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喜欢批评人,把所修积的功德全都漏光了


   日期:2014/9/5 15: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前我们跟李老师学教,李老师常常讲,你们每天所修的这些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佛法讲有漏,这很大的一个漏洞漏出去了。喜欢批评人 ,喜欢说别人过失,这真的叫有漏,所有你所修积的功德,全都漏光了。

  说别人过失是最大的过失,最严重的过失。你想想为什么?从你自己本身来说,你的心不清净。我们讲菩提心,真诚你没有,你心是虚伪的;清净你没有,你是染污的;平等你没有,你是高下,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平等心没有了;正觉没有了,你愚痴;慈悲你没有,你自私自利。所以从这个口业就知道你完全用的是妄想分别执著,你与菩提心不相应。与菩提心不相应,就是与整个大乘佛法不相应,大乘佛法任何一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

  在世间法里面来说,口为祸福之门,喜欢批评人 ,有意无意跟人家结了冤仇,结这个怨迟早你会遭到报复,因果通三世。你喜欢批评人 ,人家也批评你,果报如是,你怎么能免得掉。这是从你自己本身破坏你自己的德行,破坏你自己修持的功夫。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头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净宗同学,如果三年不讲话,保证开悟。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三年不说话,你口业清净。所以喜欢说话的人,你的功德都从这漏掉了,你不能不知道。

  如果说对这个世间、对众生,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你造的业都是地狱罪业,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诸位都晓得,动乱不安。将来在历史上,这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种动乱谁造成的?喜欢说话的人造成的。你天天批评人 ,天天说这个不是,说那个不是,你在那里制造纠纷,你在那里制造矛盾,你在那里制造对立。你就是破坏社会安定,破坏世界和平,你让全世界众生都在受苦受难,你天天说话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你有罪过!你说他们大家都批评,没错,大家都批评,所以才有世界末日,这是共业所感。你要真正觉悟了,我从今之后不再批评人 了,那你就是修大功德。为什么?从此之后,我不会破坏社会安定,我不破坏世界和平,你这个功德多大。虽然世间人没有人称赞你,为什么?世间人不知道,我知道,我称赞你。再跟你说诸佛菩萨知道,天龙善神知道。

  先从口业修,《无量寿经》一开端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真的是慈悲到极处。不但口不能言,不能说别人过失,心里头不能够记,不能有这个念头。我们要养自己的清净心,我们的心像这个茶杯一样,这个茶杯希望都装一切众生最善的、最美的,我们的心就善就美了,千万不要装一切众生的垃圾,最不善的、最坏的、最肮脏、最恶的,我们的心就变坏心了,这个道理不难懂。时时刻刻自己要注意,看到一切不善的,绝对不放在心上,绝对不放在口上,修行从这个地方下手。

  人有善的一面,再恶的人,他一生当中也有几桩善事值得称道的。我们学佛,佛在经教上教导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人性本善」,这是我们要肯定的。我在澳洲也常常讲,昆士兰大学有一位老教授,今年也七十多岁,已经退休了。这些好的教授,我们一般讲名教授,他退休之后,学校里面赠送他一个荣誉教授。他不教书了,他是学校的荣誉教授。这个身分地位很高,得到学校的肯定。有一天他问我,他说: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也是好人吗?我点点头说是,他本性是善的,他有佛性。他作恶多端,那是习性,不是本性,这我们要搞清楚,他没有遇到好人教他。

  所以从事於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的成就是要把不善的人把他变成善人,你的教育成功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最高级的转凡成圣,你的教育成功。决定不可以说这个人不善,这个人没有善根,我们把他开除掉,那你的教育完全失败了。释迦牟尼佛僧团里面,从来没有看到有「开除」这两个字,佛总是尽量来感化这些学生。没有善根的人,感化的时间长一点;善根深厚的人,感化很快,几个月、一两年他就回头了,就转过来了;善根差的人,有的时候要好几年、十几年、二三十年才能转得过来,佛不舍弃。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叫教育。

