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惜福之方


   日期:2015/1/20 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第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第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第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福」如稻谷,必须勤劳耕耘,才能结穗丰硕;「福」也如水源;必须珍惜使用,才会充沛丰盈。惜福,就是爱惜自己的福德因缘,宇宙之间,一滴水都有它无穷的功用,都值得我们珍惜,不要随便浪费自己的福报。惜福的方法有那些呢?以下四点:

第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敬字、惜纸是国人传统的美德,甚至古时候乡村社区,都会建有「敬字堂」、「惜字亭」,来表达对文字纸张的爱惜珍视,这也是一项特有的历史文化,为此还受到邻近如日、韩等国的尊崇。能够只字珍惜,从一个字、一句话,开启智能、培养人生正确的观念,这是富贵的根本。

第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一粒米,经过农夫耕作、工人制造、商人贩卖,结合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积集了天地所有因缘、力量,才能成为一粒米,给我们充饥、填饱肚子。所以在丛林里,以「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教育大众养成惜福的美德,精进于道业。懂得珍惜粒米,是累积财富的源头。

第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所谓「利刀割体疮犹合,言语伤人吃不消」,「一言足以伤天地之和」,因此,我们出口的只字词组,都要谨慎三思。说的语言要像阳光,温暖人们冷却的心灵,为众生作光明的指引,也要像净水,洗除人们心中的烦忧,清凉众生心中的热恼,这才是做人处世积福厚德之基。

第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经典说:「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懂得尊重生命,就是长寿的根本。不仅要爱护有情生命,乃至无情的花草也有花草的生命,毛巾有毛巾的生命,一支笔、一组沙发,都有它的生命,都要保护它、珍惜它、延长它的生命,这都是佛教主张的护生观念。

惜福知足,可以对治人类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有惜福心,就会淡泊物慾,自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惜福,也是佛教对于「同体共生」的认知,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种资源,人类才能在地球上开展理想的新世纪;只有了解彼此群我的关系,能生感恩惜福的心,人生会更有意义。以上这四点惜福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实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惜福       方法)(五明学佛网:惜福       方法)  

 仁焕法师:往生的方法 

 仁焕法师:交命念佛的原理与方法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 

 仁焕法师:念佛的目的与方法 

 圣旭法师:念佛的方法 

 温金柯博士: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 

 仁焕法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吕凯文博士:论“四谛”的“灭苦”方法论 

 其他日籍作者:印度密教研究之现况及其研究方法(松长有庆)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道坚法师:略说佛教医疗学——佛教医疗方法论 

 李四龙教授: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