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资料选读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46-50集1998-2006年)

本人想结缘一套无量寿经DVD

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六课

智圆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六)

净土法门法师:修净土法门要从读无量寿经​做起

刘素云:《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6集三菩萨慈悲大权示现01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免费结缘】大乘无量寿经--净土法门法师主讲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95集)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五讲

慧净法师:《无量寿经》的精神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55集)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受用具足第十九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的力量是一切经都不能为比的

刘素云:我为什么要现在开始试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关于读经的诸多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1992年21-25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1-5集)

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十八课

 
无量寿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

  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作大。这是《十二门论》解释摩诃衍的话。还有《宝积经》说"诸佛如来,正等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这说到法了。"所乘",所乘是什么呢?以示如来真正的正觉,这个觉悟是真正的正觉。你看这是两个正,形容正觉、所乘之道,所以这个乘名为大乘。以上这个经来论这个大乘,我们可以归纳就是如来跟大菩萨所乘。能乘者大嘛,就叫作大了。那么所乘之道呢?用这个所乘之道呢,所行之道了,是诸佛如来之所乘啊。是菩萨之所乘,所乘的也大,所以也叫大乘。又这个大从体上得名,指的是本体。意思是以常和遍为义。常就是三际一如呀,去、未来、现在呀。没有生、没有灭,是常遍,就是遍一切处。没有一个地方不遍体,体没有边沿、没有边际、没有穷际,也没有一切对待。这个大不是相对的那个大。我们说这个录音机比那个大,这是对待。录音机比这个桌子它又小了吗?桌子比房子又小了吗?房子大,是对待的大。我们用这个大字,这个大字,我这个注解没有显,没有隐呀。这个大字没有什么对待。这个大字是其大无外,同时其小无内。大到什么程度了,它就没有外边了,没有一个在它之外了,同时其小无内。所以我们佛教是极微妙。我们常说大安乐法门,这个是一切不能相比的。我们总是在执着里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才是这个道理,绝诸对待。有大有小,都是对待嘛。横遍十方,从空间说,遍满十方呀。竖,从时间上说,穷三世,过去、未来、现在,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这个大什么大?没有一个法从时间上说,没有一个法在这个之前,叫作大。"唯此先于诸法",所以说付大士的偈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你说天地、世界宇宙就出来了,有些众生是在宇宙之前呀。他无形呀,他本来就很寂寥的。这就形容这个大字。所以强名为大,勉强名之为大。因为这个大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勉强明知了。