  教育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所以佛能感化那么多人,孔老夫子能感化那么多人,什么原因?他所讲的自己统统做到了。教你不妄语,他不妄语做到了;教你不两舌,他不两舌做到了。所以学生没有话说。后世这些法师大德教学,那个感化力量很薄弱,什么原因?教你不妄语,我还打妄语,人家说你这不是骗人吗?所以别人不相信,教学的成绩就比不上古人了;教学的效果,不但不能跟佛菩萨比,跟祖师大德比也逊色很多。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晓得一定要认真努力修自己,自己真正成就才能够感化别人,才能够从事於教学的工作。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五八集)  2004/2/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58

 这些理、事我们明了之后,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上。我们怎样待人接物?我们天天看人是缺点,人家的优点没看到,全看缺点,喜欢批评人 ,这都是损德,这不是积德,是损德。人要学厚道,人要学慈悲,要学原谅别人,不要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德行就衰了;不原谅自己,德行提升,原谅别人。我们这样做法,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别人看到、听到了,会有感动;一时没有感动,长时之后就会感动。二年、三年还没有感动,十年、八年感动了;十年、八年没有感动,二十年、三十年感动了。只要是真诚,决定有感化那一天。他还没有回头,我们的功夫不够、不到家,继续努力,不要灰心。换句话说,这些人也都是我们自己的老师,没有这些人,我怎么会勇猛精进,我怎么会知道自己功夫不够、德行不够。没有把别人转过来就是不够,不够怎样办?修自己,修自己最终会感化别人。老祖宗的一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佛能够感化九法界众生,没有别的,就是他自己做到究竟圆满,做到没有丝毫缺陷。但是还有不能感化的,那是什么原因?缘分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世,遇到有一个人,佛教他,他不相信,他不听,不能接受,对释迦牟尼佛不喜欢,看到,脸就转过去了。佛知道没有缘,叫舍利弗去。舍利弗把他度化了,为什么?有缘。所以佛门才有这么一句话,「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没有德行,是没有缘分,他不喜欢。这些事理我们都要懂得,懂得之后还得要学,提升自己德行,还要跟人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实际上,恶缘、善缘都算是有缘,但是结恶缘很辛苦,不如结善缘好。结善缘,别忘记四摄法。佛给我们讲的四摄法,那就是结缘的方法。第一个「布施」,布施是什么?多送礼、多请客,这个现在在大陆上很普遍,四摄法头一个;但是后头,第二个「爱语」就没有了,「利行、同事」,这就没有了。这四种相辅相成,单用一种不行的,四种统统都要用,这才是圆满的摄受一切众生。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六集)  2012/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76

  而学佛人最大的忌讳是造口业,口业太容易造了,天天张家长、李家短,批评人 家的是非得失,叫造口业。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心有高下,心有严重的污染,你对於佛法修学毫不得力。真正修行功夫得力,心地清净,他口业就清净了,他身业也清净。身口是表现在外面,意清净,意是心。《无量寿经》讲的三大纲领很重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修清净心,外在能影响内在,内外双修,「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一句佛号念的功夫才叫得力。把所有一切是非长短全念掉了,这叫做念佛。因为一切是非、善恶那都是迷、都是惑,迷惑,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迷惑念掉,破迷开悟。悟就是觉心,觉心是清净心,觉心里面没有染污。自己必须要入这个境界,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这一生遇到净宗的机会就真的抓到了。要在这一生超生,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干傻事。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九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9

  日常生活当中随意批评人 ,这是最大的过失,无论你每天诵经拜佛,修的那一点福、那一点善,全从口里头流出去了,漏失了。怎么从口业漏失了?随意批评别人,说是非,批评人 ,这是最大的过失。人不知道尊敬人,不知道赞叹人,不知道礼敬人,那你天天就在制造是非,就在制造冲突,世界冲突怎么能化解?天天在破坏和平、破坏和谐。你看现在许许多多出家人心量很小,不能包容,专门看别人毛病,看不到自己毛病。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愈想愈有道理,这什么话?「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个话说得好,喜欢拨弄是非,这就是是非人,是非人就是在制造社会动乱,就是在破坏世界和平,你说怎么得了!所以学佛要真学,不能搞假的。你真学,你真有功德,真正是增长福慧、消除业障。你要不是真学,你没有智慧,天天在增长业障,业力天天增长,你还能出得了六道轮回吗?果报都在三途。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五九集)  2004/2/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59

