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六


   日期:2020/7/4 8: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佛顶首楞严经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慧律法师 主讲
第10套
讲题: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日期:2009.7.12-2011.10.02
片数:共8片(本片为第6片)
编码:098【DVD简体版】
内容概述—————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子二  如来证无他物  (分三)    丑初  长行    二  偈颂    三  叙悟   】
【 (丑初分二)    寅初  诸佛同证    二  如来详释  】
【(寅初分三)    卯初  愍众摩顶感佛    二  诸佛放光灌顶    三  闻佛同音告示    今初】
 
729页,中间经文: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这个文字简单。
 
【上阿难为有学,】就是四果以下叫做有学。【及末世众生,请示结元,】这个“结元”就是六结之根元,叫做结元,六结的根元。【及解结方法。】解开这个结的方法。【佛以六根既是结缚之元,复为解脱之本,】就是从哪里执着,引起烦恼,如果你体悟了当体即空,这些妄想、颠倒、执着并不存在,唯剩如来藏性。那么,六根是结缚之根本;但是,也是解脱的根本,这就看你是用识心分别,或者是用本性。所以,也是解脱之本,【此法甚深难了,虽与显示,恐难确信,故垂怜愍念,阿难与会中有学,及末世众生,为示出世,修证一乘之因心,】这个一乘就是一佛乘、最上乘,就是绝对,成佛之乘。修证一乘之因心,【不至错乱修习,】下手处要对!【以作将来,修行大乘之眼目,自可有所遵循。此眼即见道之眼,得见华屋之门,则修证有凭,不至错入歧路矣!故摩顶动界,感现诸佛同以证信。】
 
最后一行,经文: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这个摩顶在佛教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但是安慰,也算是一种冥冥当中来加持。
 
730页,【先则摩顶安慰,表授无上顶法。即时十方诸佛世界,由佛威神所感,同时六种震动。】从形状来讨论,【形则动、涌、起,】这从形状来讨论;那么从声音来讲,【声则震、吼、击,】从形状来讲是动形、涌形、起形;声是震声、吼声、击声。【以表六结将解。】
 
730页,中间经文: 【卯二  诸佛放光灌顶】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宝表圆湛不生灭心之体性,】是人人本具;但是,佛已经是果地圆满了。【光表称体所起之妙用,即诸根圆拔,内莹发光,光从顶出,表最胜最妙之法。】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上三句,诸佛顶光,同在一时,于彼十方世界,来此祇陀林中,灌释迦如来之顶。表此顶法,诸佛共证,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是诸大众,于所表之法,虽复未明,于所现之瑞,亦复罕见,故曰得未曾有!】
 
731页,【卯三  闻佛同音告示】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阿难大众,于大光明藏中,俱闻十方,微尘数如来,异口同音,即众口一词也,齐宣妙教,足可深信。】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在你的六根里面自有打结。
但是这一段很不容易让人置信,这一段除了电影版才有,也在这个经典才有,这个很难取信。因为这个十方诸佛,在这个小乘里面来讲的话,他们是绝对不承认的,只有承认一尊释迦牟尼佛。这个情景也只有电影版才有办法,这样十方诸佛同时来灌顶、同时来讲同样的话。所以他们小乘看到大乘的经典都摇头。
那么就目前用科学来辩证的话,我们。。。最接近最接近地球有生命的,就像那个“阿凡达”里面,那个星就是类似地球可以住人的,要4.5光年,4.5光年,要跑4.5光年。那么这个4.5光年,我用计算机把它算起来,如果我们现在用飞机来飞的话,飞机,飞机一小时八百公里,就要一直飞,飞到阿凡达那个星球,4.5光年;光年是测试距离的。我给它按了那个电脑,没办法计算!后来就把那个万的零除掉,就用万来算,总共飞机从地球飞到阿凡达,那个4.5光年的星球,要飞一百七十万年,一百七十万年!那边那个星球也没佛。所以,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无尽的宇宙,就人类现在所能看到的光,是在一百三十亿年前的。
所以,科学家一直认为,我们这个宇宙,是在一百五十亿年前,由一颗质点无量的能量爆炸出来,爆炸,然后再慢慢的冷却。目前所有的星球,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包括九大行星,包括整个银河,还没有找到,目前以人类的能力,还没有找到一颗星球有众生,有像人类这样子的高智慧的众生,只是揣测、臆测、推测一定有!也就是说:这个宇宙构成就是:太阳,太阳在中间,太接近太阳,太接近太阳,那太热!像我们那个水星就太接近太阳。那么,水星它转一圈;地球,它有公转,然后有自转,公转转一圈八十八天,我们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三百六十五天,它转一圈八十八天。但是,地球转了六个月,转了一百八十天,它的自转才转一圈。所以在水星上面,是热的这边就是永远热,热到铅可以融化,冷的这一边永远冷。它转一圈,因为速度很慢,这是太阳,这个是水星,(师拟一手握拳为太阳,一手为水星)慢慢慢慢。。。它转一圈,地球已经转一百八十天了。也就是地球转半年,地球半年,等于水星的一天,公转快,自转慢,这就是水星。那你所看到的这些土星或者是木星,所有的卫星,或者土卫,或者是木卫;我们简称讲,土星的卫星叫做土卫,木星的卫星叫做木卫,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任何的生命,只有在猜测有低等的一些细菌、菌类的。像那个木星、泰坦星,预测里面有少许的一些,算是类似菌类、细菌类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没看到一个人,以目前这个地球来讲,不能离开太阳太远,离开太阳太远就太冷;也不能太接近太阳,太接近太阳太热。所以,到现在为止,目前没办法找,找不到十方诸佛的印证,以科学的角度来说。
所以师父比较重视这个义理上、究竟义来讲,如果我讲到大乘的这个神通,很多地方都让大乘的法师摇头,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观念,有时候讲的时候会闹笑话的,会闹笑话的!以前的老和尚,他怎么懂得科学?对不对?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的话,师父也念理工的,再来,也念科学的,对这一方面都很清楚。所以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星球有佛,连众生都看不到,目前是这样子。
那我们重视它的,佛所教导的这个义理,那么这一段就姑且就是这样,用佛弟子的信心来维持,否则你讲不通,到目前为止,哪有十方一切众生?整个地球看出去,用最高的科学知识来讲,都没有发现众生,一个都没有!
 
底下,731页,说: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诸佛欲示难信难解之法,先赞善哉者,以阿难既开圆解,继请圆修,饶益今后,堪为诸佛共赞。谓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即是根结之元,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无始与俱,故曰俱生。由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见分,托根缘尘,顺流而出,引起六识,为烦恼根本,使汝轮转生死,而生死结之根元,唯是汝六根,更无他物,此证前所问,云何是结义也。】
 
732页,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简单讲就是:识空性即真,妄空真即显,就是这个道理。捆绑你的那个六根,攀缘六尘,就正是你当下解脱的根本!
所以,法为什么一直讲:回归当下,回归当下?我们现在不懂得回归当下,就是一直忆念着过去、一直识取现在、期盼着未来,我们不晓得法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意识型态,把生命变成一种观念,生命的观念离不开时空,而这个时间,就把它刻画成过去、现在、未来。而过去、现在、未来,只是识心分别里面的一个记忆,并没有实体可得,所以我们误认为有实在的过去、有实在的现在、有实际的未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
诸位!相会改变,本体是从来没有生灭的,今天如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争,那个武器,以三国时代那个武器来讲,刀啊、箭啊,对不对?那些火炮,那个威力有限,诸葛亮绝对没有想到,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或者东吴、魏啊、蜀啊、蜀汉啊,他一定不会想到说这二千多年来,全世界的火力吓坏人了!对不对?假设说时空可以调换,时空可以调换,美国这种高科技的,时空可以调换,曹操号称百万大军,碰到美国这种科技,不用打,那个箭你怎么打飞机?你怎么。。。(笑)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嘛,把二千多年后的美国的这种高科技的军队,调到二千年前,跟汉朝的曹操来打的话,这哪里是敌手呢?对不对?箭还没射到,你就倒下来了!所以这些科技会一直的进步,将来也会,包括我们现在英国也发明,我们现在开的车,因为堵车堵得很厉害,英国发明一种车,它会飞,会飞,就是说你开车上班不是开在路上的,是开在空中的,已经发明出来了,发明出来。日本昨天也报导,也发明一种不加油、也不插电,就是用空气的压缩,用空气的压缩,一个小时可以跑一百多公里;但是,那个只能坐一个人,一个人,日本已经发明出来了。你看!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到了我们二十一世纪末,今年是2011嘛,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你可以活到那么长,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不一样,空中统统是计程车,要来文殊讲堂,从他家直接开过来就行了,他没有堵车的现象,直接就开过去了,开在、飞在虚空当中。
科技它就是一直变;可是佛法所讲的究竟的解脱,它是不会改变的,究竟的无上,它是解决烦恼的,这不是科技有办法的。所以,科技可以日益更新;可是,究竟的佛性无始无终,原本来的那一份解脱的般若智慧心,亘古以来是没有更改的。因此无论相怎么改变、这个时代怎么改变,佛陀所讲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底下,
【上言结唯六根,此言解唯六根。又曰汝复欲知,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此译为觉,即根中所具不生不灭,本觉真心,无有何法,能在其上,称为无上,不要作所证之果解说。此心为真因地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因地心。【依之澄浊解结,一门深入,自可令汝速证涅槃四德,安乐即乐德,解脱即我德(我以自在为义,】所以,佛陀所讲的真我,那是自在的意思;我们现在不自在,所以没有真正的我。【解脱方能自在。),寂静即净德(寂然宴静,】然后,【清净无染。),妙常即常德。亦汝六根,更无他物;若离六根,亦别无真元矣!此根是真妄和合之故,】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真从来不是妄,所以,才有办法破它。真从来不是妄,所以,才有。。。那么,妄本来就无因,妄本身就是不存在,只是我们不了解妄,妄性本空,我们不悟,所以认为这个妄有实体性,所以依妄心一直过我们的日子,无量劫来就造业,那业性还是空啊!妄心所造的东西,因为它没有实体,所以业性还是空,无论是同分妄见,无论是别业妄见,统统是妄,不实在的。所以,真妄和合,你讲方便说啦,也只能这样讲,所有的注解都是这样子;但是,这个是错的,真从来不是妄,妄本来就空,只是不悟而已。诸位!真妄,讲真妄和合,绝对比不上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才是佛讲的。是不是?你讲真妄和合,方便解释;但是绝对比不上佛所讲的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是绝对是佛讲的,这一句是绝对百分之百,这个是正确的!可是。这个“真妄和合”,佛在世没有出现这个名词,只能说方便说。真妄和合之故,【约妄边说,是生死结根;约真边说,是涅槃四德。下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结解唯根,岂有他物哉?此证前所问,从何名解义也。】
 
  【寅二  如来详释  (分二)    卯初  阿难未悟述问    二  如来详释除疑    今初】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如是法音:指上诸佛所说,闻虽亲闻,心未明了。】所以,【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而尘、识不预焉?】“不预”就是不相干。根、尘跟识完全不相干,尘跟识,它就是能跟所,能跟所,但有能所,俱是戏论,这个都是自体分所影现出来的,一个能见的见分,一个所见的尘的相分。
 
   733页,【卯二  如来详释除疑】
第四行,经文: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这几句特别的重要!如果你能够在这几个字体会得出来,三藏十二部经典就会解得开。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六根跟六尘,它是同一个来源,并没有二个,所以,法门叫做不二。所以,缚脱无二,你束缚它跟解脱它不二就是当下,就在当下,看你怎么用功?不会用功,就叫做缚;会用功,它就叫做脱,缚脱无二。简单讲,不二,就是你不可能离开当下。所以,很多人烦恼一来,情绪不好,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那个只是没有人啊,比较静,还是尘啊!所以开我们内在的佛性这个智慧,是特别的重要!那么开了佛性智慧、大般若智慧,无论你在动、无论你在静,无论六根如何攀缘了六尘,都知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后面这八个字,识性虚妄,中间所产生的识心分别,它是虚妄。所以识心分别是空无自体性的,它不是像如来藏性,说有其自体性的。所以,识性虚妄,犹如空华。这个识性就是指思、识的意思,不是说识跟本性,不是这个意思。识性,强调那个“识”,是因为根跟尘,能缘跟所缘产生中间的识,这个识其实就是妄识。这个识用再深入一点解释就是:所有的执着叫做识;所有的分别叫做识;所有的观念叫做识;所有的相所引起的记忆,统统叫做识,这个识通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空华,空中哪里有花?是因为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花;本性出了毛病就变众生,众生就是无明。是不是?所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大毛病、中等毛病跟小毛病,唯佛无病,就是指心。
 
底下,733页,
 
【此文详释伏疑,何以诸佛同言,结解惟在六根。佛告阿难:汝疑诸佛所说,结解惟指六根,不指尘、识,又六根既为结缚之元,何以复为解脱之本?汝今当知:根、尘二者,本是同源,而无异体。】同一个如来藏性。【若以执相而观,似有内外之分,根为内之根身,而属有情;尘为外之尘境,而属无情;若在明理而谈,】空性的理来讲,只是见相二分之别。(【祗是见相之别,】)【根为八识见分,属心法;尘乃八识相分,属色法。相宗云:相、见皆依自证起故。】那个“证”就是体,自证起故,那个“证”就是体,自体所产生的。既是自体幻化出能见的见分,还有幻化出所见的相分,本来就是不可得。所以,悟无所得,即入佛行处。所以,悟诸法无所得,毕竟空寂,就回归到自体分,没有能所。【喻如蜗牛两角,出则成双,收则唯一,唯是一头,并无两角,根尘同一本源,举根即摄于尘,故不言尘。】
【缚、脱无二者:缚脱即是结解,】这个结解开,是结解。【六根若缚,六结重叠生起,则为凡夫,而受沦溺之苦,此六根即是结缚之元。故诸佛云: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六根若脱,六结次第解除,则成圣人,而得寂灭之乐,此六根即是解脱之本。故诸佛云:安乐解脱,寂静妙常,】734页,【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故曰:缚脱无二。】无二就是当下。因此善用心者,无处不是第一义谛;善用心者,无处不是实相,叫做缚脱无二。
【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此佛复释诸佛惟指六根,为结解之要,而不言六识之故。识性是前尘虚妄相上,所起之妄想,】所以我们所有的想、所有的相,相引起的想,统统叫做妄想。【全无实体,】可得,因为诸法空无自性,没有实体。【故曰:‘虚妄’。犹如眚眼,】眼睛有毛病叫做眚眼。【所见空华,眚观似有,究竟全无,诸佛乃以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极虚无,是以不言尘、识,同言结解,惟是六根也。诸佛之言,如来上释,其义已尽,下更重释颂者,以其理隐微,标文简略,恐未彻了,故重释所标之文,欲令义理增明而已。】
 
