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一十四

  日期:2011/7/18 17:38:53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四集)  2011/3/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六十八面,倒数第三行:

  「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极乐。」这就是指方立向,阿弥陀佛为了接引十方世界的众生,做这个示现。「上句是《宋译》文」,宋朝时候这个译本,「《魏译》为十万亿剎」,这个翻译就简单多了,「《唐译》为十万亿佛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就是小本的《阿弥陀经》,玄奘大师翻译的,「同《宋译》」,跟我们这个地方翻译的是完全相同。「《阿弥陀经》同魏唐两译,诸译不同」,五种原译本翻的不一样,「其故有二」。这是有两种不同的缘故。「一者,如《法华》所说,随众生根器,所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故两土距离亦可不同」。古时候印度跟中国度量衡不相同,这都是从事上说的。「实者极乐娑婆皆遍一切处,互融互摄,本无距离之可言」。这是称性而谈,也就是就诸法实相来讲,一切法的真相来讲,没有距离,没有远近。为什么?极乐世界遍一切处,遍法界虚空界,娑婆世界也遍一切处。我们起心动念同样也是遍一切处,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得清楚,他第一段告诉我们本体,这是今天科学、哲学还没有发现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东西?没有人能说出来。佛有没有办法说出来?佛也不能说出来。科学家对这是个谜,他不知道。

  这桩事情,这是宇宙万法的根源,宇宙万法从哪里来?是从它来的。但是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什么样的科学仪器也没办法探测它。佛说了「唯证方知」,你证入这个境界你就知道,你知道了你也说不出来,你说出来的时候,别人也不懂,只有同样证得这个境界的人,他们懂。其实佛说出来了,《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的。惠能大师说出来了,「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我们听了怎么样?好像懂了,实际呢?实际不懂。本自清净,清净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不生不灭,为什么不生不灭也不知道。所以这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从体起用,起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依报,就是宇宙出现了。另外一个作用正报,正报是什么?正报是指自己,我出现了。不指别人,别人是他的正报,他是我的依报,我是正报,所有一切人都是我的依报,依报也就是我的生存环境,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所以正报就是讲我自己,我出现了,我跟宇宙同时出现。

  这桩事情呢?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讲清楚了,「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没有原因,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换句话说,也就没有现在。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哪来的现在?所以这念叫妄念,叫无始无明。这一念是缘,阿赖耶就出现,阿赖耶能变,一切万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虚空法界也是它所变。性能现能生,识能变,这讲得很清楚。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就跟我,我与物质,依报跟正报,它都是非常快速的在振动,都是一个波动的现象;不动,现象就没有了。精神是波动现象,物质也是波动现象,精神波动的现象比物质快,但是无论是精神的波动、是物质的波动,一定有三种现象发生,就是三种周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你这个波一动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全部都接收到了,波动是你发出去,人家都接收到了。同样一个道理,遍法界虚空界这个波动现象,你同时也收到。身体好像是发射信息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收集信息的工具,像是一个机器一样,一动周遍法界。第二个是「出生无尽」,出生无尽是变化无穷,因为有波动它就有变化。第三个是「含容空有」,那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所以说极乐遍一切处,娑婆也遍一切处,我们起心动念都遍一切处,这是事实真相。全都是互融互摄,互相包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中有极乐世界,有娑婆世界,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统统具足,有一切十法界六道三途,统统具足。确实就好像我们现在用的电视一样,这个机器就是我,我的正报,里面所现的相就是依报。现在电视里面频道,我相信国家所用的,全世界的信号统统能收到,应该是有几百个,甚至于有几千个,每个发射台都收到,有几千个频道。每个频道都是互融互摄的,一按频道在这个画面上全出现了。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所有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地球上这些人类,跟我自己什么关系?一体。觉悟的人知道,不觉悟的人不知道,这个世间觉悟的人少,不觉悟的人多。所以觉悟的人就很辛苦,因为他知道,他知道是跟自己一体,无条件的去关怀、去照顾。不知道的人,他完全不相干,他就是自私自利,认为是有个小我,其它人与我不相干,错了;一毛一尘跟我们都相关,都有密切关系。这种现象,今天科学没说出来,哲学没有说出来。

