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日期:2023/7/26 2: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论颂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注 释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六识,六转识,亦即前六识,或六识心王。心所相应,即相应心所法。此句谓,已说明了与前六识相应的诸心所法。

云何应知现起分位:云何,如何。云何应知,即如何可知。现起分位,指六识现起的分位。分位,指现起的因缘、情况,例如所依、六识俱起与否、六识之有无等,皆是六识现起的分位Sub-divisions。

依止根本识:这是说明六转识的依止门、或共依门。六识的生起,都是依止根本识。根本识,即阿陀那识。成唯识论云: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根本识是指阿陀那识,因为它是染净诸识生起所依的根本,故称为根本识。所谓依止,是指前六识都是以根本识为共同依及亲依。

阿陀那识:为第八识之异名,梵语,义为执或执持,故又称为执持识,因为阿陀那识能执持善恶业,及有情的根身,令不坏散,故以其为第八阿赖耶识之别名。

五识随缘现:五识,指前五识,或称五转识。成唯识论云: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言之。因为前五识俱依色根都依于色根、俱缘现境都是缘现前境界、俱有间断并非恒常,故它们彼此之间种类相似,因此把它们合起来总称为前五识。随缘现,表示前五识非是恒常,须依众缘具足,方得现起。成唯识论云: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五转识现起的缘,共有九种:作意、根、境、空空间、明光明、根本依第八识、染净依第七识、分别依第六识、因缘依种子。在这九种缘中,眼识全具眼识之生起,须具备这九缘,缺一不可。耳识须具八缘除明之外,鼻、舌、身三识须具七缘除了空与明之外。

或俱或不俱:俱,俱起,指前五识皆同时俱起。或不俱:或,有时;此言,然而五转识有时也不俱起。五转识俱起或不俱起,全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如具足前面所说的九缘,则五转识可以一时俱起;若具足了八缘,独阙一个明缘,则除了眼识以外,耳、鼻、舌、身四识都可以俱起;若具足七缘,而阙少明、空二缘,则只有鼻、舌、身三识能俱起。所以五转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全要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成唯识论云: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因为五转识的行相粗显、浮动,其所藉以现起的众缘,又常常不能具足,因此能全部一齐现起的机会较少,而不一齐现起的时候则较多。又云: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藉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又前五识,因为没有寻伺的功能,所以不能思虑,只能缘外境,而不缘内种,且必须借着很多的缘才能生起,所以它们间断的时候多,起现行的时候少。

如涛波依水:水喻第八藏识;涛波喻前五识。此谓前五识随缘现的道理,就如同波涛现起的大小,是依于水势的大小而定,而水势涌起的大小,则又依于风缘的大小来决定:风大则水势、波涛皆大,风小则水、波俱小。在此,风则比喻众缘:缘多,则同时现起的转识越多。意识常现起:前面说,五转识现起的时候少,间断的时候多。相对于五转识,第六意识则常得现起。因为,如成唯识论云:第六意识虽亦粗动, 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第六意识虽然也是粗显浮动的,但它所藉以生起之缘,却是常常具足的。又云:第六意识自能思虑,内外门转,不藉多缘;唯除五位,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起时多,由斯不说此随缘现。既然第六意识自己就能够思虑,又能内外并缘,而且不须要假藉根境等众多之缘具足才能现起,因此除了五种无心位外,其它时候第六识皆常能现行;所以它间断的时候少,现起的时候多。因此论颂中才不说第六识是随缘现。

除生无想天:承上文,谓意识于一切时中,常得生起,除了五种无心位。这五无心位即:无想天、二种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何谓无想天?成唯识论云: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灭。所谓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的外道,他们认为前六识的粗想是生死之因,而生厌离;以此厌离粗想的定力,死后生于第四禅的无想天中,即以定力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心王与心所因为第七、第八识是恒行不断的,故他们无法违弃,其所住定力为以灭想为主;因为灭了想心所,即有如无想,故此中天人称为无想天。所以在无想天中,前六识皆灭了。至于所谓六识皆灭,其实并非究竟灭了。成唯识论又说:然说彼无转识等者,依长时说,非谓全无;生时亦有转识,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然而为何又说彼无想天中没有六转识等等,这些话是依据在受生后及临终前之间,那一段长时间而说的,并非连受生及临命终前全都没有六转识。因为他最初来无想天受生时,他的中有身中阴身必定要起润生的烦恼,才能再受生;而且他也同其余的天趣天道众生一样,其本有一期生死的初位,必定要有转识,才能舍中有而受后有。成唯识论又云:瑜伽论说: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从彼没故。瑜伽师地论说:若生于彼无想天中,便只入于无想定,而终其一期之无想天报中,其六转识都不再现起;这是因为他的想心所若再现起时,便是他的无想天报将尽,即将于无想天死去,以此之故,他的想心才会再现起。因此可知,无想天中,在初受生时及临命终时,都是还有六转识的,除此以外,尽其无想天报的一期天寿之中,皆以其宿昔所修无想定之果报力,唯依报得之定力而入于无想之境,以其六转识暂不起现行,而名之为六识灭,因而称为无想报,而彼天称为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无心二定,指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定因俱无六识,故名无心。成唯识论。关于此二无心定,兹解释如下:

