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第十八愿善导释》 25 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

2018/2/23 10:3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三)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恭敬——内心谦恭,外相崇敬。虔诚恭敬,至诚恳切。彻底放下,全身靠倒。

  “恭敬”,“恭”指内心的谦恭、谦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这两个字,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获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获得十分的利益。其实不只是学佛的人,即使一般人士,也应该心怀恭敬,也就是说,凡事要以恭敬之心来面对、处理,所以《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古典也说“君子毋不敬”,对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时、任何处,都应该怀抱恭敬之心。

  为什么这句名号应以恭敬心来执持?

  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内心充满贪瞋痴的污秽,没有力量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若说有什么力量的话,只是增加三界六道轮回的业力而不是功德力。今天承蒙弥陀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为我们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将此功德资粮回向给我们十方世界的众生——能够理解到这一点的人,就能以恭敬心来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

  这个“应”,就是劝勉我们要有恭敬心,要了解我们是无有出离之缘的凡夫,要了解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是我们出离生死轮回乃至往生成佛的增上缘。所以,这里的恭敬就是“虔诚恭敬,至诚恳切”的意思,虔诚恭敬与至诚恳切这两句话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发自内心,非常恳切、非常至诚地恭敬。

  “彻底放下,全身靠倒”,就是彻底放下自力,彻底放下依靠其他法门的执著心,彻底放下对阿弥陀佛救度的怀疑,而以全部性命,全身心、毫无保留地靠倒阿弥陀佛的救度。

  这就是恭敬的内涵。

  执持称名号——“执持”即是“称名号”。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执持是什么意思?执持就是将东西抓在手中——有形的我们以手执持,无形的我们以心口来称念,所以“执持”即是“称名号”,就是称念弥陀佛名。能够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融入弥陀的救度,就合乎易行道的内容。

  “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论任何人,不论他知不知道弥陀救度的内容、知不知道这就是易行道,也不论他信不信、内心清净不清净、散乱不散乱、有没有贪瞋痴,这些都不论,他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合乎“执持称名号”。

  当然,一个人能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退转,往往是有某种程度的了解、信受。这里讲的“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是退到最后讲的:即使我们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全信,而且贪瞋痴妄想杂念还很炽盛,可是如果能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合乎易行疾至不退的法门,就与易行道相应了。

  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所以,我们研讨这个法门,不只是停留在学问上、信仰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中,把易行道的称名念佛化为生活,使生活就是本愿称名的念佛,也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这段文表面上好像在解释前面“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是称十方诸佛的名号,但其实不是,它是在回归专称弥陀佛名,因为《易行品》的核心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称名的易行。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