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第十八愿善导释》 022 本愿称名,万古常新

2018/2/14 10:4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第二节 龙树菩萨释“念”为称名念佛

  将“十念”的“念”解释为“称名念佛”,并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独创,而是有经典的依据,同时也有祖师的传承,有关经典的依据前面已解释过,接下来就祖师的传承来作为印证。

  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第一位祖师是龙树菩萨,第二位是天亲菩萨,第三位是昙鸾大师,第四位是道绰大师。在补充讲义(见附录二)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的两段法语来证明“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接下来引用昙鸾大师及道绰大师的法语。

  万古常新

  净土宗念佛法门再怎么讲,都离不开弥陀本愿救度与弥陀本愿称名,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与宗旨在阐释。所以,不论何时我们听闻,每次都要把它当作第一次听闻,万古常新,永远都是新鲜的,不要认为已经学习过了,已经听过了、了解了。应该对我们这个核心宗旨非常好乐,不厌倦。为什么?因为这是法门的根源,也可以说是弥陀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比如呼吸,每一口都一样,但也都是新的;比如眼见色,每一次都一样,但也都是新的,绝不厌倦,这就是生命常新,万古不变。

  今天的讲义(见附录三)是专就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法语来补充。讲义题名“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称名”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易行疾至”就是称名的本身是易行道,虽然是易行道,可是却能快速到达不退转。多么快速呢?是今生今世就能预入不退转地。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无边,龙树菩萨把浩瀚的佛法归纳判别为“难行道、易行道”这两门。“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弥陀本愿称名。如果不是弥陀本愿称名,就不易。同时,易的本身有殊胜的功德,因为能够在现生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之时,就已经预入不退转的果位,所以易行的本身是方法容易、功德高超。

  一切法门,可以用四句话来分辨:有易行而不疾至,有疾至而非易行,有非易行也非疾至,有既易行又疾至。而我们这个法门,既是易行的法门,又是疾至的法门。这是就标题来解释。

  《易行品》以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宗,现生不退、往生成佛为趣。

  “宗”,简单讲就是方法;“趣”,简单讲就是目标、目的。《易行品》内文很短,所讲的易行,有十方十佛的易行、十方诸佛的易行、过去八佛的易行、三世诸佛的易行以及诸菩萨的易行,同时也讲到弥陀的易行。讲了这么多的易行,其实是在衬托弥陀的易行。弥陀的易行是《易行品》的核心、结晶、归趋。所以,《易行品》在讲什么?在讲弥陀的“本愿称名”,在讲只要依弥陀本愿称名就能现生不退而往生成佛。现生不退,就是内文所讲的“即入必定”;往生成佛,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