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道法师:什么叫至心?至心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叫至心?


   日期:2013/12/15 2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悟道法师主讲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摘录

  什么叫至心?我很至心在念,很认真在念,这样是不是叫至心?我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是不是至心在念?这就是我们要深入去理解的地方。至心这两个字,我们在很多大乘经都会看到,包括《地藏经》,很多大乘经典我们都会看到这两个字。怎么样才叫至心?它的标准在哪里?以前我也一直去查这些经,后来我看到《占察善恶业报经》,它把至心解释是最详细的。此地我引用《占察善恶业报经》,佛解释至心,《占察经》是佛请地藏菩萨讲的,我把这个经文念一念,“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訶萨问地藏菩萨摩訶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这是《占察经》的一段经文。占察轮相要占到善相,要至心。坚净信菩萨代替我们问地藏菩萨,请问地藏菩萨说:菩萨,你讲至心差别到底有几种?什么样叫至心?有什么差别?何等至心,就是哪一个等级的至心才能得到善相?

  我看到这个经文正是我要找的答案,下面地藏菩萨就回答了:“地藏菩萨摩訶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种差别。”地藏菩萨回答坚净信菩萨,至心大略讲起来有两种,第一种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初始学习就是我们刚开始在学习,求愿就是大家很恳切的,这个愿望很恳切的,求愿,开始在学习,这个是求愿至心。就像我们现在一听闻经上讲的,我们就发愿很认真的来念佛菩萨的圣号。第二种是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这第二种至心才能获得善相,也就是说,第二种至心它的效果才会现前。第一种至心还没有感应,第二种就有了。

  第二种至心又有三种差别,分下中上三种至心。“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这是第一种,第一种叫一心,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一心不乱。什么叫一心不乱?系想不乱,心住了了。想就是妄想掺不进来,你这句佛号已经能够伏住烦恼妄想,你一起心动念就是佛号,除了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观音菩萨,其他什么念头都没有,空空洞洞的,都不乱了,这是一心不乱,这是第一种,一心。“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第二种至心叫做勇猛心,这个勇猛心专求不懈,就是不懈怠,他不顾身命,拼了命在念的。但是这个勇猛心,现代的人有一些人去念佛,你不能说他不勇猛,真的很勇猛,我都自嘆不如,念了几天几夜他还不睡觉的,但是念到最后好像也没有达到经典上讲的这些效果。我出家二十七年,今年第二十七年,看到这些同修当中在家、出家的,也看过很多例子,看他很勇猛,有的人很勇猛,出了问题着魔的也有,着魔发狂;有的人他很勇猛的念,愈念烦恼习气愈增长。

  过去在华藏图书馆念佛,有些开计程车的居士,他们当时听老和尚讲经,开始念一天一夜的,一日一夜的,二十四小时念佛。他们真的很发心,原来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借场地,后来又到树林光明寺去跟煜明老法师借寺院,念一天一夜的,大家也念得很法喜,后来又增加到两天一夜的。后来一位许秋雄居士,有一次他跟我讲,他念三天两夜,晚上还去开清洁车,精神很好。我说你们真不简单,很勇猛。但是后来在四、五年前,这个许居士跳楼自杀了。这个真的让我感到很意外,我说这个念的功夫这么好,念了这么久,怎么会这样?有什么事情让他想不开?这个我也很纳闷。后来再听老和尚讲经,自己再去看经典,学习经教,发现很勇猛的念佛,他初发心的心态不对,用心用错了,所以正面的效果没有现前,负面的效果现前了。负面效果就是增长烦恼,愈念愈我慢,愈瞧不起人,觉得大家都不如他,他功夫这么好,你们一个一个功夫都不如我。这个我在同修当中看很多,他功夫愈高,他那个烦恼同步的增长,到最后烦恼比那个功夫更高。这就是错用了心,他那个心态不对。

  这个心态不对,也是江味农老居士讲的,不懂得观照。不懂得观照,你自己有一些偏差错误的心态出现,你没有发现。你没有发现,以为是对的,然后就这样发展下去,到最后就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念这句佛号,你跟菩提心相应的去念,那一定达到经上讲的效果。你跟烦恼心相应的心所去念,那你念到最后,真的就像灌顶大师讲的,念佛念到阿鼻地狱去的,也有。那是不是念佛这个方法有问题?不是念佛方法有问题,我们用心用错了。经上明明给我们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是发烦恼心,一向专念,那当然就是不但念佛没有成佛,还念到地狱去,这个也是很冤枉的。所以这些关键性的经文,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你冒然的去用功,听到至心、勇猛精进,大家来拼。拼什么?你要拼去哪里?……不顾身命,这个一定是跟了生死这个菩提心相应的心,相应的善心所你去念,那就会达到这个效果。不然,你看到人家不顾身命,你也不顾身命,人家念三天见到阿弥陀佛,你念三天可能见到一些妖魔鬼怪来了,你的心态不对,用心用错了。

