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资料选读

《大乘起信论》的修学法门

蕅益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第二卷

胡小林:学大乘起信论(唐译本)心得分享 第四集

宣化上人:大乘起信论浅释(上)

胡小林:学大乘起信论(唐译本)心得分享 第一集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七卷

大乘起信论义记简注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十卷

大乘起信论简介

续法法师: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卷第一)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一卷

超然法师:《大乘起信论》白话(四)

大乘起信论白话译文(二)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卷

大乘起信论译文

法藏大师:大乘起信论疏 第二卷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 第三卷

宣化上人:大乘起信论浅释(中)

续法法师: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卷第四)

法藏大师:大乘起信论疏 第五卷

 
大乘起信论专题部: 简介|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五卷  

  第五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页,「甲二、正说五分」。

  在本文当中,我们根据会性老法师的科判,会性法师的科判等于是蕅益大师的科判,分成三大科。第一科是「归敬述意」,第二科是「正说五分」,第三科是「结施回向」。现在我们讲到第二科「正说五分」。前面一科我们讲到马鸣菩萨造论的因缘,他说: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这段的文章是说明本论主要是成就我们:第一个是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二个是成就大乘的果相,等于是引导我们成就大乘的因果。大乘的因相,本论所要成就的是「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除疑舍邪执」在蕅祖的注解当中说:「除疑舍邪执」就是要我们了解「达妄本空,知真本有」。「除疑」就是要了解「知真本有」,就是我们这念妄想的心当中有清净的真如本性。这一点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就必须要肯定的,「知真本有」是本来具足的、法尔具足的。直下承担真如本性以后,第二个要「舍邪执」,所谓的「达妄本空」。我们从无始劫来,颠倒业力的熏习所成就的虚妄我执、法执的这些邪执,也要加以对治,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成就大乘的正信,就是成就大乘的因相;依止这样的一个大乘因相,修习六波罗蜜的法门,使令整个大乘的功德能够成就不退转,所谓的「佛种不断故」。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论的二个重点:第一个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二个成就大乘的果相。

  甲二、正说五分乙一、释科丙一、标宗

  菩萨在正式解释本论之前,先把本论修学的二个宗要标出来。现在我们正式看「甲二、正说五分」。为了能够达到成就大乘的因果二种功德,马鸣菩萨分成「五分」来加以说明的,「五分」当中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科」,先把科标出来,「标科」当中又分二科:「丙一」是「标宗」,「丙二」是「列科」。我们先说明本经的宗要,我们看论文: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菩萨说:以下的法是根据什么因缘而安立的?当然佛菩萨的说法,一定是对众生能够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而安立这个「法」。这个「法」的安立,是要生起众生的大乘「信根」,「摩诃衍」就是大乘,所以安立这个法。这个「信根」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善根。佛法的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业力的修学,说你是布施、或者持戒、修忍辱,在内心当中会产生一个善业力,这个善业力会使令我们成就人天尊贵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善业力不能讲善根,善根是一种对大乘法的信解行证,它有一种解脱的功德,才能够叫做善根。为什么叫做「根」呢?就是它有执持不失跟增长广大二层意思。就是说,假设你过去在大乘佛法的善根薄弱,你从这个法当中能够成就执持不失,能够建立大乘的善根;假设你已经是多生多劫听闻大乘佛法,本论的学习可以使令你大乘善根增长广大:就是没有生起的使令生起,已经生起的使令我们大乘善根能够增长广大。因为这二种因缘,所以必须要演说《大乘起信论》的法门。在讲述本论之前,马鸣菩萨先说明这个「法」它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为了成就乃至增长我们的大乘善根,才宣「说」这个法。

