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9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九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09

  二乘人因为不了解诸法就是实相,不了解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他有分别。

  【故疲于教化。不欲庄严万行。证其报身。】

  这是讲到二乘圣者,他们的一般情形。

  【唯大觉世尊。圆证此法。故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之理。言思道断。心行处灭。】

  在佛法的目的,确实就是要证实相,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如果要说不以证实相为目的,那个事情就很麻烦,说个实在话,我们要想到声闻缘觉这个地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中国过去这些大德们无论是出家、在家,大家可以在《大藏经》里面看看,《高僧传》、《居士传》,看看诸宗的语录,你就晓得我们前贤目标的确是在证实相,所以他们有那么样大成就。实相要从哪里去证?实相要从大定里面去证,还不是小定,是大定。什么叫大定?六根一天到晚接触六尘境界,不动心,样样都清楚、都明了,这是慧;明了而不动心,这叫定,所谓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唯有定,他才能够把这些事理看得清清楚楚,唯有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心常在定中。学习的方法是在观照,不用思惟,这必须要晓得的,为什么?思惟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达不到实相,它是言思范围之内。离了第六意识就是观照,你用观照的方法。像你们天天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你看人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就是用,用最深的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有,照见五蕴皆空就是有就是空,空即是有,所谓是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

  后面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要用般若智照才能看见。这个看见就是此地讲的,诸法原来也就是实相,他见到了。我们现在所犯的过失,就是离不开心意识;换句话说,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所能够悟得的,也是在心意识这个范围之内,不是真实的,是假的。你今天无论在修学上,无论讲怎么悟,只要没有离开心意识,都不是真的。四禅八定也是定,连一般我们讲阿罗汉九次第定也是定,一般阿罗汉九次第定,给诸位说法华会上没分,你们记住,五千退席就是那班人。这个不退席的这些阿罗汉们,是经过四十年佛法的熏陶,所以他不谤不疑。你们在《般若经》里面念过,听佛讲般若而能够不谤不疑,这都是具有大善根之人。『究尽诸法实相』,这是到如来果地上才见到,所以说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没尽。实相这里说得很清楚:

  【声色不能示。】

  『声』是言语,说不出来的;『色』是种种指示,也指示不出来的。但是有方便:

  【但借声色为方便。】

  换句话说,世尊出现在世间四十九年的教学,只是『但借声色为方便』,诱导我们悟入,这是大慈大悲。从前人真的能悟入,现在人很少能悟入,我们要去找他的原因。原因在哪里?从前那些人循规蹈矩,他能够依照方法、层次,按部就班的来,他能悟入。我们现在的人不肯依照规矩,不肯按部就班好高鹜远,希望一下就成就,不必经过古人那些好像呆呆板板的过程,我们亏吃在这个地方。好比像从前人要吃个桃,得要种树,辛辛苦苦那个树种了三年才结桃。你要吃桃何必?你有钱到街上去买一堆来就是,不要种树,一买就买来了,这是可以办得到的。这在佛法里头不行,你向谁买?人家证得实相,按照规矩证得实相,你没有证得,那想在那些佛菩萨们他证得实相的,你们送给我一点好了,有这么便宜事情吗?做不到。你们看看《楞严经》阿难示现的忏悔,阿难原来就是存的这个心,只顾多闻,不愿意用功,不愿意修定,自己总是想着「我是佛的小弟,佛最爱护我,到那个时候还不是把三昧就送给我了。」到后来才恍然大悟,这个事情不行,原来佛这个东西没有办法送给我,再怎么慈悲也没办法给你,这要你自己去悟入,别人没办法。这里首先叫我们了解,声是语言音声,佛以音声为佛事,色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是色相。我们今天看到《大藏经》,琳琅满目,几万卷的经典摆在我们面前,要晓得这是方便法。这些东西摆在面前,我们要怎样的修学?这是大问题了。

