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临终如果有这五种情形,可能会失去正念


   日期:2017/11/8 7: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随缘开示】临终如果有这五种情形,可能会失去正念

  元贤大师《净慈要语》云:

  「净业之功虽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为紧要。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每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到临命终时,多无正念,或贪生怕死,恋此皮囊;或目顾妻儿,难忍分别;或系缀家财,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失正念,甘从沦堕。」

  第一段文元贤大师就说出修学净业,虽然要在平日好好修持,在临终在最后一念最为紧要。元贤大师说出五种情形,在临终如果有这五种情形的出现,就有可能会失去正念,继续沉沦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所以临终最后一念,当然是非常的紧要。临终最后一念,就是平时用功的结果,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台上表演十分钟,非常奇妙的功夫,在台下要用十年的时间苦练。就以师父个人讲经而言,有时候要为大家报告一节课的佛法,五十分钟的时间,我可能用不止五小时的时间准备。以今天这个专题《念佛备临终》而言,你们看元贤大师《净慈要语》这段文,只不过十分钟就可以看完。但是我要用多少时间去看多少的资料,才选择这篇文来为大家报告,我已经费了比你们更付出近十倍的时间准备。这就是平时的准备,就是为临终时打算。你准备的越周全,临终就越稳当,那是一定的道理。

  「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有可能在临终恶念现前,堕落在三途六道当然就入凡。临终一念的佛念,当然相应阿弥陀佛,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入圣。所以临终一念,当然是非常的重要。那为何一般人在临终,很容易病苦临身业障现前?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一般人在平时追求五欲,追求名利,所作所为相应恶业很多,所以在临终,当然就容易业障现前,当然就容易病苦临身。如果你我无始劫以来,都断恶修善,无有任何身口意三业的为恶,我们怎么可能在人间沦落做人受苦受难,对不对?当然。一切无不是因缘果报。

  「每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到临命终时多无正念。」这段话元贤大师实在说的真好,元贤大师因为四十岁出家,八十岁往生,所以出家四十年修行,看见很多念佛人在寻常时候,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到了临命终时,却是没有正念,元贤大师看见这样的事实,才会如此说。

  寻常就是平常,诸位菩萨你现在是在寻常时候,当你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份真正切愿之心吗?听你们回答这个声音,就知道没有。你的心中有如此的打定主意?我这辈子什么地方都不去,我就是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这样的决心吗?有,真的吗?真的。将事业、家业、道业,这三业摆在一起,你会将哪一业摆在第一?事业或家业或道业、道业,道业。真的吗?真的。是不是那都是你自己的内心所主意的,如果你现在口里说要求生净土,结果实际上追求五欲的心,比追求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心还要热切,我相信你的心是相应娑婆世界。

  如果你对世间的名利、五欲、财宝、感情等等看的很淡,你的心就是非常有心,一心一意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那任何的考验都不会将你考倒。你在这条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菩提道路,必然会一路顺风。从因地到果地,纵然有考验,考验不了你的道心。有任何人阻碍你的念佛,都不会使你放下念佛的修行。任何人反对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影响你,一心迈向净土的决心。对不对?当然。所以要心口如一,嘴巴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内心是真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这份决心,那往生三法信、愿、行,第二愿你就做到了,当然第三行你就会实践,你就会一心念佛,不必人家鼓励鞭策你。在这条菩提道路,你会一步一脚印,照着你的人生规划,一心迈向西方极乐世界。

  师父个人学佛修行,在教界二十多年,没有人鼓励我,我经常鼓励我自己。很多人是要人家鼓励鞭策,才要好好念佛修行,很多人是要人家鼓励鞭策,才要共修闻法。这样的心态,表示对自己的法身慧命是莫不关心。每天很关心色身,对法身莫不关心,你太辜负自己的自性了,你对自己的色身太好了。可是你辜负自己的自性,将真人自性辜负不管,只对待假人色身。所以你辜负你自己的自性,将来自性就辜负你,你就会堕落三途六道受苦受难,这样要怪谁?怪自己。所以你要追求什么?你如果真心要求生净土,一定要身口如一,那一心念佛,临命终阿弥陀佛现前,决定是有正念。

