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帮你毁你的都是自己


   日期:2019/3/25 15: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读

  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藏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 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体验什么;在生命里,我们要学会放弃评判,让你解脱,也让别人解脱。


  文/嘎玛仁波切

  佛教徒以观察自心为主,但并不是只专注内心就可以。

  “观察”,是观察自心当下是否在情绪中起伏,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不太可能发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多么粗重。

  眼下的我们还是凡夫俗子,依然会被情绪牵引,伤人害己;无法控制那颗疯狂的心,明知很多言行不好,还是会去到处欠债。

  因果业力不虚,自己欠的债只有自己去还,怎么还?

  对所有众生无私付出,努力为了众生的究竟解脱而累积功德。

  佛教徒是观察自心为主,还要向外付出累积福报吗?

  向内观察自心,并非只是专注自心就可以了,重点是“观察”——发现自己的心处在什么样的情绪中,是如何起伏的。

  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是多么粗重。

  有一天,当你没有了粗重的情绪,表示已经成就了,就不需再累积福报了。现在的我们呢?

  很多时候仍有负面情绪影响自己和他人,伤害自己和他人;即使明知很多言行不好,还是会去做,于是到处欠债。


  要偿还对众生欠下的债,就要往外对众生无私付出,去还债,所以我们就要积极去做功德。

  佛经中经常强调,不能伤害众生,要多利益众生,多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多善护念自己的身口意。

  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福报就会越来越大,智慧也会越来越多。福报大了,世间上的那些小不点儿的事,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都能解决好,就怕我们心胸狭隘,遇到一点小事,自己的心里就先过不去了。

  一个人要学坏很容易。比如,有的小朋友什么都不用教,学那些不好的习惯很快,想要养成好习惯却非常不容易。

  反过来,你们要了解,任何佛法的教育,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虔诚心,反观自己的内在,多多反省自己。

  只有这样,修行才能够进步。

  任何一种修行,任何时候重点都是一样的,能不能反观自性,能不能多观察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这是非常重要的。

  -02-


  文/阿姜查尊者

  佛陀的话被称为“善语”,因为它善良、如法并充满意义,能引导人心到达实相。当心灵真的接触到它时,人们便会懂得自制,去除贪、嗔、痴三毒,以免伤害自己与他人。

  但是有些人听了之后,却斥为无稽之谈,因为那不符合他们的观念与习惯。

  事实上,符合众生内心的话不一定好。

  我们的观念有对有错,皆不确定;但是善语则是端正、直接与确定的。

  善语非关高下,它只是佛陀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减少众生的烦恼与痛苦。

  善语不会迎合众生的喜好,有的人说:“不符合我的话,就不是善语,也不可能是法。”

  但是,一致的不一定好,不一致的也不一定坏,不能混为一谈。

  听者习惯性的好恶,只是先入为主的看法与偏见。如果我们希望所有事情都称心如意,那无异是缘木求鱼。

  我们不想做讨厌的事,只想做喜欢的事,从不考虑它所可能带来的苦患。

  有毒的食物或许香甜诱人,却可能会致命。

  佛陀与其弟子的语言都是善的,都是法。但是如果方法不当,不能让法直达内心,则一般人听到时,可能就无法轻易理解,修行起来也有困难。


  -03-

  我这辈子学佛的四点经验

  文/星云大师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

  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么想法,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后述很多事都好办。

  比方夫妻结婚,不要忘记当初你侬我侬谈恋爱的那个最初的感情,当然白头偕老没有问题。

  生儿育女是做父母的多少的希望,当然教养儿女也很辛苦,但只要不忘记当初希望生儿育女的那一点心,所以就要心甘情愿地把儿女养育成人。

  当初你们立志奋斗,希望创造财富,当现在已经达到这种志愿,你也不要忘记你最初那时候想要创造财富做(为了)什么,你要记住这个最初的意念,我要创造财富想要为国家奉献、为社会和谐、为苦难的人救苦救难,但是到了现在要靠你有智慧,怎么样为国家、为民众、为这个社会去做一些奉献。所以我要跟各位贡献一句,人只要不忘记最初的发心,他就会能增加力量。

  在佛法里面有一个字,忍耐的忍,对我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

  这个忍,不是说我们大家平时在社会里说人家骂我两句,我要忍耐,人家打我一下,我不计较,忍耐,这个不是忍。

  这个忍有阶段性,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我们有生命,我们要生活,我们要生存,那我们给予我们的生命、生存、生活,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是这个忍。忍是一直以来,它主要的是智慧、是力量,比方说这个人我们先要认识这个世间的万象、世间的前因后果,要认识它,认识了以后,要有力量接受、要能担当、要能够化解很多问题,能可以支配生活环境,这个社会变了,对我们,它的语言或者告诉我们动作(对我们所做的)好或不好、胜与不胜,我要认识,认识了以后,我要有力量接受,接受了以后,我要能负责、担当,我要能化解,这个大概就是说心甘情愿、不忘初心,拥有智慧、力量,才能处理一切事物。

