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76:倾人取位


   日期:2017/2/5 1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倾人取位。

  百计思倾陷,罔知结大冤。难如心上意,已失性中天。

  授首刑人市,埋身浐水边。荣华能几日,孤墓草芊芊。

  原文:

  【注解】倾者,陷害也。凡人一官一职俱由命定,命里当有,不求自得;命中若无,只做一日也不可得,岂能妄取?况可妒贤嫉能,阴谋陷害以取之乎?乌能一朝居也。

  【证案】唐宋申锡为宰相,颇以致升平为己任。时中官郑注交通宫帏,放纵不法,擅作威福。申锡欲去之,乃以友人王璠为京兆尹,密约擒注送京兆府治罪。璠以注方宠于上,欲亲厚之,尽以谋告注。时有右军缉事府侦探机密,以中贵人为之,皆注党,遂伪捏申锡罪状,令人赴右军府出首,云申锡以金帛珠玉交结诸王,将图不轨,更伪为交结手书,逼似申锡亲笔。奏上,帝怒,着法司鞫问。举朝皆知其冤,联名保奏,得谪开州司马,至官愤而卒。王璠得郑注力,遂代申锡之位。明年春,申锡夫人于堂前假寐,见申锡从中门入,引夫人出城过浐水,前进数里至旷野,有一大坑,坑边有竹笼及木匣数个,皆有字记。申锡提一示夫人曰:“此是那贼。”怒而叱掷者数次,问为谁,曰:“王璠也,我得请于上帝矣。”复问其余曰:“当即知之,不用预说。”夫人醒,言于家人亲戚,札记之。未几注谋逆,诛九族,璠以注党骈斩于市,同戮者数人,皆同坎浐水之侧。

  译文:

  【注解】倾,就是陷害。大凡人们所获得的一官半职都是命中注定的,命里应该有的,不用求自然也可以得到;如果命里没有的,就算是想做一天也是不可能的,怎能妄取妄求呢?更何况是嫉妒贤能的人,采取阴谋诡计加以陷害而取得呢?恐怕一天也不能占据这个位置。

  【证案】唐朝的宋申锡做宰相的时候,很能够以致力于国家的太平安定为自己的责任。当时中官郑注与宫中的人勾结,行为放纵,不守礼法,作威作福。宋申锡想要除掉郑注,就起用友人王璠担任京兆尹,秘密约定擒拿郑注送到京兆府治罪。王璠因为郑注正受到皇帝的宠爱,想要和郑注亲近,就把与宋申锡约定的计谋告诉了郑注。当时负责管理右军缉事府侦探机密的人,都是由宫中的贵人担任的,都是郑注一派的人,于是伪造捏造宋申锡的罪状,暗中派人到右军府控告,说宋申锡用金银财宝与诸位王爷勾结,将要图谋不轨,甚至伪造了交结的书信,酷似宋申锡的笔迹。上奏皇帝后,皇帝大怒,命令法司调查审问。满朝的官员都知道宋申锡的冤屈,联合提名向皇帝保奏,最终被贬到开州做司马,到任以后愤恨而死。王璠藉助郑注的力量,取代了宋申锡的宰相之位。

  第二年春天,宋申锡的夫人在堂前闭目养神,恍惚中看见宋申锡从中门进来,带着夫人出城经过浐水,再往前行走了几里到一片旷野中,有一个大坑,大坑边有一些个竹笼和木匣子,都用字做了标记。宋申锡提着其中一个对富人说:“这就是那个陷害我的贼人。”大怒着将竹笼和木匣在地上摔了几次,夫人问是谁,宋申锡说:“是王璠,我得以请求上帝伸冤了。”又问其他的那些是谁,宋申锡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用我提前说出来。”夫人从梦中醒来,对家人和亲戚说了这件事,并记录下来。没过多久,郑注因为谋反,被诛灭九族,王璠因为是郑注的党羽被一同斩首于市,同时被杀的还有几个人,都是在浐水边上被杀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陷害)(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陷害)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他来陷害我,重罪轻报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毁谤、障碍、陷害我的人,我心目当中都把 

 净土法门法师:用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来承受别人的指责、毁谤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净土法门法师:遭受种种冤枉、侮辱、陷害都感恩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这么多高僧贤德都曾被陷害诽谤过,他们又是如何面对的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