  底下说"常"。《涅槃经》说"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所以这个大指空间。爱因斯坦他进步很厉害了,说我们的空间、时间、物质,这些概念都是人类的错觉。有大、有小、有东、有西、有南、有北,空间的概念。时间的概念,过去、未来、现在、多少劫、多少刹,一刹那是多么短,一劫是多么长,都是错觉。物质、时间、空间,所以说这都是错觉。这个大《涅槃经》说"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这是形容这个大。这个大字我们讲的比较多。佛法要发挥起来,是无穷尽的。智者大师当年讲,《妙法莲华经》讲了一个妙字,讲了90天,所以九玄谈妙。这么说,说一个字是穷皆无尽。你要讲话,维摩诘就默然,所以我们在经题中这个"大"字,稍微多说了几句。而且我们联合净土法门,你说这个大乘很广泛,多了。这个"摩诃衍"是通论呀,结合我们净土法门,何以见得说能乘也大,所乘也大呢?这个我们用《观经》两句话,最简单、最明了。净土三经呀、观经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是净土宗的第一义谛。而且推广一切法门也都不外乎这两句呀。这个"是心作佛",作佛你就要念佛呀。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吗?你能念的这个心嘛,他本来就是佛。你能念的这个心,他就能乘呀,能乘的大呀。他是佛呀,还不大?所乘呢?所修呀,你所乘是心作佛,你做的是什么?作佛的法呀。你不是作的别的,是作佛呢。要成就的是什么?要成就的是佛呀。这个你所乘之道也大呀。所以你本来能念的心就是佛。你所做的,你所乘的也是佛。这还不都大吗?所以能修者,即是佛的心,所修者是心作佛的心。所以能修、所修都是心嘛。能修、能乘是心,是佛的心。所修的呢?也是是心作佛,作的这个佛,佛就是这个心嘛。能修所修都是心嘛。即是心,即是佛,心佛不二。可以说,能修者是心是佛,刚才说过了,所修的即是是心作佛的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个佛。所以自他不二,自他不二,能所自他宛然呀。自他不二,自他宛然有时候很难懂。这里举一个很浅近的物理学的例子。这个磁场,两块磁相吸,这个初中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两个磁相吸就发生磁力线了。是不是发生很多磁力线很多条条。好多条条从这条磁石的北极出来,都连起来吧,一头连到北极,一头连到那个南极,构成一个磁力线的图,称这个为磁场。对于这个例子来看,为什么说自他不二呀?主要是一块磁铁,打个比方,佛是一块磁铁,我们众生有佛性,就跟铁有磁性一样,肯定是不可得的呀。不可得佛性也是如此呀,更微妙啦,比磁铁更微妙了。但是众生是什么情况呢?这个磁是乱的,这个电车轨道走的都是乱的。这个这么走,那个那么走,把自己的作用都取消了,所以他就没有作用了。但是你把那个磁石的旁边呢,顺着那个磁场的引导,电子就都一致了,靠咱们修行转。刚才正是用磁来作譬喻,来解释一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那么这本来是铁,它还没有磁化,由于磁的作用,使它走电子的轨道,都规律了,于是乎现出磁性来了。本来都有磁性,是同样的东西,是平等的。一个已经是磁,一个还是铁,这个差别就是宛然了,那么经过诱导,这个电子的轨道都顺了,又成了磁石了。就一样了,就平等了。所以宛然又平等了,自和他,生跟佛是宛然,生和佛是平等,本来是一样。可是一个迷,一个觉。迷一个妄念,是乱动的东西,不妄动,恢复本来次序,跟佛一样了。平等,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而且你在这个磁场中,看见两块磁石也有自有他,磁场这是一个,你说这是谁的磁场。自他宛然,自他不二了吗?这两个人都是磁石,但磁石还有两块这出现,所以通过这个譬喻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他不二,就是生佛不二,生佛不二,可是又生佛宛然。虽然能所不二,我们能修于所修也没有二,所以没有离开能所,所以很多修行,都是没有离开能所。像现在这个修练,练这个功,练那个功,完全都在能所之内呀!自个是能修呀,功是所修。能所是对立的,一有所就没有道了。所以从观音的返闻,入流忘所,头一个字先把所忘掉。所以这个所,我们这个大乘刚才这个解释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能跟所不二,都是佛,都是心。而修证不无。那你本来是佛,修证才证明他不无。你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呀。所以,南岳怀让见六祖问他什么物,怎么来?回答不出,后悟了,才能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呀。后来六祖说还可修证呀。修证即不染污,染污即不得,那去修证那不是没有。但是你要染污就没有了。所以六祖印证,"如是,如是"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所以修证不污,能所不二。修证不污,修证才不无,所以超情离见,强名为大。这一切情见,都超过之后,这个大才是这个大,这个大也无名。不可以有一个名字来概括它,勉强叫做大,这样这个经中勉强名为大乘。以这个为譬喻,说明全经的大旨,全经这一部法,这一部法门,就是如此。能乘者大,所乘者大。能乘者,皆是心,皆是佛,所乘者皆是心皆是佛,皆大,绝对待的大勉强叫做大乘。