  方老师也是一生精力、时间都放在大乘佛法上,七十九岁走的,走得太早了。他要能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我跟他二十多年,我是二十六岁跟他的,他走的那一年我五十岁,那个时候他刚刚契入境界。教我的时候老师才四十多岁,那个时候他有分别,因为他是研究哲学的,完全用哲学来看佛法。认为佛法里面有一部分高深的哲学,但是还有一部分,至少一半以上是属于迷信、神话,他是这个看法的。到晚年,那些神话他全部都承认了,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互融互摄,本无距离之可言」,哪来的距离?没有距离,也没有先后,这都是讲真话,完全是佛菩萨现量亲证的境界,真实的实相,一切诸法的真相,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对这个问题,从完全无知、不认识,听到这种说法,神话、迷信。听了六十年明白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见到了。

  第二个意思这就好说了,这讲数字,「二者,亿、俱胝、那由他之数」,这都是数目字,「所表大小不一」。中国人讲的亿,「亿」就有四种说法,「十万」叫做亿,「百万」也叫做亿,「千万」也叫亿,「万万」也叫亿,现在我们是用万万作亿。「俱胝,其译为亿」,俱胝「亦可为十万、百万、千万、万万」,都能说,都没有说错。俱胝,中国人讲亿,亿有大小差别,有四种。「但前三者,则为常用者」,好像现在我们用的数目字,亿是万万,用这个。「那由他」也是印度数目字,「十万」可以叫那由他,「千万」也可以作那由他。「亦有解为万万者」,它跟亿的大致相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情?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相当于中国周朝的晚期,释迦出现,跟老子、孔子几乎同时代,比老子、孔子早一点。那个时代中国没统一,印度也没统一,都是部落族群,所以国家很多。

  历史上记载周朝时候,中国,你看从辽东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这样一个幅员里面八百个诸侯,就是八百多个国家。大国的疆域边界一百里,一百里是大国,小国是五十里、三十里,实在讲就是现在的小乡镇。诸侯王大国也不过像现在一个县长,那是诸侯,他是国君。我们看《春秋》、《左传》,你就能看出当时社会多么复杂,大国常常欺负小国,战争的时候一年到头都没中断,战争是什么?就是打架。所以每个国家用的文字也不相同,像中国的篆字一个字很多种写法,是什么?是当时每个国家所用的。度量衡制度在印度也是这样的,没统一,没有标准。不过在中国还尊崇一个就是共主,称他为天子,那讲这个国王有道德、有仁义,他有很多典章制度都可以给别人做榜样,别的国家都用他的制度,这称之为天子。天子没有实权,别人的国家主权是独立的,发生纠纷,天子顶多主持公道而已,化解纷争。实际上统一是秦始皇才统一,这些诸侯国统统废除了,改成郡县,所以现在中国,现在还有很多县的名字,都是古时候国的名字。

  这是单位名称,有很多种说法不一样。譬如说亿,在这个地区他们十万看作亿,另一个地方它百万看作亿,像我们现在把万万看作亿。这万是个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叫亿,一个亿就是一万万。「其义不一,是故难校」,校是比较、校正,不容易校。其义不一,我们就知道在那个时候,部落时代的时候同样一个名称,里头内容并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今于十万亿取亿数之最大者,则为十万万万」,万万是亿,十万亿,十万亿就十万个万万。「百千俱胝那由他,取俱胝与那由他之最小者,则为千万万万。较十万亿大一百倍,故不必局限于数量」。经上像这些数目字,念过就可以了,这都是一切众生妄想分别当中出生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些现象都不存在。「诸经互参」,这些经典我们多看一看,「则可知所示现之极乐世界,距此土至少在十万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国土)」,就是一尊佛他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为什么称三千?我想很多同学都知道,它的说法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围着须弥山的山腰旋转,这称为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然后以中千为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它三个千,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叫三千。所以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大千世界,通常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单位世界多大呢?在我们以前都以为是太阳系一个单位世界。黄念老跟我见面时候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把太阳系看作单位世界是错误的,须弥山不是太阳,太阳系绕着银河系转,转一周叫太阳年。银河系的中心才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现在科学家说那个地方是黑洞,很大的黑洞,巨大的引力,连光都被它吸收进去。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个银河系?我们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十万万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现身,你就晓得了,应化身!他在哪个星球上现身都是应化身。释迦牟尼佛有实报庄严土、有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我们看不到,那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空间维次,所以宇宙太大太大了。

