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兆法师:我们就是不相信,死亡很快就到来!


   日期:2011/8/2 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得知一个朋友患癌症的消息,也就三十岁吧,曾做过一些很著名的电视栏目。问我,一个出家人怎么看这事。 

  我回复,一心念佛。

  其实,我还有一些建议,只是不好直接讲,就放在文章里面讲。

  大概有很多年了,我就对世间里的一些习俗有警觉,比如结婚时祝对方白头到老,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两个人根本就不配,啥也不懂,就因为好玩而匆忙结婚了,这样的日子让他们互相折磨一辈子岂不是诅咒他们吗;逢年过节互相祝福生活幸福,万事如意什么的。

  这不都是客套话、糊涂话吗,万事怎么可能如意呢?史上哪个人曾经万事如意过,百事如意都没有过。一辈子有那么几件事情如意就算是命很好的了。

  最近外出参访的法师带回来很多关于西北寺院图片和文字,很让人开眼,终南山有个祖庭道场的对联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有药能医龙虎病,无方可治众生痴。

  世间人就爱睁眼说瞎话,文学作品还往往冠以“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的句子,来讴歌这本来就不靠谱的五浊恶世。

  三十岁得重症,我一点也不意外,经历的多了,以后,相信这样的消息会越来越多,我自己也都四十岁了,不知道哪天就挂掉了。就算是事事如意了,又能如何,因为,人寿太短,死亡很快就来。

  可以确定的是,再过四十年,我周围很多人都挂了,再过五十年,八十年,基本上就全都挂掉了。

  所以,千万要赶紧修行,不要耽搁,这一天放逸了,没长进,应该寝食难安才对。

  三十岁得癌症其实也是个好事,如果就此死掉了,那也是命。有人会说,哎呀,那是英年早逝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都可以英年早逝。凭什么别人就不可以呢。

  当然,不那么早死最好,通过念佛,通过配合治疗,应该会有转变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不要被癌症吓死,人是有命数的,该死,不得癌症也得死,不该死,飞机掉下来,也死不了。

  有本事就把癌细胞吓死。

  一个内心有力量的学佛人,我相信他是可以做到的,普通人也能做到,只要他乐观、积极、向上。对死亡、对人生看得比较开,比较透,我相信通过一心念佛获得感应就可以做到。

  如果这次没有死掉,是个大好事,正好可以通过此事体会真正的无常。然后重新认识我们的生活,策发自己认识信仰,真正地用功。

  我观察,学佛其实不难,修行也不难,难就难在并不是真用功,当然,说这话也是策励我自己,我们就是不相信,死亡很快就到来,总是觉得死亡是别人的事情,怎么可能落到我的头上呢。

  而且,我还很年轻,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要赚钱,我还要减肥,我还要在这个颠倒疯狂的世界里再捞上一把。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

  这么想,也不是什么罪恶,凡夫吗,就是这么想问题的,提出这个问题来,是让我们能够思维的到佛菩萨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什么这么有慈悲,这么有智慧,还有这么多的苦难众生。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我们愚痴呗,我们蠢的连死到临头了都看不出来,还傻乐呢。

  修行人也不是每天都能思维到死亡,听说有很多大师是能思维起来的,有的人吃完了饭就把碗扣过来,因为不知道下一顿人间的饭还能不能吃上。

  我观察居士们也不是都能关顾到死亡,否则一定不是现在这个状态,有一次我问一个居士,如果你下个星期就死了呢?

  他说,那我就把一切都放下,赶紧一心不乱念佛。

  我说,那你现在为什么不干呢?

  他说,我下个星期不死啊。谁说我下个星期会死啊。

  你看,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我们都以为自己还能活上很多很多年,明日复明日,有无数的明日,无数个明年。

  以前我自己做居士的时候,有一次有个法师布置了念佛的定数功课,布置了一段时间之后,再追问,有谁坚持了,结果,几十个人当中,竟然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那个功课是日诵五千遍佛号,算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课了。

  现在看来,没有念死无常的能力,一个人很难坚持自己的定课,但是,没有定课就没有基本功,没有基本功,后面就没法往下深入了。生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一个人好好的,忽然就会死掉,过了几十年,最多一百年,我们就全部都要死掉。

  修行也挺残酷,懂得多少道理,了解多少知识,到死的时候全都用不上,唯一的就是要靠真修实干,靠真正修持的功夫。

  在道场里,我观察,倘使不把念死无常的本领提起来,就很难做到随众,以后的路也不好走,而且,往往就走到学问和事项上去了。因为,那个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就是读书、竞争、获得、拥有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上一次搬书,我无意中翻到一本关于不净观的书,道场以前也引导过,看过一些类似的图片,确实引发了对生命和无常的警觉。

  做纪录片时,浏览以万为单位的龙泉寺过去的图片,处理了数千张图片,其中有一张图片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随时可以提出来思维,那是一张不净观的图,尸体的残骸。

  对我们而言,常常地思维一下自己必将到来的死亡,想一想每天拖着的这个沉重的即将成为尸体的肉身,看看周围一个又一个不断离世的人。渐渐地,应该会有一些启发。

  前面的话如果没有记住的话,没关系,下面这句记住,就算这文章没有白读。倘使,还想再恋一会儿床的话,那就想想死亡和无常;倘使今天的功课还没有做完,心想,算了吧,就要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想起自己的死亡和无常;倘使,那些烦恼啊,名利啊,争执啊、纠结啊、痛苦啊全都现前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提的起死亡和无常。

  真提的起来,世间的那些破事,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时常地想一想,下个星期,我就翘辫子死球了,看看自己怎么用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贤兆法师       死亡)(五明学佛网:贤兆法师       死亡)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陈兵教授: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净界法师:他对来生没有规划,所以死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毁灭 

 李利安教授: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 

 吕凯文博士:与死亡为友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4 对死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四节 善后事宜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三节 法物利益亡者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