  再底下佛说"大乘无量寿"。"无量寿"在古印度语是阿弥陀,阿弥陀这个音稍微走了点,是阿弥达。这个阿弥陀是咱们极乐世界的教主。我们释迦牟尼是此土的教主。阿弥陀是彼土的教主。他的圣号,这三个字,就是密语就是咒,所以先师说净土宗是密宗的显说,密宗是最殊胜。日本人判教把密宗判为第十,禅宗判为第八,华严判为第九。密宗判第十,他们的判法。但是净土是密教的显说,这个里头,阿弥达里头就含了无边的密意。现在有许多人需要去翻咒,觉得很时髦。这个咒语是什么意思?把它用意思翻出来。其实这个画蛇添足呀,这密语它有密意,它有无量的含义,那是翻一漏万。其实不是翻一漏万,那是你翻一漏了无量。它只有这一个意思,别的就没有了,不行呀,这个翻译是很不妥当。所以有人把《心经》也翻了。写信问我。我说难道玄奘这么好的梵文,他这几个咒他不会翻呀?他不翻他是有极深的含义嘛。这是从有言说,到离言说,从显到密。现在讲很多,很多道理,后头就是"揭谛,揭谛"按正音念就是"艾谛,艾谛,跋阿谛,沙阿谛,波谛,瑟娃谛。"什么意思?前头那么多意思在这全用不着了。所以妙就妙在这了。密意,密意,翻成无边,翻成无量寿,翻成无量光;或者十二光佛,无边光佛,无等光佛,无碍光佛,都是阿弥陀的号。汉译他是无量清净佛,无量觉,这都是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这都是阿弥陀的可以翻译的名号。这个里头,都是翻的无量寿,无量觉,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都是无量,总之佛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都是无量。所以佛中的名号中妙德是无量,名号中所含的德号也是无量。功德无量所以号也是无量,我后边引了一点密宗的,把阿弥陀翻译的意思,三个字我挑了一点,那后边还是很多,这是无量。而且,每一个名字,这么多名字,每一个名字所含的德也是无量。佛可以无量的德号中,无量的德号,每一个德号中所含的功德也是无量。这个就是上头华严的十玄的道理。一中就是多,往往有的人,就是不能安心于他的法门。一听说那个法门好,他就羡慕那个,自个修着修着,没有影子,就想换,换来换去。过两天又添又换,一生换了两换,换了三换之后,就开始要八宝山了,火葬场。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法门皆含无量功德,贵在坚持。那么佛有无量的名号,怎么我们这只单得无量寿呢?无量寿就代表法身常住嘛,三际一如呀。所以法身常住呀。过去、未来、现在无异呀。所以无量寿是如如智的本体。如来最殊胜的智慧是如如之智,如如不动,如如之智。这无量寿是如如智的本体,无量光是如如智的妙相。本体就不生不灭呀,无量寿呀。这无边无碍的光,这一切一切,这智的妙相、用。经题就把寿标出来,称为无量寿。那么无量光这个德,就包括里头了。因为什么?因为相不离开体,体中就有相。既然出了体,你相就在里面。

  日本人解释日本人的古德,不是现在的日本人。他们遵善导大师的教诲,对《无量寿经》的确有突出的见解。他说极乐净土有三种庄严。三种庄严指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佛有无量的功德,有无量的庄严。菩萨有菩萨的功德,菩萨的庄严。国土有种种的微妙,也是种种的庄严。若细说《往生论》中有二十九种庄严,概括说就是三种庄严。三种庄严这一切一切归于寿命,这一切都是由本体所显现的。这一切庄严它必须依靠常住、不坏作为本体才有意义嘛。极乐世界将来象其他星星一样的大爆炸,要爆炸,是不是它也要大爆炸?现在确确实实是。星云大爆炸毁灭了,化为微尘,微尘又会汇聚,又成为新的星星。科学证明是这么回事,跟佛说得一样。那是一般的世界,极乐世界它就不是这样,这个很要紧,不然你跑到极乐世界,还要碰上大爆炸,就不殊胜。一切归于寿命,而且一切归于体呀。归于法身这含义很多,我上面头一个说的很浅,寿代表本体,一切归于体,体就是法身之德。归于法身,归于实相,所以一切功德庄严都是由于实相之所流现。这一点就是安乐佛土,安乐就是极乐,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这是天亲菩萨的话。这一切庄严入一法句里头。这个地方很像禅宗的话,再往底下说就是禅宗的话。这一切庄严都入了一句里了,他底下点破了,这一句是无量寿故,这和前头的话是一致的。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落在无为法上了,法身上了。要说破就是教了,所以经题中采用"无量寿"这个德号,这个是体,于是法藏,阿弥陀佛最初修行名为法藏比丘。法藏在因地中所修行愿,所有的修持与他成了佛果。果地的佛的功德,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一切菩萨的庄严,以及全部的经旨,经的含义,都摄在无量寿里啦。所以我们常说要生极乐世界,一个是不退,我们世界退缘多,谁都是退呀。进一退九呀!他说的再什么,他一遇退缘,他一退,退九步。极乐世界没有退缘,极乐世界又寿命无量。现在我这个时候要用用功,比我刚开始的时候要方便多了。那么我不能再活八十岁,寿命太有量,再活八年都都不容易,因为咱们这苦呀。所以这个寿命无量就不退,那还有不成功的吗?所以一切归为寿命呀。这一点呀,往生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为了真实去实现自己彻底度生的本愿,不如此不能真实度众生。

