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涅槃之前阿难向佛提出四个重要问题


   日期:2015/4/28 21: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七十页第一行:

  【科】法会圣众第一

  从这起我们正式讲到本经的经文了,四十八品这是第一品,“法会圣众”,第一品。

  【科】丙一、标列五成就 分五 丁一、信成就。

  六种成就,这里是五段。“信”这一个字是个关键的字,确实我们能不能成就。第一个关键就是这个字;这个字要是没有了,一切都不能成就,全是假的。

  正如汤恩比博士所说的,我们传统文化被科学障碍了,科学第一个字不是“信”,是“疑”,二者恰恰相反,这是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所说的一切,一定有真实的东西拿出来给我看,拿不出来这就是假的,没有足够的证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这个人?三皇五帝有没有这个人?只是一种传说,传说就可疑,信心生不起来。科学是物质文明,崇尚物质文明一定要牺牲精神文明,这是一桩得不偿失的大事。

  汤恩比最后的结论,是希望精神文明要恢复,物质文明我们也不能不要。如何能够两全其美?换句话说,精神文明对于古圣先贤、对于宗教不能用怀疑的态度。用怀疑的态度,完全都被抹杀了。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教育里头讲求“其义自见”。如果没有真诚的信心,是决定不能得定、不能开悟。真正能开悟、能得定,他对于所学的一定是有坚决的信心,没有丝毫怀疑,才能做得到。如果性情多疑,打破沙锅问到底,他所学的有局限,局限就是他信到什么程度,到什么程度他不能相信了,以后那个功德利益他就没份。

  【经】 如是。

  所以佛经,任何经典打开,第一句“如是我闻”,“如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解】“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

  一切经,展开经卷第一句,一定是“如是我闻”四个字。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

  【解】盖尊世尊之遗教。

  这是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解】世尊将般涅槃。

  将要“般涅槃”是入寂。寂灭了,佛要离开我们了,不再住我们这个世界了,这就是灭度的时候。

  【解】阿难悲不能胜。

  阿难只证得初果,定跟慧还不到位,所以释迦牟尼佛离开人世,他非常悲痛。

  【解】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

  你这么伤心有什么用处!佛教化这一个阶段圆满了,圆满他当然要走。

  佛涅槃之前阿难向佛提出四个重要问题

  【解】应前向佛,请问四事:

  阿难问这四桩事情,《教乘法数》里头有,参考资料里头也有。

  第一个问题:佛在世我们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了,我们以什么人做老师?这第一桩事情。佛的开示是“以戒为师”。只要遵守佛所制定的戒律,跟佛在世一样。后人也有说,“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如果这两种不能忍受,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也入不了佛门。这句问的很重要!

  第二个问题问的是:佛在世大家依佛,跟佛住在一起;佛不在世了,我们依谁去住?佛告诉大家依“四念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四念处”上,就等于跟佛住在一起一样,四念处是智慧。

  第三个问题:不守清规,扰乱大众,这些比丘怎么处理?佛在世的时候,由佛来处置他们,佛制戒律约束他们。那现在师父不在、佛不在了,我们怎么办?佛教他默摈。默摈就是不要去理他,随他去,不要去理他。

  最后一个问题:将来结集经藏,第一句怎么写法?佛就教他“如是我闻”。

  这是遵守佛的遗教,这是问他这四桩事情。其中最后一个就是“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解】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难。

  阿难是结集经藏复讲的人。所以佛经培养弘法利生的法师,都是从复讲训练出来的。这个复讲的方式开源就是阿难,阿难结集经藏是复讲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阿难的记忆力是所有同学当中第一,好像现在的录音机,一遍听过永远不会忘记,记忆力之好找不到第二个人。

  所以结集经藏就请阿难升座,把佛所说的经统统说出来,五百阿罗汉作证,这是他的听众。听众是五百阿罗汉,没有一个人反对,个个人都赞成这才通过,写下来成为经典;如果有一个阿罗汉提出,说阿难这一句我没听说,好像不是这个说法,这一句就删掉。可以删,不可以增加,增加是阿难自己的意思,不可以。这样的严谨,目的是流传后世,让大众对佛经产生信心,所以它叫“信成就”。

  讲经说法的人才具备两种能力:记忆力强,理解力强

  【解】“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

  阿难升座,得佛力的加持,相貌非常圆满。大众一看,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了,这是第一个疑问。

