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慧净法师:人在世间

2016/4/6 13:43: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意思是世间的恩爱再深,拥有再多荣华富贵,也只是一时的因缘和合,时间一到,就各自离散。人愈是贪恋,因缘离散时就愈痛苦。我们要了解,世间的本质就是如此。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两段话,都是从《无量寿经》摘录出来的。

  人生世间,因为贪图五欲,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并不意谓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包括活着的时候,也是「独生」、「独来」。

  虽然我们有亲近的家人朋友,但内心深处依然是孤独的,难得有可以谈心的知交。有句台语说「心事谁人知」,想来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与众相处,真相也不出「独」字。

  何况「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当我们临终受果报的时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乐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恶道,都要自己承担,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除非是阿弥陀佛来承担我们罪业的重担,救度我们于轮回,否则八万四千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我们的生死轮回。

  《地藏经》言: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父子至亲」,父子的亲情是天性,在人世间,自然会彼此慈爱、孝敬,可是一旦死亡,到了地狱就各走各的路,因为每个人三业行为都不一样,所以死的时候,就随各自的业去受果报,不能相逢。所以「歧路各别」。

  即使有百千万分之一的机会相逢了,也「无肯代受」。为什么?地狱之苦自顾尚且不及,如何能够彼此代替!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这段话有个典故。有一对父子,居无定所,今天乞讨到这个地方,明天又到另一个地方。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父亲又告诉儿子,这也不是我们的「家」,到了这里还是作客,不能长久。

  当初看到这段典故时,内心有着深沉的伤悲。我们在这个三界六道,娑婆世界是客,能够长久的只有极乐世界,所以「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世间眷属,缘尽则离;图久远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极乐。

  世间眷属虽然恩爱相处,但这个缘份也十分短暂,几十年过了,缘尽了,就彼此离散,不能再相聚。人生就是这样无奈、这样悲哀。希望再相聚,就要结佛缘,彼此都「专称弥陀佛名」,彼此都「愿生弥陀净土」,如此,今生为六亲眷属,未来也能继续和乐相处。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