1.无想定──无想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识论云:无想定者,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想灭为首,立无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何谓无想定?就是有一类凡夫异生,已伏三禅徧净天之贪爱,而仍未伏上界第四禅之染心烦恼,由将出离六识作为涅槃想这样的作意为先导,以其定力,令不恒行的六识心、心所皆灭去。由于这是以六识想灭灭六识想为其行之首要,故立无想之名;又以其能令身安住、和悦,故亦名之为定,称为无想定。成唯识论又云:此定唯属第四静虑;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无,由前说故。……此由厌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圣所起。这无想定唯系属于第四禅天,也唯是善性没有恶性或无记性,因为它是由善定所引生的缘故。除了第四禅天外,上地无色界天及下地第三禅天以下都无此定,因为下地的初、二、三禅天想心粗动,故难除灭而达于无想;而上地的无色界又没有无想的异熟之处,故无想定唯在第四禅,如前说。……因为无想定是凡夫、外道之人,由于厌离想心,欣冀无想天报之果,而入于此定,所以唯属有漏︵是一种有漏定,不是三乘圣者所修、所入的无漏定。

2.灭尽定──又称灭受想定、或想受灭定、或第九次第定。

上面的无想定是灭想,这灭尽定则是受、想二蕴皆灭,故称为灭受想定。这是三乘圣人所修的无漏定。灭尽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识论说: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所谓灭尽定,是声闻乘的四果人无学人,或三果之有学圣人初果及二果圣人不包括在内,他们已能暂伏或永离无色界第三天无所有处天之贪爱,但对于上地无色界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之贪爱尚不一定能伏断,此时已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由于止息想心的作意为先导先起止息想心之作意,然后以定力,令不恒行的前六识,以及恒行的第七识染污末那识之心、心所法皆息灭;以其七转识皆息灭,而立灭尽之名。又以其能令行者之五蕴身安住故,故亦称此为定三摩地。又由于偏于厌离受想二蕴,故亦称之为灭受想定。

成唯识论又说: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而无漏摄。初修灭尽定时,必须依于无色界的最高天,有顶天,亦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以游观正思惟无漏境界以为加行,而入于此定。为何此定须依于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呢?因为这灭尽定在九次第定中,系居于最后的第九次第定,也是厌患三界的厌离心最微细的定,三界九地中,除非想非非想地外的其余八地,心皆较粗,不堪作此微细心行的定之所依,是故,必须依无色界之有顶天,乃得起灭尽定。又灭尽定虽属有顶天所起,但以其定体不与烦恼相应,故是属于出世的无漏所摄因此灭尽定是无漏定。

成唯识论又云:若修此定已得自在,余地心后亦得现前。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似涅槃故。此定初起,唯在人中,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后上二界亦得现前;邬陀夷经是此诚证;无色亦名意成天故。于藏识教未信受者,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已信生彼,亦得现前,知有藏识,不断灭故。但是若久修此定,已能于此定得自在之后,即使从九地中、有顶天以外的其余七地之任何一地心中,亦能直接现前超入灭尽定,亦即不必再依非想非非想地心才能入。灭尽定虽然是属于道谛,但却不是有学或无学所摄,这是因为灭尽定与涅槃相似,虽然并非真入涅槃。灭尽定最初的修证之因,唯在人道中,这是由于佛及佛之弟子在人中说教之力所发起的,以人道中的慧解极为猛利,故易发起此定之修因。既发起后,以后若生于上二界色、无色界,此定亦得于彼界中现前;邬陀夷经上便有最好的证明:因邬陀夷经上说:超越段食,随受一处意成天身意生身,便能出入此定。因为无色界也是超越段食的意成天,所以无色界天人也能入灭尽定。然而并非所有无色界天人都能发起灭尽定:如果对于第八藏识之教理不能信受的有情,他们若生于无色界,便无法发起此定,因为他们的心中,恐怕一入此定,则本来已不依于色法的无色之心,会变成断灭。是故已信受第八藏识之理、而生于无色界的有情,其灭尽定便可现前证入,因为他们知道有藏识存在,入灭尽定后,虽然没有色身,且七转识也不再现行,但也不会因此而有落入断灭之虞。成唯识论又说: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异生不能伏断有顶心心所故。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要先将三界的声闻见道位所修断的烦恼见所断惑,都断了之后,才能发起灭尽定。因为未断见惑见所断惑的凡夫异生,没有能力伏断无色界的有顶天非想非非想天之心、心所法──必须要伏断、超越了无色界最高天的心、心所法,才有可能发起、证入灭尽定──这是因为这灭尽定的体性十分微细殊妙,所以二乘及菩萨,都须证到人、法二空智人空智与法空智,然后各随其后得智,才能引发灭尽定。

