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余善不具决定往生(一)


   日期:2017/11/10 7: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念佛行者 余善不具 决定往生(一)

  第三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可以使我们很容易体会,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决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法然上人完全继承善导大师,只要说到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一定是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做说明。

  法然上人《念佛法语》:

  念佛行者,余之善根,虽一尘不具,决定往生。然而,不发菩提心何可往生?不持戒何可往生?无智慧何可往生?妄念不止何可往生?如是等之言者,不知此经也。

  这段法语,如果没有从信与行详细圆满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没有从圣净一体同时看待佛法,必然对法然上人所开示这段法语,不是心中存着疑惑,就是难以相信,也许会对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产生排斥也不一定。所以,要学习佛经的道理,或者了解祖师大德开示的真义,事实上对佛经祖论,要多方面广泛的探讨,不管对信或是对行,不管对圣道门或者对净土门,都是要面面俱到,这样才不容易误解佛经的意义,也不容易误解祖师所开示法语的真义。

  这段法语是出自《念佛法语》。《念佛法语》有很多很好的开示,法然上人无不注重在念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念佛法语》有诸多的开示在彰显信的道理,也在彰显行的道理,不管是说信或是说行,无非都是导归极乐世界,一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教法,无论印光大师的开示,或是法然上人的开示,或是善导大师的开示,或者任何一位祖师大德的开示,一定会将往生三法信、愿、行说的详尽。事实上不论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不论是信心念佛或疑心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都必须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尤其是印光大师在《文钞》,对这样道理的开示非常的多。

  法然上人开示说:“念佛行者,余之善根,虽一尘不具,决定往生。”这样的道理决定不会错,可是不要用负面的想法,用自己的想法,来体会法然上人这样的开示,譬如既然念佛,余之善根,虽然一尘不具,那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我就只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就好了,其它都不必修了,我也不必看经,也不必行善,也不必孝顺父母,也不必奉事师长,也不必吃素,也不必拜佛,也不必守戒,也不必行诸六度万行,这样不对!这样是误解法然上人的意思。就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而言,确实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纵然念佛以外的善根无有任何造作,连犹一微尘那么小的善根都没有修持,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就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众生的立场而言,第十八愿是这样的道理,一点都没有错。但是诸位千万不要忘记,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除了第十八愿以外,还有第十九愿,还有第二十愿。第十八愿是专修法门,第十九愿是杂修法门,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愿,第十九愿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第二十愿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只是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彻底大悲用果地名号,毫无条件对十方众生大悲不弃绝对的救度,阿弥陀佛实在是非常的慈悲。

  可是,第十八愿阿弥陀佛用名号,要令十方众生称念,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对十方众生绝对的救度。第十九愿也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流露之愿,十方一切众生,有不少的人对专念阿弥陀佛是很难接受,阿弥陀佛的神通智慧,当然了解十方的众生,有的人是很喜欢杂修杂行,所以第十九愿的修诸功德,就是修诸八万四千法门的任何一个法门,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要救度,所以专修的人阿弥陀佛要救度,杂修的人阿弥陀佛也要救度,所以用专修来排斥杂修,是不对的,相同的道理,用杂修来排斥专修也不对。佛法只在契机与不契机的差别,同样都是世尊从智慧流露宣讲而出,不管是禅宗教法、密宗教法、天台教法、华严教法,净土教法,事实上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只在契机不同。但是在我们众生这方面来说,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我们要修持念佛法门,往生极乐世界是容易的。同样是我们这样下劣的凡夫众生,要修持天台法门,进入禅定,观见所观之境,不管是修持大止观或是修持小止观,要断惑证真是不容易的。所以法无有高下,是平等无差,但是契机就有难易之别,因为众生机不同故。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佛人,应该要对任何一个法门,都报以同样平等的信受,也就是对于任何一位三宝弟子,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报以肯定赞叹的态度。但是要深刻相信自己是什么样根性的众生,适合修持什么法门,也就是要做到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的几法两种深信。阿弥陀佛为了要救度下劣的凡夫众生,不堪断恶修善的众生,以果地名号绝对的救度,这就是第十八愿的根本精神。

