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出离心和菩提心


   日期:2011/7/6 9: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0培训开示(一)出离心和菩提心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开示一下出离心和菩提心。要解脱,要成就,在相续中一定要具足出离心、菩提心,然后要有般若空性智慧。现在好多人都在修净土宗、修禅宗、修密宗。无论修何种法门都一样,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都不能成就。这些非常重要。

    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是有程序、有次第的,不是随便先修哪一个就可以了。先修出离心,其次修菩提心,再修般若空性智慧。若是不按程序修,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这些心不是随便就能在相续中产生的,要通过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首先要修习四外加行。四外加行是最最基础的一种修法,四外加行修好了,相续中才会产生真实无伪的出离心。

    四外加行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其实佛讲的轮回和因果,和佛当初讲的四谛一样。佛成道以后,最初讲的就是“苦”,要了知苦,因为六道众生没有认识到这些苦。若是你不了解轮回,不知道六道轮回里只有痛苦,没有安乐,就无法产生希求解脱之心。首先要了解轮回,要知道轮回的苦,知道在六道轮回里像在火坑里一样,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才会有逃脱轮回的想法,才会有出离心。若是没有想要逃脱轮回的这种想法,没有这样一个追求解脱之心,我们学佛修行也不可能精进。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还是精进不起来,坚持不下来。因为还是不了解轮回,不知道轮回的苦。我们也明白一些,但是没有深信。你要知道轮回是苦海,是火坑,你就不会留恋,也不会贪着了。在火坑里,任何人都一样,一刹那都不会想停留。其实火坑也不是特别恐怖,对我们的危害也不是特别大。在火坑只能夺去我们一条生命,或者只遭受几十分钟的痛苦,轮回比火坑更严重,对我们的危害更大。

    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失去过无数次的生命,受尽了无量无边的痛苦,而现在我们有了解脱的机会。在火坑里若是有这样一个解脱的机会,你是不会错过的,一定会想尽办法,全力以赴,紧紧抓住的。我们现在得到人身了,闻到佛法了,有解脱的机会了,但我们还是没有抓紧,没有全力以赴,就是没有认识到轮回的苦。这是根本。

    佛讲苦、集、灭、道,为什么第一句讲苦呢?若是你认识不到这些苦,就无法能够解脱、成就。若是你知道苦,就会去寻找痛苦的根源;找到了根源,就会去找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最后就会逃离这种痛苦,这叫灭。苦是轮回的果,集是轮回的因,道是涅槃、寂静的因,灭是涅槃、寂静的果。这都是因果关系。

    我们在四外加行里学习轮回过患,同样是为了知道轮回的苦。人其实非常痛苦,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现在所感觉到的这些,是一些粗大的苦,更多的苦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如果我们知道六道轮回里的三恶趣——地狱、饿鬼、傍生只有苦没有乐;知道三善趣——阿修罗和天界只有苦没有乐,人间也充满了三大根本苦、八支分苦,才会生起逃脱轮回之心。我们现在要想解脱、成就,首先要深信轮回,深信六道轮回如火坑、如苦海,只有苦没有乐,包括人天这些暂时的利益或福报,都是有漏的,无常的,痛苦的。只要是有漏的东西都是痛苦的,只要是无常的都是痛苦的。

    我给大家讲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些坏事与逆境,会直接让我们痛苦;好事与顺境,会间接的让我们痛苦。只有这直接和间接的差别,别的没有差别。

    你知道了轮回苦,接下来想逃脱,就要懂得因果,深信因果。能修无我或者空性,就能解脱,就能成就。因为轮回的根、痛苦的根是烦恼,烦恼的根是我执。要去掉我执,破除我执,就要有无我的,空性的智慧。知道“我”的不存在,诸法是空性,心里的我执自然就会消失。没有我执就不会起烦恼,不起烦恼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不会有轮回。在六道轮回能断恶行善,就能解决很多痛苦,能得到很多暂时的安乐。但最究竟的是无我和空性。这叫因果不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无常的,诸法以及所有的缘起法也都是无常的。人生最难得,生命最容易失去。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在哪里死,用什么方式死。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你才会精进修行,最后才会成就,才会解脱会成佛。要不然,说的都好,决心都大:我要学、我要修,今生一定要解脱。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一遇到对境的时候,就灰心了,或者放弃了。就是因为,并没有真正明白道理。

    把四外加行的道理彻底弄明白、搞清楚了,真正有了一个甚深的体会或者成就的话,就不会有这些事。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影响你,障碍你。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其他地方,有一点点挫折和坎坷,或者遇到什么问题了,就退心了。

    其实我们做为初学者,首先应该脚踏实地学修四外加行。把四外加行学透,对每个道理有甚深的感受与体会以后,再进一步地学修其他法。不着急,主要是修学基础。基础打牢了,修学其他的法能很快成就。若是没有打牢基础,不能学修别的。这些非常重要。