 无论是有心或者是无意,造作妄语的罪决定障碍这一生开悟往生。我们这一生所希求的两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开悟,希望自己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清净身语意业,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在这部经正宗分里头,传给我们修行的纲领「善护三业」,你看看他把口业摆在第一,这都是有讲究的。身语意业是我们常常在大小乘经教里面看到的,排列的顺序,身、语、意。可是在这经上世尊跟我们介绍,他不是这个排列,他先说口,身,意。这样的说法显示出世尊彻底的悲心,为什么?他知道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容易造的业是口业,所以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今天讲为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甚至於出家了,你说不说别人过失?如果你还要说别人过失,头一条就没做到。第一条没有做到,后面全都没有了。善护三业这个经文在第八品「积功累德」,在第八品里头讲的。这做不到,这部经以后都没分,你怎么能往生?一面念佛一面常常还批评人 ,还说人的不是,你说你糟不糟糕?

  心是妄心,心是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不真不诚;言语都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你想想看这四种口过你是不是天天都在造?你还不知道改过,还不知道回头,还自以为是,起心动念别人错了,我没有错。我没有错,将来别人往生极乐世界,我往生阿鼻地狱,到底是谁错、谁没错?不要问别人,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好好想一想就明白。恶业要不断,不得了!所以,最容易犯的是口业,其次再讲身业:不杀、不盗、不淫,最后讲到意业:不贪、不瞋、不痴。所以,十恶业反过来就是十善业。诸佛菩萨念念与十善相应,这是学佛首先要我们学习的。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六三集)  2004/4/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63

  佛是世间第一大善人,这是大家都肯定的,佛弟子也是世间的大善人。善人怎么会做犯法的事情?哪有这种道理?世尊慈悲,在《梵网经》里面告诉我们「不作国贼,不谤国主」,这《梵网经》的。我们从前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老师常常讲、常常提醒我们,我们的习气很深,喜欢批评人 ,这错误的。尤其是国主,国主是国家领导人,团体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他也是凡夫,凡夫有时候也有过错。譬如一个家,家长,你是一家的国君;我们这个团体,像道场,道场里面的住持、方丈,这就是国君,他一个团体的领导人;如果是一个县市,这县长、市长他是这个县市的君。不谤国主,你要懂得这个意思。比如这一个家庭,他这个家庭里面,儿女对父亲都很尊敬,你要在儿女面前说你的父亲怎么不好、怎么不好,说他。他对於父亲尊重心没有了,这个家马上就出问题。你这是不在乎,你是破坏他家庭,这个罪过很重,决定不可以做的。你要帮助这个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你帮助它,你可不能破坏它。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七二集)  2005/4/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72

  对於我们自己学佛的同修,自己本身来说,我们起心动念千万要记住,决定不可以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决定不能破坏。你要能够信守「我要帮助人和睦相处,我不破坏人」,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为什么?你就拯救了世界;你要是破坏这人与人之关系,你在这里挑拨是非,你造的罪业就很重,你在这个地方是制造动乱,破坏和平。你要晓得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影响之大,一般人简直不知道,不晓得。在一切时一切处你能够信守,你对於整个世界的和平,你就真正做了一番贡献了。所以要常常存个善念,不能有恶念,人家做错事情要知道原谅别人,回头想想我自己有没有毛病?我想批评人 ,我自己是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自己不是十全十美,我就没有资格批评人,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事实真相。

  舍弃自己的成见,我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肯放弃自己,就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所以,生活要用智慧,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不造业的,没有不堕落的。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出家人你是破坏佛法的形象,其他的一概都不说,就单单破坏佛法的形象,就是阿鼻地狱罪业。诸位要晓得,这个罪业就是五逆里面的破和合僧,我们有意无意不知不觉常常在犯,这还得了吗!遭受别人的批评、毁谤,我们要虚心、要反省,古人讲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他批评、毁谤的,我真有这个毛病,赶紧改,他是我的老师,他提醒我。不是他提醒,我自己不知道,马上改过。如果没有?没有,我自己要勉励,以后不可以犯这些过失。

  常常记住《金刚经》上的一句话,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真正修行人还会被别人轻贱,轻就是人家瞧不起你,贱就是糟蹋你,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都包括在这其中,佛说了「世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我们这一生中没做错,真正修行,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这个罪业应当堕地狱,因为别人轻贱,你的罪业就报掉了,这就是重罪轻报。所以要生欢喜心,不能怨恨,我的罪业报掉了,不会堕地狱,不堕三途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常常想这句话。我这一生当中修学,这句话对我的利益太大太大了!所以我欢喜接受别人批评,你善意的很好,恶意的也好,我统统是以感恩的心。我离开台湾写了六条,「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们是以感恩的心离开,没有怨恨,没有敌意,永远保持心平气和。

