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如本法师:佛教见性后境界如何

2016/6/21 9:51: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问:佛教见性后,其境界如何?

  如本法师答:修行以见性为宗,任何一宗一派若不以见性为其根本,当视其不了义、不究竟之法门,永远滞留生灭法中,于有为幻化染污之心起伏动荡而不得自觉,乃属三界内迼作有相法,若欲出离生死(梵语samsara),成证菩提终无是处,与外道法更无有异也!

  六祖惠能大师云:“但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本意即在此也,各人在多生累劫修因有浅有深,有广有狭,因人而异,故今世见性之境界深浅广狭亦有异也,有见性究竟圆满者,有见性未得圆满者;譬如夜观十五夜之月与初一之月,十五夜之月喻如见性究竟圆满者,初一之月喻为见性未究竟圆满者。

  菩萨(梵语bodhisattva)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中,若证得初地以上,当下便是见性之圣者,初地菩萨见性逊于二地,三地胜于二地,四地胜于三地,如是演推即知修证过程的确有见性之深浅广狭之异也。

  修行应以见性为宗趣,见性者即是得见自己本来面目,此本来面目即是不生不灭之涅槃(梵语mirvana)自性是也,行持佛道,修持法门应以不生不灭之佛性做为修行之基础,也唯有依不生灭心之修证方得不生灭之涅槃自性,因而顿断生死,永脱六道。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开悟圣僧云:“一念清净绝千古,十界依正无纤尘,识得此念是何物,世间忽然少一人。”

  见性后此人之心地常处见闻觉知,不断不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湛然常寂,自由自在,二六时中为人处事中道圆满,不落恶知见,行为不沾不染于尘欲,觉性特强,渐入圆满佛道是也。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