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三)


   日期:2011/7/1 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我教言》讲记(三)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继续学修《自我教言》,今天学修第六颂:

    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
    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作为修行人,作为佛门弟子,时时刻刻要隐藏、保密这三种;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能宣说、泄露这三种。第一个,“隐秘自己之功德”。功德毁坏的原因有几种,其中一个就是宣扬自己的功德。一定要隐秘、隐藏、保密自己的功德、福德和善根。我们这些凡夫,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德,我们所认为的功德并不是什么功德;就算稍微有一些所谓的功德,但是与佛菩萨、上师的功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说没有什么可宣扬的。

    其实我们凡夫的一些行为,包括每一个言谈举止、起心动念都是罪业,不是什么功德;所以要看就看自己的过失,不能看自己的功德。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会有变化。很多教言里也是这样讲的,看他人就要看功德,看自己就要看过失,这样,我们能够慢慢学到他人的功德,能将他人的功德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最后,我们自己所有的过失都能消失殆尽。

    所以,作为修行人,要多看自己的过失,多看他人的功德。然后自己有些所谓的功德、福德与善根,在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一定要保密,一定要隐藏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如果自己有一点点的功德,就到处宣扬,到处宣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别人也能看出来你内心的一些杂念,这都是不如法的。

    “隐秘他人之过失”。如果你是善意的,为了让他人改变,而说一些他人过失,这样没有什么罪过;若不是这样的情况,然后去说别人的过失,这是一种很大的罪过。这样容易造很多、很严重的恶业,就像前几天给大家讲的一样,佛菩萨无处不在,我们不知道佛菩萨在何处,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说别人的过失。

    若是我们轻易宣说、宣扬别人的过失,也许会遇到一些佛菩萨,这样会造很多的恶业。一般的凡夫,若是对那些佛、菩萨、成就者进行了诽谤,这个罪过远远超过了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的罪过。我们杀害了一些众生,甚至杀害了一千头牦牛,也是造业,别人也肯定会说这个人太凶恶,他的罪业非常深重。但是对佛,对菩萨,对那些大德进行诽谤的这个罪过,要远远超过这些,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在一般的情况下,要不赞不谤一切众生。没有必要说一些是非与长短。如果不是善意,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更不要说别人的过患与过失。现在很多人不管去哪里,经常在背后,在暗中说这些。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也是一种造业。所以,不说他人的过失,要隐藏、保密他人的过失。

    “隐秘未来之计划”。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未来的一些计划也是要隐藏、保密的。未来一些好的计划、规划,如果跟别人说了,很容易出现一些障碍与违缘。另外,若是所有的计划都跟别人宣说,也属于是发愿。若是做不到,实现不了,完成不了,是一种妄语、欺骗,也是一种罪业。凡夫的思想复杂,起心动念,起伏波动非常大,肯定有好多计划;但是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一定都能实现,也不一定都能成功。

    所以,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最好不轻易宣讲一些未来的弘法利生的计划,有佛就有魔,那些恶魔能听到,能知道,就会来干扰你,会给你造成违缘,这样的话很难成功。

    第七颂:

    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
    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可以宣说的有三种,其一是偶尔出离心。人的心态,尤其是我们这些凡夫的心态,非常不稳定,偶尔也会生起一些厌烦心、出离心,但是这些一点点都不稳定。所以这个也不可以宣说,也不可以轻信,这种状况很普遍。

    很多居士皈依佛门了,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开始离家出走。家、工作都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然后到庙里做义工,做一些善事。没有几天又动心了,想家、想孩子,又回去了,回去以后又开始造业了。这叫什么?这叫业际颠倒。这种人没有暇满的人身,所以没有解脱的机会,千万不能变成这样的人。自己一定要考虑成熟,然后才可以下决心。供养布施也是,开始对轮回生起一些厌烦心、对上师生起信心的时候,就去布施供养;但是这个厌烦心、信心也都不稳定,自己也不仔细考虑,然后就把所有的东西、钱拿来供养布施,过后又后悔了。

    为什么说不可以宣说偶尔出离心?因为很容易造业。你拿所有的东西来上供下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你心态不稳定,过后想来想去又后悔了,这样就把所有的功德都摧毁了,甚至还造业了。所以,心态一定要稳定,思维一定要成熟,然后才可以做这些功德。

