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资料选读

演培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疑问品第三

六祖坛经 般若品 第二卷

净土法门法师:《六祖坛经》讲记(全)

六祖坛经 付嘱品 第十卷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一讲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四 定慧品 译文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10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94集

济群法师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演培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定慧品第四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二 般若品 译文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2)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61集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8 衣钵为证佛教正法咐嘱於六祖

六祖坛经 决疑品 第三卷

净土法门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十 付嘱品 经文.注释

 
六祖坛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明奘法师: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有妄念啊?为什么不清净啊?其实,想消除妄念的心,想要清净的心是不是妄念啊?所有的都是妄念!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想要得“净”,结果却以净为妄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为佛法所缚——什么都可以放下,最后倒是佛法放不下。

  佛陀在《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用筏子,过了河就舍了,祛病用药,病好药除。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妄本身没有“处所”,因为执取,执取之心就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有人认为一念不起是“净”,其实“净”没有形象。比如正刮十级大风,天旋地转,草木横飞。如果没有一树一叶一风等任何障碍物,就不知道刮多大风。因为有对立,有树叶有风,风才有了形象,这也就是“却立净相”。

  这是让我们在修行达到更高层面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再看六祖和祖师们教育人,你就会明白。

  严阳尊者拜访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说:“放下”。

  尊者说:“放不下如何?”

  “那就背起来吧。”

  你看,都是对法,你执什么我就破你什么。当你不偏执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也就是被“修行”所缚,被“没有妄念”所缚,被“平静”所缚。

  真正的佛法是通流之法,能够给予喜悦幸福的才是佛法。有人借佛法的修行,以一种非常高妙的借口来推诿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责任,来转移自己根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修行不是佛法。

  可以用六祖给的镜子检视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却被净缚”?是不是用一种非常高妙的理由——我是修行人,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开慧,我要成佛做祖——作为挡箭牌,要求他人不能干扰我,如果不理解我就成为我的障道因缘?这番业果的轮转、生死的轮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处,修行人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