734页,中间经文: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说:阿难!由外在的六尘,发出六根之知,因为有外面的六尘,才能够发六根之知,有认知的对象。因为六根,因为有六根,才有显示六尘之相。因根有相,因为有六根,方显六尘之相,才能够显六尘之相。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者:交芦就是二根茎交叉生起来。
好!在座诸位!放下来,现在你用这个比喻来看看,你能不能在这个根尘相遇之间,能够有所体悟?有所体悟。
诸位!你看,右手没有声音,(师父抬右手),左手也没有声音,(师父抬左手),声音,(师父两手相拍),声音从哪儿来?(师父复抬左手)声音从左边来?不对!没有右边就没有声音。(师父左手放下,抬右手)或者是声音从右边来?也不对!如果没有左手,也没有声音,(师父左右挥动右手)一只手没有声音。是不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就是这个道理。
声音从哪儿来?(师父两手相拍),声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只是幻、只是当下、只是缘起,它只是如幻、不实在的东西。
(师父两手相拍),有声音,可是不从右边来,也不从左边来,从缘起来,因缘生,它就产生这个声音,就这个。
好!再扩大来解释,六根(师父拟左手为六根);这六尘(师父拟右手为六尘);中间的声音,(两手相拍拟六根与六尘相遇)表示识,知道吗?表法的,表识。(两手相拍),识,识心就是因为根、根尘,所产生的中间的识,这个识叫做空无自性,因为有根、有尘,才有产生中间的识。所以,修学佛道离一切相,相,离一切相,把这个外在的相(师父放下表示六尘的右手),六根有什么东西可以攀缘?(师父空舞表示六根的左手),没有!离一切相,六根没有东西可以攀缘,会不会引发中间的识?当然没有!所以为什么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是相分一离开,见分就失去作用。
就像芦苇一样,左边的茎靠右边的茎,右边的茎靠左边的茎,(师父拟左右手为相交的芦苇)二个是依靠合起来变成芦草,倒一边,这边不存在;倒这一边,这边不存在,所以,缘起性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左右手也可以表示缘起无自性的声音,也可以扩大变成能、所,一定是一对,中间的声音表示识。这样来比喻,你就了解,只要是缘起、依他起的东西,都不是实在的,只要这个因缘所生的东西,在这个世间、宇宙当中,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六祖讲的。
这个世间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这个就是世间的真相。
所以,我们很多很多人,在命运过得很坎坷的时候,或者是很痛苦的时候,要去追求,追求那一种什么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没有错!所有的原因追到最后,就是无明。这个世间有很多的痛苦跟无奈,所以,记得!不必一直去追问:为什么我今天的遭遇是这么如此的痛苦?答案都是一样,就是没有智慧。还有第二种就是用药过量,药物。人的解脱分二个:一、心被无明所控制,心不自在,贪、嗔、痴;身被药物所控制,身被药物所控制,身体不自在,不吃药,你这个身体就没办法过健康的日子。所以你真的要过一个健康、做一个健康的人,一、心灵要健康,二、千万不要滥用药物,这是很重要的,身跟心才能健康。再来,如果很不得已的时候,你也没有滥用药物,只是常常生病,那就认了!你的身体实在有一点遭受严重的痛苦,譬如说神经衰弱症、过敏症,有时候莫名其妙的,身体就是不舒服,找不到原因,吃药吃不会好,好!那你就学习放下,至少这个心,至少这个,还有一半,这个心可以忍耐下来。那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一个人生病了,损失了身体,再接下去,内心里面又没智慧,就损失二种:身不健康,心也不健康。所以学佛至少心理会健康一些,心灵至少会健康一些。
如果说我们成圣成贤的话,那就不在乎这些什么五欲六尘、身体。所以,广钦老和尚讲的:你管它身体变成圆的还是扁的,圆的是无常法,扁的还是无常法。对不对?圆的是生灭法,长、短、方、圆是生灭法。所以,《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里面讲:修行人不要管身体变成圆的扁的,你只要守住那一颗真心,这个就对!这个是广钦老和尚的观念。可是,我们现在没办法啊,对不对?大家一病起来,就病恹恹的,没办法!所以师父的主张,还是身心都健康比较好,变圆的话,让它瘦一点;变扁的话,稍微让它胖一点,这个是我希望大家这样做,好不好?
 
底下就是:
 
【此重释根、尘同源。根为能缘,尘为所缘,能所不相舍离。由有六尘,方发六根之知,是根要托尘立;因有六根,方显六尘之相,是尘要托根有。】
相分、见分是空无自性的,【相、见无性,同于交芦者:相即六尘之相,见即六根之见,首句说知,此句说见,乃互影言耳。六尘之相,离根固无独立之自性,六根之见,离尘亦无独立之自性。同于交芦,此芦异于常芦,生必二茎交并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外实中虚。此喻有三义存焉:一喻相依,】互相依缘、互相依靠。相依,【各无自立之性;二喻同源,本是一体不分;三喻根、尘、空、有,二者俱非。】如果用这个来比喻一个家庭的夫妻,你看看能不能?什么是家庭?就是因为要有先生,还有老婆,对不对?有先生没有老婆,不能成为一个家庭;有老婆没有老公,也不能成为一个家庭,第一个叫做相依,各无自立之相,所以一个家必需有夫妻之实,各无自立之相。第二个比喻:本是一体,夫妻本来就是同一家庭。那么第三个比喻:根、尘、空、有,夫妻跟这个家庭体性本空,夫起于四大,本空;妻也是四大本空;家庭也是钢筋混凝土所构成的,夫妻之间,包括家庭,其实诸法也是空。这个是善巧方便来比喻,让大家能不能来体会,见、相二分是不可得。
 
735页,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解释一下:是故汝今,知见立知,知见就是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本知本见。可是,现在不一样,那个本知本见、清净的知见跑掉了。立知就加上一个头,一个妄知,虽然知;可是已经不是清净的知、清净的见了。所以,清净的知、清净的见,就是无知跟无见,不立知跟不立见,叫做真知真见。现在不一样了,本有的知、本有的见,是清净知、清净见、真知真见;现在不一样,妄动,就立一个知。简单讲就是:这个镜子本来就很干净了,我想要让它更干净,拿一个肮脏的抹布:我要让镜子更干净!一擦,镜子本有的光明,就被你这个抹布一擦,就变成光显现不出来了。
即无明本,所以,知见立知叫做头上安头,本有的头不用,还安上一个头,叫做无明本,转本有的智光为无明。
那么知见无见,知见无见就是说:“无”就是脱的意思,知见脱离这个见,本有知、本有见,就是绝对知、绝对见,脱离妄见;这个妄见,就是脱离空见,或者是有见,众生不是落入有,就是落入空嘛!譬如一件事情的引起,你去讨论某某人某某人怎么样,有的爱他、有的恨他,爱、恨本来并不存在,这个人本来就不存在,这个人哪里有存在?岂有爱恨呢?这个爱是头上安头,恨也是头上安头。知见无见,把这个本有知、本有见,就是保持如如不动。所以,如果,我现在用一个直接了当的,你把它加下去,就解决!“知”的底下加一个:如,知如,见亦如。知如,见亦如,就通达空性。了解知一切皆如,了解一切见都是如,知如,见亦如,那么就脱空有之见,就是这个意思。知不如、见不如,你就没有办法脱空跟有二种见。
       
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好!诸位看这边,用直述法,直述法,这个比喻作真如自性(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这个是比喻,你的内心二六时中,你的心中,心中所显出来的清净心本来是这样子;好!动一个念头,事实上是你对,动一个念头:那件事这样不好。。。落入语言、观念,本性贴上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贴在左手上)这样子。
真如自性是这样子(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这个人做了很多的造桥铺路,做了很多的善事,然后二六时中常常讲:我这辈子善事做得很多,没有人做得比我更多!又贴上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贴在左手上)。
或者是说:这个人本身修学佛道(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修学了很久很久,很久,他就去告诉别人,我告诉你: 我的经教够通达,我的悟性实在是很强!又贴了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
本性本来就清净的东西,无可言说、无可执着、无可言论,没有观念、没有相、没有符号,(师父指独立的左手)没有所谓的能、没有所谓的所的相,就是这样子,默契,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所以,动一个念头,说:我很有修行!(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阿弥陀佛!本性又遮住了乌云(被乌云遮住)。所有,你想想看!动念即乖是什么意思?动念即乖就是:绝对的清净自性,不容许你动任何的执着、任何的观念,本性上不准你加上任何的荣耀,加上任何的说:我在行善、我大悟,别人都没有!这种念头统统不行!
 那造恶就更不用讲了!这个是清净本性(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你造这个贪嗔痴,贪嗔痴就不是用这个(指右手的小纸片)来盖了,贪嗔痴就要用这个来盖了,(师父右手拿大板刷拟贪嗔痴整个盖住左手)要盖黑布,贪嗔痴用这个来盖了,连看到手也没有!对不对?知见立知,贪:这个东西很好,现在金价很高档,每盎司涨到多少,我去买一点!就没看到本性了(师父右手拿大板刷盖住整个左手),只看到黄金而已。对不对?
 我现在指的是行善方面的,行善方面的,清净自性是这样子(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动任何一个念头,盖住了!(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对不对?
 所以说:今天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厨房煮饭,煮得汗流浃背,非常的累,很累很累,很累很累!人家来说:某某师姑!你真是辛苦!你就要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佛弟子,三宝门中,这个应该做的。那么这个人对本性有所体悟。如果人家来说:师姑啊!你看你做得满头大汗,其他的人竟然都在偷闲!你就说:就是这样啊!(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笑)起烦恼:就是这样啊!无论我怎么跟他讲,他就是只想拣菜而已!对不对?叫他搬点重的东西都不肯!就开始起烦恼,暴跳如雷了,(师父右手捏小纸片贴在左手上摩来摩去)到最后就请师父:师父!您评评理!评评理!这个叫做知见立知,卡住了!(师父右手捏小纸片贴在左手上)
 所以做善事,佛陀讲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以无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不容许你知见立知。
 在座诸位!好!今天如果这个比喻还不行的话,好!譬如说:你做多大功德,来水陆法会的时候,大家都功德做得很大,你差不多做多少功德?你说:我差不多做文殊讲堂这个桌子范围这么大的功德。然后第二个:你做多大功德?我做差不多文殊讲堂这么大。然后,你做多大功德?再问第三个,他说:我做的差不多前镇区这么大!然后就:这样还不够大,我差不多做像台湾这么大!功德这么大!那个观念、那个相一直扩大。。。如果你碰到一个:慧律法师!您做了多大的功德?默然不语,为什么?默然不语,心如虚空,你看那有多大!台湾会比虚空大吗?不可能的事!那就是与真如相应时的人,没有人会着相的,没有人会这样的。对不对?
 更有甚者,还有人为了吃一餐饭,几个流浪汉端了饭就开始吵架!所以,这个斋堂也很(辛苦),有一天我站在旁边,我去关心那个行堂,听说外面的蚊子很凶,我就站在那个地方,因为我长得慈眉善目的,头上写着二个字:古意(老实),我就站在那里,知道他们是流浪汉。我们行堂有给他限制一点点,要按照规矩来,像育卿她们限制这个规矩是对的,要按部就班来,这样就对。结果有一个大概七十几岁的,那个是流浪女,面貌黝黑,瘦瘦的,很凶!人家跟她讲说: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她都不听!她讲了一句话。。。我不能学,她说:吃一餐饭就念那个念这个!破晓时分那个晓,又念一句那个。。。唉!你慢慢体会看看。“吃一餐饭就念破晓时分,又念一个鼻孔!”你自己慢慢去拼凑,看能不能凑得出来,你去体会看看。我说:奇怪!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我的面前大声叫嚷,对那个行堂这样子呵叱,我就想:应该给行堂嘉奖,这些流浪汉不好惹!真的!大家那么守规矩,那个老女人就是不守规矩。真的!她好像没看到我,我这么慈眉善目的师父就站在她面前,她一样不守规矩,好像没什么用,没用,(笑)没用!真理对她来讲都没用,你看,为了吃一餐饭而已,只是为了吃一餐饭而已。无明的众生,你就知道她的生命中,你看有多么的悲哀!对不对?有能耐的人,他可以布施很多的钱,他都不会动念;那么,无明的众生,你看,只是为了吃一餐,就引起多大的烦恼、人家的不便。
 
 好了!那么这个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诸位!这十六个字,就是修行的根本,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体会这十六个字,它到底用心是什么。所以,歇即是菩提就是放下,不要多一层的观念,那个叫做知见。所以,现在讲的知见,本知本见,立知,不要再加上一层执着;本知本见,不要加上一层分别;本知本见,不要加上一层观念,卡在我执的观念、法执的观念里面,这样就了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道理是什么。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735页,第三行,
 【此重释缚脱无二。是故者:是根、尘一体之故,汝等今者,知见立知见;立字即是缚;知见指根性,】就是本有的知、本有的见,就是根性不生不灭的知见,【即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真知真见也。不必更立知见,】头上安头。【若一立知见,其犹性觉本明之上,再加明而明之,】就像一面镜子清清净净,本来好端端放着,你硬要用抹布把它擦干净,这个叫做多此一举。我们现在就是硬拿抹布要把本性擦干净,就是这个道理,愈擦就愈脏!【则妄为能明之无明,所明之妄觉,故曰即无明本。若了本具真知真见,无容更立知见,斯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故曰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涅槃,此云不生不灭,一念不生曰无漏,一尘不染曰真净,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也。】所以,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就是恢复本来的清净心。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恢复本来的清净心。在这里如果你道理不懂,你拼了老命一直念佛,念到喉咙发炎,没有用!因为不懂得复本心源。你今天拜佛,拜得头都撞破了,没有用,也不懂得复本心源。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这个道理。你学法,本心不明了,在相上一直用功,靠体力一直用功,这个不是修行人。【无字即是脱,是知缚脱,皆不离六根,云何于是结解之中,更容他物哉?】
 
【《正脉》云:是故二字,虽显承上言。根、尘既无两体,是以缚、脱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来。】“暗承”就是不明显,是接着上面,不是空,也不是有,空有俱非就是非空非有。意思就是:不可以着一个空,也不可以着一个有,好端端的妙然性天,不需要安上任何的知见,也不可以着一个空有。【更有意味:知见,即该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有就是有其自性,“有”就是:六根之性就是存在的,确确实实存在的。诸位!这个“性”不是指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这个佛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有时候跟他讲:六根之性,他还以为六根的本性,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是描述语的时候,忽然跑出一个“性”,来强调六根,这个跟本性、不生不灭的本性无关。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意思就是:凡夫迷六根为有其自性,不晓得六根是缘起、依他起的。【二乘晦六根之性为空,】二乘功夫比较强了,他知道诸法本空;可是却落入空见。【俱不达空有俱非之旨也。即无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五住烦恼。【而长沦分段,皆迷有以为之本也。二乘尚余第五,】第五就是第五无明,五住无明里面的无明。【而未出变易,皆晦空以为之本也。无见者:无空有二见也,凡夫于根性,】翻过来,736页,【除执有之见;】除去执有之见。【二乘于根性,除执空之见也。】凡夫除去执有,二乘除去执空之见。【涅槃:即翻上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为【无漏真净,即离上五住无明。】三界的五住烦恼。【斯即者:盖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无漏真净;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余涅槃,无漏真净也。】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即结归诸佛语也。是中,】就是打结的这个结中,与解脱的解中,(【即结中与解中也,】)【言结中】打结的结中,【惟是根结,更无他物,】结就是心中打结了,气、打结了,心中打结了。【能为结元;解中惟是根解,更无他物,以为解元。此诸佛所以同言,更无他物也。】
       
【丑初长行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二卷终】
 
好!诸位把《义贯》请出来,955页,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有的人在《讲义》受益、受用;可是有很多的人都很感谢师父,因为我不厌其烦的,再把《义贯》再简单的带过去;虽然是简单,碰到需要解释的,师父也是会解释。很多人都跟我讲,说:师父!我真的在《义贯》上很受用!所以,这个就不能跳过去了,开这个《楞严》,务必就是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对于初学佛法的,他需要更浅显的白话来辅助,所以,师父也需运用我的生命,陪这个初学佛法的人。要不然,你看看我多快乐,《楞严经》讲完了:好!这个《义贯》自己看。那你想想,是不是很大的损失啊?因为那里面有很多的。。。成观法师所写的这里面的《义贯》,他知见是非常正,而且是非常好的,对于修学佛道的人,是有很大很大的帮助!这个就是有时候《讲义》所没有的,虽然念一遍了,但是,这个受用无穷!
      