  「凡夫闻之,常感极乐甚远,惧不能去」,这情形真多,许多人一听说十万亿佛国土吓到了,这怎么去法?「此实由于迷自心量故」。这句话怎么说?不知道自己心量之大,三种周遍的第三种「含容空有」,我们心量多大?含是包含,包含虚空,容是容纳,容纳万有。有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诸佛如来的剎土这是有。虚空里面不讲物质,整个虚空跟一切法全在我们自己心量之中,你心量多大!第二种周遍「出生无尽」,那就是经上讲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剎土,出生无尽,全是你自己念头变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对这些话听得耳熟,自己也能说,但是确实不知道、不承认。不承认是由于真的不知道,如果都说明白、清楚、了解了,哪有不承认的道理?你要是真承认了,极乐在哪里?就在此地。

  下面引《楞严经》上说的,「据《楞严》,则十方虚空生我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何远之有?」这《楞严经》上说的,佛举了个比喻,我们都认为最大的虚空,佛举比喻说,我们把虚空比喻说一片云彩,在太空一片云彩,我们的心呢?我们的心是太空。你说是心大、还是云彩大?遍法界虚空界在我们心里头,就像太空当中一片云彩一样,虚空小,心量大。记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讲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真心这么大,妄心也是这么大,真妄不二。心变成那么小,自私自利,和一个人都不能包容,那是什么?是你的烦恼,就是世尊讲的「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你把你原有的心量失掉了,变成小心量,小心量很苦。你要是知道心量这么大,原来十方诸佛如来所有的国土大千世界都是我心里变现的,你想到哪里去,那个境界就现在眼前。所以《净土生无生论》里面讲,「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不去怎么生?极乐就在现前,你到哪里去!像这些话,如果老居士要不引用这些经论,我们就避免不谈,以免争论,就省略掉了。他的批注好,把有关的经论里面这些经文全部都收到此地。所以读这一部批注,就读了一百多部经论,全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定要相信。要把自己心量拓开,要把自己烦恼习气放下,你看你多自在!

