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2015/7/9 9:04: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小人,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用道德修养衡量人高下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没有人不愿别人称赞他是君子,也没有人高兴被人称作小人。这也就说明人都有羞耻之心,都有向善之心,也就是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却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堕落为“小人”。这其中很少有人自甘堕落,多数是受到环境影响,一时迷惑,做错事情不能得到谅解,于是越陷越深,难以回头。其实君子和小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善于引导,小人也能回头做君子;处理不当,君子也可能变成小人。面对别人的过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改变他的命运。这一段就是教导我们这个道理。

  明朝著名学者吕新吾先生说:“善于引发人的惭愧心,小人也能使他回头成为君子;如果刺激人的自尊心,君子也可能恼羞成怒,使他变成小人。”

  要帮助一个人改过,成为一名君子,就要引发他的惭愧心,而不能刺激他的自尊心。

  何况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如果有人受到别人言语刺激而不发怒,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宽宏大量、心胸开阔、涵养深厚的真君子;另外一种必定是心机很深的人,怀恨在心,虽然当时没表现出来,却另有意图,以后得志,曾经得罪他的人恐怕就在劫难逃了。与人为善,不但成就自己和他人的德行,也可以免除以后的祸患,实在比严厉指责更有力量。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忌尽言。

  处理事情要留有余地,劝善千万不可以竭尽直言。这是讲,凡事都必须要留一些空间,才有缓冲的余地,不至于直接冲突,引发矛盾。特别是责备别人,希望他向善,忌讳把话说死说尽,比如说“你如果不改过,以后我就不和你来往了”等等。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