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关于回向的种种开示与释疑


   日期:2009/7/2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功课回向时,是做完就回向,还是到晚上再一起回向?

仁增塔钦仁波切答:回向的话,当然是越快越好。你现在做了一个修持、行了一个善业以后,马上就回向。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马上回向的话,接下来可能有一些烦恼心、贪瞋心生起,会把之前所做的善业消除掉。所以,当然是先把它保存起来比较好。

问:回向要念出来还是不念?

仁增塔钦仁波切答:我们造的善业,没有说一定要念出来,心里面要去想反而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单单只有嘴巴念着:“我回向现在念多少遍的善业。”嘴巴里面念念念,心里面没有想的话,那就吃亏了。因为我们做的善业,你心里面有什么想法,要回向给什么人,或回向给众生的那个想法,它才能够变成真正的回向,单单嘴巴念是没有办法回向出去的,要心里面想,心里面想的时候,是要想今天我念了多少遍比较好?还是不要想比较好呢?想一想多少遍的比较好。如果我念了一百遍,因为我们想今天念了一百遍,心里就会很开心,你一边算,一边就会觉得很开心,随喜自己的善根功德,这样会让你本来的善业增加好几倍。本来你只有想我只有念一百遍,你一随喜下去,可能就变成好几千遍,你回向的力量又更大了。所以,你不只可以算今天而已,你还可以算到昨天去,“我昨天念了两百遍!前天念了几百遍!”这样算起来,念了那么多,感觉真好,就会很开心,这叫做随喜,随喜的功德还可以让你们以前所做的善业一直增加,所以要去算。心里面要去想才重要,不要说是嘴巴念而已,心里要去想我要回向善根功德,然后去算一算我到底做了多少善业、念了多少咒。

问: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布施、行善,我们为什么要记起来,记不住就没有功德了吗?

仁增塔钦仁波切答:我们要做任何的修持,有三个要点一定要记在心里面,第一个就是前行,要有菩提心,就是还没做善业前要有菩提心,在做善业的当下要观三轮体空。以布施来讲,我们在修持的时候,施的人不应该认为那是实有的,不应该对它有一种执着,如果你有执着觉得我在布施,心里就会产生烦恼,就会产生“我在布施”的傲心。施者要观其体性是空的,没有自性的。布施的对象、所布施的东西或施的动作同样也是因缘汇聚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体性。我们在布施当下,就要以这三轮体空来做布施。刚刚说前行要有发心、正行要观三轮体空。结行就是这个善业做完了要回向,把我们的善根功德回向菩提。正行和结行不要混在一起,我们观修三轮体空,就是要断除贪着功德的心。但是,并不是说观修三轮体空,我们所做的善业就全都会不见。

-------------------------------------------------------------------------------------------------
海涛法师 开示

我们应该在平日充满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修行拨出另外一点时间,不需要很长,例如半个钟头或是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可以是每天的早晨、或是傍晚、甚至是深夜也无所谓,因为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必须和外界的各种状况相处,而我们的心也更容易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所以如果当我们每天都为自己留出一点时间让自己的心灵沉淀时,那我们将会在修行的路上越加进步成长;我们的心也会因此而更加有力量,不会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情境所困扰,我们将可以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般修法时都有前行、正行、结行三部分。──前行就是修法之前要皈依和发菩提心;──正行就是我们修法时的主体,也就是我们每天为自己准备的功课,例如有些人会以诵经作为定课,时间如果长一点可以诵地藏经;或是时间短一点可以诵心经十遍二十遍,依照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是持咒或是打坐等等,而不论是哪种法门都是一样的殊胜,不要有太大的分别心,最重要的是过程应该要专心一意、并且让自己的身心变得轻松没有罣碍,修法完毕之后就是结行。──结行就是功德回向。修法一开始,我们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而修持,因此在修法结束时,自然要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我们所生起的烦恼,往往会减损我们先前所造作的善业、所累积的福德,若先前所行的功课皆已如实回向,之后虽生起了烦恼,也不会消减我们的福德。

如实回向会使我们的善法功德与日俱增,就如同把钱存在银行,会不断孳生利息一样。所以说要令善法功德不会消减且日益增长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向,即使不能做到三轮体空的回向,也要尽力做到随愿的回向。