  「故《观经》曰: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真的是不远,十万亿个佛国土,就是十万亿个大千世界,不远,亿万亿个大千世界也不远,自性清净心当中没有距离,这个要知道。没有距离就是没有空间,没有去来就没有时间,时间跟空间全都不存在了。「实因本在众生各各自心之内也」。这一点都不错,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密严世界,毘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大日如来,都在我们自己心中,不在心外。记住,大乘经典佛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永远是一体,心是能生能现,法是所生所现,体相决定不能够离开,如金跟金器不能分。说体就有相用,说相就有体用,说用一定有体相,没体相哪来作用?一而三,三而一,你把它看作三个错了,迷了。知道一而三、三而一,非三非一,即三即一,这才真的把事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又《弥陀疏钞》曰」,莲池大师讲的,「分明在目前,亦何尝远?」「莲池大师之说,透彻心源」。这是事实真相,这些话我们要常常记住,《楞严经》上讲的十方虚空生我心中,我心生十方虚空,虚空多大呢?「如片云点太清」,太清就是太空,一片云彩在太空里面。现在这个概念我们就非常清楚,大家常常坐飞机出去旅行,都飞到云层的上面,你看到云层,不大!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愈讲愈近了,「有世界名曰极乐。世指时间,过去、现在与未来」。世这个字是三个十,过去十年、现在十年、未来十年,这叫一世。中国人讲三十年叫一世,它是讲的时间。「界者疆界,指空间,即四维上下,所谓十方也。合时与空」,把时间空间合起来,就叫做「世界」,或者叫做世间。间也是讲的空间,间是间隔,这是世界两个字的定义。「极乐」,这是翻成中国意思,「梵语须摩提」,古印度梵文称须摩提,在中国翻成极乐,它有很多意思,从翻译里面你能够体会得到,这里举了三个「安乐、赡养、清泰」,有这三个意思,清是清凉自在,泰是舒畅,所以现在我们都用极乐,用这个名称。「《弥陀要解》谓极乐,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这是古大德为我们解释极乐它的意思,永离众苦。我们这个世间讲的苦苦、坏苦、行苦,完全脱离了,这叫极乐,再没有丝毫痛苦的感触。我们这个世界苦事多,每天不离开我们的身心;极乐世界没有,身心安泰,第一安稳。「《弥陀疏钞》曰」,莲池大师讲的,「显至极之乐」,这乐什么?乐到了极处,这个极就是圆满的意思。「非人天一切诸乐之比」,人间天上乐事很多,跟极乐世界比就差远了。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初学佛的时候,有些法师提出这个问题给我说,佛家都以持戒为师、以苦为师,为什么极乐世界到处都是些珍宝,那不是太享受了吗?跟佛的教诲不相应。我们这个世界,真正修行人在山上搭个小茅蓬,什么也没有,大概就是两套换洗衣服,一无所有。他没有欲望,没有任何贪图享受的,他活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样的华丽?要晓得我们这个世间,一切奢侈华丽是人为的,富丽堂皇的宫殿是人造的。极乐世界不需要人工,没有人造,也没有设计,自然的。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设计师,有建筑的工匠,没听说,查遍《大藏经》,世尊四十九年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自然的。天人的福报大,我们看到世尊给我们介绍化乐天,欲界第五层天,他们所有一切享受就变化的,自己变化的,想什么东西,东西就在面前,不需要经营,不需要制造。想居住的宫殿,宫殿在现前,不要它就没有了。他化自在天就更自在,自己不要变化,化乐天变化之后供养他。这两层天的关系很好,有人供养,不必自己经营,样样都称你的心意,这是什么?性德。性德自然的流露,只能说不可思议,太奇妙了。欲界天人,第五天、第六天都能做到;那极乐世界比他们高太多了,比他们的福报也大太多了。所以这是以我们自己平常的妄想,去衡量极乐世界,全都错了。莲池大师介绍的极乐,就《疏钞》里头讲的。

  我们再看下文,「诸佛国土,随机所感,有四种土。」下面引用《弥陀疏钞》莲池大师讲的,「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经云:毘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是极果人所居。」极果是到顶头,《华严经》上称为妙觉,《华严经》菩萨,十法界之内的不说,离开十法界生到实报土的菩萨是圆教初住,中国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现在我们知道,他们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烦恼断尽了。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无明烦恼断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分别是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分别就像尘沙那样的多,数不尽,分别心,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你看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分别,一个生灭就是一个分别,没有两个分别是相同的,比作尘沙。执着叫见思烦恼,你看错了、你想错了,看错了是见,想错了是思。这些烦恼统统都没有了,这是什么位次?十住,上面是十行,十行上面是十回向,十回向上面是十地,这四十个位次,十地上面是等觉,等觉上面是妙觉,妙觉就是极果,再就没有了。所以经上有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他们住在报土,就是实报庄严土。妙觉呢?妙觉住常寂光;换句话说,妙觉是完全回归自性。常寂光净土里头什么都没有,三种现象都不存在,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不存在。