    现在还有人,在家里和爱人吵架了,或者孩子不听话了,就开始想出家了。“人间太苦了,太烦了,我一定要出家。”这都是偶尔的出离心。过几天,孩子乖了、听话了,夫妻也和好了,对自己百依百顺了,各方面都比较好的时候,哪有想出家的心啊!这种心态一点点都不稳定。

    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在冲动、激动的状态下下决心,做决定,这都是不稳定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非常多。很多人刚开始很好,后来又造业了;刚开始有点信心,后来又灰心退步了,不要这样。所以我经常强调,一定要打好、打牢基础,然后做什么都会稳定,特别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更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思维成熟,让自己的相续成熟,最后再做决定。

    其二,“不宣自己狡诈行”。自己一些狡诈的行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能宣说。自己偶尔有了一些狡诈、欺骗的行为,若是为了忏悔,或者为了改过还可以说,不是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宣说。

    发露忏悔可以,但应该在上师三宝面前,不应该在大众面前宣说自己狡诈的行为。现在也有这样的,把这些恶业当作成就与功德到处宣说。比如自己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做了一些喝酒、吃肉等恶事,这些并没有什么功德,但是自己不知道,自认为是功德。这些坑蒙拐骗、明争暗斗等狡诈的行为,并不是什么本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凡夫愚痴颠倒,不明白这个道理,还到处宣说。这样恶业、罪业就会增长,将来要感受果报,那时痛苦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或者没有控制住,造了一些恶业,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发露忏悔,或者自己默默地忏悔,然后默默地发心发愿,不要去宣扬、宣讲这些,不要有夹杂心。

    其三,“不宣自己之善行”。不能宣说自己做的一些善事,积的一些福德;若是宣说了,这些善事、福德很容易被毁坏、摧毁,所以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不要说这些,自己有一些善行、功德、福德的时候,一定要隐藏起来。

    有的人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功德、福德,积了一点点善根,就到处宣说:我供养了上师,供养了多少;我布施众生了,布施多少;我做了何种善事……实际上这都是毁坏、摧毁自己的善根与功德。

    其实不可宣说的不仅仅是这三种,还有好多种,但这三个是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修行人必须要做到的。

    第八颂: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我们作为修行人,这三个地方是不可以去的:怨仇争斗的地方不能去,众人聚积的地方不能去,玩乐的地方不能去。作为修行人,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这些地方。也许是个骗局,也许是个危险的场所,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是人就这样,有什么热闹都爱去看,这样很容易造业。

    容易造业、容易起烦恼的地方——玩乐处,比如娱乐场所、歌舞厅、网吧、夜总会,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修行人,是不可以去的。若是有意义,为了弘法利生,为了自己的修行,或者对修行有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否则你经常到这些地方,心中很容易生起贪嗔痴慢疑等等烦恼,自己经常和这些人接触,经常去这些场所,很容易造杀盗YIN妄酒这些恶业。所以,如果自己的修行没有到一定的层次,特别是初学者,更不可以去这三个地方;尤其是在内地,有很多这样的场所,这样的环境,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九颂:

    不宜言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
    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作为修行人,不能轻易宣说的有三种。第一个,“无信者前不说法”。佛法是饶益众生的方法,我们应该宣说佛法;但是,如果对方实在不是法器,没有一点一滴的善根与信心——也有这样的人,我们也能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就不能轻易给这样的人讲说佛法,弄清楚以后才可以跟他说法。否则,不但对他没有好处,反而还有坏处;不但不能饶益他,反而还会伤害他。如果他没有善根,没有信心,你却给他讲这些;他也许会生起一些邪见,或者会进行一些毁谤。这样,相当于你毁坏了他的相续,这个也是要注意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

    第二个,“未问不说自经历”,他人不问,不要说自己的一些经历。有的人特别爱说闲话,别人根本没有问这些,根本不想知道这些;但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做过什么,如何如何……若是他人问到了,你感觉对他人有一些利益,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否则说这些也是不如法的,也是一种过失,所以也要注意。

    第三个,“不说不符实际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总是东说西说:有时候说高,有时候说低;有时候说长,有时候说短;一会儿说他人,一会儿说自己。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作为修行人,说话得有威仪,得符合实际,说有道理、有意义的话;不符合实际的语言,不可以轻易说。这些都是华智仁波切给自己定的标准,实际上也是给我们定的标准,我们应该用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纠正自己,这都非常重要。

    今天讲的这些,恒需隐秘有三种,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可去处有三种,不宜言说有三种,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反复地思维、修持。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