信守和睦相处 即是拯救世界  (共一集)  2004/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15-0001

 「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我们怎样学阿弥陀佛的口业?佛在本经告诉我们,在第八品里,教给我们善护三业。一般经典里面讲到三业都是身口意,顺序是这么来的,《无量寿经》上不是的,《无量寿经》第一个是口业,第二是身业,第三是意业。你想想,佛为什么这样说法,用意何在?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是现在,最容易犯的口业,口造什么业?喜欢批评人 ,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业。口业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批评人 有的时候这四种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护三业,头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别人小小的过失就恶意的批判,太过分了;没有过失则胡造谣言,那罪就更重。有过失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经有过失,为什么?你不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过失不说。规过劝善这是有礼节的,你看到这个人劝导他,他能改过、能回头,你就劝他。什么时候劝他?没有第三者在面前,这个时候劝他,有第三者,他要面子,他难为情。我们自己要守住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我们可以赞叹,别人有过失不说。劝他要背著人,不能当著大众面,他会感恩,感谢你,你给他留面子。而且规过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第二次再劝不听,以后就永远不要说了。再说怎么?再说就变成仇人,他对你起怨恨,那你何必?

  古人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一生当中不跟人结怨,无论他犯什么过失这都很正常的事情。譬如我在讲经教学的时候,有的时候听到有很多同学,有见过面,也有没见面的,听到他一些善行,我赞叹。我这一赞叹,听众都听到了,都知道了,以后发现这个人有过失,不像我所赞叹的,你们想想,我是赞叹错了吗?我赞叹是他那一桩善事。人有善有恶,我们赞叹他的善,不提他的恶,要懂这个道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一集)  2011/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51

很多是念佛人、修行人,临终堕地狱,为什么?临命终时那一刹那他迷惑了,瞋恨心生起来,这就堕落了。

  所以学佛的人常常处逆境有好处,常常遇到恶人,都帮助他修行。逆境、恶人你都能够忍受,你都能够随顺,临命终时往生有把握。养成这个习惯,什么样的羞辱我都能忍受,一笑了之,心上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要计较。他无论用什么心态对我,我对他恭敬,我看他是一尊佛。他本来是佛,他现在迷惑颠倒,做错这个事情,他要是清醒的话,他不会做出这个事情出来。要能体谅他,没有一丝毫怀恨,还有感恩,我们自己是大幅度向上提升。如果他对待我这个态度,我心里难过不高兴,我就下降了。是升是降、是善是恶,都在自己一念之间,与外面境界不相干,这个道理你要懂,这个道理很深。人家修行成就怎么成就的?就在这一念之间他是善念,他能够恒顺众生,他能够放下自己的成见,听从别人的,不跟人相争,境界就升上去了。如果不服气,一定要跟他争个理,你下降了,这口气是出了,但是自己到三途六道去,错了!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何必跟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天下确实是无事。

  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能不读,你要是读明白了你就晓得,善财为什么一生成佛?样样能忍、样样能顺,真了不起!善缘、顺境能忍,不生欢喜心,恶缘、逆境能忍,不生瞋恚心,无论在什么境界里,他都保持著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生智慧,不生烦恼,完全是智慧解决问题。无论对善人、对恶人,真恭敬、真供养、真忏悔。行善赞叹,行不善不说,不说话,看到不善的不说话,这叫「称赞如来」。做的是好事,对他自己有好处,对众生有好处,赞叹;对自己不好、对众生不好,不说话、不批评。像李世民所说的,道场好与不好都不可以说。他讲的这个跟经典上讲的相应,跟十大愿王相应。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了,千万别说,对的,应当学。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病从口入,这个喜欢吃,那个不喜欢吃,挑挑剔剔的,吃出一身病来;祸从口出,那就是什么?随便批评人 。你批评的时候是无意,人家听了有心,记恨在心,将来找机会来报复,你还不知道怨从哪里结的。所以学著绝不批评别人过失。要回避一切嫉妒、障碍,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个地方人看到菩萨讨厌,菩萨就赶紧走了,为什么?让他生欢喜心,这真正慈悲。什么时候他欢喜的时候,什么时候再来,不欢喜的时候离开。大乘经教里头教导我们的,学了要会用,这就是有智慧,知道进退,什么时候可以进,什么时候要退了。我们一生自己没道场,一生是随缘,哪个地方有缘邀请我们就到哪里去讲经。在国外都有时间限制,签证上的限制,时间到了就得离开。欢欢喜喜,下一次再有缘再来。有的一个地方我们曾经去了七、八次,印度尼西亚我去了十一次。我只知道去次数很多,不晓得多少次数,上次去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十一次,看看护照里的签证,果然是十一次。

