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蔡礼旭:傲慢就折福 |
||
|
||
为什么会傲慢?原因当然有很多。我们刚好《群书治要》课程有讲到“度量”这个章节,对傲慢有比较多的探讨。这里就举几个比较普遍的心态,就是“高下见”,慢就起来了,我高,人家低。所以我们学圣教,假如肯领纳于心,就调伏傲慢。像《弟子规》讲“圣与贤,可驯致”,大家都可以成圣贤,有什么好傲慢?《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我们对人都没有友善的态度,就没有落实《弟子规》,有什么好傲慢?“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勿谄富,勿骄贫”,不要人家没有钱你就骄傲,或者没有学历就骄傲,这样不好。 人很容易因为外在的条件比人家好,傲慢;或者觉得自己的学问、道德比人家好,傲慢。坦白讲,傲慢对人就没有学问,也没有德行了。有句话叫“文人相轻”,那已经是给文人戴高帽了,是吧?相轻的人就不是把书、把经典真正读进去了。首先“毋不敬”就没做到,那是什么?有名无实的读书人,那要折福的。所以假如我们告诉别人,“我是学传统文化的。”你已经告诉别人了,不可以傲慢,一傲慢就折福,名不符实。名者,“名亦福也”,我们没有这个名,没有做那个实,福报就在花掉。所以像我要调伏得快,不然因为我虚名在外,所以就长不胖,要赶紧实修,德行要赶紧跟上。 所以这个“高下见”,包含头发比较乌黑亮丽也会傲慢,不然女孩子怎么一直要给人家欣赏一下?学圣教的人所在之处,要让人家生欢喜心。你一头乌黑亮丽的黑发,假如遇到我,我白头发都好几根,我不就很自卑吗?包含身高也会傲慢、学历也会傲慢、双眼皮也会傲慢,是吧?所以人在这种攀比的社会不傲慢,你真的不是普通人。你学了以后一直观照才能慢慢把它去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清清白白的来,干嘛染这么多恶习?真是对不起自己,要慢慢善观己心,把它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