大家所讲的叫人文风水:人好,事业就好;人成,事业就成!

 

 

 

        事业如何做强做大

 

人都想找好的事业来做,而有智慧的人认为,哪一种事业都是好事业。因为有智慧的人可以把小事做成大事;没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就把大事做成小事,更严重是把大事做成倒闭的事。

世间上,没有哪一种事业是最好的事业,唯有热爱事业,事业就好了。不热爱事业的时候,哪一种事业好呢?

人好,事业就好;人成,事业就成;人通,事业就通。

事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具备福德因缘和福报因缘。福德因缘影响决策,福报因缘影响缘份。没有福德福报,永远做不得大事。而且,没有福德的人,首先就不愿做事;没有福报的人,虽然也想做事,始终受到障碍。有福德的人就非常愿意做事,有福报的人就处处有好的缘份。

那么,福德福报怎么修成呢?“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是福德;“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是福报。能舍,才结下广大的良好的缘份。所以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就是无条件地和十方结缘,反过来十方也和你结缘,所以慈悲就有遍布十方的缘份。想修福报就要修慈悲心。

于难忍能忍上,才能感动天地;于难行能行上,才能感召十方。这是福德修养。所以佛教也有一句话:忍得忍得,不忍不得,有忍必有得。因为福德没有了,就没有地方装钱了。大家理解吗?我们经常见到,有的人非常努力,赚到了很多钱,最后还是一分钱都没有,那就是有福报没有福德。

所以当你们没有明白的时候,以为来寺庙上两支香就算是学佛了,那只是算跟佛陀结个缘份而已,互相认识而已,不能成为你个人的修养。

我到企业单位去,给老板讲职业道德修养。福德就是讲修养上的道理。你有一分修养,就有一分福德;你有十分修养,就有十分福德。

什么是福报?人有整体观就是福报。有整体观是大福报;有局部观是小福报;光有个体观没有福报。什么叫整体观呢?做一件事业为十方想,这就是整体观。愿意做十方的事业,你就拥有十方的财富;你为局部做事业,所以才拥有局部的财富;你为个人做事业,所以你只拥有个人的财富;不愿意做事业,那就没有财富了。

为什么大慈善家做的事业,越做越大?不是大慈善家的,有的越做越大以后,就被劳改了,或者丢命了?慈善家做事业,他把利润分为三成:一成回报社会做慈善事业;一成用于发展生产;一成用于生活和培养人才,用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投入。这样做就越做越大。

如果做事业的人,得到利润以后,用来做败坏祖宗、违背社会良心的事,那就准备进劳狱了。有些老板刚做事业的时候,两夫妻共同努力,配合非常好。事业成功之后,就看老婆不顺眼了,开始找二奶了。不相信因果,这在天地上是违背良心。好男不包二奶,好女不做二奶。

在事业的道上,大的整体观是为整个世界;中等的整体观是为国家;局部观是为自己的家庭和所有员工;个体观的就是没有修养,多给员工一分钱都不愿意,但是拿钱去赌去嫖都没问题,这样做不行啊!

我在化州的时候,有一个老板来问我,他说:“我的事业为什么败?”我说:“应该败。”他讲:“法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笑了:“那你要我怎么说啊?”我说:“你做人做不对了,它不败吗?败你的事业是小事,败你的命是大事。”所以,做事业的人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事业应该以整体为光明,以无私为永恒

企业的管理,目标要明确,方案要明朗。在运作的过程中,要有时间观念、环境观念、人和观念、安全观念和质量观念。质量观念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信用,让你们的客户舍不得你们的产品,相信你们的产品。那在什么地方赚钱呢?投入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就是于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这个层次上赚钱。

不少老板喜欢做很多的事,却没有完善一件事。不是事业多能赚钱,是于管理好能赚钱,一个事业能管理好就赚钱了。因为事业越多,于投入上,人力、财力、技术都会有障碍,所以宁可做一件事,重点搞技术改造,提高技术管理,这才是赚钱的根本。

