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仁清法师: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二十四不问禅法

2017/10/10 9:03: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集颂》:“1、为令心住入等持,怀嫌恨心骄慢制。

  不求教授染违犯,2、怠惰不请犯非染。

  3、无违犯者疾病缠,或无气力教颠倒。

  若自多闻出入知,能令心定无违犯。”

  《梵网经》第六:“不供给请法戒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常请法师三时说法……若不而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二:“骄慢不请法戒若佛子,自恃聪明有智……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条戒,若有毁犯,会障碍禅定度功德的圆满。

  “入等持”是“入禅定”的意思,也叫“三昧耶”、“舍莫它”。能入禅定,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有净土的“以一净念代万妄念”;禅宗的“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天台宗的“止观”等等。最好的方法是缘于空性做的“等持”,其中又分为:“概念心证空性的观察修等持”和“亲证空性的止住等持”,如果亲证空性的一刹那,行者就是“圣者”,若是发过菩提心的人,此时就是初地菩萨。

  一个修行者,如果不通过“禅定、等持”是很难提高的。根据《地道》的理念,修行的每一次质的飞跃,比如从初地到二地、从二地到三地等等的进阶,都是在禅定中完成的,可见修行禅定和请问禅法对一个行者的重要。

  1、若遇到大德善知识,心怀“贡高我慢”、“讥嫌、嗔恨”等而不请问禅法的修行教授者,则为“染犯”。

  2、若没怀以上等类的心态,只是因为“懒惰、懈怠、放逸”等而没请问禅法教授者,是“犯非染”。

  3、若因自己疾病缠身、或体力不支、或对方在颠倒说法、或说误人的“相似法”,或自己所学足以能指导自己的禅定实修等等,具此条件,不“请教禅法”,也不为犯。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