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平等性

2016/7/28 19:3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云:平等性”

  基智之平等性,即一切皆平等。加行时,在差别处和差别法上破除谛实成立的执实。差别处上有其分类、定义、名相、境、有境等,这些全都是无谛实成立,然而,名言上,有些是定义、有些是名相、有些是因……等差别,禅修时必须以这一切皆是无谛实成立而修。

  “于事(基位)之分类、定义、名相、对镜、有境,以破除执实之慧摄持之菩萨瑜伽,彼即基智该事阐示之菩萨加行平等性定义”。

  事(基位)即从色至遍智间之诸法,含有108词组,其中,所有分类、定义、名相、对镜、有境皆平等、无谛实成立。

  分类有很多,如色处,声处等十二处,五蕴、十二缘起、十八界、四谛等,所有分类仅在名言上作区分,胜义不成立皆相同(平等)。

  “定义、名相”等,从色至相智间之诸法,有些是定义、有些是名相、有些是事例等。这些都是无谛实成立。境、有境仅在名言上作区分,胜义不成立皆相同(平等),都是破除执实成立,以此慧摄持之菩萨瑜伽,就是基智阐示之菩萨加行平等性定义。

  “彼中分四:1、于色等体性不耽著为谛实之加行平等性。2、于彼(色至相智间之诸法)分类不耽著为谛实之加行平等性。3、于彼定义及名相不耽著为谛实之加行平等性。4、于彼对镜、有境不耽著为谛实之加行平等性。”

  “云:不执著色等,四种平等性。”

  “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续流最后际之间。”

  基智加行和基智加行平等性的界限一样。基智加行平等性就是基智加行。加行主要在差别事和差别法上破除谛实成立,因此在色等之体性、区分、定义、名相、对镜、有境等破除谛实成立,就是加行。

  “云: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

  这是基智的最后法,“声闻等见道”有三类:1、住于声闻证悟种类之见道。2、住于独觉证悟种类之见道。3、住于了悟空性大乘证悟种类之见道。在此事“基智”中,直接开示“住于了悟空性大乘证悟种类之见道。”

  “一切智如是”意即从开始的第一种代表基智之法“智不住诸有”起,到此,许为代表“一切智(基智)”之法。

  “此事中直示之现证离戏大乘谛现观,彼乃此事直示之大乘见道定义。”“离戏”指空性。

  “其中,区分:此事直示大乘见道之忍智十六刹那。”十六刹那即八智、八忍。八忍是无间道,八智是解脱道。

  “四谛各有: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法忍是无间道,法智是解脱道。如苦谛有苦法忍、苦法智;集谛有集法忍、集法智……

  所应断有二种:见断与修断。见断即遍计及种子,修断即俱生及种子。见道的忍智十六刹那主要断除见断。见断分为:欲界地摄之见断,上界地摄之见断。欲界地摄之见断,若配合四谛,则有四种:苦见断、集见断、灭见断、道见断。

  正对治“苦见断”的是苦法忍;正对治“集见断”的是集法忍……一共有四法忍。以“四法忍”将“四见断”断除后,获得解脱道,即获得四法智。

  上界地摄之见断,也有四:苦见断、集见断、灭见断、道见断。此四也各有正对治,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此四类忍是无间道,将四见断断除后就获得四种解脱道,即获得四类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所以,有八忍、八智,称为“忍智十六刹那。”

  最后刹那时,获得道类智,此时见断(遍计)及种子已完全断尽。

  “苦等诸圣智,法智及类智,忍智刹那性,一切智见道。”在此只说现证空性慧,因为讲的是大乘法智和类智,大乘法智和类智才是证空性慧,即“现证离戏大乘谛现观,彼乃此事直示之大乘见道定义。”

  “界限:唯大乘见道。”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