  所以,总是要跟众生和睦相处。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他不喜欢我,我喜欢他,我们的心天天欢喜、天天欢乐,没有不欢喜的。他毁谤我,我欢喜他,他陷害我,我也欢喜,你要问为什么?他替我消业障,真的,一点都不假。要没有业障?没有业障,那叫冤枉,你能够忍受冤枉,那功德更大。大幅度向上提升,他帮助我的,我怎么能不感谢他!所以你要明理,看事绝不是看现前,要看前后,要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你就不会冲动了。感情冲动是非常可怕,那是痴,痴迷,感情冲动。人有理性,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心像止水,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小小的风波就叫你动起来了,你禁不起考验,你没有一点点定力,怎么会成就?佛法修行的枢纽在禅定,持戒是方便,因戒得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三昧,八万四千三昧,不得三昧你就什么都没学成。得三昧之后就开智慧,三昧得到不开智慧,你肯定倒退了。为什么?得三昧的时候你骄傲了,你瞧不起人,认为别人不如你,贡高我慢的念头生起来,那你就错了。这种人有,有持戒,戒持得不错,瞧不起人,认为别人没有持戒,不如他,看到别人就批评人 ,这就错了。持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你那个戒持的样子是不错,可是看到不持戒的人你就不高兴,这是你一点功夫都没得到,戒是持了,不起作用。修定开慧亦复如是。所以古人讲得好,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心永远是清净的,不受外头境界干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这叫真功夫,真功夫里面有真智慧。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一集)  2011/3/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51

《感应篇》跟《弟子规》不能不多读,那是戒,读了之后要真做到。同学们在一起修行,要互相勉励,不要有任何忌讳,看到别人错了,要说、要劝告,这才叫同参道友,依众靠众。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没有人告诉我们的过失,我们自己不知道。肯告诉我们过失的人一定要感恩,帮助我改过自新,帮助我往生净土,帮助我提高品位。不管他是善意恶意、有意无意,能够批评我,能够说我过错的人,都是大恩人。我们看见别人有过失,一定要劝告。劝告,我们要知道观机,有些人很爱面子,当著别人面的时候,你说他的过失,他虽然知道,他怨恨你,他很难接受。所以规过劝善,要在没有人在旁边,这个时候可以说,有人在旁边,不说,这是礼敬。不在任何人面前批评人 ,他自己一个人在的时候,旁边没有人,这个时候要说。真正能够接受,大庭广众之下指责他,他都能够接受,这个人决定成就。这种人有,不多,不是没有。他真的能够改过自新,而且真的能感恩戴德。

  老师教学也不例外。早年我们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教学,我们跟他十年。他老人家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很清楚,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办经学班,传授讲经的方法,班上同学二十多个人。有那么二、三个,老师对他特别客气,他们有过失,老师从来不提,都很客气、很恭敬。可是也有几个,至少应该有五、六个,老师对这些人有打有骂,当著大众批评,一点客气都没有。为什么用不同的态度对学生?我那时候去的时候对这件事情怀疑,老师看出来了,有一天把我叫到房间里,问我是不是对这个有疑惑?我说是的。老师就说了,对这个学生严厉的,他肯学,打他骂他,他感恩,他不会怀恨你,那要不教他,对不起他。那几个对他特别好的,那个不能教,你稍微提他一点,他脸马上红了,他不能接受。我们才明了,不能接受的,我们的想法,老师把他当作旁听生,不算是正式学生,旁听生,就很客气、很优待。这是我们学到了。真正能接受,就真的要教他,不能接受的,只有在讲经上提起来,他听懂了很好,听不懂就算了。这是各人遇缘不同。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六集)  2011/5/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26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第四,「明妄语之恶」。「妄语者,《智论》曰」,《大智度论》里说,「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智度论》这几句话,首先说明欺骗别人这个心不清净,这个心不好,想欺骗别人。事实真相隐瞒住,这叫覆隐实,不跟他说实话,不跟他说真相。出异语,这个异语就是假话,这就造口业,欺骗众生,我们今天讲存心骗人,这叫妄语。心行都不善。「又《大乘义章》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下面,念老总结著说,「故知心存欺诳,口出不实之言,即名妄语」。