  再来,翻开955页,入一解六,经文: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因为我们在《讲义》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在这里就只有带过去了,时间的关系。在这里不能像《楞严经讲义》,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那讲到我下辈子再来讲《楞严经》,还讲不完!所以,必需要有控制一下时间。
 
【注释】
“六受用根”:就是六根;因六根皆是撷(xié)取外尘而为自身心之所受用,所有称根为受用根。
翻过来,956页,
“谁合谁离”:“合”,就是合中知;也就是根尘相合时能有知觉,便称此根为“合中知”。“离”,就是离中知;也就是必须于根尘分开而有一些距离时才能觉知,便称此根为“离中知”。
六根之中,鼻、舌、身一定要接触,你要闻味道,没有接触到鼻子,鼻子怎么闻啊?这舌头要吃东西,没有尝东西,舌头怎么运作呢?身体一定要接触。所以这三种:鼻、舌、身三根叫做“合中知”。
那么眼睛怎么样?要离中知,譬如说我要看报纸,你从来没有看到人家看报纸这样看的,(师父拟将报纸紧贴眼睛)这样怎么看报纸?这眼睛当然要有一点距离,我今天要看报纸,(师父拟将报纸紧贴眼睛)这样要怎么看报纸?有人这样看报纸的吗?所以要离开一点,对不对?要有离开一点距离,叫做离中知。所以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
很显然地,合中知的根,其所能知道的范围比较受限制,而离中知之根则较无限制;所以修行来说,合中知比较难修,离中知比较容易入。因此拣择六根之中,离中知的眼、耳、意三根较易于修行。
“谁深谁浅”:又进一步于此眼、耳、意三根中比较、拣择,那一根比较深隐莫测,那一根比较浅显易明?很显然地,这三根相较,意根就比较深隐莫测,因为意根是在里面。所以不适合初学的人于此根上修行。而眼、耳二根则差不多,皆浅显易明。
“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再于眼耳二根中的比较,那一根是功德圆满通达的(也就是具一千二百功德的),那一根为不圆满的。则可以知道耳根是圆满的,称为“圆通根”,所以最适合初发心的人来修行。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在此,佛只一步一步的提示阿难拣择的标准与方法,而不直接说出答案,令阿难自思自悟,则受用更大。
“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循”,就是顺,依。若依循圆通根与不圆根来修行,它的功用跟成效的速度,几乎有一日跟一劫的倍数之差一样。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意思就是:悟则一日间,迷就尘点劫了。所以,因此你的根要选对!
 
【义贯】
“阿难,汝今欲”要“逆”溯“生死欲”之洪“流”,而“返”溯“穷”尽此“流”之“根”本源头,“至”于“不生灭”之本源处,“当”悉心检“验此等六”揽尘“受用”之“根”,细察此中“谁”是“合”中知、“谁”是“离”中知?再进一步来勘察,“谁深”隐难测?“谁浅”显易明?最后复验于根之功德中“谁为圆通”根?“谁不圆满”?“若能于此”勘察拣择之后,“悟”知“圆通”之“根”,而作“逆”溯“彼无始”以来妄心与妄境互相交“织妄”成之“业流”,此时若“得”依“循圆通”之根,“与”依彼“不圆根”而修者,其功效几乎是“日”与“劫相”较之“倍”数之差。
 
经文:【“我今備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注释】
“我今備显”:“備(备)”,就是完全。我现在已经完全开示了。
“六湛圆明”:六根本自湛然圆明。
“本所功德,数量如是”:也就是如上文所示的各根之功德数字。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这就是证明了四弘誓愿的“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必要性;须知成就佛道必须是发无量大心,誓愿广修无量妙法,方能广度无量众生,不是修一个或两个法门就能成就无上菩提的;无始来,没有一尊佛是只修一个法门而成佛的,诸佛世尊都是修集无量福德、智慧,而乃作佛。是故修行人切忌得少为足、或者是修少为足;若得少为足,就是随顺声闻缘觉的心态,非大乘根人。
有一次,一个晚上,我要早一点休息,躺下来,突然有一个具足威仪的比丘现前,现这个比丘相,清净比丘相,具足威仪。然后就问师父说:敢问上人!初学佛法,一直到终至成佛道,依于何法而修?我于梦中;也不算是作梦,那个还很清醒的时候告诉他:随顺真如而修行,初发心即成等正觉,等正觉也就不离初发心。那个时候应该算是在休息的状态,有现一个比丘相来请法。你看!在那个时候,还是这样跟他讲:当随顺真如而修行,中间永无委曲之相,真如,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初发心就是。。。所以,师父在那个时候,单刀直入的就跟他:当依真如,随顺真如而修行。在这里也是跟大家一样,劝导大家当依真如而修行,不要像二乘人。
 
底下,说:“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可见佛于六根,乃至六尘、六识,一一都修行成就,而且无分别其功德之优劣,一一门中,皆等心修学,皆悉成就。佛之所以为佛,即在于如是处:如是发心、如是精进、如是智慧平等。
“一门深入”:现在这“一门深入”,尤其在这个末法时期,没有善知识开导,《楞严经》也很少人看、也很少人讲,所以对这个“一门深入”误解太大!现在的人,一门深入误认为说:我只要念佛,其他法门都不看;我只要诵一部经典,其他法门都不看!这个就是深深的误会了佛意。所以佛讲的一门深入是指耳根,解六结,越三空,才有叫做深入嘛,有浅(才有)叫做深嘛!对不对?动、静、根、觉、空、灭,解六结;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是不是?这叫做一门,耳根门一直深入嘛!现在把这个“一门深入”错会了解释了,完全不符合佛的意思,完全不符合!
底下,“一门”,指一根门。这与当今常听人说的“一门深入”完全不同。所以你看这个成观法师的知见,跟师父是完全一样的。今人所说的“一门深入”,大都是指劝人只诵一经、或只念一咒、或只念一句佛号就好,而称为“一门深入”,底下那个成观法师讲了:此等实是修少为足。然以末世众生根器钝劣,不堪多修,勉强不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只不过,若不堪修行,亦不可以因此而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冠冕堂皇,而欲以此自掩、自高、自大,人家不按照他这样做,否定全世界的人统统错,只有我们这个是对,这个就是最糟糕的!如是即堕“劣慢”,劣慢就是本来程度就很差了,还起傲慢叫做劣慢。劣慢就是程度本来就比人家差了,还起我慢,掩藏自己的缺点,还起高傲,不想让人家看到他的缺点,这个叫做劣慢。即如六祖大师所说的:“譬如凡夫、自称国王”,了不可得。而应自觉知,应自忏悔宿业障重、不堪修行,以期业障消除,发起大心,修行无量、无上之法,方是正途。
 
960页,【义贯】
“我今”已完“備”地“显”示“六”根本即“湛”然“圆明”,其“本所”具之“功德”之“数量如是”如同上述。“随汝详”察后拣“择其可入者,吾当”开“发”显“明,令汝”于无上道得“增进。十方如来于”根、尘、识之“十八界”中,其“一一”法皆已“修行”,而且“皆得圆满无上菩提”,然“于其”一一法“中间,亦无优劣”之分别。“但”以“汝”根器“下劣,未能于”其“中”皆得“圆”满“自在”之“慧,故我”方“宣扬”而“令汝但于一”根“门”中“深入”。若于彼根得“入”于“一”真“无妄”之地,则“彼六”能觉“知”之“根”,即能“一时”俱得“清净”。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注释】
“须陀洹果”:小乘之初果,义为入流,或者叫做预流。“预”为参与之义。也就是须陀洹已入圣人之流,参与圣人之流。为见道位,因于此初见真谛,所以叫做见道。
 
“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見所断惑”:“见所断惑”,简称见惑,因为是在见道位上一时顿断;所以,理可以顿断,可是那个习气要事修,就很难了!所以,见惑可以一时顿断,三界之见、见惑;可是那个思惑就很难,思惑就是习气。所以,修行什么最困难?断习气难!称为见所断惑。三界的惑(烦恼),分为“见惑”跟“思惑”,依小乘之说,三界之见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这八十八使见惑主要的内容,因为我们都讲过好几次了、无数次了,所以,这个就念过就好。
一、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为什么叫利?速度最快了,最执着的就是这个。身见,任何的时间,只要一只蚊子一叮到,就叮到我的身,就打死它了!速度最快的就五利使,毫不考虑的,就是说身见难断。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二、五钝使——贪、瞋、痴、慢、疑。
五钝使,就是反应稍微慢一点,才起贪、瞋、痴、慢、疑。我起了身见,再来接下去就要贪了。那么虽然这个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个道理来讲,诸法都空,好断,没有错,身见空、边见空、邪见空、见取见空、戒禁取见空,这个好断;但是问题来了,他内心里面的贪、瞋、痴、慢、疑,还是一样!这个包括出家众、在家众,修行都是这样,道理大家统统懂;可是那个情绪、烦恼就是控制不住,就是控制不住。这个时候,师父就帮不上忙了,讲经说法,可以让你理可以顿断,那么习气,你放得下放不下,还要看你个人了,我们帮不上忙了。你不想改变你自己,诸佛菩萨现前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要亲因缘、要增上缘,师父就是增上缘,那么,你那个亲因缘,落实到你内心里面的修行,这是你个人的问题,师父帮不上忙,你的习气不断,那也不关我的事情,我也无能为力!
“使”,就是义为役使,驱使,以此等惑能驱使或役使众生去造诸妄业,故称为使。这八十八使见惑就是所谓“分别我执”。
 
962页,“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这个在《楞伽经》讲的是讲无始。。。你写一下,《楞伽经》讲的跟这一句是一模一样;但是,字不一样:无始过妄习气计着。无始,罪过的过,虚妄的妄,无始过妄习气计着,计就是计算机的计,着就是执着的着。无始过妄计着,这个就跟这一句一样,意思就是好难好难断!962页,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诸根中所积集的无始的虚妄的习气。这便是三界的“思惑”,也就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的思惑,依小乘之说,共有八十一品,其主要内容为:贪、瞋、痴、慢。因为疑以及五利使的五见,已经在见道位的时候一时顿断了,所以见道位后,于四谛法不再有疑,于世间以及外道之种种邪知见(五见),也都不再生起疑惑,所以初果以上便只要修断贪、瞋、痴、慢四惑。而这四惑又分为欲界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及及色界三十六品(上面的九品乘以色界四禅天,9×4=36),无色界三十六品(亦是上中下九品乘以无色界四禅天,9×4,又是36),所以三界思惑之总数为:九加三十六加三十六等于八十一品。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这一句话重点就是:修行是点滴的功夫,真的要下功夫,就是一定要把无量劫来的习气,当作是你的敌人。所以,对自己的妄想、妄行为、妄思惟、妄动,一定要好好的约束自己,不可以变成脱缰的野马。六根奔于六尘,世间哪一个不是这样?财、色、名、食、睡,根缘尘,哪一个不是像脱缰的野马?失控!是不是?赌博可以赌七天七夜,跳舞可以跳好几天好几夜!对不对?真的!所以说:我们贪着某一件事情,就很难断了,何况财色名食睡?所以,要修这个其实是不容易!
 “彼习”,就是指俱生我执的习气,也就是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此八十一品思惑,与八十八品见惑比较起来,因为见惑可以在见道一时顿断,而思惑却不能一时顿断,而须在各个果位的修证当中,分阶段而断,直到证阿罗汉的时候才完全断尽。
  例如得须陀洹果后,还须七次到欲界来受生,则于前二生之中,断一品(上上品)思惑,因为最难断了,所以上上品要二辈子来断思惑。其他五品惑为从第三生起到第七生(共五生)每一生各断一品,因为上上品最难断,所以断二生才能断得了。963页,第三生中断上中品思惑,第四生断上下品思惑,第五生断中上品思惑,第六生断中中品思惑,第七生断中下品思惑——至此六品思惑已经全断,而证斯陀含果(这是二果)。
证了斯陀含果后,就再来欲界受生一次,便不再来,所以斯陀含名为“一往来”(其实是:“一来往”)。二果斯陀含来受生时,即于彼一生之中,断下上、下中、下下三品思惑,而证阿那含。
阿那含义为“不还”,也就是不再来欲界受生,此生报尽,即生于色界之无顶天,无顶天,梵文“阿迦尼咤天”,而于彼天上断尽最后七十二品思惑无明而证阿罗汉果。
当然,这是依常途而言,如果他因缘好的,得遇佛世尊或者大菩萨开示、加持、并不需要一定要经历这么多生,也可于当生证得初果后,不久就是证阿罗汉果,这种情形也是很多的。方知佛世尊威神之力不可思议,善能拔济众生出生死泥。
所以在这个地方讲这个加持,在这个经典里面讲:十方十地菩萨、等觉菩萨,都一定要经佛的加持,否则没办法成佛,十方!这个加持可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十方诸佛一定要灌顶加持,否则他没办法成为妙觉。这个就告诉我们:有时候说说法,有时候还是要加持灌灌顶,所以这个安乐妙宝,就会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为什么有一些众生来到这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有时候他问了一些佛学问题,师父也是跟他加持、跟他灌顶,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至少他有一个增上缘。或者是跟他摩摩顶,跟他加持灌顶,为什么?因为这个加持——增上缘,也是很重要!
由于须陀洹到阿那含之间的九品思惑之修断,比较复杂,兹再以表列如下,以俾了解:
三界思惑修断表(最初九品)
品位 上 中 下
上 上上品
初果前二生断 中上品
初果第五生断 下上品 二果一生中断→证三果
中 上中品
初果第三生断 中中品
初果第六生断 下中品 
下 上下品
初果第四生断 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断→证二果 下下品 

964页,三界思惑修断表(最初的九品)
     上上品,初果前二生断,上中品,初果第三生断,上下品,初果第四生断。
     看中品的,中上品,初果第五生断,中中品,初果第六生断,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断→证二果。
底下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二果一生当中就断→证三果阿罗汉。
这个表格一画就更清楚!
 
