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四十六轻戒之二、之三心于大欲而随转


   日期:2016/9/2 12: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集颂》:“1、于诸利养等恭敬,大欲多欲难养满。

  不生喜足不舍离,是染违犯无非染。

  2、生起乐欲勤断彼,做大精进起对治。

  而为猛利性惑遮,虽数现行无违犯。

  能坏少欲知止足,不贪名利求恭敬。”

  对于各种名闻利养和赞誉恭敬等,生起极大地贪求、多求之心,即使求到了,得到了,也没有满足的想法,对于贪欲不舍离,或对于财物不舍离等,因为出于贪心的作意,故只要违犯此条,就是染污的违犯,没有“非染”之说。

  以上随犯一种,即犯此条轻戒。

  2、如果生起大惭愧心,大精进心,勤勇地做贪心的对治,即使由于性惑的遮障(串习种子的现起),贪欲现行也不算违犯。根据《地道》讲:大乘菩萨一登初地(亲证空性),就马上降伏诸法实有的业惑,降伏习气和种子要经过第二地至第八地前的漫长过程,完全净除则需八、九、十的三清净地。

  四十六轻戒之三于诸耆德不恭敬

  《集颂》:“若同法中持戒者,腊长于己具功德。

  应生敬信兴谈论,起迎推坐表专诚。”

  《优婆塞戒经》:“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得失意罪。”

  《梵网经》:“不敬师友戒第一:……见上座、和尚、……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反生骄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礼拜问讯,一一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僧团的维系有一套严格的戒律和共住规约、井然的先后次序,“腊长”是指“戒腊”或“僧腊”多于自己者,“僧腊”指剃度受戒的年龄,“戒腊”是指受戒后每年安佛制要求的“安居”的年限,安一次居,“戒腊”增长一岁。“戒腊”、“僧腊”长的安次第在前坐,这是出家僧众的戒律和共住要求。

  “于己具功德”是指对自己有恩德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包括。出世间的三宝师长,世间的父母,教你文化的老师,教你技艺的师长都是,哪怕是一个介绍你学佛的普通人,也算的上“于己具功德”者,都应恭敬,要“起坐、承迎、礼拜、问讯”乃至“供养”。至少要做到最低程度的“恭敬”。“若不尔者”,即犯此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四十六轻戒)(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四十六轻戒)  

 仁清法师:教派和教派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恭敬 

 仁清法师:寺院的作用就是两条安僧办道 

 仁清法师:供养凡夫僧,生的是供养三宝的功德 

 仁清法师:心法(三)《认识心性速证法身》之万法皆空(四) 

 仁清法师:心法(二)《认识心性速证法身》之万法皆空(三) 

 仁清法师:事相本来就有不平等,但是我们要存平等的心态 

 仁清法师:虚妄地认为有我、我所,就是没有见性的意思 

 仁清法师:分别善恶报应经缘起 

 仁清法师:满一切善愿的方法,怎样去开显? 

 仁清法师:心法(一)《认识心性 速证法身》之万法皆空(二 

 仁清法师:《认识心性速证法身》之万法皆空 何为万法(一) 

 仁清法师:大悲咒就能激发众生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