  所以今天的科学家发现了一桩事情,根据他们的观察,观测研究,说我们精密的仪器探测太空,实际上只能看到整个宇宙的百分之十。应该他们从数学里推论出来的,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看不到。我们听了这个话就会会心的微笑,他们不知道,佛经上讲过,那百分之九十到哪里去?回归常寂光去了。他们能探测到的,实际上只能探测到十法界,实报土他们都探测不到,回归到常寂光去,用什么样精密的仪器都没法子发现,为什么?它不是现象,不是你探测的对象。回归常寂光,常寂光遍一切处,周遍法界。毘卢遮那,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叫「遍一切处」。毘卢遮那是谁?就是我们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贤首国师说出来的,就是自己的法身。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包括自己的根源,从哪里来的?从这里来的,从毘卢遮那来的。它是真的,它所现的相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是幻相,它不妨碍真;因为它是真的,它也不妨碍幻相的发挥,千变万化可以,对它来讲一丝毫的染污都没有。极果人所居。

  「二曰,实报庄严土。行真实法,感殊胜报,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故。亦云无障碍土,以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这是菩萨的报土,什么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无始无明断了的菩萨。他为什么不住常寂光?无始无明断了,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只要还有一丝毫的习气在,这个报土就现前,他就住在这个报土。那个无始无明习气没法子断,时间久了自然就消失,需要多长的时间?《华严经》上讲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寿到底多长?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到了,他的无明尽了,无明习气断尽了,他就证妙觉位。证妙觉,他就回常寂光了,实报土就不见了,只有常寂光是真的、真实的,它没有生灭。实报土有生灭,常寂光没有生灭,它不是现象,有现象就有生灭,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精神现象还是有生灭,自然现象也有生灭。所以今天科学家讲的,能量、信息、物质统统有生灭,生灭从哪里来?从不生不灭来的。但是这个不生不灭东西,科学家没找到,所以他们只能说出无中生有,这现象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这个问题在大乘教里常讲的,「向上一着」,向上就是超越阿赖耶,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这桩事情科学帮不上忙,科学的方法只能到阿赖耶,你能看到物质到底是个什么现象,你搞清楚了,精神现象你搞清楚了,这就是科学技术已经到了顶。

  再向上一着那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要把这些意念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才能见到。你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什么样的数学也算不出来,自性里头没这个东西,什么样科学技术都没用,你决定找不到,放下就是。佛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你看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的,现在科学家、量子力学家全部把它证明了。科学费了多少年、多少人继续不断在研究发现,佛不需要这么啰嗦东西,用不着数学,也用不着这些科技、技术,不需要这个东西,用什么?用禅定。于是我们就明白,科学家发现的空间确实有不同的维次,不同维次从哪里来的?从分别执着这边生的;离开分别执着,空间维次就没有了。像佛经上讲的这个境界,十方虚空生我心中,如片云点太空里。科学家没说过,哲学家也没说过。整个宇宙是一体,这里头没有大小,所有一切对立的现象全没有了,没有对立就是一个整体。实报庄严土行真实法,这个真实是以大乘经典所讲的标准,什么叫真实?真实的反面就是不真实,不真实叫做虚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虚妄的,为什么?它是生灭法,它不真实,它会变,它会消失,有生有灭,剎那不住,这是假的。如果这个法现前之后它不变,这就真实的,它没有生灭,永远是这个样子,实报庄严土就是这样的。

  感殊胜的果报,这个里面,生到这个里面全是化生,像大乘经上给我们介绍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报身。一生到那里,相就是这样的,不是说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四十八愿讲的。体质相同,皆是金刚不坏身,这是讲体质;相貌,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居住的环境一时顿现,永远是那个样子。也许你觉得永远都是这个样子,这不是很单调吗?这地方有什么趣味?跟你介绍你还不想去。其实你错了,永远没有生灭,但是它随心所欲,它是变化所作,不需要人工。我喜欢住楼房,楼房就现前;我喜欢住茅蓬,茅蓬现前。随你的意思,你喜欢我的房子在地面上,还有人喜欢我的房子在空中,不要在地面上,变化所作。你生活的环境,随你自己心的意思,一切法从心想生。可是到那个地方,有没有心想?没有了,因为什么?你已经转识成智,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全没有了,所以它现出来是自然的,完全自然,法尔如是,你在这个地方看到性德不可思议。换句话说,什么样的艺术大师去规划都画不出来,天上人间再聪明的人无法想象得出来。极乐世界给我们描绘的是真实法。