     964页,中间,“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生、住、异、灭”,指法执俱生之生、住、异、灭四相。“分剂”,就是分齐,义即四相的分际与齐限(就是范围)。“头数”,就是如果细而推之,则四相之中,每一相又都各得有四相,譬如说生相当中有“生相”之生、“生相”之住、“生相”之异、“生相”之灭等,所以头绪纷乱,数量无尽;而此境界非二乘智之所能知。“何况”,是指阿难虽已证初果,断八十八使见惑(分别我执),但仍旧连最初的九品思惑(俱生我执)的修断之事尚且不知,更何况九品以上的七十二品,乃至法执俱生无明的生住异灭,更加无从知道。又,法执俱生的生住异灭,依《起信论》而言,则三细中的无明业相为“生相无明”;三细的见分、相分以及六粗中的智相、相续相就是“住相无明”;六粗中的执取相、计名字相为“异相无明”;六粗中的起业相为“灭相无明”。
    这个我们在楞严经的《表解》都讲过了,楞严经的《表解》都讲过了、也念过了。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得“逆”彼无始织妄所成之业“流”?又如何能“深入一”根“门”?以及如何“能令六根一时”皆悉“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证“得须陀洹果,已灭”了“三界众生世间”的八十八使“见所断惑。然”你“犹未”能“知”诸“根中”所“积”集“生”长之“无始虚”妄俱生我执之“习”气。这个俱生就是先天性带来的,先天性带来的,小朋友一出生,他就会哭泣,不哭泣叫做不正常,这本能。小朋友一出生,你不要告诉他:你要喝奶!不用!把妈妈的奶放在他嘴巴,他就会吸,很自然的,这个就是本能,俱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我们与生俱来的,就是执着这个我。这个俱生我执之习气,(八十一品思惑),“彼”俱生我执之“习”气“要因修所断”而“得”除灭,
这个修就是要下功夫,你要这个修,要怎么修习气呢?一、要先远离,要先修远离,因为这个境太强,对凡夫来讲,这个境太强;对证悟来讲的话,这个境根本是虚妄的,他走到哪里,他都是一样的。可是对凡夫来讲,要先远离,哪里会伤害你的法身慧命的,不要接近;哪里会让你的身口意不清净的,这个人、这个空间,不要接近。先修远离,然后在内心里面,坚定自己的意志。所以,禹何人也?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佛菩萨是何人?我们有为者也会像佛菩萨一样,只要你肯,再下定决心;没有下定决心没办法,因为习气太难断了!我举一个例子,做水陆法会的时候,有一个比丘,从他的僧袋里面,每次在吃饭都拿一瓶东西出来,刚好坐在我旁边,我说:法师!你那一瓶是什么?他说:这个辣椒好吃!辣椒好吃。他说:我呀可以不吃菜,但是,一定要吃辣椒。(笑),没有那一瓶辣椒,怎么都是吃不下!你看,他还不是贪嗔痴喔,只是喜欢那一种辣味,就断不了了!“人家二六时中念佛,我这个二六时中都带一瓶辣椒!”不管走到素菜馆也好,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法会走到哪里,僧袋拿起来,一定一瓶辣椒!他就是喜欢,他就是喜欢这个滋味;这只是辣椒而已。你看喔,一瓶辣椒,你看,就断不了。这个不好断,这个味觉,这么强烈的习气的执着!
底下,所以,破俱生我执之习气,要因修所断而得除灭。这些你尚且不知,更“何况此”菩萨修证当“中”,除了我执无明以外,还有法执无明之“生、住、异、灭”四相,其“分剂头数”(大分类以及细分类)、四相当中又各有四相,头数无量,实非你以及二乘人所能知。(以法执无明四十二品,为菩萨于四十二阶位当中修断。)
 
底下是:一与六皆由于妄
 
经文:【“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注释】
“头奚不履”:“奚”,就是何,为何。“履”,就是行,走路之意。头为什么不能走路呢?或者是:为什么不用头来走路呢?
 “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如果光是你的耳它自己便能听闻,就用不着身体了;既然用不到身体,则听闻一事便与身或者是口都毫不相关了。但是,却是息息相关。
 “口来问义”:口为什么来问义呢?如果听闻真的与身口无关,为何在听法的过程当中,口竟然会来问义?显然那口也是在懂了刚才所听的法义之后,而有问题,所以才会开口来发问。因此可知,耳闻之时,口并非完全无知;所以耳闻之事并非与口完全无关;因此耳闻之时,不只是耳一根有觉知,身体其他诸根也都有所觉知。因此,即使在凡夫位中,六根也非绝对不相通的;结论:因此说光用耳来听闻,是不对的。
 “非一终六”:六根既非一,然终究还是现出六用之差别。
 “非六终一”:而六根既非真正有六,是故终究还是归于一性的。
 “终不汝根元一元六”:总不应该说你的六根元本是一、又元本是六吧?这样是互相矛盾的。
 “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沦替”,就是沦溺交替。由于从无始以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故称颠倒,又依业受报,故成沦替,沦溺苦海,生死交替。
 “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故于原本圆满湛然常无一六之性当中,而有一六之义虚妄生起。
 “虽得六销”:“六”,就是六用。虽得六用销止,也就是六用不行(不起现行了)。
 “犹未亡一”:“亡”,就是销除。“一”,就是根结之全体。
 
【义贯】
“今汝且观现前”的“六根”,究竟“为一”抑“为六?阿难,若言”是“一者”,则“耳何不”能“见?目何不”能“闻?头奚不”能“履”地?“足奚无语?若”说“此六根决定”是“成六”种不同者,“如我今”在此大“会”之中,正“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之中,究竟是“谁来领受”佛语的?
“阿难言:我”是“用耳”来听“闻”的。
“佛言:汝耳”若“自”能“闻”,则“何关”你的“身”与“口”?若听闻一事与身口无关,则于听闻过程当中,“口”怎么会“来问义”,而且“身”怎么会“起”而“钦承”佛之教旨呢?表示这个是息息相关的。“是故应知”,六根目前虽“非一”体,而“终”究还是现起“六”用之差别;六根既“非六”种,“终”究还是归于“一”性的。“终不”当言“汝”之六“根,元”本既是“一”,又“元”本是“六。阿难,当知是根”未结之前,本无数量,所以既“非一”也“非六”,然“由无始”以“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所以成“颠倒”,依业受报,所以成为“沦”溺苦海、生死交“替,故于”原本“圆”满“湛”然;常无就是本无的意思,常无一六之性中,本来就没有一六性中,叫做常无。常常无常常无,就是表示本无的意思。然本无一六之性中,而变成为有“一六”之“义生。汝须陀洹,虽”已“得六”用“销”止,意思就是:六根不再向外攀缘这个六尘了。已得六用销止,然“犹未亡”根结之“一”个全体。
 
970页,经文:【“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注释】
“参合群器”:“参”,就是加入、放置。“合”,就是合于。“群器”,就是种种器皿。此言在虚空当中放置种种的容器。
 “由器形异,名之异空”:这一段,成观法师讲得特别详细,而且讲得很好!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主张,要把《义贯》念一遍的原因,他这一段讲得非常好,他把它发挥出来;像《楞严经讲义》就没有发挥到这么淋漓尽致,这一段法师讲得非常好!
由器形异,名之异空,由于所放的容器的形状不同,我们就把那容器中的空间,赋予不同的名称;例如圆形的容器之中的空间,我们就称之为圆空;方形容器之中,就称为方空。虚空比喻一真本性。种种容器比喻诸根,容器中的空间比喻被分隔起来的一真如本性。种种名字比喻诸根之名。诸根虽有种种假名,但其中的一真之性却永远如一,绝不会因被隔开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被赋与种种假名而有所不同。971页,正如同容器隔开虚空,而且此虚空因而被强加赋与一个假名,但此器中的虚空,既不会因被隔开,而其性有所不同,虚空还是虚空,不大也不小,只是被隔开。也不会因得了假名,而其性有所改变;更进一步说,器中的虚空,看似被隔开,其实并没有真正被隔开,众生妄见以为器物能分隔虚空,然实无隔,(正如抽刀断流一般,但是众生妄想,虚费工夫,于流无损。)不但器具实无分隔虚空,甚至连分隔后的假名也是没有的;所以器所分隔的空间,不但无实,而且无名,其名与实俱是虚妄。同样的,诸根分隔本心一真如性,成为六精明的空间;然此分隔亦实无隔,即使有妄尘黏于湛然一真之体上,令幻成似六根之色,而形成对一真之体恍若有隔之状,也得其隔之假名,然实无隔,所以其名也是不实虚妄。然众生以(因为)依照无明,颠倒取相,这个就是重点:因为无明,又颠倒、又取相,所以,所有众生就逃不了!认为实有相隔,并依其隔而赋与各异之名,然后循名取实,认为既有不同的名称,就应有不同的作用(这就是《起信论》所说的计名字相),就如同世间政治上,先安一个官位名称,然后再来界定此官位所应有的职权一样——先有官位,再有职权;职权是从官位的名位而来的,而非先有职权,再依其职权给他官位。世间许多的事率皆如是颠倒。但此颠倒,众生都视为当然,所以,也没有什么发觉。也就是所谓的“理当如是”。而此颠倒,是从无始无明开始,从自身自心上的六根分隔、赋与名称,就已经开始了,之后才施行于种种外尘六境。
那么这一段看了以后,你就会知道,其实万法皆是一真本性,你大悟以后,对这个到处走一走、观光,你怎么看怎么空,你怎么看怎么空。像我出国观光,跟一般不一样,我一定要运动,因为在讲堂空间太小,太小了,走出去要运动一下,被十个人拦截,十个人!走到那边被拦截,问问题;走到那边又问问题;走到那边,碰到大学的同学;走到这边,统统认识!所以在这个讲堂,变成很难出去运动,出去运动。名人有辛苦的一面,辛苦的一面。所以就变成说:唯一的地方就是稍微比较乡下,或者怎么样。如果《楞严经》讲完了、《楞伽经》讲完了,可以稍微台东、花莲空气比较好一点的山上,什么拉拉山啦、什么大禹山啦,再看看有什么,去那边住一个礼拜,没有人吵的地方,没有人吵的地方。然后你就会跟我讲:师父!静也是尘。谢谢开示,谢谢!(师父抱拳以示谢意)这些徒弟愈学愈厉害了(笑),还会跟我顶嘴。这个就是这样子。所以我现在变成说在讲堂很难出去运动,非常难!无处可去。对不对?
那么,如果你大悟的时候,你的心境永远都是一如,看哪里,看山,它还是空,是不是?你哪里去都是一样,文化的地方啊、表演的地方啊;再来,或者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历史,到欧洲有欧洲的历史。对不对?像我们到欧洲区,这个是腓尼基人,是怎么样子;什么族是怎么样子;这个路易十几,讲那个我们都没听过的,你如果讲秦始皇、唐太宗,我还听过,开封的包公等等就曾听过,讲那个就。。。我几时在记那个?所以我们到澳大利亚去的时候,对不对?导游就讲:这个是英国的殖民地。介绍一下,有认识一下,回来就全忘了!所以说:这个出国嘛,看情形啦,看情形。
 
 底下,972页,
“除器观空,说空为一”:谓世间人若将器皿除去再来观空,这时候就说空是一体的;意思就是说,可是当有器皿在的时候,他们却说并非一体,所以此实是依相而妄见!事实上,即使是器皿在的时候,虚空又何尝不是一?又何尝有被分割过?这比喻凡小之人,必须等到亲见六根尽除、且六识尽伏,这时候才认识心中本具的清净一相,否则(若根识未销)他便计仍有所隔碍。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同”,就是一。“不同”,就是异,也就是说分隔之相。那太虚空怎会因为你放几个盒子、几个桶子,就被你分隔成为不同的空间了?或者是因为你拿掉几个桶,就又恢复、变成一个整体、无分隔的空间了?正如你心中一真的虚空,怎么会因你揽尘而妄结几个根,就被你分割成不同的种种心心所?又怎么会因为你的修证而打通诸根的隔阂,便真的成就了一个清净通达的心(如是之心便为圆通——然而心本自圆通,乃自心妄想见,而成不通。)
所以简单讲:你只要不被妄想牵着走,就叫做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一直牵着走,就是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习气一直牵着走。譬如说:你对一件事情不满,好!偶尔生气一下就好,生气一下就好了。如果说经过一个钟头,你还生气,就表示你被牵着走了。如果今天不愉快的事情,到明天重复一直讲,那就又变成被牵到明天了,这个无明习气又被牵到明天了。如果一年还解决不了这个恨,那就被牵一年了;十年,兄弟之间的阋墙,到现在十年都不能解决,那就表示你的心被无明习气、妄想牵着十年,都没有办法冰释,这个多么的可怕!
因此聪明的人,或者是有智慧的人,我们习气还没有断;可是,我们在短的时间里面,就会把它放下,放得光光的!明天起来,哪一个人与我们有仇怎么样,统统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有时候,忘是一个优点,健忘也有它的好处。
可是很奇怪喔,世间人的健忘症,他什么会忘,可是仇人不会忘喔!有一个亲戚跟我讲,说:师父!我年岁大了,我在客厅想到的事情,要去冰箱拿一件东西,我走到冰箱,咦?忘记我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坐一下,啊!就想到了,又走到冰箱,又忘记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我到底要拿什么?想到了,去的时候,印象会忘。那我就问他说:那某某人、某某人以前对你怎么样。喔!那个人实在是可恶啊!他会忘掉所有身旁的事,那个仇人欠他多少钱,他死都会记得!这种健忘症怎么会那么可怕?该忘的不忘,可是不忘的,他忘光光,这个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道业精进,从心中彻底的洗练,彻底的洗,就像一件肮脏的衣服,要好好的洗,然后用棍子打,打,打那个衣服,当你在捣练这个衣服的时候,要把衣服,为了洗干净,古时候人洗衣服,你看他拿那个棒子,对不对?打。。。我们对我们的习气,内心里面身口意的习气,不能客气,就是要棒打习气,勉强自己。所以修行很辛苦,不容易!放任习气容易啊,对不对?放任习气,贪嗔痴慢疑,一下子就很享受、很舒服;但是业力在后面、苦在后面。
 
