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第十八愿善导释》 055 十念者 明业事成办

2018/7/3 13:41: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三、“十念者,明业事成办”

  判言(《圣教集》280页):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这句法语不过十一个字而已,但却意味深长,而且价值非常高,非常重要。昙鸾大师说,所谓“乃至十念”,并不是一二三四或者百千万亿的这种数字的十念,这个十念是显明“业事成办”。“业事”,业就是事,事就是业,往生这件事情,已经成办了,成就了,圆满了,这叫“十念”。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这个“十念”,它是“乃至十念”,不是固定的十念,如果是固定十念的话,少一念不行,多一念就可有可无,并不是这样。

  (一)“十念”显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十念”显示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往上是包含一辈子,往下则包含十声、三声乃至一声、一念的念佛。这种含义在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解释的法语中有很清楚的显明。例如: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观经疏》)

  我们都是凡夫,凡夫都有罪,也都有福,也就是说,凡夫都有善,也都有恶。人生在世,不是恶多善少就是善多恶少,或者善恶俱多,或者善恶俱少,但没有唯善无恶,除非是阿罗汉。在善恶当中,善导大师说,不管善恶多少,也不管是年轻时接触就开始念佛,还是年纪大了接触才开始念佛,只要能够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那必定往生,不用怀疑。

  又说: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观念法门》)

  这里也说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这样,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自然地、自动地率领极乐世界的圣众,欢欢喜喜地来迎接我们,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

  又说: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是对《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七日”的解释,也是对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解释。

  又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观经疏》)

  从遇到这个法门开始,不管是几岁,从今往后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直到临命终都不改变,这就是“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这就是“乃至十念”。所以,善导大师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总之,“乃至十念”就是“念念不舍”,“乃至十念”就是“正定业”。为什么?“乃至十念”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说“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乃至十念”就是“念念相续”。善导大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只要念念相续,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也就是万修万人去。所以,真正“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净土法门,就是指我们这个法脉而言的,他宗他派的净土教理,必然有条件,合乎条件就能往生,不合乎条件就不能往生,未必能够万修万人去,因此必然不是易行道。

  (二)“业事成办”表示证果的业因成就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业事成办”表示证果的业因已经成就了。因已经成就,必然获得那个果。

  五逆必堕阿鼻喻

  比如说,造五逆十恶的人,由于五逆十恶的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下辈子就必定堕落阿鼻地狱。又譬如五戒十善的人,他五戒十善的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下辈子就必定再生而为人,或者是上生天界。

  那念佛人呢?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如阿罗汉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所以说,“十念”者,是在于显明“业事成办”。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