  「或贪生怕死,恋此皮囊」,这是一般人很正常的心理,贪恋这个色身不愿意死。诸位菩萨,如果晚上阿弥陀佛就要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要晚上就往生吗?要,要的人请鼓掌!你会觉得这个身体臭皮囊,就不能够继续使用实在很可惜,会这样想吗?不会。真的吗?不然现在怎么将这个身体保养的很好,怕他饿,没有东西可以吃,怕他口渴,没有茶可以喝,怕他生病,没有将病医好,身心非常的苦恼。我们就是对这个色身太注重了,对法身太不注重了。所以今天听师父的劝勉,从今天开始,要对自己的法身好一点,知不知道?对色身的好,挪一些心来对自己的法身。不要对假我那么好,对真我太辜负,这样就颠倒了。

  「或目顾妻儿,难忍分别」,这也是一般人很容易有的心理。临命终快要死了,要与妻儿分离,内心实在很难割舍,会不会?不会!三个。会不会将来临终,你一定都会遇到。下巴如果长瘤,遇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这时候就要做练习了,有一天我如果舍报的时候,要和我阳上的家亲眷属,生离死别了,我内心会很难放下吗?有可能随时临终就会到来,你我凡夫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是临终。我们如果知道三十年后临终,我们也不一定现在认真念佛,三十年后最后要临终那一年,再来认真念佛还来得及。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有三十年的生命,我们甚至不知道还有明天吗?你一定保证,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吗?敢不敢保证?明天太阳你看得到吗?不知道,对。所以就要把握今天当下,认真念佛。

  「或系缀家财,放舍不下」,这点是对有钱的人来说,比较会发生的。一个财产剩下好几十亿的人,和一个财产剩下好几百元的人,这两种人哪一种人在临终,反而走的比较自在,财产剩下几百元的人,对不对?财产好几十亿甚至好几百亿,你在临终你放得下吗?那么有钱,你舍得放下这些财产吗?

  佛经里面记载,贤面长者就是很有钱,有钱悭贪到什么程度,任何出家人、乞丐要来化缘,不但不要施舍,还凶人家赶人家,对金钱太悭贪。所以贤面长者死了之后,投生为一条蛇,这条蛇经常守护在牠前世所埋葬金银财宝的地方。你看凡夫贪财的心念,是多么可怕,这是佛经的故事。一个人贪财贪到如此的地步,害死自己。因为贪财,平时将金银财宝埋在土下,死后出生投生做畜生道的蛇,还来守护过去生所埋藏的财宝,这种贪财的心可不可帕?太可怕了。就是这份贪财的心,使自己出生做一条蛇,这就是凡夫之所以轮回的真相。

  所以诸位菩萨,如果你现在的财产是算亿兆的,听师父的建议,施舍一些去救济贫穷困苦的人,去行作善事为自己累积福报,这才是有智慧的做法。千万不要因为太多的财产,让自己在临终成为罣碍,妨碍自己的往生,这种的人是最悲哀。

  「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你对人生的际遇,会感觉到怨叹抱恨吗?会因为临终种种的不如意,使你抱恨而终吗?会不会就看你平时会不会,就可以知道了。你平时会经常在怨叹吗?平时会经常的在怨恨吗?为什么我怎么这么歹命,嫁给这种丈夫?你过去生不知道将你的丈夫搞的有多累,所以人家这辈子来报仇了,当然就把你搞的很痛苦,这是因果报应,所以不必怨叹。在「因果」两字之下,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冤枉的,都是有因有果。

  「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这点很有可能会发生在诸位你我身上。经常做临终关怀,你就能够看见这种情形,实在是非常的普遍。临终病苦折磨到无法念佛,你要相信吗?相信。所以这时候就要好好认真念佛,将来临终当然比较有可能正念分明。尤其是阿弥陀佛现前,绝对是正念分明。但是如果阿弥陀佛还没现前,业障先现前,苦到无法念佛,或者临终已经昏迷了,变成植物人了,变成老年痴呆了。永盛是开刀之后,经过两三个礼拜都没有醒过来,一直到死亡。如果要盼望临终一定有正念,靠自己修行的工夫,那临终不下工夫好好念佛,还不行。我们内心安慰的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有临终接引愿,我们平时好好用功,平时的用功念佛,就能感召临终阿弥陀佛,乘临终接引愿的愿力,现前来接引,使我们临终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我们内心放心的就是,有佛的愿力绝对的救度。所以在平时更加要体会到,佛的愿心而好好用功念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相契相应感应道交,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千稳万当。对不对?当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临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临终)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王孺童居士:略述“临终关怀”与“临终助念”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 

 大安法师: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第二节 临终关怀之范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饬终关怀——关怀为真情之透露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八节 临终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