  「具净妙五尘」,五尘是个比喻,因为只有识才有尘的意思,染污。极乐世界没有染污,叫净妙,所以大乘经上给我们讲法性身、法性土;跟我们世间土不一样,本质不相同。我们这个地方,原本实在讲也是法性身、法性土,佛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把我们的毛病说穿,我们因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把法性土变质了,变成这种现象,看起来好像是冥顽不灵的这些泥沙,是我们不善的心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恢复清净心,这个环境马上就改变,也都像极乐世界一样的,无量珍宝庄严。这桩事情,我们能够细心去思惟、观察,能够得一点消息,古代人心淳厚,七宝丰足,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古时候帝王赏赐大臣为国家立功,黄金几百斤、几千斤这样赠送的。我们在书上看到,他的黄金不是论两算的,论斤算的,几百斤、千斤,你看那么多。现在很少,这些金银很少,没有从前那么丰富。让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所以这个大地全是宝。它那个地面像我们泥沙找不到,我们泥沙要拿到极乐世界那非常名贵,为什么?稀有,它那边没有。他们的地是琉璃,琉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翡翠,绿色的玉,颜色是绿色的,透明的,它地是透明的。黄金铺地,它是铺马路的;我们今天的地是泥沙,柏油铺路,这就很高级了;西方极乐是黄金铺路。科学造的这些东西,汽车、飞机,多麻烦;西方世界人不需要这些东西,身体能飞行,速度比光还快。因为他没有空间,所以一念他就到了。《观经》上告诉我们,宫殿随身,他可以把他居住的宫殿带着走,都能够飞起来,真正叫大自在。

  「亦云无障碍土」,我们这个世间有障碍,泥土有障碍,极乐世界没有障碍。什么原因?这底下两句说出来,「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故」。色心不二,是一个清净圆明体,色是物质现象,心是精神现象,精神跟物质现象是一不是二。毛剎相容,毛是最小的汗毛,这身上的汗毛,剎是什么?诸佛剎土三千大千世界。说明什么?汗毛里头能容纳大千世界。这个现在科学没法子,不能解释。芥子纳须弥,太小了,须弥山多大?芥菜子才多大?这个毛端里头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多少个须弥?一个单位一个须弥山,十亿。十亿个须弥山都在汗毛里头,都在汗毛端里头。这就是相对的没有了,没有相对的,所以小可以容大,大可以容小。大容小,我们知道没问题;小容大,我们就想不通。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这个地方,他们所报得的,只要你证得这个位次,它就自然现前。

  「三曰,方便有余土。断四住惑,属方便道。无明未尽,名曰有余。是三乘圣人所居。」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四住烦恼断了,无明未尽。换句话说,他们见思烦恼断了,声闻、缘觉见思烦恼断了;菩萨,尘沙烦恼断了,根本无明没破。我们用很浅显的话大家容易懂得,执着他断了,分别他断了,起心动念没断。也就是说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个没断,这就是无明未尽,这叫有余。所以他们证的涅盘叫有余涅盘,不是大乘的大般涅盘。六道轮回他超越了,阿罗汉就超越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就不执着。但是阿罗汉还有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断,执着是真的不执着,执着的习气在,他超越六道在四圣法界,就是声闻法界。声闻法界里面把习气断掉,执着的习气没有了,他就升级,他就升到缘觉。缘觉开始断尘沙烦恼,就是分别,缘觉把分别断掉,他就升菩萨,就又升了一级,菩萨。但是菩萨没有分别,有分别的习气,分别习气再断掉,他就成佛,十法界里面最高的这个阶层,在十法界成佛。

