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从佛那里,我学到了什么


   日期:2011/11/5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佛那里,我学到了什么

如果一个人学佛修行修的很好,万缘放下,是不是就会脸上时时带着微笑,常表现出不拘小节,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呢?

其实,如果你修到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并非你真正修好了。如同画圆,这好似来到了修行圈的半圆处,你必须继续往前画,画到“什么都无所谓”的相反面,修行才算圆满。真正圆满的修行人恰不是什么都无所谓,而是事事有所谓;吃一顿饭,走一步路,和每一个人打招呼,甚至与一只蚂蚁、一只飞虫相遇,都变得那样重要,因为那是当下生活的全部。

不注重形式,并不是不要形式。当你往形式里灌入你的专注、你的喜悦、你的觉知时,那感觉有多棒?!且形式在这种喜悦、专注和觉知中“消失”了。所以,形式从来不约束人,只约束那些狡猾的、不老实的、不想踏踏实实修行的孙悟空一样的头脑。没有形式头脑多么高兴啊?从此它可以海阔天空,腾云驾雾了。但小心,你有可能中了头脑的计。

没有形式,头脑无所皈依。没有皈依,又不肯修持觉知,从哪儿入手下功夫啊?那颗不定的心安住何处开始了解它自身?光思考吗?如果仅从思考中得到解脱,那仅仅是一种头脑禅、思辨禅,它所给你的是一种虚幻的自由解脱,一点也经不起事上的检验。所以,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注意审查那些过分强调“不要形式”的教导。

不管在家出家,修行人都不应轻易丢掉那端庄端正,丢掉端庄端正恰是头脑想要的,因为头脑惧怕“约束”。不丢掉端庄端正,也不是说你时刻板着个脸,板着个身子行住坐卧,而是时时觉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醒自己待在正觉正念里。待在正觉正念里的人,自然常常流淌祥和端庄的爱之光,这是修行人的光。

从佛那里,我学到了什么



学佛最重要的是“做”佛。如果一个人能够立刻“做”佛,那么他的所行就是佛行。在形式上做佛和在精神上做佛同等重要。有人只在形式上做佛,有人只在精神上做佛,有人在形式和精神上都做佛,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在做彼时刻我们能做的。作为佛教徒,我们学佛,除了读经,就应该学习像佛陀一样行走,像佛陀一样站立,像佛陀一样微笑,像佛陀一样待人接物……当我们完全活在佛性中时,已然没有形式和精神上的分别,一个人从里到外自然流露佛性之光:端庄端正,柔和安详。

二千五百年前到今天,人的本质一点也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个幻象——人的本心没变,人的四大没变,因缘和合的规律没变,佛性没变,一切都没。

佛教的师父是佛陀的化身,代表的是佛陀这个相,所以更应该行如佛陀,站如佛陀,走如佛陀,说话如佛陀,微笑如佛陀。不展示佛陀的端庄端正,怎能是佛陀的代表或化身呢?师父在前走,弟子在后面效法,这就是修行。

佛法没有末法,末法只是说法。佛法在哪?在人心中;佛是谁?佛是每一位、每一个。有佛想、知佛念、作佛行,人人都是佛。学佛者,请像佛陀一样走路,请像佛陀一样呼吸,像佛陀一样吃饭,像佛陀一样咀嚼,像佛陀一样安卧,像佛陀一样注视,像佛陀一样微笑,像佛陀一样做人做事……如此,这就是遵佛奉教。我们常常不知道修行具体该做什么,除了学经,这就是修行的日常内容。

作为佛的后人,我们常常腕上戴珠,项上挂珠,手里捻珠。捻着那十八粒佛珠,日夜呼唤着佛的名字,你真的记起佛陀的嘱咐了吗?你真的按佛陀的遗嘱做了吗?问一问自己:我“于国土成就威仪”了吗?我“严净毗尼”了吗?我“弘范三界”了吗?我“越诸尘累”了吗?……我“妙堪遗嘱”了吗?请自检点,自我审察,做一名真正的佛家人,不管是穿白衣还是身着黄袍。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科学)(五明学佛网:佛陀       科学)  

 唐仲容居士: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陈兵教授:陈兵教授谈佛法与科学 何谓真实 

 陈兵教授: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单培根居士: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不违背于科学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王雷泉教授:对“人体科学研究”的若干想法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杨佛兴居士:略论现代科学与传统佛学 

 周贵华博士:佛教与科学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