  我们现在是世尊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如果到了世尊的法运一万两千年都已经尽了,在灭法时代的众生,与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性一比,更是下劣。因为现在是减劫,每百年减一岁,世尊当年住世的时候,人寿平均百岁,以世尊入灭两千五百多年来计算,每百年减少一岁,我们现在平均人寿七十五岁,佛法所说的道理,与世间法所说的道理是相应的。我们台湾人平均人寿是七十五岁,可说和佛法所说的道理,完全吻合。所以在减劫,人寿越来越少岁的时代,也就是五浊恶世的时代,众生的烦恼是越来越重。换一个角度来说,轮回是一世不如一世。现在身为父母的大多知道,子女很难教育,不听话,忤逆父母,做父母的非常苦恼,所以孩子不好教育,不就是说现在这一代孩子的烦恼,比父母这一代还要深重,所以往往有人会感叹,人心不古,道德沦丧。

  所以根性越下劣的众生,越不堪修持圣道教法,这样的道理阿弥陀佛的智慧,当然一清二楚,只是我们凡夫不容易了解而已。所以阿弥陀佛用名号对十方众生大悲不契的救度,以最下劣的众生为救度的标准,那表示阿弥陀佛的名号,对十方任何一位众生都要加以救度。十方的众生,有很多人的烦恼恶性确实非常的重,一辈子不曾行善,一辈子为非作歹,就如《观经》下品下生的机类,平生造作五逆十恶之罪。所以用念佛一法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是阿弥陀佛看清了一切众生,确实有的众生,实在是非常的下劣,烦恼很重,一辈子就是为恶不曾行善,所以法然上人说:“念佛行者,余之善根,虽一尘不具,决定往生。”就阿弥陀佛的救度妙法而言,这样的道理一点都没有错,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念佛以外的善根,不管是大小,甚至像一粒尘土的善根都没有,念阿弥陀佛,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任何善根都没有造作,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名号具足诸行万善故,所以这句佛号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无上妙法。法藏菩萨以古佛的真心,修成六度万行,完成这句佛号的诸善万行一切功德,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决定往生,必定要具足往生三法信、愿、行,举出行一定是包括信愿,同样的道理,举出信一定是包括愿行,举出愿一定是包括信行。

  “然而,不发菩提心何可往生?”对净土经典没有深入了解的人,心里的疑惑就会认为,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怎么会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不持戒何可往生?”不了解净土经教道理的人,在心中会认为,没有持戒怎么可能会往生极乐世界?“无智慧何可往生?”对净土经典的道理不了解的人,也许就会这样认为,没有智慧怎么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妄念不止何可往生?”这点可说是大部分念佛人的通病,只要对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对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还没有建立真实的信心,念佛人十之八九都会这样认为:念佛如果打妄想,不可能会往生极乐世界。诸位菩萨!你过去曾经这样思惟吗?念南无阿弥陀佛打妄想,这样怎么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曾经这样想过,那表示你对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救度你往生极乐世界,还没有做到《观经》三心的第二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那“没有发菩提心怎能往生?没有持戒怎能往生?没有智慧怎能往生?妄念不止怎能往生?”说出这四种的疑心代表一切疑心。“如是等之言者”,也就是上来这四种疑心的言语。“不知此经也”,法然上人说,心中有这四种疑心或者其它的疑心,会说出这种疑心的言语,就是不知道《阿弥陀经》的经义。“不知此经”所指的就是不了知《阿弥陀经》的经义。《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从这段《阿弥陀经》正宗分往生因的经文来看,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确实就是多善根多福德,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段往生因的经文前一段是说: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前面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后面才接下去说,“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那不就是世尊自问自答吗?那不就是世尊在叙述,“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的道理”吗?所以从《阿弥陀经》这段往生因的经文,要往生极乐世界,确实就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没有说到第二种修行。事实上,不只是《阿弥陀经》正宗分这段往生因的经文,没有说到念佛以外的第二种修行,将《阿弥陀经》的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全部读完,你会发觉,在《阿弥陀经》世尊没有说往生的第二种修行,只说执持名号,也就是念佛。除了说念佛是往生因以外,在《阿弥陀经》的全文,没有说到第二种的修行。