中山有一个老板,他总共有四个产业。我跟他喝茶,我讲:“老板啊老板,你不是老板,你是打工仔的。你四个产业里面,我观察有三个产业是亏的,另一个产业赚的钱都花在这三个产业上了。”他说:“你说得对。”我就讲:“你为什么不转让呢?你没有管理好,人力财力白白投进去。你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在赚钱的那个事业上?”那一年他还是放不下那几个产业,第二年我再到中山,又提醒他,最后他终于把三个产业放下,按照我讲的思路,把赚钱的那个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管理改造,这两年赚钱了。

社会上经常有关于企业管理的培训,但是他们缺少职业道德教育,所讲的企业管理都是模仿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管理也很好,但是我们中国人和西方国家在管理上有不一样的,我们中国人是重于感情,西方是重于管理,重于技术,不重于感情,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许在自己的公司做事,全部到其他公司给别的老板打工。因为他们认为用自己的小孩,如果他不愿意做,跟你作对的时候,你也没有办法,奈何不了他。而别人不听话,就可以炒鱿鱼。他们宁可把孩子送去其他公司锻炼多年以后,到自己不能做了,直接把产业让给孩子。

什么叫做职业道德呢?愿力一致、观念一致、步调一致。不要在一个公司里面,父亲发话,儿子发话,老婆也发话,那不对。只有董事长发话,下面不管你是儿子也好,老婆也好,都要一层一层去落实完善,没有话说。这样做就做得好了。这不但是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包括家庭也需要这样。在家庭,以家长说话算数。如果是丈夫当家长,那就由丈夫说话算数,妻子去落实,儿子去完善。

 

 

 

四、交命念佛

 

 

念佛安住灵魂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会报废,而人的灵魂不会报废。佛教提倡跳出六道轮回,就是于灵魂来讲。本来佛教不讲灵魂,佛教叫做神识,叫做心性,最高的层次叫第八阿赖耶识。

佛教提倡修心,就是心灵的修养。所以,佛教文化也叫做心灵文化。人与一切动物都相当一部电脑一样,有软件和硬件,缺少一方面就没有用了。电脑真正的功能在软件,硬件是发挥软件的作用。电脑硬件虽然没有坏,但是软件中了病毒以后,这个电脑就不能用了。人的功能是在灵魂,身体是发挥灵魂的作用。

我们凡夫错误地认为身体是命。身体不是命,灵魂才是命。人死只是身体报废,身体就好像是灵魂的一个房子,也等于是一件衣服。

大部分人往往都是命有问题,学佛的功德就是重在安住灵魂。如果灵魂不安住了,随便你用什么办法也没有用。比如一个人被车撞了,虽然身体有一定的受伤,但是人在昏迷的时候灵魂已经不在了,所以在医院里面抢救,始终不醒。如果你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一请他回来,说不定他很快就醒了。

“南无阿弥陀佛”里面重在三个字:“阿弥陀”。这三个字的功德就是安住灵魂的信息;“南无”是表达请他回来,请它安住;“佛”也叫如来,如来的概念是“如我们心念的要求”,就是恒顺我们的心,圆满我们的要求。

为什么我们平时念佛没有起作用?因为我们只顾捻佛珠,都没有意念交命,这是念给佛珠听的。我念佛不需要拿什么东西,我意念交命念佛,就能念好我的命,安住我的命。

每个动物都有生命,所以我们为它们念,也有这样的作用。当有人病重昏迷,我们为他念佛,假如他的身体报废期到了,佛教叫做果报圆满了的时候,他的灵魂也有缘份能安住,它可以随着佛号去到安祥的地方。因为念佛号有无量光,灵魂可以随着无量光回归到无量光的世界。

很多人都问我:“师父啊,我到底一天念多少佛号好啊?”我经常回答:“你念到死就是最好了。”你念那么多佛号,目的是做什么啊?如果为了安住你的灵魂,那应该不讲究遍数,越多越好。