  丙二、列科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成就大乘善根的方便法门「有五」个,这五个在法藏大师的注解当中是用四悉檀,就是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的因缘安立。「一者因缘分」,法藏大师说:这是总说四悉檀,具足了欢喜、生善、破恶、入理,这个地方等于是安立了八种因缘,把整个大乘的因相跟果相作一个总相的说明。就是在本论当中我们所建立的是什么?所破斥的是什么?在「因缘分」,马鸣菩萨先把本论当中所破斥的跟所建立的作一个总说。「二者利益分」,「利益分」就是欢喜义,就是世界悉檀。欢喜义主要是开显一心、二门、三大的道理,把大乘功德是众生本具的观念,先把它标出来,使令我们产生欢喜,让我们产生希望。「三者解释分」。前面的「利益分」是标出一心、二门、三大的宗旨;「解释分」是把这个观念再详细的加以发挥,等于是「利益分」的广说。「利益分」跟「解释分」,都是属于理论的说明,把凡夫的杂染缘起跟诸佛菩萨清净的缘起,如何从杂染的缘起转成清净的缘起,这二科会有详细的说明。就是说既然「一切法因缘生」,我们今天能够消灭杂染的因缘,自然杂染的果报就会消失掉;我们积聚了清净的因缘,诸佛的功德自然就会成就。所以在修行当中,你最重要就是要掌握什么是杂染的因缘,什么是还灭的因缘,这是重点,那个开关你要抓到。在本论当中,就详细的把染净的因缘作一个说明,这个都是理论的说明。「四者修行信心分」,这是正式说明本论的修行方法,说是对治悉檀,这当中讲到五门,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跟止观,六波罗蜜的五门来产生灭恶生善,破除杂染因缘,建立清净的因缘,这一科是修行的方法。「五者劝修利益分」,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依据本论而行,有什么样的功德、殊胜的庄严,这样的修行有什么功德。所以说,在本论当中,「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是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五科的「劝修利益分」是成就大乘的果相。马鸣菩萨就用这五科来表达这个法的内涵。

  乙二、正说丙一、因缘分丁一、标章

  再看「乙二」的「正说」,把五分次第的说明。先看「丙一、因缘分」,「因缘分」当中分二科:先「标章」,再「征释」。先「标」出这一分「章」节的名称。

  初说因缘分。

  首先解释马鸣菩萨造论的因缘。

  丁二、征释戊一、正明八因己一、总征

  「丁二、征释」,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明八因」,这当中又分二科:先「总征」,再「别释」。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佛法的安立,一定要有利益众生的因缘,弘法利生;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的因缘,这个法是不能安立的。这是说明本法主要的是要利益什么样的因缘。

  己二、别释

  答曰:是因缘有八。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八」个「因缘」,第一个是「总相」,是一个总说。本论的安立,是「为」了「令众生离」开「一切」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这个痛苦最大的根源就是生死的流转,就是说所有的痛苦都要依止生死的流转才能够生起,所以我们在三界当中一次一次的流转,每一次的生命都积集了很多的痛苦,假设没有生死的流转,这个痛苦就没有依止处。所以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断这个流转的力量。离苦以后要得到究竟的安乐,这个地方指的是大般涅槃的安乐,就是马鸣菩萨是依止大悲心,不是追求世间的名利、或者个人的恭敬而安立这个法的。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值得我们去学习,在《金刚经》佛陀一再的强调「一切法是空」,法空就是一切法是无自性,不能够说世间上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真实的法,不可以这样讲。所以《金刚经》佛陀很明确的告诉弟子们说:如果你说佛陀有真实的说法,就是谤佛。这样子讲,法它不能自性生,要「观待因缘」才能够出现。观待因缘,智者大师说:佛陀的说法,要观待众生有四悉檀的因缘,这个法说出来以后,让众生有欢喜、生善、破恶、入理这四个因缘,佛陀才会宣说。假设这个法对众生没有这四悉檀的因缘,佛陀不能宣说。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记住一个观念,我们以后或多或少会从事弘法的因缘,佛法跟世间法的最大差别:世间的学者,他可以随便发表一个论文,他不必为众生的善根负责。他就是我有心得我就发表,这个东西安立以后,对众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不管。他认为我只是表达我的看法,表达事情的真相如此而已。但是佛法安立的角度不是这样子的,就是说身为一个法师,你要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就是这句话讲出去,众生接受了以后,在他内心当中要产生四个效果:第一个,他听了会欢喜;第二个,他会生起善根,对佛法有信心;第三个,这个法对他有对治烦恼的力量,灭恶;第四个,他能够明白生命的道理。你今天散布一个法出去,你一定要让众生有四悉檀,这个法才有建立的因缘,否则这个法不能宣说。所以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其实这个「因缘总相」是通于一切经典,任何一个佛教的经论要能够安立,一定是为了使令众生离苦得乐,否则就是戏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样子就不是佛法。这个地方,我们从马鸣菩萨的「因缘总相」得到一些启示:就是佛法的安立,它本性是空是怎么安立的呢?是四悉檀的因缘而安立的,离开了四悉檀这个法不能建立。

