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乐的“乐”字 绝对不能念成乐(yao)
三、信心欢喜
此句解释因愿文之“信乐”,即是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后之法喜心情。因愿文说“信乐”,成就文则开为“信心欢喜”,开“信”字而说“信心”,开“乐”字而示“欢喜”,此在于显明合三为一之义。
这一句“信心欢喜”,确实很值得我们用心的探讨了解。了解了之后,明白了,你一定会如这一句经文所说的“信心欢喜”。
“信心欢喜”就是在解释因愿文的“信乐”。所以第十八愿的因愿文“信乐”这二个字,有不少人念错,念错就是解释错。有不少人念成信乐(yao),把乐(le)念成乐(yao),就当动词“想要”解说,不对!因为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欲生我国”这一句因愿文,不是在信乐的这一个“乐”字,因为读错所以解释错。
这一个“乐”字,没有第二个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欢乐、快乐的意思、欢喜的意思、高兴的意思、愉快的意思。信心会产生欢喜、高兴、愉快、喜悦的心情。
诸位菩萨!在你的生活当中,有什么事情会令你欢喜?有什么事情会令你喜悦?有什么事情会令你高兴?如果你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信心,请问你会产生欢喜的心情吗?不会。会产生高兴的心情吗?不会。会产生愉快的心情吗?不会。譬如说你们在家人,结婚了,有了子女。如果你的子女对你不孝,你会有欢喜的心情吗?不会。会有高兴的心情吗?不会。会有愉快的心情吗?不会。如果你的子女很听话,不但读书读得很好,不用你当爸爸、当妈妈的担心,而且放学回家之后,会帮你做妈妈的整理家务,帮你煮饭、洗衣服、打扫环境,你没有叫他做,他就自动自发的去做这一些家务,然后跟你讲:“妈妈,您很辛苦,生育我、养育我、教育我,我能够当您的孩子实在很荣幸。妈妈,我应该每天主动的帮您洗衣服、帮您洗碗、帮您扫地。”如果你的孩子是这么乖巧、这么懂事,完全不用你担心,而且说起话来令你当妈妈的觉得非常的温暖,请问你会不会有欢喜的心情?会。会不会有愉快的心情?会。会不会有高兴的心情?会。
同样的道理,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你有欢喜的心情吗?如果你觉得念佛打妄想不能往生,你怎么可能欢喜的起来?如果你怕临终没有人助念不能往生,你怎么欢喜的起来?如果你怕临终家亲眷属干扰你、障碍你,你怎么欢喜的起来?那就表示你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心不够,所以信心不够或者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有欢喜。信心是体,欢喜是相,譬如当你身体不舒服,譬如说头痛,你会脸上展现出眉开眼笑还是双眉深锁?当你头痛的时候,你脸上的表情是怎样?双眉深锁对不对?你会皱着眉头:头好痛。昨天有一个男众要回去,来跟我讲:“师父!我头好痛。”他脸上就是现出一个苦瓜脸。我跟他讲:赶紧回家去休息。第一次来受八关斋戒,可能跪得太久。师父传八关斋戒是很如理如律,所以大家跪在佛前,从头到尾跪的时间还满久,所以很辛苦的。
但是你肯吃修行的苦,你就能了生死的苦,你不肯吃修行的苦,你就不能了生死的苦。吃苦能了苦,享福能损福。所以要吃苦还是要享福?要吃苦,知道吗?吃什么苦?修行的苦。如果吃感情的苦那没有意义,吃人生的苦没有意义,吃修行的苦很有意义。
古来许多祖师大德们,修行都很耐得了吃苦,现代人修行不肯吃苦。禅宗有很多祖师,都是从大寮吃苦出来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最典型的一位代表。那你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你有没有下过功夫了解阿弥陀佛?如果没有,那是不应该的。如果有,我想你一定会有如经文所说的,“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信心欢喜,就是得闻阿弥陀佛名号之后的法喜心情,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的道理之后,心情会很法喜。如果你觉得往生的机率是,大概一百个人念佛,才只有一二个人往生,那怎么可能会欢喜的起来,对不对?如果你的知见就像延寿大师一样,万修万人去,那你就欢喜的起来。
延寿大师,相传也是阿弥陀佛示现的一位祖师。有人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延寿大师说“万修万人去”这二种说法完全不一样,那我们该听谁的?我们听祖师大德的,听有修有证的祖师所开示的,或者我们看看佛经佛怎么说。《无量寿经》到了经文的末后,世尊举出包括我们娑婆世界的十四个他方世界,有无量的菩萨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从《无量寿经》的经文,我们知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很多很多,对不对?那依佛所说而信,应该是不会错的。
信心欢喜,就是得闻阿弥陀佛名号之后的法喜心情。因愿文说“信乐”,成就文就解释为“信心欢喜”,所以这一个“乐”字,绝对不能念成乐(yao),否则不但念错,也解释错。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