  【解】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或疑曰:佛成道二十年,阿难方出家。

  阿难是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

  【解】又十年方命为侍者。

  佛讲经已经三十年了,他才当侍者。

  【解】如此,则三十年前佛所说经,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①辗转文。

  阿难听这些大阿罗汉,这些师兄们,听他们说的。

  【解】②佛重说。

  这是阿难做佛的侍者提出来的条件,过去没有听的经,希望佛能重复给他讲一遍,佛同意了。

  【解】③阿难自通。

  这个我们能理解,那就是“其义自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要你修到清净、平等、觉,自然就通了。阿难是大权示现,也不是普通人,所以这三种说法,都能够解除疑惑。

  这下面三个略加解释:

  【解】①辗转文:《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诸天子是护法神,从他那个地方听来的。

  【解】②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闻经,诸佛重说”,佛许之。

  这一条应该没有问题。

  【解】③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

  这是一种定功,这个定功叫法性觉自在。

  【解】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有这个能力。所以结集经藏,五百阿罗汉对阿难都有信心,认为只有他出来复讲,记录下来成为经典,留传后世。所以以后佛门里面讲经教学的大德,都用这个方法培训出来。怎么训练?并没有正式开班教学,佛讲经,这些人全是听众。听众里面有两种能力的,可以选为传教的法师。第一种,记忆力强,听一遍他不会忘记;第二个,理解力强,他一听懂得里面的意义,他所体会的经义比别人深、比别人广。有这两种能力,可以选为讲经弘法的人才,这个就是所谓听众当中根性利的。

  在中国普通一般教学,私塾教学,老师他所教的学生,年龄不相等,有五六岁的小朋友,有十七八岁的大孩子,这些人在一起,二三十个人。具有这两种能力,就是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不是多数,少数几个人,这几个人老师要特别培养他,他有这个能力。

  中下根性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么好的记忆,没有这么好的理解力,那怎么教他呢?就教他背书、学习文字,将来在日常生活当中,他能用得上就够了。他将来的生活,所谓士农工商,士这一条他不能走,他要学工、学商、学务农,他会从事这些行业去了。

  所谓“仕途”是指现在公务人员,或者更说得清楚一点,就是政府各个阶层的领导人。古时候最高的宰相、大臣,大臣就是各部的正副部长这是大臣;下面省、县这些地方领导,这读书人的行业,他们要帮助帝王治理国家,这是读书人。

  ……

  世间法,大成就的孔子、范仲淹,小成就的是袁了凡

  但是读书的人多,想为国家服务的人多,为什么?这个行业轻松,不是劳力的。农工商要劳力,很辛苦。都能够致富、都有前途,所以中国人叫“富贵”。“贵”是有地位,“富”是拥有财富。农工商里面都有富。读书人里头有贵,地位愈高,国家给你待遇愈丰厚。

  我们看范仲淹《义田记》里面所写的,他做到宰相,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总理,那个俸禄是最高的,他把他一个人的俸禄养三百多人家,亲戚朋友有苦难的人,他统统照顾;自己一生过清淡的生活,节省下来帮助困难的人。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常常对他赞叹,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大成就的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就是范仲淹,真正是读书人,真正是有爱心的人,爱自己的家,爱邻里乡党,爱社会大众,爱国家,爱民族,而且真的有行动,不是口说的。所以人积德了,家里子孙好,他做到宰相。他五个儿子,里面两个儿子也做到宰相,一个做御史大夫,还有做总督的,那是国家监察最高的官位了。这是从因果报应当中去看,范仲淹一生行谊、起心动念与伦理道德不相违背,后人世世代代都好,一直到现在。他们范家的后人来香港看过我,还带了他的家谱送给我,这是有大成就的。

  小成就的袁辽凡,都是值得人尊敬、值得人敬佩的。了凡先生的后裔,袁家跟我也有联系,也把家谱送来给我看。我们看了非常感动,世世代代的子孙不忘记祖宗的教诲,这个教化的力量多么深、多么广大。

  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真的,不是假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律       成就)(五明学佛网:戒律       成就)  

 沈海燕教授:《法华玄义》的成就 

 仁焕法师:成就生命第一法 

 严耀中教授: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 

 严耀中教授: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 

 严耀中教授: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仁焕法师:念佛是成就生命 

 其它法师:怎样念佛容易成就(海山老和尚) 

 其他日籍作者:铃木大拙禅佛教研究的成就与贡献(玉城康四郎 

 衍慈法师:成就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 

 大安法师:念佛往生,成就信心 

 周齐教授: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及其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