  「又口之四过,亦即十恶中口业之四恶」,这个经上都说出来了,「名为两舌、恶口、妄言」,就是刚才讲的妄语,后面还有个「绮语」。「《净影疏》曰:口之四过,不应法故,通名妄语」,这是把四种口过合起来,都称之为妄语。『两舌』是挑拨是非,破坏两个人的交往,在甲面前,他说乙说你的过失;在乙的面前,他说甲说你的过失,所以斗乱两头。小,是让两个人失去和睦,彼此怀疑;大,会斗乱两个国家发生战争,那个罪当然是无间地狱。要知道这是决定不应该做的。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和睦相处,你在这里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斗争,试问问你得到什么好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总有一天这个事情被拆穿,双方都恨你,必然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两舌决定惹祸。『恶口』是言语粗鲁,说话很难听,这个是也很容易犯的,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目的也是欺骗对方,言语都不诚实。绮语多半是损人利己才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在今天商场上几乎处处能看到这种行为。《净影疏》说,这四种过失,口的四种过失,「不应法故」,就是不如法,通名叫妄语。

  「今经明标五恶。故以妄语摄余三者,合名一恶。」这部经上说五种恶,妄语这一种里头就包含四种,所以把这四种都包含在妄语里头,这妄语就讲这四种。「但经意隐诫十恶,故列举其余三恶,盖於合中复有开也。」这个妄语展开是四种,归纳统叫妄语,在佛法里面讲,开合不同。但是这部经里头,就是这一品经「浊世恶苦」,这讲的五恶,经里面意思确实包含十善;十善,妄语就开为这四种。所以这品经里主要的意思是讲五戒十善。五戒,显说,经文上你看到的,实际上它包含十善业,十善在里头,你看经文里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此可知,这品经文是给我们说五戒十善。违犯,这个过失有多大、有多么严重,都是为一般人所疏忽了。即使出家弟子,往往认为这叫小小戒,小小戒就无所谓,就不重视了。

  妄语是小小戒吗?两舌是小小戒吗?我骗这个人,这个人也不是好人,骗骗他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一般人不晓得,五戒十善在佛法叫根本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三聚净戒都是依这个根而建立的,根毁掉,那戒还在吗?我想每个人都会想到、都会清楚,那个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学佛,我们学佛之前有没有这些口业?恶口,发脾气、骂人、批评人 ,这都是属於恶口。你要说绮语,包括舞台的表演、歌唱,内容是什么?与杀盗淫妄相应,那这些都属於绮语,诱导你感情冲动。为什么说现在电视传媒主宰著社会?这些传媒的负责人,他可以救这个世界,也可以毁灭这个世界。他所演出的是负面的,就把这个世界毁掉了;如果演出来是仁义道德、是五戒十善,那他就是救世的,他把这个世界救起来了。这个权操在他手上,将来他是向天堂还是向地狱,都在他一念之间。

  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小戒,没有什么关系,那你就错了,小小戒不能持,大戒就崩溃,小小戒是大戒的根。我们在出家的时候受戒,老和尚跟我们谈到戒律,也是教导我们,四重戒要持。其实四重戒就是杀盗淫妄,这叫四重戒。小小戒就可以马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讲得很好听。在日常生活当中,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明明是四重戒之一,怎么可以把它看成小小戒?一个人不要说一生,就单说一天,这一天有没有犯这个口过,就难!这一天从早到晚没有妄语吗?想想看,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有没有?如果要是有,就知道今天又在造恶。实在,老实讲,杀盗淫妄念念都在犯,这是讲真的。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里十善五戒清净了,真正守住、做到了,才能称得上善男子、善女人。五戒十善还是常常犯,这不善,佛经上这种称呼,我们就没有分。所以学佛最低限度我们要守持的,身不造杀盗淫妄酒,心要伏住贪瞋痴慢疑,情绪一定要控制住怨恨恼怒烦,你要能控制住不让它发作,这叫真修行。这个人念佛就相应,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烦恼习气恶业伏不住,念佛不相应。有没有好处?不能说没好处,好处是阿赖耶识里头集结念佛的种子,好处在这里。这个好处的果报不在这一世,换句话说,这一世还要随业流转。过去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烦恼习气伏不住,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十万声佛号,还是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法子,念佛不相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七集)  2011/8/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27