  【诸法则法法现前。了然不昧。百界千如。宛然具足。岂有舍非取是。破有出空之理乎。】

  这个几句话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一乘实相。你们想想,大经里面佛说过「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有没有听说过?微尘是极小的尘土,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大千经卷是讲圆事圆理,理事都圆融,所谓说是一法不欠,圆圆满满。我们今天这个经,是一乘了义的大经,不是普通经,这个经里面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是这个境界。假如我们用人天眼光来看这个,《法华经》是人天法。我给大家讲过,三乘一乘说老实话,是在经典里面吗?经典都是方便法,不在经典,三乘一乘是在人心。你的心量大,就是大乘法,你的心量小,就是小乘法,三乘、五乘是在众生的根性,不在法。如果在法的话,那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说《阿含经》,《阿含经》怎么能变成圆教?那就不能变圆教。可见得这个事情,是在人,不在法,是在觉;换句话说,是在你觉悟的浅深上而有差别,不是在诸法上而有差别。因为诸法亦即实相,哪有差别?如果有差别,天台大师怎么能说出百界千如?如就是实相。这个几句你们诸位要好好的去念,多念几遍,这里头意思、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确实因为不了解这个实相,所以在一切法里头有取有舍。你真正了解,在一切法里哪有取舍?没有取舍就没有生死,没有取舍就没有来去,没有取舍是真实法;有取有舍是虚妄的,虚妄相执着。所以我们在凡夫的立场上讲,有取有舍,我们要断恶、要修善;在一乘里面讲没有善恶,为什么?善恶无非实相。这个后头就讲,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它这个前头有两句:

  【出生死入涅盘。不知生死即涅盘。断烦恼证菩提。不知烦恼即菩提。】

  我们现在要问,好,一乘经上这样说的,我们也不要离生死,也不要入涅盘,我们也不要断烦恼,也不要学菩提,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你程度没到。我在第一天跟诸位说明,我们开这个课程在程度上讲不适合的,我讲得很清楚,不适合的。不适合,你们院长要我来开,要我来讲讲,行,结结缘,叫你了解一乘法里头是个怎么讲法的,也有好处,对于一切法的修学,不要执着。为什么?认真的修学而不执着,我们才能达到向上一着,才能达到一乘;如果我们执着,就不能向上。譬如我们上楼上,上楼上什么?楼梯这是方便法,工具,不错有楼梯可以上楼,我们把楼梯要当作戒律,这一层楼是定,因戒就得定。戒律好,严格的受持,一点都不放松,站在楼梯上不走,永远也到不了楼上。所以你要懂得戒律是达到定的目的,达定是目的,它是手段、它是方便,咱目的是在定。定怎么?定又是方便,从定达到慧,你要晓得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我持戒不执着戒,修定不执着定。你看二乘人刚才讲的,二乘人的毛病就是执着定上,不能够舍弃三昧,所以他不开智慧,阿罗汉没智慧。

  《八识规矩颂》里面玄奘大师就讲,「愚者难分识与根」,那个愚者就指阿罗汉,阿罗汉、辟支佛这是愚者,没有智慧。他有定,他就是住在定上去,他把定当作究竟的目的,不晓得定是手段。这个地方讲得太透彻了,一切法都是手段、方便,「方便品」,全是手段。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你自己的真性。这个真性说不出来,也指示不出来,佛是藉这些方便法教我们实证。我们迷的时候,确实有生死、有涅盘、有六道轮回,迷的时候有。《证道歌》上讲「梦里明明有六趣」,真有,到「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现在没觉,觉了之后那又是一个的境界。没觉的时候真有烦恼、有菩提,觉了之后没有,为什么?涅盘是对生死来说,涅盘是不生不死。说了生死,生死的对面不生不死,烦恼是迷惑,菩提是觉悟,相对建立的。就好像有病,有病这才有药,病好了药也不要。所以你生死没有了,给你说涅盘也没有了,哪有涅盘!烦恼断掉,还有个菩提,那坏了,那菩提也变成烦恼,也没有了。真正达到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那是真的境界。

  像这些理论,如果不讲清楚、不搞透彻,我们难以相信。信了之后,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部经古人所谓成佛的《法华》,佛说的大乘经说得太多,为什么偏偏说这部经成佛,难道别的经不成佛吗?部部都成佛。可是既然说这部经成佛,当然有它的道理在,这部经特别着重在我们信心的建立,「信为道元功德母」。譬如说《楞严》,可以说它是着重在智慧的启发,所以叫开智慧的《楞严》。诸位晓得,没有智慧成不了佛。而本经在着重于信心的建立,就是教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能成佛,有决定的信心来修学,怀疑不能成就。所以在一切经里面讲的信心,这部经是讲到家,一阐提也能成佛。「一阐提」我们平常讲断了善根的众生,没有善根的众生。本经里面讲一阐提也能成佛,为什么?一阐提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只要他回光返照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底下说:

