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济群法师:感同身受之后

2018/12/14 21:20: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当我们真正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看到他们受苦,自然会尽己所能地施以援手。

  常人总是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慈悲心的修行,需要对这一关注点加以改变。

  佛教有部重要论典叫《入菩萨行论》,其中特别讲到“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对众生的关注。从处处想着自己,转为处处想着他人;从关注自己的痛苦,转为关注众生的痛苦。你能关注多少人,就决定了你的心打开多少,最终成就多大的慈悲。如果你只能关注一部分人,那是有限的、凡夫的慈悲;如果你能关注一切众生,才能成就无限的、佛菩萨的慈悲。

  慈悲心的修行,是从关注他人痛苦开始的。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关注他人,并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慈悲心才会随之生起。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独生爱子,只有这样,才会与他们心心相印。

  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即没有任何条件,和对方也没有血缘亲情,更不图丝毫回报,仅仅因为不忍心他们受苦,就发愿帮助对方。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你现在脚痛了,手立刻会去抚摸,以缓解它的痛苦。这完全是不假思索的自然反应,不会考虑是否该做,能否得到回报。同样,当我们真正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看到他们受苦,自然会尽己所能地施以援手。

  我们从微小的慈悲到广大的慈悲,从染污的慈悲到纯正的慈悲,从萌芽中的慈悲到坚不可摧的慈悲,这个过程必须不断努力。而前提是真切感受到众生之苦,只有这样,才会生起帮助他们离苦得乐的动力,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