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2020/1/12 11:39: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我们刚刚看师长写的序文,讲到「学习的关键,端在『诚敬』二字」。而引到经典当中特别重视诚敬的态度,首先,「《曲礼》曰:『毋不敬。』」这个「毋」就是没有,没有什么时候能不保持这个恭敬的态度。所以《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诚敬心一不见,当下就不是在修道的状态了,就是随顺习气,都到邪道上去了,所以无时不刻都要保持恭敬。所以老祖宗的学问就是「主敬存诚」。诚敬的程度,能愈高,愈能保持,这是真实的修养。

  那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真诚、恭敬?都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不然我们心很粗,大部分的时候是应付,是傲慢当道,就很难提升了。

  比方,我们打开经书以前,感恩圣贤人的教诲,再打开来看,把它养成习惯。包含每天梳洗完,也可以给古圣先贤、给至圣先师行三跪九叩礼,这个都是培植自己恭敬的心。

  甚至于写字,都恭恭敬敬去写每一个字。《弟子规》上说的,「字不敬,心先病」。字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贝,字当中含有人生的智慧在里面。不能写字的时候,都是很散乱心在写,这时候的恭敬就没有保持了。包含写信给别人,有时候我们心粗,写信给人,太潦草。对方拿起来,一封信要猜七、八个字,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个都是体现我们对人的恭敬不够。所以其实《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凡出言,信为先」,恭敬自己的言行要一致,这是自我恭敬。这一句好做吗?「没问题、没问题」,三天以后忘记了。恭敬还表现在所有做事的态度上。一答应,先记下来,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够忘记,这都是一个人具体恭敬的表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只要答应的事情,尽心尽力做,绝对不马虎。答应以前慎重考虑,答应以后全力以赴。

  还有对一切万物都要恭敬,桌椅板凳你也要爱惜它,那也是恭敬。吃东西不奢侈,惜福,感恩农夫,感恩大众。所以确实,「毋不敬」。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2011/5/28 第一集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