  以下讲到本论的别相,其实前面的「总相」是通一切经典,二、三、四、五、六、七、八等于是讲到本论的各别因缘。二到七是说明成就大乘的因相,因地的相貌;第八是成就大乘的果相。因相当中分成二部分:二、三、四是理论的说明,成就大乘的信解;五、六、七是一个行门,一个修行的方法,成就行的功德,信、解、行三种功德。在二、三、四的理论当中,我们先看第一个: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在解释本论的一些理论,主要的是说明佛法的根本教义,使令我们能够产生正确而不颠倒的认识。佛法是说生命有二个相貌:一个是痛苦的相貌,一个是安乐的相貌。这二个相貌都不是自然而生,也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他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在小乘的教法当中解释这个因缘,它是用业力,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由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由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谓的业感缘起。大乘佛法认为小乘的学者把因缘观只解释一半,叫半字法门,没有解释完全清楚。就是这个业本身是谁来造作?造作以后谁来保存?所以大乘认为「万法唯心」,业的后面还有一个主宰者、一个推动者,就是一念的心。心把业创造出来,业还没得果报之前,业的功能也是由心所摄持,所以整个因缘的内涵就是你一念心。就是你的心一动,在你生命当中就产生一个因缘,就是一个力量,可能是一个让你善良增上的力量,也可能是一个让你堕落的力量。所以你起心动念,在你生命当中就产生一个因缘。这样的因缘,我们应该如何来了解?这个心它主宰着、驱动着我们生命的流动,生命就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这个水流是由心来主导,所以了解这念心变成很重要。本论当中,马鸣菩萨的善巧方便,就是怎么样了解我们这念心呢?他安立了一心、二门、三大的宗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你可以从二个角度来观察:第一个是生灭门。生灭门就是我们的个体生命,由业力所创造的一个五蕴个体,你今生是个人,来生是个天,天的福报享尽变成蚂蚁。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个体生命,它是不断的变化,叫做生灭门。而生命在生灭门当中有不生不灭的本性,这就是真如门。我们要从生灭门当中寻求解脱,你就必须从生灭门而趋向于真如门,说是「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这个生灭门,在三界一次一次的流转,一次一次得到个体的生命,生死相续、痛苦相续,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个安稳的家来安住自己的生命。所以说你应该把心带回家,你要先把你的家找到,这个家就是真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大安乐的真如。生灭门怎么趋向于真如门呢?你要坐一辆车子,坐这个大乘,大乘就是三大,就是利用我们生灭的个体生命、色心诸法,来观察体、相、用的三大,就能够使令我们这念生灭门的心,到达真如门,就有所谓的乘、有波罗蜜的功能,所以一心、二门、三大。就是生灭门是苦恼的根源,真如门是我们清净的本性,依止三大的道理,从生灭门趋向于真如门,而达到离苦得乐。这是一个扼要的说明,本论后面会非常详细说明它的内涵,马鸣菩萨认为这就是整个佛法的根本教义。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前面根本教义的宣说,对我们有二种不同的效果。第一种,假设你是一个大乘「善根成熟」的「众生」,也就说你已经多生多劫亲近十方诸佛、听闻大乘佛法,成就了十信满心的菩萨;在本论的大乘根本教义当中,你就能够从十信而趋向于十住,成就「不退信」心,所谓的不退转的功德。当然十住是一个圣位,能够转凡成圣。第二种,假设我们是「善根微少」的「众生」,我们大乘的善根还不决定,有时候堕入凡夫的思想、有时候堕入二乘的思想、有时候起大乘的思想,这就是种姓不决定。经过本论的修学,能够渐渐的建立大乘的「信心」,所谓的成就十信,从初信到十信的大乘正信。这个就是在解门当中开显成就二种差别的功德。