    “我修加行这么多年了,现在应该修更高、更深奥的法了吧?”这个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问你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相续,若是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说明你四外加行修得还是不够,还需要修。是不是对轮回,对世间的这些福报没有丝毫的留恋?日日夜夜在希求解脱?如果不是,你依然会懈怠、懒惰、散乱。如果真心想解脱,就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着急修其他法。

    我们现在修习四外加行,然后修五内加行,后面还有特加行,最后还有正行。“法门无尽誓愿学”,但都要按次第来,因为每个人的根基、机缘都不一样。我们这些人中肯定也有不同的根基,有的人现在可以修正行了,有的人现在可以修一些特加行,有的人现在可以修五内加行,但是有的人还要继续修四外加行。不是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所以要修自己该修的法,修相应的法。

    五内加行前两个加行是皈依和发心。主要是为了生起菩提心。不皈依上师三宝不能进入佛门,若是没有进入佛门,就不能修学佛法,也得不到任何戒体,包括菩萨戒。

    皈依戒是一切戒的基础,皈依是进入佛门,也可以说是修学佛法的前提。然后是发心,发心的前面讲四无量心。若是四外加行修好了,知母、知恩、报恩这三个基础就有了,发四无量心就不难了。若是按次第修行,首先修舍无量心,就是舍掉两个概念,两种心态,修出平等之心。一个是对亲朋好友的贪恋,一个是对怨敌仇人的嗔恨。

    若是你有知母、知恩、报恩的基础,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儿女,对自己有无比的恩德,自己要报恩。在这样的理念下,对亲人、仇人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恋或怨恨。以一个平等的心态对待一切众生,就容易发出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因为众生都是父母,都对自己有恩。自己现在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报答他们的恩德,就要拔除他们的痛苦,要给予他们安乐。这是四无量心。

    有了四无量心,愿、行菩提心自然就能产生。这个时候你会考虑,我怎样才能给予他们安乐?怎样才能拔除他们痛苦呢?给他们吃的、穿的、住的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佛法。他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烦恼;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有我执我爱。要断除我执我爱,就要靠正法,靠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要辗转法轮,有自己的教法,才能直接而真实的利益众生。我能辗转法轮,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才能给予他们永恒的安乐。

    这时你就会想:为了利益、救度这些众生,我要发誓修持成佛!这种心叫愿菩提心。成就佛果不是无缘无故的,还要修持菩萨的学处——六度万行。这种决心叫行菩提心。要生起愿、行菩提心,就要靠四无量心。

    我们很多时候都讲慈悲。我要给予众生安乐,要拔除众生痛苦,要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但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你要生起愿、行菩提心,就要靠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要靠知母、知恩、报恩。要知母、知恩、报恩,就要相信六道轮回,相信三世因果。前前是后后的因,后后是前前的果,都是因果关系,不可能一步登天。不种瓜不可能得到瓜,不种豆不可能得到豆。没有火不可能有烟,因为火和烟是因果关系,火灭了,烟自然就会消失。因产生了,果自然就产生了;因结束了,果自然就结束了。这些修法都是有次第的,不能跨越,要一步步地来。

    我为什么强调次第,强调加行呢?原因有两个:第一,现在有些人很精进地学修佛法,但是始终没有进步,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没有按次第,没有修加行。有的人根本不修加行,即使修加行也只修五内加行,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有的人皈依、发心都念十万遍了,大头也磕十万遍了,百字明也念十万遍了,曼茶罗也修十万遍了。但相续还和以前一样,没有丝毫变化,没有一点点成就。

    第二,没有最根本,最基础的修法,没有弄明白四外加行的道理,就会越学越难,越修越难。现在好多人,虽然学佛好多年了,有的学了十年、二十年,现在还在不断地修。但是越修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

    我初到汉地,弘扬这样一个有次第的法,也是很有难度的。我知道,这些不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人们都非常重视、喜欢那些高深的法,不愿意按次第学修,更不愿意学修这些基础的法。但是这些非常重要。真要解脱,就要按次第学修,否则不会有任何成就。因此即使再有难度,我也要坚持。

    大家不要着急修高深的法。如果相续没有成熟,基础没有打好,即使天天念金刚七句,诵《楞严经》也不会开悟、见性。基础打好了,相续成熟了,念一遍,一个动作,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甚至一瞬间就能开悟、见性,就能解脱。若是相续没有成熟,真的是非常难。如果是这样,你每天念《金刚经》,也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念有什么用呢?若是你不想解脱,或不想成就,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若是真想解脱,真想成就,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修,最后才能成就。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离心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出离心       达真堪布)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