  第三种,“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第三种是最高的,深心,深心就是於法相应,究竟不退。深心就是相应,断烦恼,甚至破无明,与法就相应了。我们看《观无量寿佛经》讲,菩提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深心就是开悟了,跟这个相应,跟法相应,这是最高的。“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这个至心,你不能得下至心,就是一心系想不乱,好像我们讲功夫成片,你没有达到这个功夫,就见不到这个善相,见不到这个瑞相。

  蕅益祖师对至心也有註解,我们也大概讲一下:“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未离散动,未伏障种,乃名字初心,故未能获清净轮相”。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求愿就是说有这个愿望,开始在学习这个至心,但是我们这个心还没有离开散乱妄动,这个妄念还伏不住,控制不住,好像我们念佛妄念还止不住。乃名字初心,这个名字就是天台宗把佛分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名字位初心,初心就是刚开始,我们现在刚开始在学习,在念这个佛号,你还没有伏烦恼,就是我们老和尚常讲,你烦恼还伏不住。烦恼伏不住,我们往生没把握,要看临命终运气好不好,临命终运气好,遇到善知识大家助念,有可能会往生;如果临命终业障现前,往生还是有障碍。所以这个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这个不能得善相。这就说这个至心还不及格,讲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还不及格。

  “第二种,中下至心者,即是摄意专精,能得欲界细住,或是初随喜品,或是名字后心,故亦可得清净轮相,多是冥益”。第二种至心有下中上三种,下至心就是最低的,最低的至心就是一心系想不乱,心住了了。每一种它的功夫层次也是有等差的,这是讲个大类。摄意专精,意就是意根,你的意根收摄了,你很专精的定在这句佛号上,这句佛号一提起来,所有妄念就伏住了。能得欲界细住,欲界就是我们在欲界天,三界里面欲界天第三层天以上的,欲界未到定,有相似禅定的功夫,但是还没有达到色界禅定的标准,这个欲界。或是初随喜品,这是天台的随喜品,天台宗《教观纲宗》里面讲的,功夫的一个层次。或是名字后心,名字即佛,刚才讲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他是名字初心,初就是刚开始,后心就是他后面功夫深入了,我们一般讲达到功夫成片,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所以他也可以得到清净轮相。但是多是冥益,冥就是感应还不是很明显,暗中感应。

  “中至心者,即是成就勇猛,须在观行后心,多分兼得诸余好相”。中至心就是第二个,成就勇猛,他勇猛精进成就了,这个必须是在观行后心。观行已经是观行即佛了,前面是名字即,名字即后心,这里是进入观行,而且是观行的后心了。就是观行位他功夫已经很深入了,我们一般讲观照功夫他得力了,有得定了,得到禅定了。所以,多分兼得诸余好相,多分就是会比较多的,大部分他会兼得这个好相,见到瑞相。

  “上至心者,即是相应至心,须在相似初心,能感菩萨现身说法,故得究竟不退也”。上至心就是相应至心,相应至心须在相似初心,就是相似即佛最初相应的这个心,也就是最起码要断烦恼。断烦恼起码像圆教菩萨初信位,小乘初果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是相似初心,最起码要断见惑的烦恼,这入了相似即佛,还不是真正佛,还在十法界里面。最少要相似初心才能感菩萨现身说法,这个时候能跟地藏菩萨,其他你念任何一尊诸佛菩萨都一样的,就能感应诸佛菩萨现身给你说法。譬如说我们修净土法门,你见到阿弥陀佛给你说法,见到观音菩萨给我们说法。所以见到佛菩萨给我们说法,我们就能得到究竟不退,得不退转,现在这一生就得不退转,这功夫就高了,这上至心功夫就高了。

  “然应之冥显亦不须论,但必第三至心,方证不退。则前二种虽获善相,急须修行禅定智慧,令与二观相应可矣。不然,故业虽灭,新业还生,亦可惧也”。蕅益祖师后面这个註解再给我们说明,必须要得到第三至心才证得不退转,前面两种至心虽然得到善相,但是还没有得到不退,还是会退,所以必须修行禅定智慧。《占察经》修两种观道,要再把这个境界提升,提升到不退,这个是讲我们一般通途修行的法门。我们修净土法门,有前面那两种我们就可以把握往生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了,我们只要能够做到前面讲的一心系想不乱,我们带业往生就没问题了,这是最起码的。这个至心,我们以经解经,以其他的经讲得比较详细的来解释这一段,这两个字。我们对於至心有一个概念,不至於含糊笼统的念过去。至心,我都很至心!恐怕念到最后没有达到经上讲的效果,又再怪佛菩萨不灵,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没有真正搞懂,没有深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至心       方法)(五明学佛网:至心       方法)  

 仁焕法师:往生的方法 

 仁焕法师:交命念佛的原理与方法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 

 仁焕法师:念佛的目的与方法 

 圣旭法师:念佛的方法 

 温金柯博士: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 

 仁焕法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吕凯文博士:论“四谛”的“灭苦”方法论 

 其他日籍作者:印度密教研究之现况及其研究方法(松长有庆)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道坚法师:略说佛教医疗学——佛教医疗方法论 

 李四龙教授: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