  末法时期,特别是戒律,几个人持戒?我没有看到过。偶尔有看到过持戒的,持戒的大德怎么样?常常批评不持戒的。这是不是真持戒?不是,真持戒的人不批评人 。持戒的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为什么?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开智慧,这是一条成佛大道。有傲慢心、有嫉妒心,执著分别重,决定戒定慧三学全部都没有,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不容易!现在这个世间,世尊的末法,各个宗派都衰了,真正修行人稀有难逢。我们活在这个夹缝当中,知道自己不是上根利智,下下根人,唯有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只要自己能得生,功德就圆满了。对於别人的指责,我们感恩,没有怨恨,好好想一想,指责是对的,我们要改过;指责是错误的,要原谅他,他没有学过,不要跟他计较,也感谢他。唐太宗就有这个雅量,有人当面指责他,说他的过失。太宗旁边的人说,他这个人对你有误会,你没有这个过失,他诬赖你。唐太宗笑笑,他是好人,他敢讲话,我们好好承认,为什么?如果我处分了他,将来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讲话。这是高明,这人度量大,所以他能成为一代圣君。错误的指责,也不会处分你,不会责怪你,只是你见识不广,认为你是好心,你没有智慧,没有见识,常常会错怪别人。你错怪了圣贤君子,他不会计较你;如果你要是对小人这样,他非报复你不可,那就会惹来麻烦。唐太宗是个圣贤君子,不容易。

  大家知道我这一生受人指责的太多了,有意无意毁谤、侮辱、障碍、陷害,层出不穷,报纸上、杂志上、网路上到处都是。这日子怎么过?平心而论,我们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东西统统都没有。所以这些不必管它,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是菩萨,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以恭敬心来对待他们,我们就没有过失。所有一切指责,我们认真反省有没有?有则改之,要感谢他;无则嘉勉,也要感谢他。这么多人常常在督促我,常常在看到我,我不能有丝毫错误。误会是决定免不了的,所以我们自己承受,不责怪别人,不要为这些事情去操心,要把时间拿来念佛。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分秒必争,分分秒秒念阿弥陀佛,别管闲事。我们只求往生,所有一切的侮辱、毁谤这一类的,统统是我的增上缘,帮助我消业障。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要有怨恨心就错了,那我就造孽了;我只有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来承受,这就消业障。这一世没造的恶业,前世有,无量劫来哪有不造业的道理!所以是善是恶、是是是非、是祸是福,都在自己一念间,我这一念统统转到阿弥陀佛,这就能生净土,那就是消业障。决定不能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往生这条路就断掉了,这一生不能往生,这个损失太大了,所以不能干这个傻事。对人要感恩,永远生在感恩的世界,这就对了。所以,未度令度,未安令安。首先对自己,先度自己,先安自己;再看缘成熟的,帮他;缘没有成熟的,恒顺众生,他这一生没法子得度。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七集)  2013/1/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27

  念佛的效果,就是把烦恼消掉了。譬如刚才讲的善护三业,我们开口想批评人了,「阿弥陀佛」把那个批评的念头打下去了,这就是消除的方法。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赶快打下去。这是消除烦恼的方法,一句佛号。章嘉大师何以心地那么样清凉自在?他的念力永远不中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他念咒,我们念佛。如果我们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除睡著了你念佛停止,你一醒过来佛号就接著,没有不成就的。真能这样念,不必三年,在我们想六个月、一年你就会开悟。虽不是大悟,小悟总是常常有,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大彻大悟,将来往生决定自在,决定有把握。

九八年早餐开示—对美国同修讲话—知恩报恩(八)  1998/12/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3-122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