  佛的分别执着,连分别执着的习气全没有,但是他有起心动念,这就是无明。不起心、不动念,无明断了,他就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到实报庄严土去了。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人统统是破了无明,但是都带着有无明的习气,无明习气就不好断,为什么?他不起心、不动念。你要想我用什么方法去断这个烦恼的话,不是又起心动念了吗?起心动念就堕落了。所以他根本理都不去理会它,因为无始无明习气并不碍事,它障碍什么?障碍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里面修行的,是无为的,不是有为的,有为你就造业,它是无为的,就是随它去。古人有句话,「此处用不得力」,就是讲实报庄严土,那个地方用不得力,顺其自然,三大阿僧祇劫之后就没有了,习气自然没有。习气断掉之后他就是妙觉位,妙觉就又回到常寂光了,这样说就很清楚。这是方便土。

  「四曰,凡圣同居土,是四圣六凡之所共居」。四圣是谁?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头的。六凡是六道凡夫,六道称为内凡,四圣称为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佛学名词里有外凡,就是指四圣法界,就是合起来四圣六凡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人,也就是说没有见性,没有明心见性,十法界里面这些人有菩萨,有声闻、缘觉、六道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住这个地区,这叫凡圣同居土。「凡是凡夫,圣指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同居一处,故曰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头有圣人,谁是圣人?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还有十方诸佛应化在其中,他们真的是大圣。为什么?这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烦恼没断,带业往生,带着妄想分别执着他到极乐世界去。十方诸佛剎土,只有阿弥陀佛准许你带业往生。其它诸佛剎土没有带业的,业障必须忏悔得干干净净,你才有办法往生。只有极乐世界烦恼一品都没断,这叫什么?执着,执着一品都没断也能往生。往生的方法是什么?就利用你这执着,妙,妙极了。执着什么?执着阿弥陀佛,你就往生了,这个事实真相你要懂。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持就是保持,不要把它失掉,你一天到晚不要执着别的,其它的执着全放下,只执着阿弥陀佛,只执着《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都行。

  我们这个世界六道里头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这个方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的老师都是圣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上课,天天跟诸佛菩萨在一起分享,那个世界纯净纯善,你还有烦恼习气现行,还会造业,可是你有因没有缘,你的业造不成功。极乐世界没有恶缘,你在极乐世界贪瞋痴慢都生不起来,讲五毒贪瞋痴慢疑,有这个习气没断,生不起来。极乐世界物质生活是自然的,想什么什么就现前,你还贪什么?你不需要了。想吃什么也就现前,不需要烹调;想穿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不需要裁缝;想住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就现前,总是如你意。凡圣同居土!你的贪瞋痴慢全没用处。你遇到的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都能称心如意,你都能生欢喜心,不会有瞋恚;在那个世界完全平等,傲慢起不来。极乐世界三种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之利」,你都看见了,你没有怀疑。所以时间长了,这些烦恼自然就没有了,让时间把它淘汰掉了。何况是天天在闻法,天天在学习。那是学校,什么样的课程都有,有佛菩萨在这教,所以广学多闻应该是在极乐世界。

  我早年讲经常说四弘誓愿我们要发,前面两愿现前落实,「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愿,有这种机会、有能力要帮助一切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要认真的去断,这个两愿在现前我们要把它落实。至于后头两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到极乐世界去落实。在这个地方发愿,这两愿做不到,我只做前面两个,有前面这个两条,给诸位说,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学法门太快了,有的是时间,无量寿,同时学很多法门行,你可以分身、可以化身。八万四千法门就八万四千个教室,你要一起学都行,化八万四千身每个教室都有你,你可以同时学习很快就圆满,就毕业了。在这个世间多困难,太难了,尤其在现前这个社会,你学一部经教,老师找不到;找到了,凡夫老师不是圣人,他没开悟、没证果。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老师,不但是开悟、证果的,全是诸佛如来、等觉菩萨来担任教学。你到哪里去找!我们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能不感激阿弥陀佛吗?托阿弥陀佛的福报,阿弥陀佛建立这个道场,请这么多诸佛如来来教学,所以古大德常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只要你往生,见到阿弥陀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指日可待,烦恼习气不想断,自然没有了。

