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看到这些人有善根,佛菩萨就来了


   日期:2016/7/12 1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日常生活当中练功夫,真修行。真修行与念经、念佛、打坐,干什么,都不相干,那些统统可以不要,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锻炼。练什么?练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最高等的,这是佛;不行,做不到,做不到就学菩萨,菩萨怎么?不分别、不执着,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菩萨;最下等的,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着;如果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有,那叫六道凡夫。

  六道里头有善、恶,善的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善道;心行不善的,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通常讲六道轮回。

  脱离六道不容易,什么都不执着。脱离了,头一个要把“身见”舍掉,这个“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是我所有的衣服,这“身”不是我。

  六道轮回里什么?一般人把“灵魂”看作我,“灵魂”是不是我?不是我。为什么?它不灵,那个“魂”要真灵,可以看作我;它不灵,它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灵魂也有这四样,叫迷惑颠倒。

  决定不迷惑。所以现在量子力学家对我们帮很大忙。在过去,人把“身见”破了,把所有物质现象真正看到它是虚妄,不是真实,放下了,什么人?阿罗汉。他超越六道轮回了,但是他超不了十法界,他在十法界里头,他永远不堕轮回,这就高明了。

  菩萨超越十法界,他入一真法界了。一真法界,法身菩萨所修的,他们学习的道场,这就好比佛教大学,阿罗汉是中学,小学毕业叫阿罗汉,中学毕业叫菩萨,大学毕业叫法身菩萨,不一样。

  所以我们把学佛这个事情分成两段,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我们知道明心见性我们做不到,也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不分别”也很难,但是“不执着”,咱咬紧牙根也要把它做到,为什么?我们才能超越六道、才不受这个苦。六道太苦了。尤其是没有圣贤教诲,不是圣贤不来,是我们不接受。

  六十年前方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六十年前的台湾大学,他在台大教书),他说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因为我很想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程。他就告诉我:你要到学校去旁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到老人家说这些话,我很难过,为什么?希望泡汤了,老师拒绝了,所以当时我们自己心里很难过,表情当然很沮丧,停了几分钟,老师说了:你既然想学,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一堂课。我们约定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我的哲学是在他家里上的,学生就我一个,一个老师,一个学生,面对面的。分作四个大单元,东方、西方都说、都介绍,等于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的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们对于佛教认识是从他这来的,以为过去都是宗教迷信,没有放在心上,所以他给我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样入门的。尤其这句话中听——“人生最高的享受”。

  以后接触佛法稍稍深入一点了,回过头来看《四书》,恍然大悟,孔老夫子头一句就说了,咱没听懂。你看夫子所说的“不亦说乎”,是不是方先生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一样。你为什么要学佛?学圣贤教育?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能把这一句听懂了,你就会真干了。多少人念一辈子,也没有悟出来,那我们没有这个佛学一点根底,也悟不出来。

  所以我们晓得孔子跟释迦是平等的,他们是同一阶层,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虽说没有见过面,彼此也不认识,居然说出同样的话来。这让我们体会到什么?世间人有所谓的“无师自通”。可不可能?可能。释迦无师自通,孔子也是无师自通,老子也是无师自通的,甚至于历史上记载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自通的,大圣。学佛之后就更相信了,那什么?佛菩萨再来的,看到东方这些人有善根,他就来了。

  善根是“感”,佛菩萨降生在这里是“应”,感应道交,以应化身出现。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像观世音三十二应。在中国,中国人尊重圣贤,以圣贤身出现;印度人尊重佛菩萨,以佛陀的身分菩萨身分出现;西方人相信基督,现基督身出现。随类化身,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教法。一生的教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应以什么法教他就用什么法。为什么?佛有他心通,知道他过去生生世世他学过些什么,对哪些东西有兴趣。所以遇到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得度,都有相当成就,最低限度都证阿罗汉、辟支佛。 

    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348集 2016年7月5 日 讲于 英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