底下,“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更何况你硬派给它一个假名,称为是一个虚空、或非一个虚空。“非一”,就是多,因为若摆的容器多,所见的虚空也多。如一个心中,由有诸根、诸识,所以妄见之心心所法也成多,而非是一心。例如儒家言人有魂魄之分,死后魂升于天,魄降于地。又道家言人有三魂七魄。凡此皆是于一心体中妄见成多相。
 
【义贯】
“如”于“太虚空”中“参合群器”(放置各种容器),“由”于所加的各个容“器”之“形”状相“异”,我们便“名之”为互“异”之“空”;又,世间人若“除”去容“器”后再来“观”彼无器之“空”间,便“说”那个“空”间又回复“为一”体了!(而空,不管有器、无器,都不曾分隔,今虽除器,又怎能说是回复成一体呢?正如你的一真如心,不管有六根、还是没有六根,都不曾被隔碍过,今虽修证而得除根之障,也不能说此心是回复到本来通达的一心!)“彼太虚空云何”可“为汝”以参合几个容器就“成”为“同”或者是“不同”之相呢?“何况”你又“更”为之妄立“名”言,而说此虚空“是一”,彼虚空“非一”,岂非妄上加妄呢?然“则汝”能“了知”之“六受用根,亦复如是”(此六受用根,有如自性虚空中,放置六个器皿;虽参合了六器,然彼自性虚空实未被分割,更无得种种名;是故,无论是有六根互异之用,(如在凡位时),或六根不隔而互通,(如在圣位已证圆通时),然真如本心却始终是一,从未真正被分隔过,也没有种种的异名;是故此心,自无始来,无“同、不同”,或“一、不一”)。
 
底下是:揽诸尘结六根,
经文: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注释】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二种”,就是二种色尘,因为明跟暗是一切色法之源。眼睛看的不是明就是暗。“相形”,就是相对比、相形显。由暗来形、对比这个明;由明来相形暗。所以说:由明、暗这两种色尘互相对比形显。
 “于妙圆中黏湛发见”:“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真体。“发见”,就是发为见精。此谓,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见精。这个就是八识之见分。既有见分,则必然欲有所见;欲见则见,所以成为相分。
 “见精映色”:“映”,就是照。能见之见精(见分)再反照于相分之妄色。
 976页,“结色成根”:见分再结相分之妄色,而令色心和合,结成眼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这是指胜义根。“元”,就是最初,元本、本源之义。“清净四大”,也是指胜义根而言。此谓:被看作是清净的四大所成的胜义根。
 “因名眼体”:“因”,就是依。依胜义根,而有浮尘根,意思就是:有神经系统,然后又有肉眼,名为肉眼之体。
 “如蒲萄朵”:“蒲萄”,就是我们所讲的“葡萄”。“朵”,就是粒、颗。形状如同一粒葡萄;是指眼球。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浮尘根,也就是扶尘根。此浮尘根乃四尘所成。什么四尘?是:色、香、味、触。为什么叫浮呢?浮在外面啊,让你大家很清楚看到根,浮尘。
 “流逸奔色”:“色”,就是指色尘之境。这个叫做,循色流转,纵逸无度,奔驰于色尘之境,以致为尘所局,不能超越。
外国前几天报了一个报导,有一个人,九十岁了,生了五十个孩子,五十个孩子,九十岁了,生五十个孩子。他说他一辈子,就是这个叫做最对味了,其他没有兴趣的,一直生。。。生了五十个。不过不会比以前的皇帝多啦,以前的皇帝不晓得生多少,就不知道了,五十个还不是最多的。所以每一个人只要没有听到佛法,这些众生,财色名食睡,随便哪一关都跳不过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动静”,指音声之动尘(有声之声)与静尘(无声之声)。这个就是:由动、静等二种声尘相击。
 “如新卷页”:形状如新卷之荷叶。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
 “如双垂爪”:形状如同下垂之双爪。
 
【义贯】
“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对比“形”显,而“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见”精(第八识之见分)。所以这个见精,简单讲:就是一念妄动而来的。此“见精”对“映”于相分之妄“色”,而“结”此妄“色成”眼之胜义“根”,此胜义“根”即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看作)由“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此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眼”之“体”,其形“如葡萄朵”(就像一粒葡萄);而此“浮”尘之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此浮尘根于是循色“流”荡、纵“逸”无度,“奔”驰于“色”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动、静等二种”声尘“相击,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体而“发”为“听”精。此“听精”对“映声”尘,“卷”摄“声”尘“成”为耳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四大”所成。“因”于此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耳”之“体”,其形“如新卷”之荷“叶”,此“浮”尘“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体而“发嗅”精。此“嗅精”对“映香”尘,吸“纳香”尘而“成”为鼻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鼻”之“体”,其形状“如双垂”之“爪”,此“浮”尘之鼻“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而莫知返。
 
978页,经文: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980页,【注释】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恬”,就是淡,无味。“变”,会变来变去的,变迁,有味之义。由于恬淡以及有种种的味等两种味尘互相显发。(“恬淡则无味”也是一种味。)
 “绞味成根”:这个“绞”,就是旋取。尝精旋取诸味而成尝根。
 “如初偃月”:“初”,就是月初。形状如每个月初的月亮,就是半月形。
 “抟触成根”:“抟”,就是抟取。觉精抟取触尘而成身根。
 “如腰鼓颡”:“腰鼓”,又名细腰鼓,是一种乐器,大的用陶制的,小的用木制的,形状是头尾是粗、中间是细的。所以细腰鼓的形状就是类似葫芦一般。(又,西洋的吉他也是两头大、中间细。)“颡(sǎng)”,就是鼓颡。
 “黏湛发知”:“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体。“知”,就是意根之知精。这个是说,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知精。
 “因名意思”:“因”,就是依于。“意思”,就是意根之体,以有思量处就是意根所在,所以用这个“思”字。此言,依于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也就是称为“意思”(意根),就是肉团心。
 “如幽室见”:“幽”,就是暗。就像人在暗室中见物——暗室中见物,就表示实非有见,而是妄有所见;意根向内照见法尘,亦如是。
“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觉明”,就是一念妄觉,欲有所明。“有明”,必求有所明。“明觉”,就是妄明之妄觉。此言,这六根,由于最初一念妄觉而欲有所明,以此必求有所明,遂转真觉为妄明之妄觉。
 “失彼精了”:“精了”,就是真精明了之性。此谓,因而失去了真精妙用之性,而变成了第八识识精。
 “黏妄发光”:“妄”,就是第八识精。“黏”,就是被黏之义。于是真性被第八识的识精、见精,怎么样?黏住了,而发出见分之光。虽然也看得到、也听得到,可是,已经是加了一层妄了。
 
【义贯】
“由恬”淡、“变”迁(无味以及有味)“等二种”味尘互“相参”对,“于妙”觉“圆”湛之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尝”精。此“尝精”对“映味”尘,旋“绞味”尘而“成”舌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舌”之“体”,其形“如”月“初”之半圆形“偃月”,此“浮”尘之舌“根”乃由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离、合等二种”触尘“相摩”相交,“于妙”觉“圆”湛之性“中,黏”于“湛”然之真体而“发觉”精。此“觉精”对“映”于“触”尘,并“抟”取“触”尘而“成”身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身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身”之“体”,其形“如腰鼓颡”,此“浮”尘之身“根”乃由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驰于“触”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相续,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知”精,此“知精”对“映”于“法”尘,“揽”取“法”尘而“成”胜义之意“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意思”之体,(意思就是意根之意)。犹“如”人在“幽”暗的“室”中“见”物一般,所以意根是内照法尘亦复如是,此“浮”尘“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法”尘之境。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最初一念妄“觉”欲有所“明”,强迫本性要明,结果变成无明。以此必“有”所“明”,遂转真觉为妄“明”与妄“觉”,因而“失彼”真“精”明“了”之性,而变成第八识精,此“黏”住于真性之“妄”觉因而“发”出见分之“光”。
 
 983页, 离尘无结,
 经文: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注释】
翻过来,984页,
“离暗、离明,无有见体”:若离于明、暗两种尘,明是尘,那么,暗还是尘,灰尘的尘。也就是无有能见之妄体聚结成根,黏于精明之体。
 “元无听质”:原来也没有能听之妄质(就是妄体),根尘是一对的嘛!聚结成根。
 “了知安寄”:就是能了知的妄体,何所寄托?
 
【义贯】
“是以汝今”若能“离”于“暗”、又“离”于“明”二种尘,就“无有”能“见”之妄“体”聚结成根,黏于真性;若“离”于“动”、又“离”于“静”二尘,亦“元无”能“听”之妄“质”聚结成根,黏于真性;若“无通”又“无塞”二尘,则能“嗅”的妄“性”之体“不”得“生”起;“非”有“变、非”有“恬”二尘,则能“尝”之妄体“无所”自“出;不离、不合”(也就是没有离跟合这二尘)、则能够妄“觉触”之体“本无”;“无灭、无生”这二种尘,则能“了知”之妄觉之体“安寄”(就是何存)?
 
985页,经文: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明本耀;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这一段重要的就是叫你离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动相、离静相;离合相、离离相;离恬相、离变相;离通相、离塞相;离生相、离灭相;离明相、离暗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一段归纳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随拔一根”:“随”,就是任,任凭也。“拔”,就是选拔、选择。随你自由选择一根去修行;也就是不用六根齐修。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六根齐修,而是唯恐钝根的人不能堪任。
 986页,翻过来,“脱黏内伏”:“伏”,就是向。令脱离于所黏之妄觉,而向内照。
所以,在座诸位!修行不是外奔,而是内照,关键在这个地方。外奔就一直往外生死流;内照,解脱的日子、幸福的日子就到了!世间人所谓的幸福跟快乐,只是寄托在某一种时间、空间的安稳性,或者是知足性;而佛教讲的幸福跟快乐不一样,就是永恒的幸福,它是永恒的快乐,是以法究竟解脱,为真正的幸福。这不像于世间人寄托在家庭、事业、夫妻、儿女、感情,说:我们很幸福、很快乐!不一样!我们拥有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真理。
 
“伏归元真”:伏归于本元一真之心。
 “发明本耀”:开发本明光耀之性。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由”,就是循、依。六根圆脱之后,就能不依循现前十二种尘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见。
 “明不循根”:照明一切而不循胜义以及浮尘二根。
 “寄根明发”:“寄”,就是借,由,就是托。只是经由此二根,而令本明发起功用。
 
【义贯】
“汝但不”依“循”声尘之“动、静”相,触尘之“合、离”相,味尘之“恬、变”相,嗅尘之“通、塞”相,法尘之“生、灭”相,色尘之“明、暗”相,“如是十二诸有为相”,不顺流奔尘,即“随”你选“拔”六根中任何“一根”去修,令其“脱”离于所“黏”之妄觉,而向“内伏”照,因而“伏归”于本“元”一“真”之心,开“发本明”之光“耀”之性,本具之光“耀”之“性”若得开“发”显“明”,则“诸余五”根之妄“黏”,也就是“应”此所选“拔”之根之解脱,而皆一时“圆”满解“脱”。
 
六根皆圆脱之后,自此即能“不”循“由”现“前”的十二种“尘”相,“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见”,而由本妙明之性照“明”一切,但“不循”浮尘与胜义二“根”,而只是“寄”托于六“根”,令本有之“明发”起功用,“由是”根尘双脱,无有黏湛阻隔,灵光通耀,故能“六根互相为用”。此为诸黏圆脱后,六根无黏,清净自在无碍之妙用。
 
底下, 证不依根
 经文: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jìng)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988页,【注释】
 “阿那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是白饭王之子,从佛出家,平常多好睡眠,于佛讲经的时候睡着了,被佛诃斥,因而起惭愧心,发大精进,不眠不休,以致失明;我们这里有没有那个很精进,精进到失明的了?没有!都是打牌打到眼睛很疲劳!所以这个拿造业的心来修行,这种精进,个个成佛足足有余!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菩提心一发就坚持!佛就怜愍之,而教他叫做“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他依教而修,三昧成就,因而得到半头之天眼,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一佛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这就是“见性”能不依(眼)根,而寄头明发。头本是身根之一,六根通达,则能见之性也能寄头发出。所以见不一定在眼,能见之性非在眼根,此为明证之一。
以下举几个例子:无耳而听,非鼻闻香,异舌知味,无身觉触,非意了知,都是以实例证明能听、能闻、能尝、能觉、能了等性,都不是因为六根本身——见、闻、觉、知非是六根之能,只是本性托于六根而发,如是而已;是故不要妄认六根为觉了能知之性。然之所以依于一根而修,也就是藉路返家而已:目的在家,不在于路。
 