  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大家感到很快乐,好像回到学校一样。在极乐世界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分享,那种快乐无法形容,所以叫极乐。你看吃饭多麻烦,这个东西能够放下,多自在,极乐世界没吃饭的。给诸位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不需要这些东西,滋养身体靠什么?靠法喜。参禅的人都知道,禅悦为食。得禅定的在民国初年还有,虚云老和尚大家都知道的,他老人家入定,一般都差不多半个月到一个月,坐在那个地方不吃饭、也不喝水,一坐坐几十天。他有没有营养?有,禅悦为食,禅定里面的境界舒适、快乐,身心清净。欲界天有饮食起居,但是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化乐天几乎没有什么饮食,到初禅完全没有了,所以初禅天里头财色名食睡全没有了,都不需要。食没有了,不需要吃东西,茶水都不需要;睡眠没有了,不需要,精神饱满。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不需要财物,没用处,色欲没有了,男女色欲没有了。所以财色名食睡六道众生有,欲界有,色界没有。定功愈深喜乐增长,没有喜乐你修这干什么?色界天以上的寿命,完全都从定功上讲,你定的能力能够持多么久那就寿命。定功失掉了,阿赖耶里头烦恼习气又现行,随业流转,还得受报。定功只是伏烦恼,没断烦恼,所以定功失掉依旧是轮回,阿赖耶里面的不善业还是牵引你到三途受报,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底下的文,「今娑婆世界亦名凡圣同居,但此土浊重多恶,不净充满,荆棘瓦砾,丘陵坑坎,是乃同居秽土」。这是讲我们现前住的是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跟我们这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居民不一样。我们知道,佛在大乘经教里告诉我们「境随心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虽然还带着有恶的习气过去,但是那里没有恶缘,他不造恶业了,为什么?我们能把这些道理想通,问题马上解决。阿弥陀佛在那里教得好,人是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圣贤是教出来的,佛菩萨也是教出来的。极乐世界那么多佛菩萨天天在教,把人都教好!我们这个世界呢?科学技术发达之后,大家不相信圣贤,也不相信宗教,人都教坏了,谁教?电视在教、网络在教,天天教你暴力、色情、杀盗YIN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世人是接受了电视的教育、网络的教育。尤其现在提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提倡人权,问题就出来了,好的东西没有了,坏的东西充斥整个社会。所以社会乱了,社会一乱,依报也就转了,地球灾难频繁。没听说西方极乐世界发生地震,没听说西方世界有火山爆发,没听说西方世界哪个地方淹水,什么灾难都没听说过。为什么?这些灾难,《楞严经》上讲得好,贪婪感得的是水灾;瞋恚感得的是火山爆发,火灾、干旱都属于这个,地球现在温度不断上升也是这个,这瞋恚造成的。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所以他造的是这些业,业感来的。

  西方世界人虽然带着烦恼习气,不造业了,你天天接触的,跟你在一起都是诸佛菩萨,都是诸上善人,连起一个坏念头的机会都没有,何况有行为?我们虽然业障习气重,佛教导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的业障习气伏下去、压下去,就能往生。不要断烦恼,只把烦恼控制住,用什么方法?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真正修行的人,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一部《弥陀经》都行,什么都不要了。二、三年就能把它控制住,烦恼习气这一控制,这个信息阿弥陀佛就知道,他就来接引你了,你就能见到佛,你能见到极乐世界。还有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想去了,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得感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我们真是大恩大德。无始劫来遍法界虚空界对我们最大恩德的人,第一个人就是阿弥陀佛,要知道感恩,知恩报恩。怎么报恩?他希望我们去,到极乐世界去学习。我们真正肯去就是报恩,极乐世界是为我建设的,诸佛如来这么多好老师,是他为我聘请的。我到那边去满他老人家的愿,他度了我,你还能不去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一十三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一十五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