  所以,就《阿弥陀经》的经义,来看法然上人这段法语的开示,法然上人并没有说错。你不要认为法然上人说错了,因为在《阿弥陀经》一千八百五十八字的经文,并没有说念佛一定要发菩提心才能往生,也没有说念佛一定要持戒才能往生,也没有说念佛一定要智慧现前才能往生,也没有说念佛一定要伏住妄念才能往生。如果念佛加上发菩提心才能往生,那么念佛与菩提心就共为往生的条件,那么阿弥陀佛在发愿,一定会将往生的条件说得详详细细,因为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是古佛,古佛的智慧要用果地名号广度众生,攸关众生往生这件重大的事情,阿弥陀佛绝对会说清楚,不会说的含含糊糊,不会说的模棱两可,让众生不能了解,到底念阿弥陀佛还要加上发菩提心才会往生,还是不必加菩提心就能往生;到底念佛还要加上持戒精严才能往生,还是不必加上持戒精严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因愿文,绝对会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不会让众生迷迷糊糊,不知道到底往生因是什么。

  诸位菩萨!将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读一百遍,你就会发觉,第十八愿,法藏菩萨只用念佛一法作为救度十方众生的本愿,一点都没有错。第十八愿的因愿文,大家也非常的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以第十八愿为本,来说明念佛往生这件事,如果念佛必须加上发菩提心才能往生,那么发菩提心,是往生的条件之一,法藏菩萨一定会在第十八愿因愿文,将发菩提心说清楚,法藏菩萨就会这样发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菩提心,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可是法藏菩萨有这样发愿吗?没有!道理听到这里,也许你心中会生出这样的疑问:“那这样我就不必发菩提心了。”如果你这样想就又错了,我们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份心不就是菩提心吗?菩提心圣道门的解释,与净土门的解释有不同的地方。就净土门对菩提心解释的原则就是,你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那就是菩提心。念佛不是为自己而念而已,是为一切众生而念,因为念佛不是只为了要了办自己的生死,也为了要了办众生的生死,念佛不是为了自己要成佛而已,也要帮助一切众生成佛。

  念佛是大乘还是小乘?大乘!如果你念佛是小乘心:“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就好了,度众生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度众生那是释迦牟尼佛的事情,度众生那是信愿法师的事情,这和我没有关系。”这样你的心是小乘心。你这份小乘心念佛,和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因为阿弥陀佛用名号要救度你,阿弥陀佛对你的盼望,绝对不只是你一人往生而已,阿弥陀佛更希望你念佛,到了极乐世界成菩萨,乃至成佛,更能广度无量的众生。就以信愿是一位凡夫僧而言,我也不是希望你来听经而已,我更加希望下回你能邀请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听经,邀请你的先生太太一起来听经,邀请你的兄弟姊妹一起来听经,邀请你的子女一起来听经,最好三叔公九婶婆一起邀请来,我更希望你能够度越多人来听经闻法,大家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诸位菩萨!你想看看,一家大小人人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成为阿弥陀佛的菩萨法眷,都在极乐世界永远在一起,这样是不是最有情有义?所以你真的要孝顺父母就度你的父母念佛,你真的疼爱你的子女就度你的子女念佛,你真的善待你的另一半就度你的另一半也念佛,夫妻两个同样到了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菩萨法眷,永远在一起,这不就是最有情有义吗?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纵然没有发菩提心也能往生,但是念佛的当下,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就要做到发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