  "庄严"。根据《华严探玄记》"庄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具德义,二交饰义。庄严什么呢?万德来庄严,所以这一切功德庄严呀。庄严就是具德的意思。再有是一种装饰的意思,美化、美起来。这庄严呀,含两个意思。小本就是《阿弥陀经》说"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他的佛土,说总结一句,成就这样的功德庄严,极赞极乐世界。《往生论》我们已经说过了,不再说了。本经中说,法藏比丘发了愿之后,他就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净土。所以我们要知道,专志庄严净土,是真实慧中的行动。真实慧中那就不是有为法了。无为而庄严净土,庄严净土而无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把他体会作什么都不干,一念都不动,叫做离念,叫做无为。那是沉潭死水,死水不藏龙,也叫阴山背后。庄严众行,经里的话一切行都得到庄严。后来又说法藏"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已经成就了庄严佛土这样的清净的行,所以现在人谈清净,就指一点事没有,我这不吵。那他庄严佛土,作为他清净之行。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不可比拟的功德庄严呀!就说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没有欠少,这都是咱们这部经里的话。摘些这样的话,就显示出经题"庄严"两个字了。这个含义,由于法藏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庄严众行,这是他的行愿。从这个行动就得到他所应得的果。所以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感得国土,这极乐世界就无量具足庄严。所以因和果都是功德庄严。这个是感得,其间包括很多具德的意思啦,遍已具德啦。所以作为交饰,美饰啊,经中也有荣色光耀。这些花果树木,荣色光耀呀,不可胜视。你看不过来呀。无量光焰,就是光焰照耀无极。这一切都放光,种种妙色之焰。焰表示生动、蓬勃。不像我们这光死的一片。他蓬蓬勃勃、活活泼泼的,这是无极的,不可穷尽的。无量的佛,无量的运动,无量的转换。没有边际,如白珠摩尼。摩尼是如意宝,以为交络,作出种种的璎珞,明妙无比,光明同如明妙。

  香瓜、佛手、香圆,这是果子、果实,它都是香的。极乐世界华果恒生,老是香的,光明照耀,又有香,又有光,香光庄严,随风散馥。随着风吹,都有香味,延水流芳。这些文字都是十分的美,随风散馥,延水流芳。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光和色都具足,奇妙珍异,这是非常之奇特,非常之微妙,非常之珍贵,非常之突出、不凡。周遍校饰,遍于全国,互相来庄严,光色显耀。生动呀!尽极严丽,庄严和美丽到了登峰造极啦。这些文句就说国土,这种庄严遍满其国,这都说美饰这个国土呀!这方面的含义。