念佛安住灵魂,说得明白就是让灵魂得到安祥。“有命不怕病。”意思是说,有灵魂的存在,身体有病也不怕,始终会康复;难在人没有命了,灵魂不在了,你怎么抢救都没有用了。

身体痛苦就是灵魂在地狱里面;生大烦恼的时候,灵魂就在罗刹、夜叉道;灵魂在外面游荡,就成为孤魂,也可能会投胎到畜生道里面。有的人灵魂成为孤魂的时候,经常晚上明明在睡觉,身体却起来走了,当有人叫他:“哎,你去哪里?”他才醒过来。

 

 

念佛是念不怕死

 

儒家和道家的修养观念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儒家重于道德教育,道家重于练身成仙做逍遥人,但是他们都是重在修身上。于儒家和道家,如果要修成有智慧、有觉悟的人,至少要经过三世的折磨。过关了,你就成功了。

佛家里面,密宗要经过四大灌顶,就是要经过四次的生死,才能过关。禅宗也要经过三关,第一次破本参,第二次破重关,第三次破牢关,要经过三次大磨难才能过得关。

而净土宗微妙在什么地方?近代的大德印光老法师,他的房间写有一个很大的“死”字,其中有一个微妙:“我本来就死了,所以永远没有灾难。”当你们不想死,就有灾难了。净土宗就净在这个地方,自己甘愿做一个像死人一样的人,就没有什么灾难来了。

听到我讲“死”,有些刚刚闻法的同修就想了:“完了!今天来打佛七,法师叫我们死了。”不管你们怕也好,不怕也好,我明白到:怕也要死,不怕也要死。但是不怕死的人才胆大,怕死的人就是胆小鬼了。在部队里面,一定要动员士兵要有信心,要有勇气。信心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气就是不怕死。不怕死的人反而不死。

在医院里面,如果检查发现病人有重病了,不能告诉病人。一旦告诉了,病人就紧张,怕死了,结果就真的死了。

念佛的目的是:训练不怕死。不要误会念佛法门是婆婆妈妈的法,是念死的。念佛不是念死,是念不怕死,要不经书上不会说念佛得到无量寿。如果是念死人的,应该叫做念短寿了。所以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什么条件都不怕死,念佛不断,就是无量寿的人了。因为念佛了,佛就成全我们成为无量寿。

 

 

为何要交命给佛

 

佛法就是讲智慧、觉悟与慈悲。如果人没有智慧,所讲的慈悲是假的;人没有觉悟,所讲的慈悲是空的。没有智慧、没有觉悟就是画饼充饥。慈悲必定要有智慧才行。

智慧人能知足常乐,人能知足常乐了,就没有烦恼了。所以智慧人没有烦恼,烦恼人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你的慈悲是假的,因为没有智慧的慈悲就是烦恼帮烦恼,结果更烦恼。

  我们的法会都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苦难来自什么呢?来自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不懂得完善生命;没有觉悟,都是说一套做一套,自己违背自己;没有慈悲,周围就没有良好的缘分。贫穷的原因,贫者没有智慧,穷者没有觉悟,又贫又穷就是没有慈悲。要想离苦得乐,必定具足智慧,具足觉悟,具足慈悲。这些东西哪里有呢?阿弥陀佛那里有。我们交命给他,他就成全我们,这就是我们交命给佛的原因。得到这三个方面的法宝了,我们就是无量光的人,就是无量寿的人,就是无量觉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婚姻       定位)(五明学佛网:婚姻       定位)  

 其它:原始佛法之定位(吴老择)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楼宇烈教授: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 

 楼宇烈教授: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 

 楼宇烈教授:面对当今科学时代 佛教定位何在? 

 李利安教授:当代佛寺文化资源的定位与开发——以华林寺为例 

 温金玉教授:莫将少林辜负——关于文化定位的思考 

 明奘法师:我想给自己几个寺院定位如下 

 王骧陆居士:菩提法用 婚姻之礼 

 方广锠教授:定位与坐标——《中国佛教文化大观》跋一 

 曾琦云居士:在爱情中实现涅盘——与现代禅一起讨论佛教爱情 

 仁焕法师:定位做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