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续祥法师​:佛教中的“功德”与“福报”,是一回事吗?​


   日期:2019/5/29 15: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同样是放了一条鱼,甲师兄会说你“功德无量”,乙师兄却会说你“种大福报”,好像说的是同一件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功德与福报,是经常一起出场的词。

  昨天法师讲课时专门提出这个问题,并为大家仔细刨析两个词的异同,我根据记忆和自己的理解,归纳了以下几点。

  作者丨续祥法师

  第一

  福报一有为有漏;功德一无为无漏

  提到功德,大家最容易想起来的就是梁武帝与达摩大师的对话。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之后,梁武帝对他的大名早已耳闻,就派人把祖师专程请到了金陵。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虔诚佛教徒,他一生建寺无数,抄经、度僧、造佛像更是习以为常,所以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积累了很大的福报,于是一见达摩就迫不及待的问:

  祖师啊,我做的这些事此生有多少功德啊?

  达摩直言:实无功德。

  梁武帝又问:为什么会没有功德呢?

  达摩:你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

  由达摩大师与梁武帝的对话可以看出,梁武帝所培植的仅仅是有漏的福报,属于有为败坏之法,而非无漏的功德。

  只有契入空性,悟诸实相,明心见性后方能谈论功德。

  中国净土宗理论的奠基人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对这二者有更加详细的解释说:

  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昙鸾大师告诉我们,功德有两种:

  第一种,不实功德。

  第二种,真实功德。

  凡夫人天的种种善业,得到人天果报,无论是因还是果,都是颠倒的,虚幻虚伪的,因此叫做不实功德。为什么呢?因为善业从有漏心升起,是不顺从法性的。

  菩萨用清净智慧无染无着的作诸善事,远离种种有漏的颠倒虚伪,方可名为真实功德。

  第二

  福报于事相中得;功德于实相中显

  为什么福报有漏,功德无漏?

  因为它们来处不同:福报于事相中得;功德于实相中觅。

  读过《六祖坛经》的都知道,韦刺史后来曾以上面的公案请教六祖,六祖大师说:“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变作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又云:“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这段话充分说明功德须自性内见实相,不是从布施和供养等外相中所求可得,我们日常认为的那些功德无量的善行,所获可能仅仅是福报。

  其实福报与功德的不同,从来都不是事相上的不同,而是发心上的不同。

  只有明心见性,悟入实相,三轮体空,无我无人,以无所住心修诸善法,有漏之福报方能转为无漏之功德。

  就用大家普遍认为收获功德比较大的几点来说:

  1、修寺院

  寺院,梵音伽蓝,意译为清净处地,若用土木瓦石等俗物汲汲营建,所获是福报;若永除三毒常远六尘,身心湛然内外清净,将此身心奉为道场,所获是功德。

  2、铸佛菩萨形像

  用金石泥瓦等物加以雕琢,所获是福报;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为工匠、以戒为模,镕练身心直入真如佛性, 成就法身的真容殊像,所获为功德。

  3、烧香

  用外火焚烧木屑粘合之柱、枯木刮磨之粉等质碍之香礼敬诸佛,所获是福报;用智慧火烧界定真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所获是功德。

  4、燃灯

  以酥油等燃料点明灯与佛前,所获是福报;以身为灯台、 心为灯盏、信为灯炷、 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为灯火,自利利他,灯灯相续,明终不尽,以无尽故号曰长明,点此长明心灯,所获是功德。

  第三

  福报受用有限,福尽还堕;功德妙用无穷,永不退转

  《永嘉大师证道歌》有两段非常精辟的话,可讲福报与功德之差别一览无疑:

  1、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这段是说:像梁武帝一样著相布施,虽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尽势衰,犹如箭堕,还要轮回生死,不如明心见性,悟入实相,一超直入如来地。

  《壇经》里面说:“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生死大事,福报没有用,只有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福报不行。

  2、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这段是说,我们修行学佛法要认识根本的道理,而非牵缠在细枝末节的琐碎里。

  根本的道理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悟入实相。

  本,就是通过明心见性,悟入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的实相;末,就是世间一切有为、败坏、不安之法。

  若能明了根本的道理,末稍枝叶的问题就不用愁了,若拘泥在生灭败坏的世间法中,则是颠倒愚痴之人。

  著相布施所得是有漏福报,明心见性,悟入实相后不著相布施,收获的自然是无漏。

  因有漏故,福报为苦因;因无漏故,功德是道种。

  “如净琉璃含宝月。”

  若能明心见性,悟入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是一尘不染,万虑皆空,好像一个清净琉璃瓶里含有一轮宝月,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自利利他,悉皆清凉。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如意珠是遂心如意,变化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里比喻明心见性,悟入实相的功德,好比如意珠般妙用无方,自利利他。

  经中把功德之深广比作“功德海”,功德之贵重比做“功德宝”,以及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等,也是这个道理。

  《金刚经·不受不贪分》有这样一段耐人费劲的话: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陀对须菩提说:“如果菩萨以装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的七宝,持续不断地用来布施。如果又有人,知道一切法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证得此法并且成就安忍,那么,这个菩萨胜过前菩萨所得的功德。

  为什么呢?因为是这个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

  须菩提就问:”菩萨怎样才能不受福德?“

  佛说:”菩萨对所作福德,不应有贪恋和执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正是因为菩萨不受福德,才能实现作者、受者、所作之事的三轮体空,于水月道场,做梦中佛事,勇悍而不疲劳,精进而不退转,任运自在,一切无碍。

  西天二十四祖狮子尊者拜见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时曾问:“我欲求道,当何用心?”

  鹤勒那尊者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

  狮子尊者复问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

  鹤勒那尊者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

  师子尊者闻是语已,即入佛慧,承接如来正法眼藏。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