989页,“跋难陀龙”:为八大龙王之一。与难陀龙王为兄弟,故一般常合称此二龙王为难陀跋难陀。跋难陀龙王善能顺应人心而调御风雨,所以深得百姓欢喜,因号之为大喜。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记载,佛到三十三天为母说法的时候,难陀、跋难陀龙龙王见彼诸沙门飞行于天上,遂起瞋恨心,欲放大火风阻止,后来被目犍连降伏,乃随众至佛所听法。诸龙王于诸经中被视为护法之龙神,多列于说法之会众中。
八大龙王为:(1)难陀龙王、(2)跋难陀龙王、(3)沙伽罗龙王(又就是娑竭罗龙王)、(4)和修吉龙王、(5)德叉伽龙王、(6)阿那婆达多龙王、(7)摩那斯龙王、(8)优婆罗龙王。
 “殑伽神女”:就是恒河女神。恒河为发源于雪山之顶的阿耨达池,从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恒河为其中之一。
有空你们到印度去恒河看一下,你会吓坏了!我看那个影片,我没去过印度,哇!那个不敢相像,烧尸体也在那边、喝水也在那边、洗衣服也在那边、泡澡也在那边、撒骨灰也在那边,然后有的人尸体就直接抛入河中,去给那个鱼吃,他们叫做圣河。这个印度人真是厉害,这样真的不会拉肚子?不会传染?然后整条路上都是牛,我没有去过,但是那个路都是牛,为什么牛会那么伟大?都是牛。要不然那个印度也是很奇怪,还有供养那个老鼠的庙,整间都是老鼠的;还有供养那个猴子的,整间都是猴子的;还有供养那个蛇,蛇庙的,整个的,他们说拜那个湿婆神。到印度去的人,现在说好很多了,现在说都有一些大饭店怎么样,因为台湾人从小他就是卫生习惯了,我们这个卫生习惯已经这样子的,一下到那个印度去,没有办法适应。有一个导游回来,跟我讲:慧律法师!您最好不要去!我说:为什么不去呢?暂时啦!将来有改善不知道。他说他去到印度回来,你知道吗?吃到他们的食物,说在印度用什么药,一直腹泻。。。然后用什么药都没办法止住那个腹泻,太可怕了!在那边吃饭都是用手抓,把饭捏成一团,你光是看到那个,你就会拍很多照片:怎么会这样?跟我们台湾生活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要去朝圣啦、去怎么样,将来看个人啦,对啊!而有的人不能够体会佛陀的用意,就在那个菩提树座下,在那边坐一坐,然后那些愚痴的众生,在菩提树座下,然后就绕佛念给佛听,不晓得那个经典是佛讲的。所以说:这个就是众生不明佛意,我们的世尊很伟大、很了不起,我们去那边参访。不过在小乘的《阿含经》里面有这样讲,说如果佛陀涅槃以后,在他的出生地、涅槃地、金刚座,简单讲就是去顶礼、礼拜,依此功德会生天,会生天,依此功德会生天,是是是!看到这个《阿含经》这样讲,嗯!满有信心的,以后再看,带团过去,大家都生天了,没死也要打到死为止。(笑)所以说:前面这些年有人到印度去回来,说某些设备还是不行,某些设备还是不行。那我们从小都是这样子生活环境长大的,我们身上没有那种抵抗力,没有那种抵抗力,完全没有办法!那就看个人了,有的人很有办法,身体,对不对?那就没话讲了,这看个人。
989页,“殑伽神女”:就是恒河女神。恒河为发源于雪山之顶的阿耨达池,从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恒河为其中之一。
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举这个例子这个恒河,我是看影片的。
 
“骄梵钵提”:(梵文Gavampati),义为牛呞(shī(牛)反刍)。因为他过去世曾摘他人田中一茎之禾,偷了一点点而已。试尝其生熟,以此不与取业;这个在家居士听不懂,“不与取”就是对方并未同意,而你就给它拿过来。不给与,并没有对方承诺给与你,而你就取,叫做不与取。所以这个“不与取”,一般人看不懂这个,“不与取”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答应,而你拿了,对方的主人,因为东西都有主人,有主人,主人没有答应,对方没有答应,那你拿了就犯盗,叫做不与取业,尤其是住在常住的,更要小心!
试尝其生熟,以此不与取业,遂于其后五百世中受牛身之报,喔!才偷田中一茎之禾啊,就做了五百世牛身之果报。所以故于今尚有牛之遗习:以牛有反刍之性,所以于食后从胃中反吐食物而咀嚼,所以骄梵钵提于食后常有如牛之反刍咀嚼之业习。吞下去以后再吐出来,嚼一嚼再吞下去,嚼一嚼吐出来,嚼一嚼再吞下去,阿弥陀佛!这样谁敢吃?又,骄梵钵提的两脚,形如牛蹄,所以有“牛相比丘”之称。其态度钝重,常表现恬淡无争之气度。释尊愍其常遭人讥毁,所以命之住于忉利天宫之尸利沙园修习禅定。佛入灭后,大迦叶尊者遣人至天宫迎回来,以参加法藏之结集,骄梵钵提尊者此时始知世尊及舍利弗等已经入灭;未久,骄梵钵提也归寂。
 
990页,“舜若多神”:(梵文Sunyata),舜若多神叫做虚空神。历劫以无身为苦,佛放光拔其苦,映令暂现有身触,乐不可言,其质如风,然其体元无,故虽无身,也能觉触。
 “久灭意根”:久灭了、已经灭了第七意识粗分之意根。
 “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心念”,就是指第六以及第七识。因此,大迦叶尊者得以圆明了知,并不因第六以及第七识心之念。所以可以知道,虽无意根,也能了知;因此可以证明了知并不在意根。
 
【义贯】
“阿难,汝岂不知”现“今”在“此会中”的“阿那律陀”虽“无目而”能“见”?“跋难陀龙”龙王虽“无耳而”能“听”?还有“殑伽神女非”用“鼻”而“闻香”?又,“骄梵钵提”以“异”于常人之“舌”而“知味”?又,“舜若多神”虽“无身”根而能“觉触”?这都是由于“如来”在三昧“光中”加持“映”照“令”其体“暂”时显“现”若有身根,然此身根“既为”如“风”之“质”,所以“其体元”实“无”。尚有,“诸”已证“灭尽定,得寂”谛之“声闻”乘人(阿罗汉),例“如”于“此会中”之“摩诃迦叶”不但第六意识不起,而且“久灭”第七识之粗分“意根”,所以他得以“圆明了知”诸尘,然却“不因”第六或第七识“心”之“念”。
 
经文:【“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注释】
“内莹发光”:“内莹”,就是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诸位!那个“光明”不要作光线的解读,那个“光明”是指智慧的意思。千万不要把它说:喔!那里面有像太阳这样的光。那是不对的,那观念是错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把“光明”解读成光线呢?那是指智慧的意思。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发光”,显发其本有之光,了无障碍。
 “如汤销冰”:“汤”,就是热水、滚水。“销”,就是销融,融化。
 “聚见于眼”:聚其能见之性于眼根。
 “若令急合”:“急”,就是很快,突然。“合”,就是阖眼。如果教他很快地合眼。
 “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他们眼一闭之后,暗相就现在其前,眼前就是一片黑暗。此时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人的六根就黯然莫别,乃至此人的头和足对他来讲,都是差不多的(是相类似的),因为无法以眼见来分别的缘故。
 “循体外绕”:如果他以手在那个人的身体绕行一周,也就是触摸,触摸。
你看看我们这个盲胞,眼盲的人,他在替人家做这个舒缓筋骨的时候,他的头,摸头就知道头,摸脚就知道脚,摸手就知道手,他就不会转错。所以意思就是:觉性是一样的意思。我们现在盲胞在替人家推拿、舒缓,赚一点钱,你看这个盲胞很少说出错,为什么?手的觉性、触觉,跟眼是一样的,眼靠明、暗;可是这个身体的触尘靠合。所以你看,这个盲胞在人家推拿的时候,摸脚知道脚,摸手知道手,摸头就知道头,觉性是一样的。所以,修行人都是一样,觉性都是相同的。
(就是触摸全身一遍。)
 
“彼虽不见,头足一辨”:虽然看不到,但头跟脚一摸就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
 “知觉是同”:所以可以知道,用眼看以及用手摸的觉知辨别之性,是相同相通的。
 “缘见因明”:“缘”,就是能缘。“见”,就是见性。“明”,就是明相。此言,世间人以为见性之缘,必须依靠明相,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相才能看得到。
 “暗成无见”:若暗的时候变成“无见”(就看不到)。
 “不明自发”:但是合眼人,对彼前立之人黯然不明,欲自然能发其他种类的知觉。
 “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昏”,就是令能见之性昏黯而无觉。
 
【义贯】
“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满“拔”脱“已”,则“内”心一真“莹”耀之性即得显“发”本有的“光”明,“如是浮尘”六根,“及”映在浮尘六根之上的“器世间”如山河大地、万象森罗等“诸变化”影“相”,诸位!变化的东西,它就是无常、就是生灭,到我们心中就变成只是影像而已。而我们现在,记得!你照过相,万象照过来,就是内心的影像,所以,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的。说:我对你这个人印象不错!你看,它还是一种象。印象那个象,跟那个外在的相是不一样的字;但是,答案是一样:都是影子。所以我们照相,其实是照到一个影像。因此我们就是执着这个内心所现的影像为真实,因此你有种种的痛苦、挫折、不舍,都是因为着这个假相。诸位看,皆立时“如”滚烫之“汤销”融“冰”块一样,“应念”就皆“化成无上知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集其能“见”之性“于”其“眼,若令”他“急”速闭“合”其眼,其眼一闭那么“暗相现”在其“前”,所以此人即见其前面纯是一片黑暗。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前面人之“六根”也就是因外境之“黯然”而不能辨识,所以那个人的“头”与“足”对他来讲可以说是“相类”似,无法分辨。如果“彼”闭眼之“人以手循”此面前人之身“体外”围触“绕”一匝,“彼虽不”以眼“见”,但对“头”与“足一”摸即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可见,身触与眼见的“知觉”之性“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世人、世间人都认为能“缘”之“见”必“因”于“明”相,须有明相方能有见,“暗”的时候即“成无见”;但合眼之人对站在他前面的人,虽黯然“不明”睹,看不到,黯然不明睹就是不能有光线,所以,也没有办法看清楚。但是“自”然能“发”觉知,觉性是一样的。“则”可见“诸暗相永不能”令能见之性“昏”黯无觉。所以,由这一点就知道,残障的人也可以学佛,正常的人可以学佛,更要学佛!是不是?所以学佛不论老少,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佛,在这里你就看到,觉性都是一样的嘛!(也就是:明与暗皆无碍于能见之性)。因此“根”身与“尘”境“既”已“销”融,不复成碍,“云何”本“觉”妙“明”之性还会“不成圆”满殊“妙”之用呢?
 
底下这一段是:离尘无体性就是断灭,岂可为因?这个我们解释过好几次了,识心分别,离尘无自体性;我们真如常住之性、佛性,是离尘有自体性的。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注释】
“因地觉心”:于因地中发起觉之初心,也就是,初发菩提心。
 “欲求常住”:“常住”,就是常住之佛果。此言: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
 “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谓于初发心时,其心即须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果位之心名目就是不生不灭之心。所以初发心时,其心须与不生不灭之心相应,所以绝不可以生灭之心来求不生灭之菩提。
“庵摩罗识”:义为无垢识,又称白净识。迷位之中,本识名为阿赖耶,佛果位中就号为庵摩罗识,此识善能分别一切诸法,而无染著。所以密教将庵摩罗识立为第九识,此识唯佛独有。
 “如金刚王”:“金刚”之义为坚固、不可破坏,而能坏他。
 “若此见听”:“见”,就是能见。“听”,就是能闻。“见听”,就是能见、能闻等六根。
 “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明暗、动静、通塞”,就是六尘。如果见闻等六根,离于明暗等六尘,毕竟无自体可得。意思就是:依他起的意思,能、所都是依他起,都不可得。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哪一个眼睛可以离开这个外尘有体性可得?对不对?哪一个人的耳朵可以离开这个外尘,而有听质呢?当然都要用。。。有能缘心,一定要有假相、外相的尘。只有本性不用,本性不用尘、也不用根,本来就存在,借根寄发、发明。
(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需要有“所见”才能显出“能见”之功。
 “犹如念心”:“念心”,就是指第六识心。
 997页,“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为什么要以这毕竟断灭的“无体”之法,作为本修因呢?阿难以为既言发心,当是依六识心而发,这个就严重的错误了!因为小乘权教之所谓“心”,只涵盖六识心而已。这是由于小乘之人,以机浅故,如来多不予开示八识的深理。以八识之理甚深微妙,唯菩萨方能堪知见修行。所有佛在《解深密经》当中这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就是你要认识微细的八识,除非有因缘,而且根器要够,否则我于凡愚不开演。诸位!这个凡“愚”是指什么?凡“愚”是指阿罗汉,连阿罗汉他都没讲到第八意识了,还不是我们所谓的愚痴的人、凡夫愚痴,这个“凡愚”不是凡夫跟愚痴。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别名。“凡愚”是指凡夫与二乘;以二乘人无菩萨之深智,所以称为愚。因此,阿难一闻佛说“发心”,他便以为当然是依六识心而发,然而他又已知六识心为念念生灭,离尘无自体性,所以他把六识心称为是“毕竟断灭”之心:由是之故,他便质问于佛:怎么可以无常断灭的六识心,去求如来常住不生灭的果?这么说来,佛岂不是自语相违?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先前所“说言”:汝等决定发菩提心,则于“因地”当中发“觉”之初“心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其初发心酒需“要与果位”心之“名目相应”(也就是应以不生灭心来求不生灭果。)“世尊,如”佛“果位中”之“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菩提果德当中之“名”目,其“称谓虽”有“别”,然皆同样是“清净圆满,体性坚”固“凝”然,本不动摇,犹“如金刚王”,于世间一切物中,最尊、最胜、最为坚固,“常住不坏”。但是“若此”能“见”、能“听”闻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之相,“毕竟无”自“体”可得,“犹如”前六识之“念心”,若“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世尊却教我们要“将此毕竟断灭”之六识心“以为”本“修因”,而“欲获”得“如来”所证之菩提、涅槃等“七常住果”?
 
所以修学大乘的人,福报够大了,知道有一个八识、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如果是小乘人,只要能、所把它放下,就认为相当有成就了,这个就是偏空涅槃。所以修大乘,直趣成佛之道。
 
经文:【“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恡。”】
 
999页,【注释】
 “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见”,指见根之性。若离于明、暗二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
 “如无前尘,念自性灭”:“念”,就是识心之念。如无诸尘现前,则识之能念之自性就灭去。
 “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推究,循环不断,微细地推求。
 “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则发觉本来就无我心,以及我的一切心所。“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我们在《百法明门论》都讲过了,心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心王就像国王,所就像大臣,国王出去,大臣一定陪着国王出去,心王、心所是不相离的。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全称为心所有法,以这些心所之作用是属于心体的,所以称为心所有法。
 “将谁立因,求无上觉”:既然心、心所法皆是空无,那么要用什么来立为初发心的本修因,以求无上菩提呢?
 “湛精圆常”:这是指六根为湛然、精明、圆满、常住。
1000页,“违越诚言”:“违”,就是违背。“越”,就是过,犯,侵犯。“诚”,就是实。此谓,既说六根圆常,又说离尘无自体性,岂非自语相违,而违背了、超过了诚实之言。
 “开我蒙恡”:这个“恡(同“吝”)”,是执吝不舍,在这里是指不舍愚见。开导我的昏昧、昏蒙,以及执吝不舍之愚见。
 
【义贯】
“世尊”,如世尊言,“若离”于“明、暗”等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如来又言,“如无”现“前”之“尘”,则识心之“念”之“自性”即“灭”去。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循环”不断,“微细”地“推”究研“求”,则发现“本”来即“无我心”体“及我”之“心所”;然而,若心与心所皆无,则“将谁”来“立”为本修“因”,以“求无上觉”道呢?然而,“如来先”前却“说”六根体本“湛”然“精”明、“圆”满“常”住;如是岂非自语前后相“违”背、超“越诚”实之“言,终成”游“戏”之“论”,不能当真?若如此者,“云何”可以说“如来”是“真实语者”?我实不解,“惟”愿如来“垂”示“大慈,开”导“我”之昏“蒙”执“恡”愚见不舍之心!
 