  【如此开示。宜乎不言而信。身子未悟。】

  『身子』是舍利弗尊者,他在这个会上示现的,他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

  【殷勤三请。】

  这个『三请』,这是请法礼节上的隆重。佛告诉他说:

  【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

  所以说法有时节因缘,在哪个阶段说哪一种法门,他才有收获。正如同在一般学校教学一样,小学有小学的课程标准,这个课本适用于小学生;中学则有中学的课程标准,这课程适用于中学。小学的教材不适用于中学,中学的教材不适用于小学,一样的道理。所以世尊一代的教学,就等于说是把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带到研究所他们毕业。所以后来的祖师就根据世尊一代的教学,来分门别类,把它分成五时八教。五时就是阶段,初学的、初级的阿含,方等、般若、法华,前面华严那不是我们凡夫能接受,那个人家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接受的,不是普通人接受。所以就迹相上来看应该从阿含开始,就是我们人间佛法来看,从阿含开始,可见得是由浅而深,按部就班的来教学。佛的这些弟子们,常随众大家晓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几乎是跟佛一辈子,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他们就听了四十九年,也就跟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这些都是我们的模范。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要从这个地方学。你们看看古来这些高僧大德们,人家怎么跟老师?跟一个老师至少也有十年,多的就像当年常随众一样跟一辈子,到老师圆寂了他才离开,二十年、三十年太平常了,所以他的道学有成就!

  我们今天跟一个老师跟了几天,就已经嫌太多了,恨不得一个月,就把老师的佛法统统都学来,你们想想,哪有这个道理?那些诸阿罗汉跟释迦牟尼佛还得跟四十九年。所以人家有成就,他有有成就的道理在,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时乃说之』,就是说法有时节因缘。所以佛法的教学,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导,他要负责任的,他要晓得方法,什么时候应当教什么佛法,也是由浅而深,慢慢的才能够接受,这是一定道理的。成败的关键你要怎么走法?走路在路上还会遇到有障碍,还会有许多折磨必须要克服。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有帮上忙的地方,同学有帮上忙的地方,这样才能够顺利的成就。在此地又跟我们说明,因为「时乃说之」,所以佛才不得已分别说三乘、五乘,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是用这个方法。妙在什么地方?这个后头有一句说,最后一行:

  【虽说三乘。意在一实。不知此者,非我弟子。非阿罗汉。】

  这个才妙了,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什么?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释迦牟尼佛讲阿含的时候,阿含在释迦牟尼佛是一乘法,也是圆教;在我们初学的人来讲,是属于藏教,是属于人天小乘法。你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因人而异?不是法门有两样,是我们程度有两样,不是法门有两样,而是程度有两样。这点希望诸位能够留意,为什么?如果这一关要不能突破,对你将来修学上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就是你这个疑断不掉,你永远在一切法里面,分高分下、分邪分正、分是分非。换句话说,你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一真法界,你不能够晓得万法是一。一开章我就跟诸位说,众生迷,你看迷了一,不晓得万法是一,这叫众生法;你晓得一切万法是一,这叫佛法。因为我们不知道万法是一,在一切万法里头分是分非,无量的差别妄想,邪知邪见还认为自己是对的,你说这个有什么法子?我有一年也是在台中慈光图书馆,大概总十几年以前,有个东海大学客座教授,是个女教授,她是个基督徒,有东海的一个同学带她来看我。因为东海有很多是我们慈光讲座的学生,她来给我谈佛法跟基督教的。我就给她假设一个比喻,我们坐在客厅的小圆桌上,我们佛法就好比这个圆桌桌面,你们基督教就好比茶杯,我们泡的茶,好比这茶杯。你在这个圆桌上你们自己有界限,划了个界限在那里,我们这个没有界限,我包容你,你们没有包我。我包你是真的,你说你没有包我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你把这个杯子打破了,不就一样了吗?你不打破就两样,打破了原来是一样。她对这个话有所点领悟。

