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印光大师: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

2018/10/30 21:42: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

  ❖❖❖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三编卷三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参考今译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为现在的父母求福寿,为过去的祖先求超升,都可以。然而必须至诚到极点,方才有感应。如果泛泛悠悠,那么其所得的利益,也是泛泛悠悠。回向文,应该在正回向之后,自己依照所求的心意,说几句。只是表明心愿,不必铺排文字。你既然知道净土法门,尚且应该对一切人讲说其中的利益,令他们修持,何况是生养我的父母呢?为父母回向,固然是正理。而不劝导父母,只是自己修持,就失去真实孝敬父母的意义。如果父母的天性与佛法相反,应当至诚代为父母念佛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然会生起信心,修持佛法。诚心所到,金石都会打开。何况父子天性,互相关联,而有不能转移的道理呢?

  ——如诚法师译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