  再说具德呢?再说具德这个地方有很重要的文句,如实安住,具足庄严。这两句话好啊!我从前认为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没什么意思。现在我就很感兴趣了,他这一切如实安住呀。实是什么?实是真实之际,就是三个真实。净土法门法师讲过,咱们这书中有三个真实呀。包括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就是真如。真实之利,可以给众生真实之利呀。这是本经的三个真实,三个真实是一致的,相联系的。所以极乐世界这么样的庄严,他是如实安住,如这个实相来安住。所以才能显现如此不可意思,不可穷尽的庄严。这些庄严都由于这个德,什么德,如实安住于本体。所以第十五品一切庄严随应而现,那很自然,随应而感,应当所应的,自然就显现。就好像水,你愿意深它就深,你愿意洗淋浴,就从头上冲下来,你愿意暖一点,就暖一点,你愿意冷一点,就冷一点。一个池里头,大家各个满自己的意。而且闻法,这个不同,闻法的人听闻都是所愿意听的吗?都在一块,随应而现。这个是显明什么呢?是显明事事无碍,圆明具德。这个十玄门啊!一切一切这个事是没有碍呀!这个水应了你就不能应我了,就是有碍呀!一切无碍,一切自在,一切这么微妙,一切圆明具德,事事无碍。所以这个上次讲了十玄,大家懂的还是不大好相信呀。这本来也是前几年留苏的一个留学生,回来在科学研究所里工作。一天他来看我,说我正在研究新的数学,他也举了实例,他说我不懂,讲不通。这新的数学里,极数,当数目在无穷多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全体包括局部,而且是局部包括全体。这是新的科学理论,理论中得出这个结论,局部包括全体,就是咱们说的一中多一。十个手指,包含每个手指,每个手指头包含十个手指头。一里包括多,想不通呀,就是这个意思。局部包括全体,就是我手包括十个手指头,全部都包括在这手中。但是到一个手指头包括全体手,这个就想不通。视力呢?有两个视力,有的说是一个,就是全息照相。当然,照相是平面的,全息照相是立体的。这个照片搁在那跟真人一样,立体的人坐在那,坐着就是坐着,站着就是站着。他如果是个动作,就是动作。这个图显出是立体,但它有个板,通过这个板中显出这个相,把这个板给碎了,如果拿出一个小渣,再通过这个设备,怎么样?放出来还是整个人。小渣是底片呀,一个局部,它为什么还能显出这个整个人呢?他包括全部作用,局部包括全体,只是显得这个人像比原来小一些,不然太奇了,因为世间的东西还是有极限的。过去我们有好多好多很机械的唯物论的东西,那完全是错误,是歪的,全部是错觉,咱们佛教说全是你妄想。错觉和妄想正是相似的,错和妄很相似,觉和想很相似。所以这个圆明了,一刹那也已经包括三大阿僧祗劫。因此有争论一定是三大阿僧祗成佛,一定说一刹那可以成佛,这是戏论,这是愚痴,哪有这些分别,你错觉。什么叫一刹那,什么叫三大阿僧祗劫?现在的科学这么发达,对于弘扬佛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说是我们前边说到的事事无碍。我们再把前边补充一下。后来我跟他说这有什么难懂呀?这佛教释迦牟尼佛早就这么讲了,我又给他举了些例子,他也想通了。水和波等等,等等。今天我给大家补充这个例子呢就很实际了。这个局部包括全体,一个破的一个渣,都和原来的东西一个样,那是全息照相,信息就全部了。就这个条件,他的体的东西无限大,全部不能再比他多了,全部都有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局部包括全体。那么把宋译的经题字都解释了,此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底下就是清净平等觉了。

  "清净"者是身口意这三业。不管是善业、恶业都是身口意造的。这三种是我们所造的,不管是善是恶,离开一切恶行,一切烦恼,一切垢污。这恶业当然必然要离啦。这善业也是要知道离开烦恼呀。比方有人恋爱,不惜牺牲性命,保护他的爱人,这是善念。但是他还是有垢污啊!他还是贪恋,不是清净。以这个一切都离开啦,离开了烦恼,离开了垢染,这叫清净。《探玄记》说"三业无过",没有过失叫清净。所以不容易呀。还有过失,有过失就不清净。这个又国土,清净土;指的是净土;清净身指的佛身,清净人指的是如来。所以清净这个形容词是这么用的。《往生论》曰:"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是真实智慧。,为法身,这个地方跟咱们的经题"庄严清净"恰恰十分相合。两个题目凑在一起,跟《往生论》一模一样。三种庄严入一清净句。庄严清净,把这个妙法宣说的多么清楚啊!妙合天然呀!三种庄严就是无量庄严,三种庄严都入在一清净句里头了。又经里头说心清净则佛土净,你这介尔心一清净,国土就清净。那么一即是一切,国土就是一切,你的心就是一心,一包括一切,所以华严的玄旨在这里看出来了。"汉译"也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从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中可体会这个含义。而且"汉译"的经文中他的第十八愿,这一段是汉译的原文。"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清净心。"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法藏在我作佛的时候,别的国的人民作菩萨道,就是修菩萨道,行菩萨道的人。念什么呢?念我的清净心。这是汉译的原文。念阿弥陀佛清净的心,这就是禅宗呀。"寿终之后,我与不可计比丘",不可计算的比丘"飞往迎之",来接引他,"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等他临终时候,阿弥陀佛就带着无量的圣众来去迎接,站在他面前,来接引他。他就可以跟阿弥陀佛回去,生到阿弥陀佛国土,作阿惟越致。这里是很低很低的水平的,很多惑还没有断,所以还是凡夫,他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生到凡圣同居土。凡夫和圣人在那同居。虽然还是凡夫,可是他是阿惟越致,这就是阿弥陀佛大愿所感。在我们这个国土要不退,那要很高很高,至少要到禅宗这个小乘初果以上,这个就是去了就是阿惟越致。所以澫益大师赞叹:'说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说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十方世界都没有这个特殊的例子,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呀。这里是净洁心,念我净洁心。原文是净洁心,就指的清净心,佛叫无量清净佛,佛心是无量清净心,把这一切功德庄严总起来是一个法句,叫做清净句。清净句是什么?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也就是什么,就是一句佛号,一法句。所以发大乘心的人,持名念佛,临命终时得到佛的接引往生。所以庄严清净,这就符合本经宗旨。本经是以发菩萨心,一向专念为宗。这清净句表现无为法身,代表的是实际理体。从这个实际理体,从这个清净句就出生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同入到一个清净句。所以这个展呀,展开就是无量庄严,退藏就是一个清净句呀,就是清净心呀,这就是咱们经题中庄严清净的含义。