  所以在佛法看一切法是一不是二,他有界限看一切法是二不是一。所以我就告诉她,如果佛法也像一个茶杯,基督教也是茶杯,那咱就对立了,这就对立。佛法不是的,所谓的佛法是觉法,觉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是迷而不觉。但是诸位要记住,经上佛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觉」,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众生有执着,你要接引众生要随着他的执着,这就叫不坏世间。你觉,觉又不坏世间,这就是佛法。我跟你讲不一样,讲不一样是什么?是就你的观点来讲不一样,不是我,我自心里面真的是一。但是我跟你讲都是一样,你不相信,你不信;我跟你讲这个不一样,你相信了。随顺你讲你就相信,随顺我讲你就不相信,所以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住的是一真法界,对付别人的是十法界,你是菩萨,跟你讲菩萨法;你是二乘,跟你讲二乘法;你是人天,跟你讲人天法;你是外道,就跟你讲外道。无法不圆,法法都是一乘实相,这就妙极!所以说『虽说三乘,意在一实』,真正是妙极了,横说、竖说、深说、浅说,原来都是说的一乘法。到你自己入了这个境界恍然大悟,才晓得佛法之妙,妙不可言!真正名符其实《妙法莲华经》。妙法说什么?一切法。你们千万不要说《妙法莲华经》,就这一部妙法那就坏了,你就不解如来所说义。

  不但三藏经典是妙法、是莲花,一切世出世间法,连外道法统统是妙法莲花。孔老夫子的《四书》,基督教的《新旧约》,怎么不是妙法?那应该在《妙法莲华经》批注一下,那些不是妙法,踢到外面去的。它没有批注,没有一法不妙!所以前面跟你讲法的时候,这个法里头包括众生法、佛法、心法,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没有一法不妙,为什么?法法皆是实相。怎么样去证得?我给诸位说个最简单、容易的方法,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证得了,一就不二就证得。可是要证到妙法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你把《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一切万法妙不可言全都证得了;念到事一心不乱,可以说证得局部,没有能证得圆满。但是决定不疑了,就好像虽然没证得,已经见到了决定没有疑惑;理一心就是入门,入一真的境界。可是这功夫是三步,头一步要做到功夫成片,这个东西就是一定要断烦恼。念佛不断烦恼,你一天念十万声,那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就说这个。为什么说他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十万声佛号不断,内心烦恼不断,这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

  这一句佛号是药,对治我们烦恼的,烦恼一发作这个药马上下去,烦恼压下去。譬如说我们在境界里头起了贪心,贪是烦恼,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心压下去,不叫它增长。境界里头起瞋恚心,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瞋恚心压下去,这叫用功。不但能够压烦恼,而且能够长智慧。你要晓得阿弥陀是什么意思?阿弥陀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佛是觉,无有一样不觉。烦恼起了是迷,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样样我都觉不能迷,你看你怎么不长智慧!断烦恼长智慧。渐渐能够念到六根接触六尘,烦恼不起现行,功夫一片了,这个时候自己的心清凉自在,什么境界里不起烦恼,法喜充满。这个喜悦不是外面来的,是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就是无量觉里头生出来的;这个功夫再加深,不但烦恼不起现行,烦恼把它念断。你看这个方法比小乘高明,小乘人要把这个见思烦恼念断,真的天上人间七番生死,不容易。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在一生当中就办到了,比小乘人高,高明得太多了。

  为什么能够做到?因为这里头有觉观,就是有般若智慧照见,所以那么容易把它断掉。小乘人,小乘人没有般若,这个诸位晓得,小乘人所修学的经典只限于阿含,《方等经》、《般若经》他都没有。所以小乘人没有般若智照,他的烦恼必须要天上人间七番生死,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来断。大乘佛法讨了便宜,就是有般若智慧观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高明在此地。我们生在中国这真正是有幸,过去世有大善根福德因缘,你才能生在中国,我们今天来讲佛法,说老实话,正法是在中国,你要想修行成果,在中国佛法才有办法。外国的佛法已经变成学术了,变成佛学,变成一种世间学问,说来好听而已。说得再好,著作等身,贪瞋痴慢还是不断,烦恼还不断,生死不能了,这是外国佛法。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你们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你们跟我说了,我们经讲完之后留几分钟来答复问题,没有问题就下课,有问题提出来。