 底下是:击钟验闻性不断
 
那么我们上个礼拜,大家都回答得很好,都回答得很好,速度又快,所以这一段念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经文:【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注释】
“心中徒知颠倒所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因之所在。意思就是,光是知道,但却不能应用。
 “真倒现前,实未能识”:但是等到真正的颠倒现前的时候,正要让你、告诉你何者是真正的颠倒,你却弄不清楚,还是颠倒!你却不能识得;例如你种种的疑惑常常不断,这就是真正的颠倒!
 
【义贯】
“佛告阿难:汝学”偏于“多闻”,不勤修三昧,所以只能断见惑,而思惑却全在,因而“未”能“尽诸漏”。以致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所”在之“因”,然而你对正理的疑惑常不断生起,此即“真”正之颠“倒现前”,而你“实未能识”得!“恐汝”虽表现得似有“诚心”,然实“犹未”真正“信伏。吾今试将”以“尘俗诸事”作例子,“当除汝”之“疑”。
 
经文:【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
前面问闻性,现在改成问声音,“声不”就是有没有声音,汝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注释】
“音响双绝”:“响”,就是回响,就是回声。此谓,声音和回响都没有了。
“少选”:就是须臾之间,一会儿。
“有顷”:就是一阵子。
 
【诠论】
当佛问说:“汝今闻不?”(你现在有没有听闻?)时,事实上,佛的意思是指有没有“能闻的佛性”在啊?而当佛问:“尔今声不?”(你现在有没有听到声音呢?就是你现在听到有声吗?)此时佛的意思是指“所闻之尘”。所以前面“闻不”是能闻之性,“声不”是指所闻之尘,这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问性,一个是问尘。而阿难等,一律把“所闻”的声尘当作“能闻”之性来答,所以分不清楚“能闻”与“所闻”。能闻是性,所闻是尘。所以佛在下面即详细的解析。
 
1005页,经文:【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注释】
“矫乱”:“矫”,就是矫揉、诈,底下这个字念擅(shan四声),“擅”就是强词夺理的意思,占据、强占的意思。或者是妄。妄、讬、强、非其事而居之。所以矫乱之义为:矫曲混乱。
 “惟闻与声,报答无定”:“无定”,就是混乱之义。此言,我问你们的能闻之性、以及所闻之声,结果你们把能闻以及所闻都搞不清楚,只是乱答,并没有确定的了解。
 
翻过来,1006页,
经文:【“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注释】
“汝说‘无闻’”:明明是“没有声音”,你却说是“没有听到”。没有声音跟没有听到差太多了;没有听到?怎么会没有听到呢?是不是?听,一直存在的。阿难以及大众于没有声音的时候,答说:“没有听到。”这是根据一般的“常情”。岂知常情在此却是错误的,是颠倒的!佛意认为:不管外界有没有声音,你都是“有听”!闻性是不变的,一直存在的,只是所听的是“无声”(无声之声)而已!因此,不管是有声也好、无声也好,问你:“有闻否?”就应当回答:“有闻。”唯有在问你:“有没有声音?”时,才可以答:“有声”、或者是“无声”。
所以,上个礼拜,哇!大家都答得很棒,都答得很快,又很快!这个座下的人,菩萨的根器还是很多,就不会像阿难这样答错了。所以上个礼拜大家都答得一百分,晚上要写信告诉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根器是很不错的,(笑)孺子是可以教的,这些佛弟子!
所以,尘跟性弄清楚了,我们就会用本性修行,放下这些假相。
 
底下,“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如果实在是没有闻性了,就表示能闻之性已经灭去了;若能闻之性真的已经灭去了,这个人便已经死了,因此你的身体便应当如同一块枯木一般。对不对?闻性已经不存在了嘛!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能知觉有或无,当然是指声尘之有、无:尘有即知有,尘无就是知无。
 
“岂彼闻性为汝有、无”:岂是说你的能闻之性,可以任你叫它有叫它无呢?叫它无就无呢?叫它有就有、叫它无就无呢?也就是,声音我们是可以要令它有,它有;要令它无,它无。但是能闻之性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能说你要叫它消失或停止片刻,它就消失或停止,这是办不到的。因为能闻之性一直都在,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听闻,不管有声尘现前,听闻,或者从来没有断过的,不管有没有声尘现前,我们这个听闻是从来没断过,我们的闻性是常住的,修行就是用这个常住不生灭来修的。这对凡夫乃至二乘人来讲,这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观念”,1008页,因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既听闻了如是甚深微妙的道理,就应当好好地去思惟、信解,并把从前的凡情、凡知、凡见、凡解都修正过来,才有可能入于佛知、佛见,且于如来正法得胜解。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闻”,闻性。“实”,实在,真实。“云”,就是说,此句是假设说,意思是说:如果能闻之性真的已经不存在的话,那么,能够知道“此闻性已经不存在了”这件事的人,又是谁?因为“能闻之性”就同于“能知之性”、“能觉之性”等,简单讲,“能闻之性”就是心。若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了,表示这个心已经不存在了。既已经心不存在,那么就是无心了,那么,“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这件事情,也应该没有人能够觉知才对啊;知道不存在,当然就是心还存在。结论:所以不应当说:“我已无闻。”无闻就完了,没有闻性,那你本性消失了,没有心了,这个人跟死人没什么两样了!
 “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所以,事实上:外在的声尘在你的闻性当中,它自现出有生灭之相,并非你的闻性随着那声尘之生或灭,而现有、或现无。也就是说,你的闻性并不随着声尘而生灭、或有或无;声尘本自有来去、生灭,能闻之性并不随之而来去、起灭,所以闻性并非生灭无常。
 “汝尚颠倒”:“尚”,就是犹、还是。
 1009页,“惑声为闻”:迷惑而把所闻之声,当作是能闻之性;也就是把所闻当作能闻;所以颠倒——也就是,“认尘为心”之倒!(《圆觉经》说:“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即是此也。)我们现在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把外在的六尘投射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开始打妄想、计着、执着,开始想像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的心,其实这个是妄心。
 “何怪昏迷,以常为断”:既然你会认尘为心,认物作己,那么你若进而把常住的心性,当作是断灭的——你若会达到这种昏黯迷惑的地步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义贯】
“阿难”,当“声”音“销”亡而且也“无”回“响”的时候,这明明是无声,“汝”却“说”是“无闻”(若无闻,就是没有闻性了);那么我“若实无”有“闻”性,才能称无闻,然“闻性”若实“已灭”去,那么你的身体就“同于枯木”一般;没有生气,失去作用了,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此后若“钟声更击,汝云何”能觉“知”呢?因为你的闻性已经灭去了。又,“知有”或“知无”,“自”然“是”由于“声尘”之“或无、或有”:尘有,即知有;尘无,即知无;“岂”是“彼”能“闻”之“性”能“为”(任)“汝”想令它“有”,它就现有;或者想令它“无”,它就成为无?能“闻”之性若“实云无”存者,则“谁”又是能“知”此闻性已经“无”存在“者”?1010页,(以闻性若不存在,则此身便不应再有任何的知觉。)
 
“是故阿难”,事实上,“声”尘“于闻”性之“中自”现“有生灭”之相,“非为汝”之“闻”性随“声”而“生”、随“声”而“灭”,而“令汝”之“闻性为”暂“有、为”暂“无”。
 
至今“汝尚颠倒,惑”所闻之“声为”能“闻”之性,则“何怪”乎你竟心“昏”智“迷”乃至于“以常”住之性“为断”灭者?是故“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等诸尘相,“说”能“闻”之性为“无”体“性”,成为断灭;因为闻性实是常住、不生不灭,不因动、静、通、塞等尘相之有无,而随之生灭。
 
经文:【“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擣(同“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声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舂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注释】
“重睡人”:就是沈睡之人。
 “眠熟床枕”:就是熟睡于床枕之上。就是睡得很熟的意思。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可见即使于睡梦当中,闻性还是不昧。在睡觉,耳朵闻性还是存在。
 “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木”,就是舂米的杵;“石”,就是舂米的臼。他就在梦中觉得很奇怪,为何他家的钟声,会变得跟木石撞击一样的声响?这样的错误分别,是梦中的独头意识取身外之境,自己打造出来的一种妄想,所作的分别,与能闻之性并无关。
 “于时忽寤,遄知舂音”:“于时”,在那个时候突然醒过来。“寤(wù)”,醒。“遄(chuán)”,就是立刻。那个时候他忽然醒来,醒来后马上就知道:原来刚才在梦中所听到的鼓声,却是这个舂米之音。
 
因为我们在《讲义》的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说带过去就好。
 
1011页,经文:【“阿难,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注释】
“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静摇”,就是静止以及动摇,也就是声尘的动静二相。这个是说,这睡梦中的人,他在梦中连自己的身体都忘了,如同死掉一般,怎么还会去忆念外面的诸尘之动、静、开通、闭塞呢?也就是说,他连根身都睡忘了,怎还会去忆念诸尘?也就是说,在睡梦中实在是于内根、外尘都忘了!“饶”就是就算,就算是如此,他还是听得到!根尘都放下了、不存在了,根尘均忘;可是,饶是如此,“饶”就是:就算是这样子,他的闻性还是听得到。可见于睡梦当中,虽然现前根尘并皆暂离,但能闻之性依然清晰觉知——因此可以知道,能闻之性乃至可以不依诸根!所以佛在上文开示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即是此义。所以知道,即使六根全都坏灭了,闻性仍然不灭。
我们讲堂以前来了一个居士,那个一睡觉下去,是没有人可以叫得动的,我在他旁边:某某人!叫他某某人,得拿锅铲才翻得动他,睡得跟死人完全一模一样的,还听到什么睡觉时候闻性不灭?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怎么叫,他都从来不醒的!所以,这个非常严重的,我没有看过一个人睡得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太严重了,这个也算是一种业!
 
底下,“其形虽寐,闻性不昏”:他的形体虽然在睡觉,但他的闻性并不因为他的形体而睡寐而昏昧。
 “纵汝形销”:这是指死后的意思。纵使在你死后,你的形骸已经销散了。
 “命光迁谢”:“命”,就是命根。你的命根之光芒也变迁变谢了、谢灭了。
 “此性云何为汝销灭”:“性”,就是能闻之性。这个能闻之性怎么会随着你的身体之灭,而一起销灭呢?
 
【义贯】
“阿难,是”睡“梦中”之“人”沈睡得举身都忘了,此时他“岂”会去“忆”念诸尘之“静”止“摇”动、“开闭、通塞”等相呢?(也就是说,你连根身都已经忘怀了,又岂会忆念诸尘?所以梦中人在现前法中,实在是如“根尘偕忘”。)即使是根尘两忘,但他还是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可见“其形”体“虽”在睡“寐”当中(于睡寐中根尘并舍)但他的“闻性”仍然“不昏”昧。所以可以知道,于此可以了解,岂只是人犹活着时候在梦中如是,“纵”使于“汝”死后,“形”骸“销”散,你的“命”根之“光”已经变老“迁谢”了,然“此”能闻之“性云何为”随着“汝”形而俱“销灭”?
因此在这一段就知道,助念有多么的重要,助念有多么的重要!这一句就告诉你了:全身都快死光了,那个闻性还在!
 
【诠论】
佛在此举睡时闻性不昏、不忘、不离为例,来表示死时也是一样,因为人睡的时候,1014页,翻过来,除了有识、暖、寿,暖”就是暖气,有这个热气;“寿”就是一定的业力,就是我们的寿命。在以外,识、暖、寿在以外,其他从外表上看,就好象死掉一样。又,通常都认为人在睡时与死时一样,对外在的现象都毫无知觉的,而佛在此提出的例子却指出,即使在如此的状况下,闻性对周遭环境还是一样有知觉!虽然人睡着了,但是闻性并不“睡”;人在休息,闻性并没有休息;闻性不管人在睡时或在醒时,一直都灵明不昧。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你要买一台念佛机,好好的念佛,跟着念佛?因为这个闻性太厉害了!一直都在作用着!一直都在没有消失、或忘失。佛举此例,就是要大家知道:人死后也是这种情形:睡的时候根尘偕忘,就是六识不执根尘(只是阿赖耶执持这个根身,所以即使长时睡眠当中,也能令根身不散坏);人虽已入睡,其闻性还是继续在作用。同样的,人死的时候根尘俱舍,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只是化为中阴身)——永不休歇,永无止境!身有生灭,闻性不变,闻性不灭!
 