  这个地方讲到大乘的「善根」,我们解释一下。佛法的修学,有善业的修学跟善根的修学。我今天去布施、拜佛,或者持戒,叫做善业,这个善业对我们的生命会产生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善业不能对治我们心中的颠倒,没办法对治心中的颠倒;对治心中的颠倒,就必须要有智慧的观照,所谓的善根。善根,从本论的思想分成三类:一个是众生的善根,所谓凡夫的善根。凡夫的善根,他内心当中所依止的根就是自我意识。就是我们凡夫根据我们心中的名言(就是自己的妄想),捏造一个自我,以自我意识来造善业、或者造罪业,由这个我来造业,最后也是由这个「我」来得可乐的果报、或者痛苦的果报。所以这是我们凡夫的根、凡夫的依止处,就是以自我来当做我们的根。二乘的圣者所依止的根是空性,二乘的圣者认为「我」是不可得的,所以二乘的圣者他生起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我不可得,就把自我意识消灭了;但是这个心的功能也消灭了。所以从大乘的角度,认为小乘的空义是「错损菩提」,空得太严重了。也就是说,凡夫的根是太过于执着,对心太肯定,内心当中心随妄转,以自我意识为根本,跟着感觉走,当然是不对;小乘的学者对心是完全的否定,小乘佛法在观心的时候,观察我们这念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你很容易就觉得心是没有价值的,是一切罪业痛苦的根源,就把心的功能消灭了;大乘佛法在观心的时候,是采取比较中道的观念,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大乘佛法认为,在观空的时候,所对治的只是我们心中的名言的执取。就是说你所破的是我爱执,这个「我」是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这应该破掉;但是心的本性它有无量无边的潜能,可以成就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就诸佛的功德庄严,这个心的本性它善良的一面是值得肯定、值得开发的。所以大乘佛法认为所谓的不二法门,杂染的作用只要经过适当的调伏,就能够转成清净的作用,所以大乘佛法的空,是强调不二法门,所谓的转识成智。

  大师讲一个譬喻说:有一只马,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间起颠倒,变成一只狂马到处乱撞,我们凡夫就认为狂马是我的本来面目,这颠倒的马随着情绪在空间里面到处跑、到处伤人。就是凡夫以自我意识为根,认贼作父,以狂马为本来面目。二乘人看到马不听招呼,这是痛苦的根源,就把马给杀掉,马根本没有价值,你看这只马它什么事也不能做,只会伤人、只会造恶业,所以二乘人对马是比较悲观的。大乘人认为:马本来是很正常的,只是一时的颠倒,不要把它杀掉,它没有错,错在它虚妄的狂性,我们如果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调治它,马能够变成一匹良马,为我们工作、为一切众生工作。所以就用种种的方便来调伏马的狂性,结果变成一只善良的马,能够生起种种的妙用。所以从马的譬喻来说:凡夫对心太过放纵;二乘人对心太过排斥;大乘法门是比较中道,染净不二。就是说起惑造业是它,但是生起种种波罗蜜也是它,重点是如何调治它,而不是把它破坏、消灭。

