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印光法师:《日诵经咒选录》是否专为在家净土行人编辑? |
||
|
||
559、为什么要重订《西方公据》? 《西方公据》一书,流传已久,内容及编辑方式多有不如法处。《重订西方公据》首列经、咒、念佛仪;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次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订作一本,以为永远传阅之书。其九品图记数之法,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以备行者记数,及将来焚化耳,其法甚善。 《西方公据》一书,流传已久。其所采录之言论,繁简不一。有列《弥陀经》、《往生咒》于首者,亦有不列者。而其中列三圣像、九品莲台、莲中备圈,令人点以记数,则同。多有九品各莲台,均画一佛像者。此后则择古今切要开示,及显明事迹,以期阅者生决定信愿,得以决定资此以往生耳。其用意抑何深厚而周到也。然以念满,或没后则烧,殊觉有毁坏经像之过。而一本利人好书,终必付之一烧,不徒暴殄天物,又复不能普利。 若留以传世,则点得乌黎巴皂,难起人之阅兴。进退思之,殊难合适。吾友逸人,特为另订章程。首列经、咒、念佛仪;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次列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四料简》各略释,及佛号百颂,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订作一本,以为永远传阅之书。其九品图记数之法,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以备行者记数,及将来焚化耳,其法甚善。遂为排印以广施送,以期一切同伦,同得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84页 重订西方公据序) 560、《日诵经咒选录》是否专为在家净土行人编辑? 此书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列诸经咒,无论专兼持诵,悉作修持净业助。以冀彻悟五蕴原空,诸法非相,遍行万行,而不见能行之相。专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为便于在家二众,于日用伦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两尽,因附录《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及净土修持各开示,以为改过迁善,趋吉避凶,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规矩准绳。 其修持次序,当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以故首列《金刚经》、《心经》、《观世音普门品》、《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阿弥陀经》、《往生咒》、《念佛起止仪》、《发愿文》,以及大悲咒、准提各咒。或兼持各种,或专持一种,悉以作修持净业助。以冀彻悟五蕴原空,诸法非相,遍行万行,而不见能行之相。专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能如是修,则顿出迷途,直登觉岸矣。良以末世众生,障深慧浅,匪仗佛力,实难解脱。以念佛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法门,较彼一切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者,奚啻天渊悬殊焉。又欲初机行人,深知各种法门之所以,在家二众,于日用伦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两尽,因附录《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及净土修持各开示,以为改过迁善,趋吉避凶,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规矩准绳。庶可现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宝九莲之中。愿诸修士,同加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