经文:【“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注释】
“不循所常”:不依循所具之净妙常住。
 “常光现前”:真常之心光现前。
 “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根、尘、识心”就是内之六根、外之六尘、中间的六识心。注意!六根、六尘、六识,统统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叫做空无自性、叫做缘起性,叫做依他起性,在唯识学讲,叫做依他起。所以依他起放下,就是圆成实。“应时”,就立时。“销落”,销融脱落而不再黏于湛然之性。这里的根、尘、识心一十八界,为粗垢。也就是《楞伽经》所讲的心的三种生灭相:“相生、相住、相灭”。诸识有几相,诸识有几种生灭,佛讲的:诸识有二种生灭: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这是在《楞伽经》讲的,我们下一部要讲的经典。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粗垢销融之后,心中便剩下纯一湛然之想,这湛然之想是一种极微细的心相,称为“想相”,是为“所想”之相。以最究极、纯一无杂的真如本心而言,这所想的“一湛之相”,也是一种尘垢,只不过此尘垢极为微细。
“识情”是对上面“想相”而言,想相是所想之相,识情是能想之心,还是能所一对。但此心又带情,也就是带有不舍之情,就是微细法爱。
所以综合来讲,不论所想的湛然之相也好,能想此相之识心、以及对此能想、所想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好,于精纯之真性而言,都是尘、都是垢。所以,动念即乖。
此时以常光所照,一悟此等既为尘,便得立时远离。又,“想相”就是八识相分,“识情”就是八识见分。又,此“想相”以及“识情”,也就是《楞伽经》所说的心的三种“流注相”,也就是:心之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是指极微细之法执。
诸位!前面的,前面所讲的相生、相住、相灭,前面所讲的,这个也是从心投射出去的。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二个统统是讲识,不是有外境的,这个千万要记住!
前面讲的:相生、相住、相灭;这里讲: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统统是指诸识有几种生灭,心识的生灭有几种,显现在识的,前面就是相;显现在识的这个微细的地方叫做流注。所以,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是唯心;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也是唯识,也是唯心,二种都是心。千万不要把它说:相生、相住、相灭是外在的相,那是大错大误了,这个就是没有讲就不知道。
 
“则汝法眼应时清明”:因粗垢、细垢都已经尽了,垢尽明现,因此你本具的法眼便清净明耀。
 
【义贯】
“以诸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循诸色声”之尘,随“逐”妄“念”而迁“流”辗“转”不休,“曾不开悟”真“性”本“净”、本“妙”真“常”;因而“不循所”具净妙“常”性,反而“逐诸生灭”之尘,“由是”而“生生”世世于六道“杂染”法中迁“流”辗“转”。
 
1017页,第三行,“若”一念回光,“弃”诸“生灭”无常之相,不缘不取,“守”住“于真常”之性,不令外缘,但令回流,久之,真“常”之心“光”即得“现前”,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简单讲:只要是缘起法的,你就一定要放下;只要是生灭法的,你一定要放下,六根、六尘、六识,统统是缘起法,就是这个道理,它空无自性。
 
(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不再黏于湛然之性。当即顿悟心中所“想”之湛然之“相”仍“为”微细之“尘”,能想之“识”以及不舍之“情”也“为”微细之“垢”,此二微细尘垢仍会障蔽真性,如是悟了,是故于此“二”微细心垢(法执)“俱”速即“远离”;粗细二种心垢皆尽,垢尽心明,“则汝”本具之“法眼应时”透彻“清”净“明”耀,若如是者,“云何不成”如来“无上知觉”?
 
【诠论】
此处经文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这“守于真常”的“守”字诀,就是入道之要、要门,宗门的要道;也就是五祖弘忍大师所慈悲开示的“守心”法门。1018页,五祖在其《最上乘论》当中说:“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可见这个“守心”一法有多么的重要!五祖又说:“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五祖大师又说:“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所以“守心”法门好则好,但要起修此法门却有一大困难,就是首先要“识自本心”,也就是先悟了自心本源心地;若不悟本心,即贸然守心,即将守心妙法转成“空心枯坐”,或者是沉空滞寂。因此《楞严经》下文中所说的:“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这也就是说:若是真修(真正的起修),则必须悟了不生不灭的因地心以后才谈得上修行,以悟了本心以后,才能在自心地上下工夫。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为什么这样讲?你不认识这一颗本心、本性,你怎么修行?你佛念得很好,等一下一去外面,烦恼又来,只是一件小事,三天三夜睡不着,你不是念佛念得很好吗?对不对?在大殿的时候、在家里的佛堂,用功用得真是好;可是一下座来,离开那个佛堂,就不一样了,工夫是二六时中的。所以,悟了本心、本性,是多么的重要!否则连工夫要下在哪里,都懵然不知哩呢!
又,此段经文当中“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宗门中常说的“身心俱脱”就是如是境界。
又,“想相为尘”的“想相”,是心中仍有湛然之相的心想。本来未到究竟之前,心中常存湛然之想也是好的,是善念、也是净念;但是到此最后、最上境地的时候,连这个微细的清净之念也都成为尘垢。同样的,本来对此湛然的能想之情(“识情”),若能念念锲而不舍,也是好的,是“念根”、“念力”的表现;然而到此境地,连此识情也都是微细执,都成障碍,俱需割舍下来、放下,然后才能令真如本心真正地毫无情执、尘垢、一法不立、一丝不挂,湛然之性,才将全体显露, 出来!
 
诸位!我们还有一点点,今天要耽搁大家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因为它刚好一个段落。
 
解结,解结之元,1020页,有的人已经在收课本了,不要收这么快。(笑)1020页,经文,很快十分钟。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瘧(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注释】
“第二义门”:就是前面所说二决定义的第二义:“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世间解结之人”: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
 “若不知其所结之元”:“元”,就是根本,就是结头。如果不知道绳结的根元。
 “有学声闻”:也就是阿罗汉以下的声闻人。以阿罗汉方名为无学。然而阿罗汉之名为“无学”,也只是在声闻乘当中而已,二乘无学之人,若不得少为足,不住化城,而回小向大,趣求无上菩提,则仍有无量的法门必须学。
“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从无始际”,就是无始最初一念妄动以来。“诸无明”,就是“生相无明”,也就是“俱生无明”。
 1022页,“名为出家,犹隔日疟”:虽然名为出家求解脱道,即使证了初果,乃至二、三果,也是未得究竟解脱,依然被缚,就有如得隔日疟一样,隔日暂似解脱。《楞严正脉》说,其实不只是“有学声闻”,连“无学阿罗汉”也是这样子:暂似解脱。诚然此言,因为阿罗汉尚未断“变易生死”,未证得无馀依涅槃,只是佛慈悲,令暂止化城,暂得休息,故言如隔日疟。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已宣“说”二决定义之“第二义门”;然我“今观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他“若不知其所结之”根“元”所在,则“我”相“信是人”虽欲解,但是“终不能解”此结。
“世尊,我及”此“会中有学”之“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以来,即“与诸”俱生“无明”于三界中,生生世世“俱灭、俱生”,而今“虽”已“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求解脱道,仍“犹”如患“隔日疟”一般,有时暂似解脱,而依然被缚,并未能究竟度脱。“惟愿”如来“大慈,哀愍”我等“沦溺”生死河,愿如来开示我等,“今日”现前之“身心”之中,“云何是结”缚所在?(所结之处到底在哪里?)以及要“从何”处下手方得“名”为究竟“解”脱?如来现在对我等之开示,“亦”可以“令未来”蒙受三界生死“苦难”之“众生”,以奉行如来无上解脱之道,“得免”于“轮回,不”再“落”于“三有”。阿难“作是语已”,他自己本身“普及大众”皆“五体投地”,如“雨”流“泪翘”企“诚”挚,“伫”候“佛如来无上”之“开示”。
 
底下是讲:生死之结,在于六根,
 
经文:【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注释】
“为出世因”:“出世”,就是解脱、无为、远离世间有为生灭。所以,只要是生灭相,放下,吃好、吃坏都解脱;住好、住坏也解脱,这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得以究竟出离九法界之二种生死者,唯有“一乘”之旨,所以这一句之义是说:为了建立一乘究竟出世之因;或者是,为众生作一乘究竟出世的因缘。
 “作将来眼”:以及作将来世众生修行大乘之人天眼目。所谓“眼目”,就是指导原则。
所以,你在拜佛的时候,记得!记得要顶礼阿难,阿难是启教的圣者啊,没有阿难,你怎么会听到?对不对?今天阿难如果是圣人,一闻就悟,统统悟了,这《楞严经》才讲十页,人家就开悟了,阿弥陀佛!后面我们怎么听啊?对不对?所以,你要顶礼佛祖的时候,一定要顺便顶礼阿难,太感谢他了,太感谢他,还好他不懂!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普”,就是普遍。“普佛世界”,也就是遍及十方佛的世界。“六种震动”,为三种形体之动:“动、起、涌”,以及三种声之动:“震、吼、击”。“六种震动”,于浅义言之,也就是如来神力感动诸佛世界,而成此有相现象之反应。以深密之义言之,则表如来将欲开示之法门,将可解脱六道众生,此为一般之深义;而在本经此处之深义,则为暗示以及预示如来即将开演之六根解脱法门。
 1025页,“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微尘沙数之如来,住其本所化的世界,也就是其本处。
 “各有宝光……灌如来顶”:“灌顶”之本义为加持以及印可。这个表示释尊欲开示之法,为十方世界诸佛之所共同护念、加持者。又此处言灌如来顶,而不灌别处,也就是表示此法门为顶法,最上之法,也就是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大法。佛佛道同嘛!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大众对佛的神力,以及十方如来之神妙感应,得未曾有之叹异。
 
1025页,经文:【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诠论】
十方诸佛在此开示阿难说:轮回生死的结之根头在于自己的六根,所以要解结,就要从六根下手。又,要证无上菩提,也要从六根下手。这也就是说,六根就是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关键,也是证得无上菩提的关键。就看你怎么用心了。
当然,从广义的意义来讲,如释尊在前面所开示的,诸如来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一一法皆已圆修,而且皆证入无上菩提,只是阿难等人闇(yīn)钝,无法全部修习,所以只拣择一门去用功。因此,须知诸佛在此开示的,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开示适合阿难根机的说法。因为若言解脱与菩提,依理上来讲,则任何一门应可以通达宝所,这一点,以二十五圣自证圆通境界来看便知。后面立刻就会讲到了。所以,以理言之,要得解脱、证菩提,并非只有六根一门,而是这一门最适合阿难,所以诸佛作如是说。又,之所以诸佛异口同音如是开示,而非释尊直接开示的原因,这表示两层意义:一、为令阿难于此法速得信入;因为不只是释尊如是说,十方如来皆如是说,所以阿难更不需疑。二、表示佛佛道同。
又,若以法相而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实已经包括了众生的身与心两方面,只不过这里的“心”(意根)是指肉团心,是色法,而不是“心识”之心,心识之心是心法。(然而须知,佛法所谓的“肉团心”也不是生理学所说的心脏,而是比心脏更纯净、微细的色法,非肉眼可见;正如“眼根”并非眼睛或眼球一样。)所以六根一旦解脱,就是身心俱解。
此于六根门头求解脱、证菩提的原理就是这样子:若六根解脱,则根不缘尘、不取尘;根若不取尘,则识不生,识若不生,则没有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则正智现前。又,若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根尘即不黏于湛然之性(所谓“脱黏”),也就是尘垢不覆与心;尘垢不覆于心,则心之本明显露。
又,虽说六根是解脱的下手处,但真正解脱的,是“心得解脱”,而非六根,1028页,剩下一点点,因为六根是会坏灭的,而心不灭。所以若只是“根”得解脱,而“心”不解脱,那么此一生报尽,六根坏的时候,岂非解脱终竟?来世的六根是新的,岂非复堕缠缚之中?又,根属于色,色法为物,而物本无知,所以若知道“根”得解脱而非“心”解脱——无心,谁知解脱?所以知道我们所谓的“六根解脱”,是指以六根为方便或下手处,而得解脱,并非真正在求六根解脱:最终的目标还是心解脱,而不是在六根。所以,一悟即入如来地,就是这个道理。
 
底下讲的是:根尘同源,犹如交芦,最后,
 
经文:【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注释】
“根、尘同源”:根与尘为同一个根源,因为:一、同是四大所成。二、同源于八识,同是八识所起;以根、尘唯是一心所现。第三、根尘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缚、脱无二”:根尘既然同一个源,缚跟脱是一,也就是说:缚则同缚,脱则具脱。
 “识性虚妄”:“识”,就是指六识。因六识是依根尘而有,所有没有实在性,因此说其性虚妄不实。
 “由尘发知”:由于六尘而发起六根之知;如果没有觉知的对象(六尘)现前,那么六根也无所知。所以知道根之知要托尘而现。也就是说:能知需赖所知方能立。
 “因根有相”:“相”,就是六尘相,因为有六根之知,方能显出六尘之相,也就是尘也要有因根而显。此亦即:所知亦需依能知方得立。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交芦”,就是一种芦苇、芦草,它与一般的芦草不一样,都是二根盘结相连,二茎相交而并立。“相”,是指六尘相。“见”,是指六根。“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皆空无自性,没有自体性,都是依他起的缘起性。二者互依而生,如同二茎并立的交芦一般。
 翻过来,1030页,“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就是本性本明之知见。“立知”就是“知”是指根的知见。如果在本性本明之知见上,又立诸根之知,就成为无明之根本,就是头上安头。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是指一切知见。“无”,就是非。此言,若如实了知一切“知见”皆“非知见”,也就是说,毕竟无有“知见”可得,这个就是涅槃境界。所谓“无有知见可得”,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无有少法可得”。又,“一切知见皆非知见”,这一句如同《金刚经》所说的义理:所谓知见者,非知见,是名知见。又,此处的“知见”亦可以作如实知见。那样,那一句之义就变成了:“若如实知见‘无有知见可得’,如果你真实的是佛的知见,那么就没有任何的知见,不立任何的观念,执着、分别都不存在,这个就是涅槃净境”。“涅槃”者,不生不灭的境界。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中”,是指本性本自涅槃,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知见可立。在这个“本性本自清净”、“一切法本不生”如来知见的无上大涅槃境界之中,怎么还更可容立其他愚见、愚妄知见,例如立根之知见、或立尘之知见、乃至立识之知见呢?最后一点点,
 
【义贯】
“佛告阿难”:六“根”与六“尘”本“同”一“源”所出,同源于八识,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其于束“缚”与解“脱”皆一致“无二”:缚以同缚,脱则同脱。而六“识”之“性虚妄”不实,无自体性,以其依根尘而有,故“犹如空华。阿难,由”于六“尘”才能引“发”六根之“知”,反之,也“因”有六“根”方能显现“有”六尘之“相”,因此可以知道根为托尘而立,尘也是托根而有,所以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两者俱“无”自体“性”,乃互相依傍而生,“同于”二茎并立而生之“交芦”。“是故汝今”若于本性本明之真“知”真“见”上再妄“立”依根尘而有之“知”见,也就是于本明上又要加明以明之,这个就是“即”成为“无明”之“本”(本来已经是明了,你偏偏又要再加上明,这不是无明颠倒之甚是甚么呢?);若了知一切“知见”实“无”知“见”可得,就是无有少法可得,“斯即”就是一切法本不生的无上大“涅槃”的“无漏真净”之境界,“云何”于“是”本自清净的法体之“中更容”立其“他”虚妄之“物”(妄知妄见)?
 
好!今天耽搁了大家十五分钟,非常对不起!可是,我们每天定的进度,就是要这样子;如果不定进度的话,哇!那个讲到驴年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唯独没有驴,没有驴,讲到驴年也讲不完!对不对?所以,讲课要有一个特色,来听师父的,过瘾!哇!舒服!(众鼓掌)我没有叫你们鼓掌啦,我是这样讲一下而已。请合掌,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讲堂分院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分院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这些义工明天热中一点,诸位来开个义工大会,师父也会开示“佛陀的格言”。好!下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