而且注意!我们所回向的功德,并不是由所有的众生均分──每一众生只能分得那么一点点;而是在同一时间内,每一众生都能得到我们回向的所有功德!如同我们点燃了一盏小油灯,这盏油灯的火可以再使十盏油灯都得点燃,不要说十盏油灯,甚至一百万盏油灯都可以从最初的这盏油灯的传递而得以点燃,但是最初的这盏灯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他原有的亮度跟光明。所以当我们在回向时不需要害怕我们所回向的对象会不会太多而却没有那么多的功德可以分,相反的,当我们越仔细的关心到我们周遭众生的苦痛──鸡的苦、鸭的苦、单亲家庭的苦、贫穷失业的苦、独居老人的苦和孤独!如果我们愿意一一的为他们祈福回向,这样的功德反而比我们只回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大的许多。

所以我们随愿的回向──首先想像诸佛菩萨在我面前,他们从无始以来就发愿为众生的究竟利益而修行,并将一切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我也要随其愿、像他们那样回向,将我所做的一切善法、修持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然后观想诸佛菩萨对我们印可说:“汝愿成就!”

最后,思惟:回向者、所回向之对象、回向之行为皆是空性,而将心如是安住于无所执中──此乃最殊胜的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后,愿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种发愿(与发愿的区别在于发愿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则是在作善事之后),回向与不回向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为父母健康而诵咒后,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这一功德,否则,父母并不能得到这一功德。而且在以后生起严重的瞋心和邪见之时,这些善根都会因此而长时不能感果,另外,回向的对象不同,所感的果也会有极大的差异。如果只为现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长寿、消灾免难、升官发财等回向,则所感的果极小,而且也只会成熟一次,要想所作的善根能恒久不灭,也有个殊胜的方法,即把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这样所作的善根便会永远不灭,而且还会逐渐增上。若仍执着于世间利益的一些人可以这么观想:我在获得出世的功德甚至是无上佛果之后,何愁还得不到这些世间小利呢?诸佛菩萨的福报即已极好地说明瞭这一点。因此回向时发心应尽量广大。

佛陀与祖师们关于回向的开示极多,如在小乘的戒律中,经常遇到佛陀亲口宣说的这个回向偈:“此布施善根,皆随逐饿鬼,消饿鬼恶身,得生善乐趣。”佛在《慧海请问经》中说:“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尽,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尽。”至尊密勒日巴也说:“山林禅修大修士,与彼供养功德主,同获成佛之缘起,缘起精华为回向。”即山林中闭关的修行人,与为其供养的施主,只要他们诚心回向,都会同等获得成佛的缘起。噶举派的觉巴仁波切说:“二种资粮犹如摩尼珠,若不发愿亦即不拭净,所求之果最终不得成,故于回向当励力修持。”意即摩尼(如意)宝珠若不擦拭清净,人们便不可能从中求到财物,同样在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时若不发愿回向,则佛果也不可能得到,因此应励力修持回向。《般若摄颂》与《现证庄严论》第二品也都强调了回向的重要性,在上面所举的贫女随喜获福的公案中,贫女因没有将随喜的功德回向,而在以后生起了瞋心而失坏了善根。

“第三是结行回向殊胜。末法时期,众生的贪、瞋、痴烦恼很重,你在修行时,如果如法地回向功德,功德很大。在修行结束后,将所有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向给在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也可以观想过去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回向非常重要,这可以让我们所得到的功德日日增上,在最终获得佛果前不会灭失。总之,三殊胜修法的功德很大,如果没用三殊胜修法,在遇到违缘时,凡夫会生起瞋恨心,那么修行所得到的善根与功德很容易被损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道: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所以今后修持任何法门,都不要忘记以三殊胜来摄持。今天很简单地讲了一下三殊胜的修法,这三个修法虽然按这个顺序讲,但三殊胜修法比如发菩提心等,一定要同时贯穿全部的修法过程。大家在今后的修行中要按照这个方法修持。”

─ 堪布希阿荣博仁波切 ─

回 向 和 祈 愿
----------------------------------------------------------------------------------------------------------------
─ 法王无着贤菩萨 ─

在做善法时,我们必须将功德回向菩提,否则的话,若出现对严厉的对境生瞋等足以毁灭善根的因缘时,我们一定会灭尽自己的善法。若能将功德回向菩提,则此善根永远也不会退失。回向时还应注意,不能像小乘那样只为自己获得利乐、脱离三界之苦而回向,应回向给一切众生皆能获得无上佛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回向时还应观想,诸佛菩萨在为我们作证,同时,还应于不缘能回向者、所回向之善根、回向之对境这种三轮体空的心态中回向,边回向边体悟万法皆空的实质。若未通达此点,作为处于凡夫胜解行地的我们,还可依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回向方式、内容而回向,也即他们如何回向我们亦如是回向,如此回向亦完全可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