  问:曾经听过有法师讲说,《阿含经》也是属于大乘佛法,只是说我们应该要以什么样的心去学它,如果说你是以大乘的心去学,这部《阿含经》也是属于大乘经。

  答:这个不要我答,刚才已经讲过了,所以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就是这个意思。还有没有别的问题?这个小乘人的心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华严》、《法华》也是小乘法。

  问:在第四页说「身子未悟」是指舍利弗他未悟,为什么说舍利弗要殷勤三请,佛又要三止,然后现在才说「世尊首告之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

  答:这就是说请法与说法都很慎重,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尊师重道,这对道的尊重不是随便的,不能够掉以轻心,为什么?轻慢心得不到受用。这个话过去印光法师讲过,《文钞》里头有,哪一段我忘掉,我初学的时候读过。有人问过印光法师,说佛法这样好,有没有什么秘密的方法,能够很容易入进去?印光法师答复他的信说有,他说有个秘诀,秘钥,这个秘密的钥匙,开门的钥匙是诚敬,诚敬二字是入佛门的秘钥,秘密的钥匙,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身子三请,世尊三止而后说,这个都是十分的尊敬。你看求学的人尊敬重道,说法的人也重道,不是说学生应该要慎重,老师就可以马虎一点,不是的,老师跟学生一样的尊敬、诚敬,这是我们在这里能看到的。所以尊师重道非常要紧。你看以前,你们都没有见到,我在小的时候,大概是六、七岁刚刚上学,那还是私塾,我念了几个月的样子,就三、四个月以后才有小学。念私塾我的父亲还有我一个长辈两个人,送我到学堂里面去,家长带了礼物恭恭敬敬的拜老师。先拜孔老夫子,那个礼堂里头供的有「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对着孔老夫子三跪九叩首,在拜老夫子,这是不忘本,这是我们中国教学就不忘本。然后才是拜老师,不但我们学生拜老师,我的父亲跟我的同族长辈,对老师都是三跪九叩首,拜老师。

  这个意思就是我把这个学生送给你,完全拜托你来教导,你要教不好,你怎么能对得起家长?人家家长带了礼物三跪九叩首,这么恭敬来拜你。所以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任,真的要负责任,否则的话,以后没有脸见人。现在这个礼节没有了,所以老师对学生也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没那么重视。从前你还不晓得,我学校犯规矩给老师打过一次,罚我跪,回家去之后父母问,我说明白了,老师今天罚我了,到第二天,我父亲还带了礼物去感谢老师。你们想想看,今天老师要是处罚了学生,就得按铃去告状,不一样,大大的不相同。那时候我们家长是去感谢,所以以后受了老师的处分,回家决定不讲,为什么?讲了家里人还要带礼物去谢谢老师,供养他。可见得以前这个师道跟现在不相同,尊敬老师的心里也不一样,所以那时候老师对学生负责任。现在办学说老实话,请老师都不懂这些礼节。所以老师虽然来了,我在文化学院教过两年,我们常常坐交通车几个老师聊天,老师们什么态度?老师来上课是为领薪水袋子,学生来上课是为分数,彼此两边都好,我这薪水袋拿到了,每个人都给你及格,不就好了吗?皆大欢喜,谁认真、谁负责?认真负责不讨好。

  学校里头看老师怎么看法?看哪个老师,学生拥护他的多,这个老师就好老师,而不是讲他的教学方法。这个老师人和蔼可亲,对待学生都客气,分数不什么严,学生都来了。老师要一严格,学生我不上你的课,学校一看学生少了,这个老师教学不行,下个学期不聘他。你们想想看,这是今天的教学。所以我图书馆搞成功之后,我所有一切教学地方统统辞掉,佛学院我也不讲。这一次启贤法师来的时候,我说叫我来讲一部经可以,只要我有时间,我抽点时间来讲一部经。叫我到这个学校来做老师不干,这个事情不能干,因为我这个地方要答应做老师,别的佛学院请我我不去,那得罪人。所以我只答应来讲一部经,由于时间上,就是这一次来两个星期讲半部,下个学期来一次讲半部,我们这个课程就圆满。这个课程是客座的课程,所以也不需要考试,我们都是客人。好,下课。



上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8
下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10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