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资料选读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四

楞严经如说第一卷

降魔经典《楞严经》不可思议的来历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三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80

庙上老义工谈楞严经中“心在哪里”的问题

智旭大师:楞严经文句06

楞严经不是伪经(二)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四)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九章 世人颠倒妄想 妄成十二众生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87

智旭大师: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25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13

传喜法师:《楞严经》的智慧对我们太重要了,一生都要好好依止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 第三十一章 圆通本根五 一心念佛 六根同摄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二)

 
楞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 第三十一章 圆通本根五 一心念佛 六根同摄  

  第三十一章 圆通本根五 一心念佛 六根同摄

  内容提要:

  大势至法王子忆佛念佛六根同摄,净念相继,相续无间,入三摩提,不失为易行而且容易见效的方便法门。

  (白云按:这一章即是净土宗四经之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原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1,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2。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温陵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注】

  1 五十二菩萨 此中五十二不是五十二个菩萨,而是五十二阶位的菩萨。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引自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净土》杂志二OO三冬季号大安《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记)

  2念佛三昧 一心念佛,以入三昧境界。人们从小立志,心中必有楷模;信仰一种思想,必定尊崇导师。没有志向,没有信仰,欲求成就,无有是处。禅宗主张不诤,提倡多闻、善思、勤修,只有实证,才得见真如。一般来说,下根少智,难明大乘深义者,一心念佛,易入寂静境界。自诩上根多闻的人,往往我慢难除,难得寂静。因此,数珠念佛,不失为易行而且容易见效的方便法门。二十四位圣贤说了圆通入手方便,说的都是初心方便,都是从见闻觉知入手的有为法。但是,不经有为方便,欲入无为,欲得不二法门,只是空中楼阁,怎得成就?这二十四位各说圆通本根,各得成就。对无学来说,诸门无优劣之分。对有学来说,未必条条都适合每一个人,还要从中选择优劣。

  白话解

  大势至法王子及其同伴五十二菩萨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名无量光。一劫之期,先后相继有十二位如来,最后一位名超日月光。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以佛形象为修习楷模。

  譬如世间之人,有一类人善忆,有一类人善忘。如此之人,若两个人,不论他们逢与不逢,见与不见,都时刻相忆,深心忆念,便会生生世世,形影相依。不会发生乖违之事。

  原文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日香光庄严。

  (温陵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顷念世五欲,是谓系念。必须系念,然后相应。不专念佛,则虽逢不逢,虽见不见。染香则袭香,念佛则见佛,故以念佛妙熏,名香光庄严也。)

  白话解

  十方如来怜念世间众生,像母亲忆念儿子。如果儿子离家外逃,忆也无用。

  儿子若像母亲忆子那样忆念母亲,母子生生世世不会发生乖违远离。

  若众生行中忆佛念佛,或在当下,或在不久的将来,离佛不远,必能。无须方便法门,也能心开见佛。譬如染香之人,身必沾有香气,这称为香光庄严。

  原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提,斯为第一。

  白话解

  我本来在因地以念佛之心,修入无生法忍。今在这世界中摄护念佛之人,归于无生净土。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不分别拣择,我六根同摄,净念相继,相续无间,入三摩提,是为第一。”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