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日期:2012/3/21 8: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我说:“要开悟就要把这个‘我’去掉,如果有“我”,就不能开悟。”结果多半的人听不懂,一时间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

因为通常的人都非常重视“我”,认为“我”是生存动力的来源,例如:因为“我”肚子饿了,所以“我”要拚命赚钱买东西吃;因为“我”希望有好名声,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社会给“我”名誉荣耀。如果没有了“我”,就失去努力的动力;如果真的没有“我”的话,那我还来上什么课?听什么佛法呢?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讲佛法,对初学者可能太困难、太高深了,所以决定先从“有我”开始谈起。其实佛法、禅法的修行,都是从有我开始的。“有我”是个著力点,即使说:“我愿无求”,也还是要有一个“我”来发这个愿;或是有人说:“我的烦恼很多,希望能除烦恼而证菩提,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的还是我。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从“有我”才能到“无我”。

一般人如果没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么,虽然每天都在讲,我的这个……,我的那个……,但事实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么,还以为那一连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实际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有人说:我会思考,于是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当做了“我”。每天只想着那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念头是我,坏的念头是我,好的念头也是我。那究竟哪一个念头才是真正的我呢?

也有人说:我的身体是我,我的观念是我,我的财产是我,我的环境是我,我的世界是我。但仔细分析,这里面并没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我”。

又有人说:永恒的我才是我,但什么才是永恒呢?所有的思想、观念,说穿了不过都是一个一个串起来的念头,并不是永恒不变;我们的身体、外在的环境,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以佛法、禅法的观点来看,在还没有开悟,还没有智能的时候,“我”只是一连串的妄念。即使已经是佛教徒,看了很多佛经,听了很多佛法,很多人依然烦恼很重,生气照样气,贪心照样贪,不该做的事情照样去做,为什么?因为还没有看清楚什么是“我”,结果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要能够主宰自我,一定是透过了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能进一步达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么,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也才能够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转变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么,要想提升也无从提升起。

事实上,“我”是自我,也是非我,它没有一定的面貌,且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改善、转变的,当“我”转变了,所有“我的”也会跟著转变。

了解自我的第一步,首先要摒弃“我”的观念,要肯定自我是假的,是虚妄的,然后在“无我”上成长自我,以“非我”为我。不应该产生的念头不要产生,不应该讲的话不要讲,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相对的,该做的事情要努力做,该讲的话要多讲,该起的善念要尽量发挥。也就是,要“行一切的善,断一切的恶”,能够做到这样,就能渐渐体会何谓“无我”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自我)(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自我)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吴甘霖老师:走出自我,便是世界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