  "平等", 平等觉,平等者是离开差别。《华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和众生,这三样没有差别。说我们是大平等,佛一点也不比谁高呀。所以我们要体会佛这个平等主义。所以我常常说很多信佛的人,我说你们都是把佛看成上帝了。有一个人写了很多很多东西,他说我写了,我就还是上帝,他跳不出这个圈。怎么有智慧,怎么高,怎么清净,怎么怎么突出,怎么怎么,说了半天,都是上帝那个范畴。这个三无差别就是平等之义。《入佛境界经》说"菩提者名为平等",菩萨是觉,觉是什么?觉是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真如这个字非常好。虽然说是如,就不是一个,只有说俩如同一样,三个如同一样。哪有一个如同一样的?不成话。那要说如就不是一个,既然如就没有一。同了嘛,又不一样,这个如字就不一不异啊。佛的智慧,一切都是极微妙,这个如字很微妙呀。这个如就是不一不异、真如。所以就是说"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门。"所以我们讲不二法门是入平等了。既然平等了,还有什么呀?离开一切差别,这个地方也不可以说差别都不对,只有平等对。你说是不是差别呀。所以平等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平等义,都是圆融无碍。那么经中的平等觉,可以包括四个含义。平等觉,觉是觉悟,觉也就是佛。平等觉搁在一起,一共有四个:平等普觉一切众生。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没有什么不同。怨亲平等,也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地狱众生就低了,天上众生就高了,没有这些差别对待,平等普觉,平等成佛。

  所以我们经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迷惑多的人也行呀,上至文殊普贤也行呀。他是平等的,将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一切的含灵,将来都从无量寿如来会上那个时候起一直到现在,一切的含灵,一切有灵性的一切有情都是靠这个法而得度脱。这个法是什么法呀?《无量寿经》中说的法呀,正显平等普觉之意。第二个,拿这个平等法去觉悟众生,以平等之法觉悟众生,就名为平等觉。什么是平等法?禅宗的道理又来了。《净影疏》说"无作无所有等,名为平等法。""无作无所有等,名为平等法。"无念、无作、无所有,原文是无作无所有。我们这个持名之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来念去,暗合妙道,所以你不要先悟后修。什么法门都是先悟后修。悟是茫茫人海中有几位是悟了的?不可得,稀有又稀有。这是暗合妙道。禅宗开悟是明合妙道。这是暗合妙道。哪怕一个老太婆呢。你心里诚恳绵密,念到你一切都放下了,什么都不想了,就无所住。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绵绵不断,而生其心呀。这无住其心,在地上的菩萨才做的到。地前的三贤只能分开两段进行。有的时候无住,有的时候生心。生心的时候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不能生心。但是我们这个凡夫现在就是不知不觉中暗合妙道,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呀。所以无住生心是这样。这样的话嘛,念来念去,能也忘了,所也忘了,谁在念也不知道,念的谁也不知道。可是这一句不断呀,不断念呀,净念相继。禅宗的保任最后不就保任吗?禅宗的保任,大家知道一个任字,前边还有一个保字。你开悟之后保任,信心不异谓之保,前心和后心没有两样,这叫保。要坐便坐,要起便起。要坐便坐这叫任。没有一点造作,两个名在合在一块,都是如此道理。能所都忘了,他就暗合妙道了。你以这个法来教导众生,让他成佛,这不就是平等法吗?这不就是无作吗?这有什么作呀?他能所都忘了,这无所有呀,什么都没有呀!所以这是以平等法教导众生,这是第二个含义。第三个含义就表示如来所成就的正觉。都是诸佛,佛佛道同,没有哪个佛大,哪个佛小,哪个佛高,哪个佛低,故名平等觉,这是第三个含义。