  在生活里面一些忍耐是重复的,其实叫法忍,法忍就是这个世间人情世道好坏,种种的环境,就是在佛教里这一切法好或不好,为了能认识、为了能接受、为了能担当、为了能处理,我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来处理世间的事。

  你拥有生忍、法忍,当然一个最根本的无生法忍,就是世间你要能自在解脱,就是你要能看破、放下,一切做法不是不美,很多的事情我们只要自己进取,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第二句话就是《维摩诘经》,是一个在家居士,叫维摩诘居士的经文,它里边有一句经文叫不请之友。

  我们交什么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说,哎,你怎么没有请我,你怎么没有跟我讲,不过只是人情之常,但是,真正的有情人,他不计较有请我不请我,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是好事,我可以做不请之友,不要请,我就要做你的朋友,那个在佛教就称为普善。

  你们在社会上遇到的人、事很多,有的时候你觉得很有意义,并没有要你、来拜托你,也都是很欢喜地去救苦救难去帮助,那就叫不请之友。

  我们拥有了财富,这个财富有一时的财富,有永远的财富,有有形的财富,还有无形的财富,健康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这种人缘、事业顺利都是财富,和谐社会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可以说最有价值的财富,所以当我们什么都有的时候,对国家、对社会、对你们所喜欢的都应该要做不请之友,这样我们才会受到社会更广大的尊敬。

  我第三句要贡献给各位的,有一本《八大人觉经》,里面有一句话叫不念旧恶。

  我的朋友好多的人,常常做对不起我的事,(说)对不起我的话,我想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常常把朋友的错误、缺点都记在我的心中,这个负担很重,就是朋友讲朋友的好事,我们要去把它记在心中,有一点错误、固塞,一点一点没化,所以现在就希望我们能够用不念旧恶的心,就是很多不好的事情,从心头把它忘记。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

  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以不忘也。

  那么凡是人家憎恨我们,不可不知。

  我之憎恨人家,不可不忘也。

  人家有恩于我不可以忘记,我有恩于人,应该忘也。

  人家对我的不好,我要忘记,看人家对我的这种尊重、荣耀,有的时候也要把它严格的(抛弃),不要很傲慢地,去一味自我膨胀,你们的家人朋友社会,你们的资源能供他们多少,但也有人对你们做不足的事情,有的时候大人不记小人过,所以,建言自己,比他好、比他有办法,对一些不道的(事)予以人事,也是不念旧恶。

  第四句就是有一本书叫《大乘起信论》,这本书里有一句不变随缘。

  这说明我们在社会上遇到的各种社会,各种教育、各种人、事、环境,我们可以说,叫做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有什么主张,不变的原则,随缘的应付。

  有关于性格、道德、人格,我有不变的原则,对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吃一点亏,给人讨一点便宜,要我随时跟着做一些不是不好的事情,我去随缘一下好了。

  这个四句经文,一是说我们对自己要记住,我不忘初心。

  第二句我们就是对国家,我们要做不请之友,像现在新中国的成立建设,现在崛起,所以我们责任重大,因为只有知道你们是社会的中坚,你们的这个财富,你们的这个贡献对国家都有影响,所以对国家要做不请之友。

  对朋友要不念旧恶,有的时候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都留个余地,将来可以见面,所以不念旧恶的人忍过了,对未来是有用的。

  第四句不变随缘,就是对社会,我们要不变随缘,因为这个社会,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好好坏坏,我们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里,怎么样安身立命,要有不变的原则,要有随缘的一方面。

  我这里只想给各位祈愿,愿大家能积聚财富,当然还要有一个智慧,把财富散布、运用得当。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觉       自度)(五明学佛网:自觉       自度)  

 李四龙教授:基督禅与佛教自觉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宽运法师: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惟因法师:自性自度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0 迷时佛度,明白了自 

 药师山·紫虚居士:若不自觉修法无益 

 觉真法师: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二、佛法是 

 传喜法师:远离污染自性自度 

 传喜法师:未悟师度 悟了自度 

 宣化上人:什么叫自性自度呢? 

 道证法师:菩萨以学习佛的“自觉觉他”作为课题,以帮助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