成唯识论又云:若诸菩萨,先二乘位已得灭定,后回心者,一切位中能起此定。若不尔者,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虽未永断欲界修惑,而如已断,能起此定。论说已入远地菩萨,方能现起灭尽定故。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阿罗汉,彼十地中皆起此定。经说菩萨前六地中,亦能现起灭尽定故。如果有些菩萨,他们是先前在二乘位的时候,已经证得了灭尽定,然后才回心向大乘的,这一类菩萨在修证菩萨道的过程中,不论处于菩萨的任何一个阶位,也都仍能发起灭尽定。倘若不是从二乘回心向大的渐根菩萨,而是从初发心就直入大乘的顿悟菩萨,其情形便不一定:他们之中,有的甚至要到了七地满心时,才能永伏三界一切烦恼;虽然他们见惑已断,但欲界的修惑还未永断,然而却能犹如已经断尽一切烦恼一般,而能发起灭尽定。所以显扬论说:已入了第七远行地的菩萨,才能现起灭尽定。然而,有些菩萨则是从初地起,就能永伏一切烦恼,故也便能如阿罗汉一般,于彼菩萨十地、一一地中,皆能发起灭尽定。因此经上亦说:菩萨于前六地中,也能现起灭尽定,而不限于一定要到第七地以上。

故知菩萨不可思议,菩萨功德不可思议:菩萨虽未断尽修惑烦恼,且不拘其所证之地位,亦能发起灭尽定。以上为解释二无心定:无想定与灭尽定。

睡眠与闷绝:这是指极重睡眠与极重闷绝。闷绝,指昏死过去、不省人事。谓在极重的睡眠与昏厥中,前六识亦不现行。成唯识论云: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闷绝,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疲极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似彼,故假说彼名。风热等缘所引身位,亦违六识,故名极重闷绝。或此俱是触处少分。所谓无心位的睡眠与闷绝,是说有极沉重的睡眠与闷绝位,都能令前六识皆不起现行。何谓极重的睡眠位?就是由极度疲倦,或咒术、药物等缘,所引起的极沉重的无心之身位,而违阻了前六识的生起,令不得现行,故称这种状态为极重之睡眠位。此睡眠心所生起时,虽然无彼睡眠之体可得,然而由彼沉重睡眠所引起的无心之相,却与彼沉睡相似,一般地沉重,因此才假说此身之分位为无心之睡眠位。至于何谓极重的闷绝昏厥位呢?就是由于风寒、酷热、咒术、或药物等为缘,所引起的身之分位,也能违阻六识之现行,故称为极重之闷绝位。或亦可说,极重的沉睡与昏厥二者,也都是触处的少分。以上为说明:第六意识于一切时,常得现起,除了五个无心位: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极重睡眠与极重闷绝。

义 贯

以上已说明了与前六识心所相应的诸心所法,云何应知如何可知六识现起时的种种分位因缘、状况等?原颂文曰:

由于依止根本识阿陀那识,前五识常随缘而现起众缘若具足即现;此前五识现起时,或五识一时俱起、或不俱起,视缘之多寡而定若九缘具足,即五识俱起,若少于九缘,则不得俱起。

这正如浪涛波澜之大小是依于水受风之大小而定一样。至于第六意识则与前五识不同,它并不受根境等缘所限,而于一切时中常得现起,除了五种无心位外,此五无心位为:生于无想天,及无心位的二种定:无想定与灭尽定,以及极深沉的睡眠与极重之闷绝,除了在这五无心位之外,第六意识皆常得现起。以上为释诸识现起之分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成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成观法师)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三节 第三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二节 第二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一节 第一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二章 译主引文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目次 序 

 成观法师: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成观法师:菩提根本、福德 

 成观法师:「尿疗抉」评析 

 成观法师:禅伏述要―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成观法师: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