  第四个是本经,说平等觉就指阿弥陀佛之圣号。这四个含义,在我们经题里头都有。

  经纬呀,经就是线。梵语修多罗,义译为契经。契经嘛,就是契机、契理,现在简化了,就称为经了。为线经嘛,包括四种,贯、摄、常、法这四个含义。既是线的含义,也是经文的含义,很合适的。贯是贯穿所说的道理,贯穿本体。摄是摄持一切众生,所化的众生。经就是化生,就是度生呀!常是古今不异。今佛所说也是古佛所说,所有又好些人现在要创新,好像他要比释迦牟尼佛还要高明一些,故此比古佛也高明一些。他一高明就不等了,那就不是佛法了。古今不异,法则近远同尊啊!法、法则,咱们公布一部宪法,你说是云南就不听了,不行呀,近远同尊啊!所以贯、摄、常、法是经字含义。这样就把这个经题每个字包含的意思,全经的大旨在这地方也就透露出来了。

  再有诸经有人、法、喻。可以分为七类,单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大般若经》,般若是法,没有人、喻。《阿弥陀经》有人,没有法,没有喻。《大般若经》,般若是法,没有人,没有喻。《梵网经》,梵网是个譬喻,没有人,没有法。这是单一的。复呢?复有两个。《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没有喻。《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以譬喻,没有人。《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是譬喻,没有法。《大方广佛华严经》,佛是人,大方广是法,华严是譬喻,人、法、喻都有。我们这个经呢,也是人、法、喻都有。佛、人、无量寿。佛是咱们土的教师,无量寿是彼土的教师,两个土的果人都在内。庄、严、清、净、平等觉,是法呀,庄严、清净、平等觉这完全是法。大乘就是譬喻。那作为工具呀,可以运载呀。运载一切,所能乘的也大,所乘的也大,所以相当于法华的大白牛车呀。这是人、法、喻。

  再有诸经皆具教、行、理。佛经嘛,都是从本体上建立法门,所以从理体立的教,从你的修行才能明显显示出你的本体,从行显理。现在我们要是说经题理的教、行、理是什么?经题中的教、行、理。"佛说大乘"是教吗?佛来讲大乘这是教呀,"庄严清净平等觉"就是行呀。你应当庄严自己呀,庄严众生呀。你应清净呀,要平等觉呀。"无量寿"是本体。所以这是说教、行、理。无量寿表示三际一如的常住,众生本具的佛性,是心是佛,是心的本心,就是理,是本体。"佛说大乘"是教,他是根据无量寿的本体。指大乘为譬喻,来宣说众生得度之法,成了这个经。所以"佛说大乘"就是教了。从教起行呀,起行是庄严清净平等觉呀,就是教化,佛所教化我们的妙行,我们拿一句阿弥陀佛来庄严我们自心,清净我们自己的清净的自心,就是依教来修行嘛。等到大势至圆通章,不假方便便自得心开。《大集经》说"若闻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念佛不但是禅,而且是深妙禅,而且是无上深妙禅,大势至菩萨就用这个法门,而五世法王子同时宣说成就的经过。就是一句阿弥陀,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句阿弥陀。阿弥陀佛,念自己就心开了。开呀,开明本心呀,这就是显出本具的平等觉。这是从行显理,行里你念阿弥陀,你心开了,显出理啦。从行显理呀。再有你往生之后,你悟了无生法,从体起用,你来广度众生,拿这个平等法来教化众生。这又是从行来显理,教化来显这个理。经题配三大体、相、用。无量寿是体大,法身的本体,庄严清净是相大,平等觉是用大。可以平等普觉一切,不分你的根基普渡。以前我说过,连动物都得渡,连地狱中的众生,连地狱中的众生,如果都念佛,一旦业满出来之后,马上证得清莲华菩萨。用大,所以我们净土法门主要殊胜在用上,法上都平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这方面偏赞一点,就是在利他方面,普渡适合大家的根基,所以是和别的法门不一样。

  底下再把经题说一说,"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可以把经题配合三觉。无量寿佛是我本觉,我们念佛就是念我本觉的佛嘛。阿弥陀佛就是我本觉的佛,是我本心。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什么呢?这是来庄严自心。这是什么呢?开始觉悟呀,始觉呀。所以净修捷要:阿弥陀佛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始觉合乎本觉,才能达到究竟觉也。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