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两桩事,第一正法久住,第二代众生苦

2012/6/6 13:15: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起心动念两桩事,第一正法久住,第二代众生苦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59集(净土法门法师)  


「四、除觉分(即轻安觉支),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断除,诸见是见惑,烦恼是思惑。如果再引申这个烦恼,它的范围很大,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但是首先的,见惑要除。这在一块共修的六和敬的同学,我们希望将来跟我在一起的,我们不要多,五个人。我们真正做到六和敬,怎么做法?见惑不能完全断,一定要把它控制住,不让它起作用。第一个身见。起心动念两桩事,第一个正法久住,第二个代众生苦。我们不受苦怎么行?我们不吃苦,众生就苦了,希望我们多受点苦,众生的苦减少一点。也就是世尊最后所教的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后世学生的期望。我们不辜负老师,这两句话一定要做到,不能怕苦。一定要把戒律做出来,戒律我们只要把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做出来就可以,做为我们念佛三昧的资粮,求生净土的资粮,决定往生。这个世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贪瞋痴慢统统放下;对佛法只修一部经,这一部经之外统统放下。我们五个人在一起,可以每个人学一部经,都是一门深入,十年薰修。我们时间定十年,真干、真放下。


见惑必须要把它伏住,断不了一定要把它伏住,烦恼自然就轻,烦恼轻,智慧长。善能觉了除诸虚伪,虚伪是什么?一切法无所有,《般若经》上讲得好,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讲般若,实际上就是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你自然就能放下。不至于损坏真正的善根,真正的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精进,这叫除。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