  你能够对我们的心产生一个不二的观察,那你这个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知道心不好是来自心中的名言,它本性是善良,是可以改变的。你内心当中不断的生起这样的思考,我们说你这个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跟诸佛所差别的只是一种善业、时间的问题。如果你能够保持这样的思考,不断的断恶修善,你自然成就佛道,因为你成就了大乘因种。所以马鸣菩萨在「利益分」跟「解释分」很慈悲的把染净不二的道理,作一个详细的说明,来加强我们的大乘善根。这是讲到本论的理论。再看第五,第五以后是讲修行方法。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讲到修行,本论当中修行的行动有二个:一个是难行道,靠自力断惑证真的难行道法门,这是第一个选择;第二个是易行道,靠佛力的加被,所谓的他力法门(在造论因缘的第七法门)。这些在本论当中都会提到,让我们来选择。我们先看难行道的修法。难行道当中的前方便,就是「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在难行道的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要先净罪集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本论会讲到一些忏悔的方便、如何拜忏,透过礼拜、赞叹、供养来灭除罪障。所以我们看中国的佛教祖师,慈悲的安立早晚课,有礼拜的地方,有赞叹的地方(赞叹佛菩萨的功德),有种种的供养,这些都是在消除我们的罪障。第二,前面是灭恶,这个地方是讲生善,「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这以下是说明要透过布施、持戒、忍辱这些善业的修学,来对治我们的愚痴跟骄慢,远离邪见的颠倒。也就是说虽然大乘佛法主要的修学是心地法门、一种内心的观照,但是这内心的观照要有一些前方便作基础,就是净罪集资。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如果你今天修小乘法,小乘法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法门,反正我把一切法都空掉,恶法也空掉、清净的菩提本性也空掉,小乘没有所谓的不二法门,它是只有对立的法门,染净是对立的。你修小乘法门不一定要净罪集资,你的善根很容易成就,因为这个是思议境,是你可以心思口议的境界。这个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任何一个人听到都能够接受的。但大乘法门是不思议境,个体的生命这个五蕴,一方面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但是它又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是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这二个门是不二,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大乘的不可思议法门,持戒、修福就变成很重要。龙树菩萨说:福报不够的人,听到大乘法门会起颠倒,会错认消息。所以我们在正式修止观之前,一定要先净罪集资,一方面拜忏、一方面持戒修福来作前「方便」,本论当中就先提到这样的一个修法。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这是本论正式的修学内涵,正式的「修习」大乘「止观」来「对治凡夫」的着有跟「二乘」的偏空。在本论当中,大乘的止观思想,先说出生命的杂染因缘,说:凡夫杂染的根源是「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有些人善业强,他的个体生命特别的庄严,五蕴身心特别的庄严美妙;有些人罪业比较强,他的五蕴就比较苦恼卑贱:这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当我们把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我们这念心是清净本然,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这个心突然间一念的不觉,也不晓得为什么突然间起颠倒,它就是怎么样呢?「真如不守自性」,这个真如的清净心不想安住在清净的本位上,老是想要向外去攀缘,它总觉得要去动;向外一动以后,不得了了,「一念不觉生三细」,清净的本性就变成对立性的阿赖耶识,一个有漏的阿赖耶识。这个三细,后面会说明,简单说三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然就有一个能所,有一个我,能受用的我;有一个所受用的法;一个微细俱生的我执跟法执出现。俱生的我法二执是不带名言的,是很微细的,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有漏的生命出现,就是一念不觉而产生,叫做「一念不觉生三细」,结果「境界为缘长六粗」。既然有一个我,有一个所攀缘的法的境界,这二个就相互的作用,我去攀缘你,你也来引诱我,我相、法相的相互造作,以这个境界为因缘就产生了六粗,这个时候内心开始产生分别,就是所谓的名言,这个时候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每一个人都打不同的妄想,所以每个人心中所认定的我是不同的,福报大的人认为我是比较大,像蚂蚁就认为这个我比较狭隘卑贱。这时候我们由名言的分别创造一个粗的我,这个时候就开始造业了、开始流转生死了,「境界为缘长六粗」,所以本论当中它所对治的名言、所安立的我,刚开始先超越名言、空掉自我。在大乘止观明显的是先说我们这念心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在实际的操作上,先「达妄本空」,破除名言所安立的我;破掉以后,先大死一番,再肯定我们这念心有佛性。一定是先灭,然后再肯定。这个地方马鸣菩萨有详细的说明,强调你不能直下肯定,你一肯定的时候就落入凡夫的执取,所以刚开始是先对我们的心全盘否定,然后再直下的承当。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在山中修行,同参道友去见他,问他说:你住茅蓬那么久了,是依何道理而住山修行?你住山修行,心中要有个道理。这个禅师说:我见泥牛沈入大海,至于今日尚未出现。这只污秽的牛沈入大海,就是说我们这念心在无始劫的虚妄熏习,安立了很多错误的名言,我现在的修行就是对治这些名言,用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这个名言所安立的我执、法执。同参道友就问禅师说:那你什么时候出山?他说:待其清净浮现海中,我就出山了。污秽的、有泥巴的牛沈到大海,它在大海里面洗涤以后,它浮现大海清净的时候,就是我出去的时候。就是说当他把名言所安立的我法二执消灭以后,他清净的大悲心发动的时候,就是他从空出假的时候。所以本论当中是先灭除妄想,然后再肯定真如。这个地方是讲到正修。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修难行道的大乘菩萨,要生生世世的在三界流转有一个问题,就是会退转。这个退转,除了外界的引诱以外,就是生命的死亡。死亡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障碍,就是报障。你今生能够好好的布施、持戒,有这样的信心成就一个善业力,你来生不一定愿意继续的布施、持戒,就是说你今生修行的功力,来生不能够继续的累积。我们无量劫在三界流转,积集了很多的善法,但是为什么流转?死亡的中断,使令我们每一期生命都要从头开始,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你看有些人福报很大,他前生一定是积集善业,但是他福报大却悭贪。照理讲,他前生积集那么多善业,应该是有布施的等流性,但是他为什么悭贪?就是他退转,富贵现前的时候,他的心情开始改变。所以在大乘佛法的三大阿僧祗劫当中,有死亡的退转。所以马鸣菩萨劝我们可以考虑求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去,有无量无边阿僧祗劫的寿命,能够保证「不退」,这是一个方法。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前面是说明整个因地的修学,能够产生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大乘的功德。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有如是等」灭恶生善的「因缘」,「所以造」作此「论」。到这里是简单的把本论的内涵作一个总述。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